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

沙市

沙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西部,長江中游荊江河段北岸。沙市城區設中山路、解放路、勝利街、崇文街、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轄10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面積49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37.77平方公里。沙市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樞紐節點和區域信息中心所在地,現代化通訊體系完備,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和省內二級通訊幹線在境內交匯通過,IP網為目前湖北省僅有的三級接點,可直達世界各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沙市沙市
沙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西部,長江中游荊江河段北岸。沙市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的人文歷史。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鎮”,原是長江泥沙沖積而成的一個江邊渡口,古名津,又名夏首,在春秋戰國時,改名江津,是楚國國都郢的外港,到唐朝時代,改名沙頭市,簡稱沙市。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將沙市闢為通商口岸,我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四大內河港口之一。1940年6月8日,日本侵略軍占領沙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湖北省政府第四行政專員公署設在沙市,並將市區劃分為民族、民權、民生三鎮。1949年7月15日,沙市解放,劃為省轄市。1956年改為荊州地轄市。1979年復為省轄市。1994年10月,撤銷荊州地區和沙市市,設立荊沙市,後更名為荊州市,以原沙市市轄區為主體,對區劃作適當調整後設立沙市區,成為荊州市中心城區。

城區建設

沙市城區設中山路、解放路、勝利街、崇文街、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轄10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農村設立新、關沮兩個鄉,鑼場、觀音壋、岑河三個鎮,轄4個社區居委會、80個村民委員會,573個村民小組;代管省畜牧良種場。2003年底全區總人口為55.86萬人,城鎮人口44.96萬人,城鎮化率80.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25人。新中國成立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沙市以其經濟發展之快、名優產品之多、城市建設之秀、文明衛生之美成為飲譽海內外的明星城市。2003年轄區生產總值77.2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0.2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5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29萬元。2003年區屬單位職工平均工資689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28元。

地理環境

沙市沙市
全區南北最寬相距26公里,東西最長相距29.7公里,總面積49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37.77平方公里。沙市是長江古河灘,地勢平坦,地下水位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30至36米間。沙市處於江河湖網之中:北臨長湖,最高水位33.29米;南靠長江,最高水位45.22米。沙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6.1℃,年無霜期長達230-270天,年降雨量一般在958-1325毫米之間,平均相對濕度為80%。沙市一直是長江中游工商名城,川湘鄂豫經濟紐帶。她依託江漢平原,經濟腹地廣闊,市場輻射面廣,商品集散量大,物暢其流,商家雲集。沙市地處湖北省經濟“大三角”(武漢、黃石--襄樊、十堰--宜昌、三峽)主軸線的中心點,在全國對外開放由沿海、沿向沿及中西部推進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格局中,具有北下南上承東啟西的地緣區位優勢。

基礎設施

長江經濟開發帶中的十大新型港口之一的沙市港,屬國家二類通商口岸,可停泊5000噸級客貨輪,年吞吐量800多萬噸。境內,207國道縱貫南北,滬蓉高速公路和318國道橫跨東西,湖北襄樊至沙市和沙市至湖南常德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荊州長江大橋已經建成通車。荊沙鐵路與焦柳鐵路連線一體,貨物運輸通達全國各地。沙市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樞紐節點和區域信息中心所在地,現代化通訊體系完備,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和省內二級通訊幹線在境內交匯通過,IP網為目前湖北省僅有的三級接點,可直達世界各地。城區街面寬敞、林蔭夾道、花團錦簇。城市給排水、供電供氣、園林綠化、教育衛生、文化娛樂、公眾服務等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配套完備。

經濟概述

作為湖北省老輕紡工業基地,沙市工業存量厚實,產品市場廣闊。活力28洗衣汾、沙隆達農藥、荊江熱水瓶、鴛鴦牌床單、搖臂鑽床等一批國家名牌產品享譽海內外市場。全區現有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200餘家,初步形成了以機電汽配、紡織服裝、醫藥化工、建材家具、食品飼料五大主導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城區工業與鄉鎮企業競相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工業興區、商貿活區”戰略,堅持以開放型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區域經濟民營化,初步形成了大市場、大流通、大商業的現代商貿新格局。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的民營經濟發展迅猛。現有各類商業網點2萬多個,其中連鎖經營店1200家,從業人員10萬人,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6.29億元。到2003年底個體工商戶註冊2.38萬戶,從業人員7.35萬人,私營企業註冊1489戶,從業人員2.29萬人、實現產值營業額79.3億元。擁有各類專業化大市場41個。轄區內有民眾藝術館1個,圖書館2個,博物館1個,文化宮1個,青少年宮1個,公園6個,新華書店4家,影劇院2家,電視台2家,有線電視台1家,廣播電台1家,報社4家,許多作品在全國、省、市各項文化競賽活動中獲獎。體育項目在國內外的各項比賽中多次獲獎,運動場館絕大部分對民眾開放,以休閒健身為主要特點的民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全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31所,在校學生7.95萬人,幼兒入園率、學前一年級教育普及率和國小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及率均達100%,中考成績連續十年居全市第一,聯考成績連創歷史新高。全區已形成以綜合醫院為主、社區衛生為輔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2003年綜合醫院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1個,服務範圍覆蓋全區所有街道、鄉鎮。

沙市沙市
沙市積澱著融悠久歷史和現代文明於一體的地域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沙市就是楚國的都城外港。現存的元朝佛教聖地章華寺、明代萬壽寶塔是沙市歷史文明的典型記載。周梁玉橋文化遺址、雞公山文化遺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曾經居住過的江瀆宮,映現著沙市歷史與文化的發展脈絡。市區內有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古城,有歷經20個楚王、長達411年的楚都紀南城,有位居全國十大博物館之列的荊州博物館,還有唐代建築玄妙觀、開元觀、太暉觀等大量人文景觀。在城郊有正在發掘的天星觀古墓群,有正在開發之中的鳳凰山度假村。目前,集沙市、荊州旅遊於一體和攬沙市至張家界、三峽、清江等周邊景區旅遊於一線的旅遊業方興未艾,展示了繁榮假日旅遊經濟、提高旅遊文化品位的廣闊前景。

本地特產

沙市沙市
沙市甜獨蒜頭
沙市甜獨蒜頭,又叫荊州甜獨蒜頭,圓滾滾的,不分瓣,一顆是一個整體。吃起來醇甜香脆,是開胃的佳品。含有豐富的蒜辣素、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微量的氮酸。蒜辣素具有抑制和殺滅傷寒桿菌、葡萄球菌、化膿性桿菌的作用,氮酸能開胃健脾。

荊州魚米鄉,荊州食俗重魚,無魚不成席,無魚不成禮儀。
荊州人食魚歷史悠久,漢代已有“飯稻羹魚”,魚在荊州人的手中神奇地變化出各種美味佳肴。“紅米煮白魚”是古人的生活,現在是因魚設菜,因魚下料,一道道名美、色美、味美的魚餚,使人美不勝收。
荊州城有四大名餚,其一是“龍鳳配”。它以黃鱔、仔雞為原料,經過煮、鹵、炸、溜等多種烹飪方法烹製而成,是荊州地區的傳統名菜。
傳說三國時期,劉備招親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東吳返回荊州,諸葛亮為他們擺席接風,席上擺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荊州廚師特製的“龍鳳配”。只見一條大黃鱔被做成龍形,蜿蜒於盤中,鱗甲片片,腳踏祥雲,昂首張口,翹角垂須呈飛騰之狀;雞形如鳳立於龍旁,引頸展翅,羽毛絢麗,頭冠殷紅似翩翩起舞。劉備一見,心中大喜,讚不絕口,從此“龍鳳配”一菜也就聲名遠揚。
其二是“魚糕丸子”。魚糕丸子是荊州一帶特有的風味,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稱道。
傳說魚糕的製作起源於楚國,在楚都紀南城有一酒店,專做各種魚菜佐酒。夏日的一天,店主買魚多了一些,偏偏這天生意清淡,到晚上還剩不少魚。眼看魚已離刺將要腐爛,店主急中生智,索性把魚刺全部剔除將魚肉剁碎成茸,摻進幾個雞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點白酒除腥,然後做成糕放在蒸籠里蒸熟。第二天把魚糕切成塊裝碗蒸熱,澆上調料擺案出售,結果大受歡迎。後來魚糕越做越精美,人們用魚和肥膘肉做糕,再用豬肉、山藥等製成肉丸。肉丸墊底,魚糕放在上面,最後以肚片、腰片烹炒蓋帽,多菜共碗,俗稱“雜燴丸子”。
其三是“皮條鱔魚”。荊州城有座“聚珍園”餐館,聚珍園的“皮條鱔魚”是一道傳統名菜,鱔魚是食療佳品,《名醫別錄》將鱔魚列為上品,說它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
其四是“冬瓜鱉裙羹”,它是用肥大的雄鱉裙邊和嫩冬瓜,加雞湯、調料燜煮,清燉而成。據《江陵縣誌》記載,北宋時,宋仁宗召見荊州人張景,問他江陵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張景回答說:“新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瓜煮鱉裙羹”。可見,“冬瓜鱉裙羹”在宋代就聞名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