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

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社會關係。它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又稱社會生產關係、經濟關係。生產關係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關係概念是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標誌歷史唯物主義形式的基本概念。他們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第一次使用生產關係概念。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簡介

勞動者在物質 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生產創造過程中,形成的勞動互助、合作關係就是生產關係。適用國家法律、政策、制度、勞動分配等關係解釋。是人類本質社會關係互助依存的總和。生產工具標誌生產力水平。生產力決定生產 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主要內容

生產關係的主要內容:生產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 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和產品分配方式三項內容。
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係。
狹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 關係、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和產品分配關係。
廣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在生產的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諸多關係在內的 生產關係體系。

具體表現

物質利益即經濟利益是生產關係的具體表現,它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以及人們在 社會生產體系中所占的地位決定的。物質利益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物質動因。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直接就是為了物質利益;人們進行階級鬥爭,最終也是為了物質 利益

性質形式

生產關係在生產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具體表現形式。人類 歷史上從低級到高級依次經歷原始共產主義的、奴隸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5種生產關係。作為共產主義生產關係低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 生產關係,具有巨大的優越性,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廣闊前景。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它將逐漸成長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生產 關係。生產關係概念在歷史唯物主義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產關係是由生產力所決定、不以人們的意識為轉移的物質的社會關係,它決定著思想的社會關係,即通過人們的意識而形成的 社會關係。中國理論界對生產關係包括的內容存在不同看法。

基本類型

生產關係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係,二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 關係

生產關係

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要求,《講話》深刻地論述了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科學內涵。“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關於生產力的論述的意義,不在於它一般地涉及包括生產力在內的社會基本 矛盾問題,而在於它提出了“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科學概念,提出了它與無產階級政黨保持其先進性之間的關係問題。
關於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這個命題,要從兩個方面去 思考,即什麼是“中國先進生產力”,什麼是“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生產力是相對於落後生產力而言的,中國先進生產力是相對於別國先進生產力而言的。在當代 條件下,先進生產力的先進性質,突出表現在它的構成要素及其結合方式和最後形成的結果產生了質的飛躍。這突出地表現現代生產力越來越依賴於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先進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科技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所以,先進生產力必須具備這樣幾個 條件:第一,高素質的生產勞動者、高科技含量的生產資料和高科技含量的勞動對象。第二,各種生產要素之間的先進科學的結合方式和管理方式。第三,環境破壞輕,資源消耗少,投入小,產出大的經濟效益。第四,對社會全面發展起著積極的、巨大的推動作用。此外,考生要懂得努力實踐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注重發展先進生產力和人的素質的 提高;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正確處理髮展先進生產力與改造落後生產力的關係。
關於人類社會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問題,考生要學會從馬克思主義 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這幾個學科中的有關內容進行綜合分析。
首先,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關於“生產力的構成”、“生產力的客觀性、社會性和 歷史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生產關係的本質和內在結構”這幾個知識點的內容請參見《參考書》第45-46頁、《應試精華》第63-64頁。其中考生要重點 掌握“生產關係的本質和內在結構”這個《大綱》新增知識點。
其次,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部分要對“生產關係是生產力發展的社會條件”、“生產 關係的具體形式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這兩個《大綱》新增知識點進行重點掌握。
關於“生產關係是生產力發展的社會條件”的問題,考生要懂得生產力構成要素中的勞動 對象、勞動資料和勞動者只有在一定的社會形式中才能構成現實的生產力。任何社會的生產都一方面必須遵循它自身發展的規律,另一方面又總是在一定社會基本結構中的諸多社會關係中 進行。在諸多的社會關係中,生產關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條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的目的,就在於通過生產關係的研究,揭示出生產關係發展的客觀規律,從而建立起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並根據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適時地對生產關係進行調整和改革,以更好地符合和推動生產力的 發展。(參見《參考書》第67頁、《應試精華》第95頁)
關於“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的問題,考生必須從三個方面來加以重點 掌握,這是今後出分析題的重點,也是制定試題的答案要點。第一,必須從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角度闡明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者的辯證關係,說明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必須 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的必要性問題;第二,必須從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發展作用的發揮的兩個層次(即生產關係的性質和經濟體制兩個方面)來把握這個問題,這實際是要說明的是 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是如何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第三,必須把這一理論運用於分析我國的實際,闡明在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條件下,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使生產 關係的具體形式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其結論就是必須對經濟體制進行調整、改革和完善。
其三,在毛澤東思想概論部分,考生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相關的 理論來分析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進行民主革命的直接目標和根本目的”以及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們“進行社會改造,是為了確立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健全社會主義上層建築,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開闢道路”這兩個知識點。
最後,在鄧小平理論概論部分,要把這個問題與“確立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 依據”、“現階段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判斷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個有利於’標準”結合起來進行複習。
1.唯物史觀關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是對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進行調整和改革的 理論依據
按照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 力量。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個基本矛盾的運動,決定著社會性質的變化和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方向。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它們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是不同的。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打開了廣闊的道路。無論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都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如果它們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 要求,而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障礙,那就必須要發生調整和變革。
2.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和改革,目的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 統治,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人民共和國;根本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消滅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改變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係以及改變建立在這一經濟基礎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確立人民民主專政為核心的新的上層建築,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的實現,為從根本上 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是檢驗新民主主義革命最後勝利的惟一標準。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進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改造,是為了確立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並在這種 經濟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進行改革開放,調整和改革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部分,調整和改革社會主義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部分,也是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充分證明,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 要求,適時地通過改革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樣才能保持社會主義制度的生機和活力。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也充分說明,正是通過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極大地解放和 發展 3.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調整主要是通過經濟體制改革來實現的
第一,經濟體制是同經濟制度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經濟範疇。經濟制度是指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占統治地位的生產 關係的總和,主要內容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產品的分配形式等。經濟制度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經濟體制,則是指一定社會 經濟制度或生產關係所採取的具體形式、運行方式及其體系,包括經濟組織和管理的形式、制度、方法和經濟運行機制等。同一社會制度的不同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階段,因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歷史傳統及具體國情不同,可以採取不同的經濟體制;而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又可以實行具有共性的 經濟體制。
第二,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動力,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首先,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對 生產關係的調整和變革。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通過對經濟體制的改革,自覺地調整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所以,經濟體制改革就是以促進生產力的 發展為出發點,對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調整和完善。其次,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對原有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 調整,選擇和建立同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新的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所有制結構,建立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都是對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調整和完善。最後,通過改革經濟體制,建立和健全適合生產力 發展並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相適應的經濟體制,能夠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促進科技進步,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4.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歷史進程。
首先,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認為:①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一 社會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斷向前發展的;②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的形成和發展是由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人類全部歷史的 基礎。這是因為:生產力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生產活動是其他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從而最終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並推動社會形態的更替;生產力是人們不能選擇的客觀物質力量,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集中表現,是一種可供測量的客觀標準;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生產關係)具有能動作用,生產關係反作用於 生產力,這種反作用是有限的,歸根到底依賴於生產力的狀況。
其次,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 歷史過程。這樣就把決定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與社會發展、社會進步的本質統一起來,突出了生產力特別是先進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的意義。這種表述和觀點反映了時代的特點和發展 要求,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和發揮。
最後,我們為實現現代化而奮鬥,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改革和發展,使我國形成發達的生產力。對於我國仍然存在的不適應先進生產力和時代 發展要求的一些落後的生產方式,既不能脫離實際地簡單化的加以排斥,也不能採取安於現狀、保護落後的態度,而要立足實際,創造條件加以改造、改進和 提高,通過長期努力,逐步使它們向先進適用的生產方式轉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使先進生產力得到發展。
5.先進生產力的科學含義以及如何發展先進生產力
首先,先進生產力的科學含義是指: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 作用,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
其次,如何發展先進生產力的問題。第一,充分發揮人民民眾的創造作用。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 力量。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民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發展我國先進生產力最基本的途徑。第二、必須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掌握、運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用先進 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努力實現我國生產力的跨越。第三,正確處理髮展先進生產力與現存的一些落後生產力的關係。第四,不斷改革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和上層 建築,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打開通途。我們要在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指引下,繼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 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6.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首先,黨不僅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而且更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 發展要求。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認為:生產力的發展與運行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中進行的。生產力的性質和程度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和程度;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又具有能動的反 作用。實踐已經證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是我們黨所做出的完全正確的決策。
其次,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奮鬥的基本目標,黨 必須始終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這是因為:第一,是要與這樣的生產力保持直接的緊密的聯繫,把發展先進生產力作為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第二,是要 擁有、控制和掌握先進生產力的構成要素即生產者、生產資料、勞動對象的社會配置權和生產要素的科學結合方式。用先進的生產力來為工人階級和中國最廣大的人民民眾服務,為鞏固和發展自己執政黨地位服務。第三,是要走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最前面,把不斷追趕世界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當做自己的努力目標。
最後,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要根據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不適應先進 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進行變革、改革或調整,為先進生產力更大更快的發展開闢空間,創造條件。《講話》指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要求。”《講話》強調,全黨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觀點和自覺性。

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調整統治政治的核心是調整生產關係,從內容上看,調整生產關係主要從三個方面 體現出來。
(1)調整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改革土地政策。
(2)調整產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賦稅制度。
(3)調整人與人的關係,主要表現為整頓吏治,調整對人民的統治,加強軍隊 建設等。

不同理解

對於生產關係的具體內容,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導言中指出,它 包括人們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方面的關係,“它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史達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中指出,生產關係包括:“(一)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產生的各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及他們的相互關係,或如馬克思所說的,互相交換其活動;(三)完全以它們為轉移的 產品分配形式”。以上所說的對生產關係具體內容的表述,顯然完全不一致。這就引起了人們認識上的分歧和爭論。人們習慣上馬克思的表述概括為 生產關係的“四環節”,把史達林的表述概括為“三分法”。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經濟學界就有人對“三分法”提出不同看法,其後展開了激烈討論,形成了多種不同的 觀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