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縣[廣州市花都區]

花縣[廣州市花都區]

花都(原花縣)境域,漢朝屬番禺管轄,隋朝屬南海縣轄,宋以後分屬番禺、南海縣轄。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 年)取南海、番禺兩縣部份區域置縣,因縣城近花山,定名“花縣”,屬廣州府,太平天國起義領袖洪秀全就誕生在這裡。民國時期,花縣主要由省直轄。建國後先後隸屬江北專區、珠江專區、粵北行政區、佛山專區。1960 年4 月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 年6 月18 日,經國家批准,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 年5 月21 日又經國家批准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在改革春風吹拂下,花都煥發蓬勃生機,從一個欠發達地區一躍成為風景秀麗、投資環境優良、經濟繁榮、初具現代規模的城區。

基本信息

概述

花縣花縣
花縣,地名,為多義詞。一指今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原稱花縣;另指古代河陽縣,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孟縣西,晉朝潘岳為河陽令,滿縣遍種桃花,人稱“河陽一縣花”,又稱作花縣。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原稱花縣。
花都(原花縣)境域,漢朝屬番禺管轄,隋朝屬南海縣轄,宋以後分屬番禺、南海縣轄。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兩縣部份區域置縣,因縣城近花山,定名“花縣”,屬廣州府,太平天國起義領袖洪秀全就誕生在這裡。民國時期,花縣主要由省直轄。
建國後先後隸屬江北專區、珠江專區、粵北行政區、佛山專區。1960年4月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年6月18日,經國家批准,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經國家批准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在改革春風吹拂下,花都煥發蓬勃生機,從一個欠發達地區一躍成為風景秀麗、投資環境優良、經濟繁榮、初具現代規模的城區。
建縣前,花縣北部群山(總稱花山)為番禺、清遠、從化、南海等縣錯壤之地,歷來為“賊黨”之藪。清朝為鞏固其統治,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析南海、番禺兩縣部分區域置縣,因地處花山,定名“花縣”,屬廣州府。民國時期,花縣先後歸粵海道、廣東省政府、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管轄。建國後先後隸屬江北專區、珠江專區、粵北行政區、佛山專區。1958年冬,花縣與廣州市郊區部分公社合併,改名廣北縣。次年,郊區公社劃回,復名花縣。1960年4月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年6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花縣,設立花都市,由省人民政府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經國家批准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

自然環境

花縣花縣
花都氣候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18種;東有流溪河流經,西有巴江河過境。花都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平均氣溫21.8度,平均年降雨量1753.9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6%,無霜期365天,地下水位約在1.2-3.5米之間,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為11.5億立方米,全區域陽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開。
花都全區面積969平方公里,“三山一水六平原”。有近200平方公里的山地,湖泊、水庫眾多,建有中小型水庫17座,知名的水庫有芙蓉嶂水庫、九灣潭水庫、三坑水庫、福源水庫、集益水庫等。環繞水庫的是森林覆蓋率高、林相整齊的秀麗山峰。全區林業用地面積57.5萬畝,占國土面積的39.7%,已規劃有廣東王子山森林公園、廣州高百丈森林公園、廣州九龍潭森林公園、花都蟾蜍石森林公園、花都福源水森林公園及花都丫髻嶺森林公園等六個森林公園。

歷史文化

花都作為天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故鄉,在風捲雲舒的歷史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擁有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紀念館、馮雲山故居遺址等文物點,有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盤古王廟、炭步鎮朗頭村民居古建築群、花東鎮高溪村歐陽莊民居古建築群等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還有省內首屈一指的道教聖地圓玄道觀。其中洪秀全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但自身有著非常大的旅遊開發價值和潛力,而且能帶動全區旅遊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洪秀全故居—圓玄道觀—資政大夫祠連成一線,以其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價值,已成為花都乃至廣州旅遊的特色景點。

交通優勢

花都是廣州市、珠江三角洲通向中國內地的北大門,擁有國內罕有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中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的廣州新國際機場座落在花都,2004年8月建成啟用,首期工程年旅客輸送量為25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為100萬噸,最大規模可達每年8000萬人次客運和300萬噸貨運。
廣州地區鐵路三個始發站之一的廣州火車北站設在花都,中國鐵路大動脈——京廣鐵路從此經過。正在建設的最高時速達340公里的武廣快速鐵路客運專線在花都設有車站。
區內還有105、106、107三條國道和京珠、機場、廣清、街北、廣州北二環等五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國家二類口岸花都港,可供千噸貨船直達香港、澳門,年吞吐量30萬標準箱和300萬噸散貨,吞吐量可達500萬噸。
廣州市正加快規劃建設捷運,實現與花都的無縫對接。連線花都汽車城到新機場和廣州城區的捷運9號線已動工,將於2016年前開通。今後,還有廣州北三環、城際列車專線連線花都與廣州中心城區及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區。

社會事業

現花都全區下轄新華街道辦事處和花東、花山、梯面、獅嶺、赤坭、炭步、雅瑤7個鎮,共188個村(居)委員會。2011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66.93萬人,比上年增長1.1%,其中非農業人口21.37萬人,農業人口45.42萬人,未落常住戶口1428人。

榮譽

花都經濟社會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社會各項事業也與經濟、城市建設同步發展,先後獲得了“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第三次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區”、“全國軍隊專業幹部安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區”、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模範區”、“中國花木之鄉”、“廣東省文明城市”、“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教育強區”、“全省雙擁共建模範區”等榮譽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