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地名

地名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作為表稱地點的文化符號,地名之中積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它從一個特定的側面記錄了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地名是活躍的文化細胞,組成一道道文化脈絡。地名命名打上了出生地之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記,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地名是一種文化遺產。從人文地理學上來說,民族文化變遷的內容以語言的形式而在地名上之殘留,使其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地名作為世世代代流傳下來而反映一地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統,留存著人們對特定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獨到認識,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重視地名,是人類激活歷史文化記憶的一種努力。先人們用心地記載了大量的地名,從地名的音形義、歷代沿革、命名規律諸多角度,也就是從語言學、歷史學、地理學、文化學、民俗學和民族學等層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留下了寶貴的資料文獻。在充分有效運用那些有意味的地名,利用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地名遺產,以之作為鄉土教材,能夠成為一種鮮活的愛家鄉教育的生動形式,喚起人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基本信息

概述

地名地名

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活動領域的擴大,地名命名的對象已不限於傳統的地球表面,而擴大到海底和其他星球英語中意為地名的詞還有toponym和place name。
地名的要素 地名作為語詞,既有語音又有意義,用文字書寫又有字形。地名的意義有指代意義和組成地名的各個構詞成分的意義(即書面語中的字面意義)。如“長江”的指代意義是位於中國中部橫貫東西的一條特定的大河,它的字面意義是長長的河。地名的指代意義又分為指位義和指類義,因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實體,不但所在的位置總是專一的,且必屬於一定的類型。所以音(語音)、形(字形)、義(字面意義)、位(地理實體所在的位置)、類(地理實體的類型)是地名的 5個基本要素。無論是對地名進行靜態描述或動態研究都離不開這些要素。儘管有些地名因年代久遠,語音、字形已經變更,或原義湮沒,或位、類不明,但地名的命名總是有一定原因的,或反映自然特徵,或反映社會歷史背景。
地名的構詞 地名屬於專有名稱,為了區別各個不同的地理實體,通過構詞手段給予不同的詞形。地名的構詞隨語言的不同又各有特點,有些語言的地名中帶有冠詞,如Los Angeles(洛杉磯),los為西班牙語的冠詞;有些語言中地名通名位於地名專名之前,如允景洪,允為傣語城之意,地名通名在前;有些則於詞幹前後附加詞綴構成地名,如ЛенинграД3)(列寧格勒),град為俄語後綴,城之意。中國最早的漢語地名多為單音節詞,如商(商始祖契所居,今河南商丘)。以後出現了形聲字,多用形旁指類,如山(嵩)、氵(渭)、阝(邳)分別表示山體、水體和城邑。後來,地名專名加地名通名成了地名構詞的一般模式。地名通名是表示地名所指地理實體類型的詞,地名專名是表示同類地理實體中某一個體的詞。如太平洋永定河海南島、長壽縣等地名中的洋、河、島、縣是地名通名,太平、永定、海南、長壽是地名專名。有些詞在地名中原為通名後來轉化為專名的組成部分,如蘇州市中的“州”字和石家莊市中的“莊”字原為通名,在這裡則成為專名的組成部分。有些詞在地名中原為專名,後來轉化為通名,如“江”曾是長江的專名,“河”曾是黃河的專名,以後都演變成為河流的通名。
地名的特性 有社會性、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
社會性 地名是社會的產物,它的命名、演變始終都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沒有航海知識的積累和15~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就不會有像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的名稱。沒有潛水器太空梭等現代化儀器設備,也不會有今天越來越多的海底和月面地名。地名命名的初期往往是少數人提出來的,只有經過社會實踐為多數人所公認,即約定俗成時,才能起到社會交際作用。地名由少數人稱說到為廣大社會成員所公認,要經過一定的傳播和篩選過程。利用社會組織的力量尤其行政機構的力量,能加速這個過程。為更好地交際,人們不喜歡那些稱呼累贅、書寫繁瑣的地名,而要求含義健康、便於記憶和稱說雅化的地名。如早先通行的歐羅巴洲阿非利加洲亞細亞洲現已簡化為歐洲非洲亞洲,中國在1964年把盩厔縣改為周至縣、鄠縣改為戶縣。
時代性 地名的命名通常反映命名時代的特徵,可以說每一歷史時代都有反映該時代特徵的地名。在階級社會中,許多地名反映統治階級的意識。如由於隋文帝父名忠,當時忌用“忠”字及其同音字,於是改中丘縣為內丘縣(今屬河北省)、改中江縣為內江縣(今屬四川省),並一直沿用下來;原英國殖民地的黃金海岸,於1957年獨立後改名為加納,標誌著該國殖民時代的結束。
民族性 不同民族分布區域內的地名,一般總是由生息在當地的居民以其語言命名。不同民族語地名不僅在語法結構、語音、辭彙及書寫形式等方面各具特點,而且在同一民族語內還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方言的差別以及口語與書面語之間的矛盾。而方言中又較多地保留了古語成分。因此,通過地名語詞的比較分析及其分布的研究,可以幫助確定歷史上的民族分布、遷徙以及古語和方言特徵。地名的命名依據還能反映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風俗習慣和其他文化特徵。如在漢語地名中常有以龍、鳳、麒麟等詞命名的地名,福建龍巖市、湖南鳳凰縣、陝西麒麟溝等反映了漢民族的文化特色。
地域性 地名是地方的指稱,它的命名常反映當地北時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徵。如反映顏色(長白山)、形態(五指山)、氣候(恆春)、方位(南海)、物產(達布遜湖,達布遜在蒙古語中為鹽)、商業(騾馬市大街)、交通(渡口市)、宗教(觀音寺)、職業(鐵匠營)以至祈求(平安堡)等。其中有些特徵一直保存到現在;有的特徵雖已消失,如北京公主墳的墳已不存,但地名仍繼續流傳。很多地名具有顯明的區域特色。如帶有塬、峁等詞的地名只分布在黃土區域(見黃土地貌),帶有涌、滘等詞的地名只分布在廣東水網地區(涌是小河,滘是水道分岔處)。
地名的種類 有很多種分類。①按地理屬性劃分,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和人文地理實體名稱。前者又可分為水名、山名等,後者又可分為聚落名、政區名、建築物名等。②按瑤區劃分,有國名、省名、縣名等。③按語別劃分,有漢語地名、英語地名、阿拉伯語地名等。④按社會交際功能劃分,有今稱、舊稱、別稱、自稱、他稱、全稱、簡稱、雅稱、俗稱等。⑤按照通行的時間劃分,有今地名和歷史地名,歷史地名即古地名。⑥按構詞的關係劃分,有原生地名和派生地名。⑦按照命名的緣由劃分,有描述地名(反映當地某一自然或人文特徵的地名,如形態、色澤、音響、方位、物產等),記事地名(反映發生過的事件或以故國、部族、人物名字命名的地名),意願地名(反映人們的意志、願望、忌諱、宗教信仰的地名)以及訛傳地名等。

地名的文化意蘊

地名地名

1、地名是人們從事社會交往和經濟活動廣泛使用的媒介。每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離不開地名。
2、地名是文化的傳承。地名文化是祖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人們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僅僅因為杭州的山水美麗,蘇州的園林迷人。全國各地山水好的地方有的是,但許多地方缺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魅力就不及蘇州。杭州的一山一水一路一橋都有美麗的故事和傳說,如保俶塔有吳越王錢俶的故事,雷峰塔和斷橋有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靈隱有飛來峰的傳說,岳廟有岳飛抗金的故事等等,沉澱著歷史文化,給人們一種情操的陶冶,寄託著一種美好的嚮往。因此,繼承和發揚地名文化,對於弘揚中華文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先進文化, 振奮民族精神,打造舟山海洋文化名城,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作用。
3、加強地名工作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在處理國際事務過程中,有一個“名從主人”的慣例。因此,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地名往往體現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在處理領土糾紛過程中,各國為了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把自己對邊界地理實體的命名作為擁有主權的有力證據來使用。在國際關係中,因地名引發的政治和外交問題也不勝枚舉。如日韓間的“竹島”與“獨島”爭議,中國與日本的“釣魚島”爭議,我們稱為釣魚島,日本人卻偏偏去設一塊叫做“尖閣列島”地名牌。

4、加強地名工作, 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經濟快速高效、持續健康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地名信息是社會基礎信息,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政府對社會的有效管理都需要提供完整、準確、方便、規範的地名信息服務。經濟建設對地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快速獲得和傳遞地名信息的要求越來越高。規範地名信息,創新服務方式,提高套用水平,不僅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便捷及時規範的服務,為公眾參與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還可以為日益頻繁的國際國內交流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特性

地名具有社會性、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

社會性

地名是社會的產物,它的命名、演變始終都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沒有 航海知識的積累和15~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就不會有像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的名稱。地名由少數人稱說到為廣大社會成員所公認,要經過一定的傳播和篩選過程。

時代性

恢復有歷史文化內涵地名,體現一定區域地名序列化,調整更新重名名稱不雅,有歧義道路名稱保持與周邊道路名稱協調性增強地名命名的指位性以時代特徵為主題創意地名的命名通常反映命名時代的特徵。
民族性
不同民族分布區域內的地名,一般總是由生息在當地的居民以其語言命名。地名的命名依據還能反映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風俗習慣和其他文化特徵。

地域性

地名是地方的指稱,它的命名常反映當地當時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徵。
地名:地名是人們對具有特定方位、地域範圍的地理實體賦予的專有名稱。(選自《地名學概論》)
地名:(geographicalnames)人們對各個地理實體賦予的專有名稱。
地名專名:(specificterms)地名中用來區分各個地理實體的詞。
地名通名:(genericterms)地名中用來區分地理實體類別的詞。
專名化的通名:(generictermsusedasspecificterms)轉化為專名組成部分的通名。
地名的漢字譯寫:(transformationofgeographicalnamesfromforeignlanguagesintoChinese)用漢字書寫其他語言的地名。(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名卷》)
地名:(GeographicalNames或PlaceNames)是人們賦予宇宙中特定地理實體的代號,是區別某一特定地理實體與其他地理實體的一種標誌。
標準地名:(StandardGeographicalNames)是根據國家有關法規經標準化處理,並由有關政府機構按法定的程式和許可權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
通名:(GenericTermofGeographicalNames)是地名中表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實體類別的部分,在同類地名中具有相同的意義。
專名:(specifictermofgeographicalNames)是地名中用來區分各個地理實體的部分。
通名專名化:(GenericTermSpecialization)即地名的某些通名用字失去通名的含義,轉變為專名的組成部分。(選自《數字地名》)

本質屬性

1.指位性:地名之所以稱為地理實體的專有名詞,其主要原因是它所代表的這個地理實體是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方位和範圍的,即具有一定的空間位置。
2.社會性:地名是社會的產物,它的命名、更名、發展、演變始終受著社會各方面的制約。因此它具有廣泛的社會性。(選自《地名學概論》)

功能

地名的功能即地名的作用和效能。主要有兩個方面:
1.地名是人們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地名為語言學地理學、歷史學、民族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寶貴資料。(選自《地名學概論》)

命名類型

1.描寫自然景觀的:方位距離地理形態特徵物產和其它特徵
2.記敘人文歷史的:居民族姓史跡事件人物傳說
3.寓托思想感情的:歌頌崇仰祝福言志
4.其它命名:古老原始地名移用地名序號地名
(選自《地名學概論》)

標準化

簡介

地名標準化(GeographicalNameStandardization)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地名的稱謂和書寫進行統一和規範,明確其使用條件和範圍,並將其固定下來。
地名國際標準化(The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fGeographicalNames)即在全球範圍內統一、規範地名的書寫,實現地名的單一羅馬化。
地名國家標準化(TheNationalStandardizationofGeographicalName)即在一個國家的範圍內,用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統一、規範地名的書寫形式,明確使用條件。(選自《數字地名》)

意義

(一)有利於維護士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
(二)有利於國際交往和睦鄰友好;
(三)有利於民族團結;
(四)有利於社會治安和國防建設;
(五)有利於經濟建設;
(六)有利於旅遊事業和人民日常生活。(選自《地名學概論》)

羅馬化

地名的國際羅馬化是指用羅馬字母(又稱拉丁字母)書寫的標準化地名,或轉寫的非羅馬字母文字國家的標準化地名。羅馬化,英文寫作Romanization。(選自《地名學概論》)

中國地名

也談咱們中國的地名
梅振宗
中國大部分省名的由來都和地標有關,江西、江蘇、浙江雖都有江字,但這三個省份卻和長江沒有一點關係。因為江西並不在長江的西邊,浙江同長江毫不搭界,江蘇也很難同長江聯繫在一起。
其實江西也是因長江而命名的行省。因唐時江西屬江南(長江以南)西道,故元朝時簡化為江西,叫江西省;江蘇則是取江寧和蘇州兩府首字而得名。江即長江,寧即安寧的意思,寓意長江安寧,江寧府今指南京。選其省內兩府首字的還有福建,是取福州、建州兩府首字;甘肅則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兩府首字;安徽則是取安慶和徽州兩府首字。
浙江省因其境內有條大河錢塘江(又叫富春江或之江)流向曲折,故名浙江,明朝時正式定名為浙江省。黑龍江省因黑龍江而得名,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遼寧因省內有遼河而得名,“寧”寓意遼河“安寧”之意。內蒙古則因北臨蒙古且蒙古族集中並於1947年建立內蒙古自治區。雲南因在雲嶺之南而稱雲南省。
廣東因宋朝時屬廣南東路,明時設定廣東省,相對應的廣西西路清時設立廣西省,1958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始有今名。寧夏宋時屬西夏,元時設定寧夏路,從此省名延續至今。
西藏在清初時分前藏、後藏、喀木、阿里四部,康熙二年合稱西藏,延續至今。
戰國時貴州為楚國黔中地及且蘭、夜郎,漢屬荊、益兩州,唐時設定黔中省。宋開寶年間土著首領率矩州民眾歸順朝廷,因土語中“矩”曰“貴”,始有貴州一稱。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疆,清光緒年間才設省,自然叫新疆了。
總之,中國省名的由來源遠流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且多與地標有關聯。
再談咱們中國的地名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大詩人王勃這首膾炙人口的五言律詩中的“三秦”是指陝西,其稱謂的由來是:秦朝末年,秦亡後項羽三分關中(即今陝西省),以鹹陽以西和甘肅省東部地區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鹹陽以東封司馬欣為塞王,陝西北部地區封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其三秦名稱由此延續下來。陝西簡稱“陝”或“秦”又稱“關中”,古時指函谷關以西至隴關以東其中間地段,大體上是今陝西轄地。
唐朝著名的僧侶詩人賈島的《下地詩》最後四句是“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地易,孤棹負三湘”。唐代詩人盧綸的七律《晚次鄂州》最後四句“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這裡的“三湘”指的是湖南。《寰宇記》稱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為“三湘”。又一說湘水上游與灕水合流後叫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叫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叫蒸湘,總稱“三湘”。又因湖南盛產木芙蓉,湖南還有個雅號“芙蓉國”。“文革”期間湖南省革委會成立時《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大標題就是《芙蓉國里盡朝暉》。唐朝詩人崔曙的七律《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其頷聯“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這裡的“三晉”指山西。“三晉”的稱謂由來已久。春秋時晉文公建立了強大的晉國,晉文公也成了五霸之一。到了戰國時三家分晉,分成燕、趙、魏三國,包括今山西、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後來指山西為三晉,山西簡稱為“晉”,因山西全省都在黃河以東故又稱“河東”。
唐朝詩人崔塗的五律詩《除夜有作》中首聯“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這裡的“三巴”系指四川。《華陽國志》記載:漢獻帝建安六年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安漢為巴西合稱“三巴”,四川另有一稱謂——巴蜀,因四川盆地物產豐富還有個“天府之國”的美名。
中國帶“三”字的地名、地域名稱很多,千百年傳承的多種地名給歷代文人墨客吟詩填詞、作畫、寫文章都增添了豐富的辭彙,尤其寫詩詞因多樣化的地名稱謂使其詩韻更濃。地名的多樣化也彰顯了中華文明在地名文化上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各民族對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的發展都曾做出過獨特的貢獻。新疆的眾多獨特地名就是各民族開發這塊神秘的沃土留下的“活化石”。有趣的是,同一個地名,按不同的民族語言譯釋,往往就有不同的含義。現將所收集到的一部分地名羅列於下:
烏魯木齊:來源於蒙古語,其意為“優美的牧場”。古代也稱為“迪化”。
烏拉泊:來源於蒙古語,其意為“紅色靶場”的意思。
克孜勒塔格:來源於維語,其意為紅山。“克孜勒”即紅色,“塔格”意為“山”。也又“火焰山”的意思!
克拉瑪依:來源於維語,其意為“黑色的油”。“克拉”即“黑”的意思,“瑪依”即“油”的意思。為中國主要產油區之一。
烏爾禾:蒙古語“風城”的意思。
哈密:由“昆莫”轉音而來,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另一說則來自突厥語“庫木爾”,其意為“沙子多的地方”。哈密古稱“昆莫、昆吾、伊吾、伊吾盧、哈梅里、哈密里”。
哈密的其他來歷還有:
1:“哈勒密”:“哈勒”為“盼望”、“瞭望墩”之意。
2:巴里坤:蒙古語“巴爾庫勒”的音譯,意為老虎腿。
3:巴爾庫爾:為突厥語,意為“有湖”。“巴爾”意為“有”,“庫爾”意為“湖”。
4:伊吾:來自蒙古語,意為“鏇風”的意思;也有“山疙瘩”的意思。
平遙(古陶)來歷
平遙上古時期稱古陶,原址今平遙喬頭村(冀壁),相傳炎、黃二帝阪泉之戰黃帝得勝,確立了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號令天下,大封領地,一日黃帝沿汾河入惠濟河巡視至今平遙喬頭村(冀壁)一帶平原,發現不遠處風景獨秀,但青煙四起,上岸查看,此地所屬一處(今平遙杜村)制陶規模宏大、古樸而甚精,即封此地為古陶,固有“皇帝封鼎於古陶”之說。
平遙杜村制陶歷史悠久,直至明代。今平遙南神廟,廟牆用琉璃陶有落款“本縣侯敬、侯讓,門人蔡其、張宜,杜村里匠人造”的款識實物。據說:這些人是明朝弘治年間的平遙琉璃藝人。
西周時北方獫狁族興起,經常南下侵暴周王朝,西周定王頤靜命大軍北伐。西周名將伊吉普北伐後,率大軍駐紮平遙(今平遙古城南軍寨村),平遙城為大軍前營並設防獫狁族不敢來犯。雙方百姓在此貿易形成集貿市場,日益繁華,北魏時平遙商業貿易已成規模,空前繁榮。就選現址為吉地,由平陶城、洪善城、京陵城、中都城、范落城、五城組建平陶城,因避北魏大武帝拓跋燾名諱,改名為“平遙”。由於平遙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形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和貿易集散地,被歷代帝王所重視,經歷明清,特別是清代中期平遙成為全國的金融中心。

誤讀地名

把岷江(Mín民)洪水讀成閩江洪水,岷江在西南,而閩江在東南,比沁陽和泌陽之間的距離更遠。
在電視節目中,誤讀地名是一件很鬱悶也很難堪的事情,而且很容易成為一種笑柄。讀對地名,是對人家起碼的尊重。
浙江的麗水(Lí離)被誤讀成麗(Lì立)水,台州(Tāi)被誤讀成台(Tái抬)州;
安徽的亳(Bó駁)州,幾乎經常被讀作多了一橫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監利(Jiàn見)被誤讀成監(Jiān尖)利;
河南的濬縣(Xùn訓)被誤讀成浚(Jùn俊)縣;
湖南的耒陽(Lěi壘)被誤讀成來陽,而真正的萊陽在山東;
郴州(Chēn抻)被誤讀成彬(Bīn賓)州;
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誤讀成愣(Lèng),這兩個字長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讀錯;
內蒙古的巴彥淖爾(Nào鬧)被誤讀成卓(Zhuó),所以有一次和巴彥淖爾的同志一起聯歡,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熱情地感謝我讀對了他們家鄉的名字。可見平常誤讀率很高。
有些誤讀是因為地名中含有多音字,需要堅持的是“名從主人”的原則,例如:
河北的蔚縣,正確讀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縣,正確讀音是Shè(社);六安,正確讀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縣,正確讀音是Shì(是);長子縣,正確讀音是Zhǎng(掌);
山東莘(Shēn深)縣,學生們一般讀不錯,因為有莘莘學子之說;但我到上海又讀錯了上海莘莊(Xīn新)。江西鉛山(Yán鹽),誤讀率一定很高,因為誰想到普通的”鉛”還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專用的字音。反正一不留神我可能就會讀錯。
象福建廈門、廣東番禺、安徽蚌埠,雖然也含有異音字,但因為知名度高,被誤讀的幾率相對比較低。讀錯山東東阿的比較少,感謝關於阿膠的廣告;讀錯涪陵的比較少,感謝來自涪陵的榨菜;讀錯山西洪洞的也比較少,因為那句“蘇三離了洪洞縣”起到了積極的推廣作用。
遼寧阜新,在遼寧一般被讀成Fú(扶),在北京一般被讀成Fǔ(撫),而正確的讀音卻是Fù(富)。
另外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有些字根本就沒見過,望字猜音,跟著感覺走。包括我們這些以說話念字為職業、國語水平一級甲等的人在內,如果能第一眼就讀對95%的中國地名,那就相當超水平發揮的了。
山西的隰縣(Xí),山東的莒縣(Jǔ),茌(Chí)平
河北的井陘(Xíng),蠡縣(Lǐ);
四川的郫縣(Pí),珙縣(Gǒng),犍為(Qián前);
安徽的黟縣(Yī),樅陽(Zōng);
湖北的鄖縣(Yún),江西的婺源(Wù);浙江的鄞縣(Yín);
江蘇的盱眙(XūYí),邗江(Hán),邳州(Pī);
河南的柘城(Zhè),武陟(Zhì);
甘肅的宕昌(Tànchāng);
看著其中的某些字,仿佛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很多文化和城市的歷史密碼,往往都固化在地名里了

中國地名與方言

地名地名

方言是語言的支派和變體。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的方言進入了主流社會而成為一個民族的共同語言--我們稱之為國語,有的成為地方獨有的語言--我們稱之為方言。然而,不管其流行範圍大小,民族共同語(國語)和方言都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和意義,滲透於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方言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認同標誌,由於居住地不同,對地名的稱呼有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往往反映出地域特徵。例如對農村中人們的集聚地,北方平原地區基本上叫做"村"(屯)"莊"(堡),南方由於方言豐富,稱謂五花八門。考察地名的起因和方言的關係,能看出方言對地名形成的影響,有助於研究該方言區的地理和人文發展概貌。
大致說來,地名的成因不外乎地形地貌、居住環境和身份標誌等幾個方面。通過對地名的考察,就可以大體了解一個地方的獨特環境和居民的生活習性。這些環境和習性在語言上的反映,就構成一個地方方言的獨有特色。從湘方言和國語以及其他方言區地名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方言的這種差異。
首先,考察一下不同方言對地形地貌的不同指稱。
同樣是山,不同的方言系統有不同的稱謂。例如:
"崮":山東有座有名的山,叫做"孟良崮"。同樣的地形,在西北叫做"塬"。
"嶺":南方特別是湘方言區,多習慣於把山叫做嶺。長沙市區現在有不少以"嶺"為名的地名,如"識字嶺"、"留芳嶺"、"黃土嶺"、"金盆嶺"、"長嶺"、"窯嶺"等等,這些地名所界定的區域,在歷史上多是小山。
"崙":處在湘方言和北方方言分界線的益陽,對山有一個獨特的稱呼,"崙",例如"桃花崙"。益陽話的"崙"與國語的意思正好相反,按國語的解釋,"崙",是大山,而益陽話的"崙"是小山。(國語中稱小山為"丘"。)
"界":西南官話中,有的把山叫做"界",如湖南湘西的"張家界",四川的"老山界",都是名山。"界"的本意是分界,如界山、界河、界碑等。

同樣是水,不同的方言系統也有不同的稱謂。例如:
"塘":湘方言多把屋門口的小水坑叫做塘。大"塘"就叫"湖"。而北方有的地方把水坑呼為"淀",知名的有"白洋淀"、"荷花澱";有的地方呼為"泊",如"梁山泊";有的地方則呼為"海"或"池",如新疆的"天池"。
"沖":作地名的本意是交通要道,如"要衝。"但湘方言區習慣於把山谷中的平地呼為"沖",最著名的要算韶山的"韶山沖"。而在北方方言區,山谷中的平地叫做"峪",還有的地方叫做"塆"。如河北的"馬蘭峪"、甘肅的"嘉峪關",都是名"峪"。湖南的張家界處在西南官話區,其部分地名也就體現出北方方言的特徵,如把湖南大多數地方習慣於叫做"沖"的地方叫做"峪",如著名風景區"索溪峪",這些地名對考察湘西的民族文化歷史很有價值。
"嘴":嘴巴,本義指的是動物進食的器官,用作地名則是指的"嘴子",即某個突出的地方,如"山嘴"。水邊的灘涂突出部位,有的地方稱為"嘴",最有名的是上海的"陸家嘴"。而在洞庭湖地區,主要是湖南西北部和湖北一些地方,則把上海人叫做"嘴"的地方叫做"頭","黃山頭"即是。江南一些地方和北方某些地方則把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叫做"磯",例如湖南嶽陽的"城陵磯" 長沙的"三岔磯",江蘇的 "燕子磯", 安徽的"采石磯"。
"凼":湘方言區習慣於把小水坑叫做"凼",而北方則叫作"窪"或"水泡子"。用作地名時,"凼"和"窪"都是指凹陷的地方,而在有水這個意義上,"凼"和"水泡子"差不多。
其次,比較一下方言所反映的不同的居住環境。
南方多山、多水,地形複雜,所以南方的地名中多帶有諸如"沖"、"塘"、"嶺"、"橋"、一類名詞。在湖區,人們圍湖造田,在湖裡築堤,為自己造出一方居住、生產和生活的地盤。那道保護他們生命和生活的堤就叫做"垸",因此,湖區人們聚居地多以"垸"字附在地名後,如"長春垸"、"共華垸"。而在山區,不少村落綴以"寨"字。山西省有個"大寨",湖南省的湘西也有個"黃獅寨"。

"峒":在湘方言、西南官話和廣東話里,"峒"是田地的意思。如廣東有"儒峒",貴州有"合傘峒"。湖南江永有個瑤族發源地,叫做"千家峒",寫作"千家洞",這個地方其實是山間一塊較大的平地。
"市":現在多理解為"城市",但在湖南一些鄉村,卻多有以"市"作為地名後綴的,這個"市"的含義就是"圩市"了,是趕集、買賣貨物的地方。例如"雞籠市"、"文家市"。
再次,來考察一下身份標誌或者叫做官方命名的情況。這種地名的起因應該說有更多的共性,比如,邊遠地區不少地方有叫"××營"的,多是古兵營的沿襲稱謂。如湖南城步縣有個地方叫"長安營",是清朝"旗營"舊址,現居民都是軍人後裔,說一口"京腔",湖南長沙也有個"營盤街"。不過,即使是官方命名,由於方言的影響,也會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比如"驛站",是古時官府在驛道上設立的接待站,至今不少地方還叫作"××驛"的。但在湘方言區,有的則不叫"驛"而叫"鋪",如長沙附近有個"白若鋪",沿著319國道一線有"夏鐸鋪"、"滄水鋪"、"回龍鋪"、"君山鋪"、"謝家鋪"等,都在319國道上。"化"、"寧":中國不少地名中含有這兩個字。如湖南的"新化"、"安化"、"寧遠"、"新寧"、"綏寧"、"常寧"。這些地方大都處於邊遠地區,屬於後來"歸化"的地方,官府希望這些地方"安寧",不要鬧事,因此得名。不過,由於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較大的地名,地方特色就顯得弱一些了。
考察方言與地名的關係還可以選擇多個角度。在學習中,結合所學內容作一些方言調查,不僅有益,而且有趣,大家不妨花點時間實踐一下。

配圖

地名地名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