運輸經濟學

運輸經濟學

所謂的運輸經濟學是指研究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旅客和貨物藉助各種運輸工具進行位置轉移的經濟問題的學科。

正文

研究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旅客和貨物藉助各種運輸工具進行位置轉移的經濟問題的學科。

研究內容

運輸經濟學運輸經濟學

主要是:①運輸的性質和特徵,運輸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②運輸與生產力布局的關係,運輸與流通的關係,運輸業的管理體制。③運輸合理化的經濟效果,運輸業採用新技術的經濟問題,各種運輸技術措施的經濟效果計算及評價。④運輸業的經濟政策和技術政策及其理論依據。⑤運輸業的勞動組織、勞動生產率工資制度。⑥運價形成,運輸成本分析及運輸業的經濟核算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運輸經濟學在上述研究內容中,重視運輸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經濟關係。如運輸業的發展戰略及其巨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的評價,運輸業與工農業的發展比例,各種運輸方式的綜合利用、合理分工和各種運輸方式內部的經濟管理等。

沿革

運輸經濟學運輸經濟學

隨著社會生產和商品市場的發展,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大批量運輸的需要。在18世紀中,運輸業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部門。運輸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的繼續,成為社會生產的重要因素。城鄉經濟的發展、新區的開發、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開拓都有賴於運輸。運輸業成為投資的一個特殊領域。運輸經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在19世紀,經濟學家對運輸經濟問題作了大量論述,並出版了專著。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還引用了俄國Α.И.楚普羅夫(1842~1908)的《鐵路業務》(1875)一書。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運輸的性質、運輸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運輸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運輸價值和運輸費用等重要經濟問題,作了科學的論述。在近現代,美、蘇等國都出版了運輸經濟學著作。美國D.P.洛克林、L.F.馬文、R.E.韋斯特邁耶等人都各著有取名《運輸經濟學》的著作。他們著重論述政府的運輸法規和政府對運輸業的控制,以運價和成本為重點,兼及財務和勞工問題。蘇聯運輸經濟學的代表著作在30~50年代推T.C.哈恰圖羅夫(1906~ )的《運輸配置》、《鐵路運輸經濟原理》和《運輸經濟學》;60~70年代推Ε.Д.哈努科夫主編的《鐵路運輸經濟學》。蘇聯早期的運輸經濟學著作主要描述經濟地理和闡述運輸經濟政策,後期轉向比較系統的理論分析,並著重運輸生產力發展規律的經濟分析和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定量研究。

在中國,1949年以前出版過關於交通財政、運價以及論述運輸經濟問題的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經濟學者對運輸經濟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做了許多研究工作,並編寫了《運輸經濟學》、《鐵路運輸經濟》、《水運經濟》、《公路運輸經濟學》等教材和專著。中國運輸經濟學的主要研究課題是:在節約投資的前提下,加強運輸設施的技術改造和新建,改善運輸業的經營管理,從而擴大運輸能力、增進運輸量、提高經濟效益,以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

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所揭示的社會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發展規律是運輸經濟學的理論原則,運輸經濟學研究這些規律在運輸業的具體表現。運輸經濟學同技術科學和運輸組織科學有著密切關係,但它不研究運輸工具、運輸設備的具體構造和運輸組織的具體工藝過程,而是研究運輸技術和運輸工藝的經濟效果,為制定運輸技術政策、選擇運輸組織工藝,以及論證它們的最佳化,提供經濟理論上的和計算方法上的依據。運輸經濟學同技術經濟學數量經濟學財政學價格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等經濟學科都有交叉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