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山公園

沙市中山公園

湖北沙市中山公園地處該省荊州市沙市區,於民國22年(1933年)起建,民國24年(1935年)完工,當時公園園名由原國民黨第10軍軍長徐源泉所題。

基本信息

簡介

湖北沙市中山公園地處該省荊州市沙市區,於民國22年(1933年)起建,民國24年(1935年)完工,當時公園園名由原國民黨第10軍軍長徐源泉所題。該園在建成初期占地僅270畝,現全園共面積74.62萬平方米,是江漢平原上第一大公園,全國第二大中山公園。園內設有中山紀念堂、總理紀念碑、市政亭、浮碧仙館、餐英精舍、太岳堂、武候祠等18處景點,其中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的古景點包括中正亭、鋤雲閣、春秋閣、孫叔敖古墓、臥虹橋、南大門等處。改革開放後,園內相繼建有孫中山銅像和中山紀念亭,以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1965年5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在其視察沙市期間,為公園重新題寫了園名。

概述

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荊江段,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城區由近代歷史上著名的通商口岸沙市和三國歷史文化遺址荊州古城相互融接。

中山公園位於荊州市城區沙市區中心地帶。全園面積74.62萬平方米,是江漢平原上第一大公園,距今七十年的歷史。也是全國40餘所中山公園之一。1965年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在沙市視察時,為中山公園重新題寫了園名。

發展歷史

中山公園始建於民國22年(1933年),民國24年(1935年)建成時,占地僅270畝,園內有中山紀念堂、總理紀念碑、市政亭、浮碧仙館、餐英精舍、太岳堂、武候祠等18處景點。現保存中正亭、鋤雲閣、春秋閣、孫叔敖古墓、臥虹橋、南大門等景點。改革開放後相繼建有孫中山先生銅像和緬懷孫中山偉績的中山紀念亭。

主要景點

中山公園南部為遊樂區。兒童樂園、遊樂場、盆景園、花苑、動物園都集中在這裡。南部河塘貫連,樹林茂密,古木參天,因四季鬱鬱蔥蔥被喻為城市的“綠色心臟”。

沙市中山公園沙市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北部為江津湖風景遊覽區。江津湖湖面寬闊,碧波浩渺。湖區建有風格各異的七座石橋。依橋借景,又設有風音鳥語、江津晚泊、蓮蒲風荷、煙波秋月、接龍廊、縛龍廊等景點。其中,楚堤長廊、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相互映襯,風景如畫。

中山公園東北部高埠上的春秋閣,相傳為三國時期,關公鎮守荊州時挑燈夜讀之處。其飛檐高翹、綠茵環抱、琉璃黃瓦、金碧輝煌,是荊州市名勝之一。春秋閣東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令尹孫叔敖墓”,墓坐西朝東,西連蜈蚣嶺、東瀕便河、底圓頂隆,四周古柏林立,同為重點保護文物,每年吸引眾多的國內外遊人到此遊覽。

其他介紹

中山公園的花卉生產有悠久的歷史,是荊州市花卉種植、科研、生產的基地之一。每年生產各種花卉數十萬盆。同時對園林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有著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能力。長年為機關、工礦企業、學校等單位提供園林布置、園林建築、園林雕塑、園林小品的設計、施工及花卉租擺等服務。

荊州市中山公園是中國公園協會會員、中國中山公園聯誼會成員、動物園是中國動物園協會會員。中山公園每年接待遊客一百多萬人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