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名

通名

通名是事物的類名稱,與“專名”相對。

比如,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之“市”是通名,而北京、上海、廣州是專名;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之“球”是通名,而藍、排、足、羽毛是專名。

姓名中姓氏是通名,名是專名。

企業名稱中,地名行業名組織形式名(如公司商行商場等)都是通名,企業的商號是專名。

通名固化為專名

通名《漢字字源》
地名中容易發生通名固化為專名現象。如北京南京之“京”,蘇州揚州廣州之“州”,本來屬於通名,由於歷史變遷,固化為專名,所以現代地名中再加上通名“市”,變成了北京市、南京市、蘇州市、揚州市、廣州市。

極端的例子是(湖北)沙市、(廣東)花縣(今花都區)、(廣東)梅縣(今梅縣區),其中的“市”、“縣”本屬於通名,但是與專名固化,難以拆分。所以,1994年10月,撤銷荊州地區和沙市市,設立荊沙市,後更名為荊州市;1993年花縣撤縣改市,難以稱“花縣市”,於是更名為花都市;1988年3月“地市合併”時將梅縣地區改市,並更名為梅州市。2013年梅縣撤縣設區,從此梅縣結束了縣治,成為梅州的市轄區,設立梅州市梅縣區。

廣州人習慣將珠江稱作“珠江河”,這明顯是因為專名固化造成的。

專名類化為通名

通名《現代漢語語法》
古代漢語中“江”、“河”都是專名,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後來類化為通名,出現了珠江黑龍江瀾滄江嘉陵江等,以及淮河海河洛河漯河等。

商品名稱中也有通名類化為通名的。如“可樂”本來專指可口可樂,後來類化為碳酸類飲料的通名,出現了百事可樂皇冠可樂天府可樂黃山可樂

古代漢語中的含義

通名珍貴的宋本《說文解字》
古代漢語中,“通名”另有3種含義:

一是指一事物在較大範圍內通行的名稱,相對於冷僻的專業術語和方言俚語而言。

例如“玉米”是一般的名稱,稱作通名,“玉蜀黍”是學名,,“苞谷”是方言。又如“粟”是古書上用的名稱,現在則通稱“小米”。“萊菔”是書面上用的名稱,如中草藥有“萊菔子”,而口語通稱曰“蘿蔔”。其中,“玉米”、“小米”、“蘿蔔”都是現在較為通行的名稱,所以稱之曰通名。

現代漢語一般不再使用這種含義,而用“通用名稱”一詞來涵蓋。

二是通報自己的姓氏名號,謂之“通名”。

現代風俗習慣改變了,“自報家門”的方式不同,自我介紹不再叫“通名”。

三是古代稱戶籍。《商君書·徠民》:“民上無通名,下無田宅。”宋梅堯臣《送少卿知宣州》詩:“州民還最喜,門下舊通名。”這種說法已經很冷僻了。

相關詞條

通名《辭海》
近義詞:類名 類別 姓氏

相對詞:專名術語 姓名

衍生詞:商標 商號

關聯詞:人名 地名 國名族名 名稱常用名別名化名 曾用名簡稱全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