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寨鎮

辛寨鎮

辛寨鎮,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位於臨朐縣中部。境內東紅路縱貫南北,冶倫路、辛白路、辛楊路橫穿東西,縣城東環路直達該鎮。2010年,全鎮總面積230平方公里,轄143個行政村,12萬口人。辛寨鎮到2013年,建設東部丘陵5000畝黃煙基地、曹家莊流域萬畝優質桃、三山峪3.5萬畝山楂、辛中3500畝葡萄、古河3000畝山棗等8個農業示範園區。辛寨鎮2005年辛寨被濰坊市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小城鎮建設先進鄉鎮”;2006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鎮”、“省級重點衛生鎮”;2008年被山東省環境保護局授予2008年度“省級環境優美鎮”,被廊坊市市委、 市政府評為“2007年度小城鎮建設先進鎮”。2012年6月,辛寨鎮被確定為“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示範鎮”。2014年8月,被國家七部委再次命名為“全國重點鎮”。

基本信息

經濟狀況

辛寨鎮辛寨鎮
2003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887.2萬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實現銷售收入8.96億元,利稅8287萬元,分別增長21.3%和22.2%。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1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278元。

辛寨鎮是臨朐縣南部商貿中心,省道東紅路貫穿南北,交通便利。1999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中心鎮。民營經濟發展迅猛,規模企業發展到16家,山東躍馬膠帶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銷售收入過千萬元,通過大力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紅葉”地毯、“躍馬”膠帶、“星冠”童車、“萬寶”乳業等品牌已發展成為地區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年落實招商引資項目62個,總投資7.2億元,到位資金1.2億元。農業上以結構調整為主,將奶牛養殖和大棚果生產作為亮點來抓,奶牛存養量達到3950頭,位居全縣第一;2003年全鎮共發大棚果800畝。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鎮區面積擴大到3平方公里,從業人口2.5萬人,成為招商引資、民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正逐步向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小城市發展。

行政區劃

辛寨鎮下轄村:楊家河村、馬家莊子村、雙山前村、梭莊村、郭莊村、西張龍村尹家莊村、周家莊村、唐立店子村、巨家溝村、黃崖泉村、黑山頭村、裴家河村、下河村、龍門山村、西黑窪村東白沙村、安子溝村、大辛中村上高家溝村、龜山子村、劉家莊村、王家溝村、朱家莊子村委、蔣市村、西劉家莊村、曹家莊村、中白沙村、新劉莊村、姬家河村、南嶽莊村、西埠西村、東官莊村、下峪村、泥溝子村、東嶽莊村、大高家莊村、大張龍村、王家東圈村王家西圈村、大岳莊村、南流村、付家莊子村、辛寨村、蔣市店子村、夏家莊村、汪家溝村、蔡家官莊村、石家峪村大峪村龐家河村耿家莊村、西雙山河村、姚家莊村、東雙山河村、興寺店村、古河村、夏家台子村委、黃泉店村、李家溝村、後窪村、三山峪村、東黑窪村、東王莊村、黑山溝村西白沙村、西官莊村、小辛中村、龐家溝村村委、仙人腳村、馬存溝村、聶家莊村、張家莊子村委、龍詵鋪村、郭家溝村、東埠西村、閆家河村、朱家峪村、梨元溝村、曾家寨村、曾家林村、夏家山村、柞家莊子村、輝泉峪村、龍泉官莊村、鳴鳳峪村、牛欄峪村、馬鞍峪村

工業發展

全鎮工業共實現銷售收入7.1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7436萬元,利稅6780萬元,出口創匯1138萬美元,新上技改項目46個,總投資4400萬元。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329家,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3家,個體工商業戶已發展到2045家。大力實施“1163”工程,即培強紅葉地毯、星冠童車、躍馬膠帶等10個銷售收入過千萬元、利稅過百萬元的企業;培強辛寨村等10個工業產值過5000萬元、上繳稅金過100萬元的經濟強村;完善配套辛寨工業園、家具工業園等6個經濟園區;培植30個銷售收入過500萬元的規模企業。全年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22個,引資355萬美元,投產招商引資項目13個。其中,投資5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個。星冠童車、躍馬膠帶、潤豐紡織、民興外貿、大龍電器、漢鑫公司等企業的招商引資項目已建成投產。

農業發展

辛寨鎮辛寨鎮
辛寨鎮農業按照“兩路三河七大基地”的規劃布局,在豐山流域建成了1500畝秋姬李,1043畝黃金梨基地;雙山河流域發展大棚櫻桃、西瓜2500畝;沿東紅路建成了以桑園、果樹、大棚果為主的農業“綠色通道”,新育桑苗、綠化苗木1200畝;在辛白路兩側形成了以柿子、中草藥為主的乾雜果、中草藥生產帶。新發展了興寺櫻桃大棚、汪家溝百畝板栗、下河500畝優質桃基地等。經濟林已發展到1.8萬畝,糧經比例達到3:7。畜牧業以實施“雙百工程”為契機,制定優惠政策,規劃建設了高標準化奶牛小區12個,奶牛存養量達到3000頭;充分利用辛寨仔豬市場的帶動作用,重點培植了20個仔豬生產專業村,存欄母豬2萬頭,年出欄仔豬30萬頭,成為江北有名的仔豬集散地。畜牧業總收入2.9億元。

城鎮建設

該鎮圍繞鞏固“全國重點鎮”和“省級中心鎮”地位,以爭創國家級文明鎮、創建省級“城鎮化示範鎮”和“環境優美鄉鎮”為目標,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龍頭來抓,2007年以來,先後籌集資金2600多萬元用於小城鎮建設。

一是高起點規劃。聘請天津大學規劃設計院、青島西海岸建築規劃設計公司等單位,對小城鎮進行高起點統一規劃。按照“一河兩區”的總體規劃,確定以丹河為中軸線,建設丹河風貌景觀帶、辛寨行政文化中心區、臥龍商貿物流區。為確保規劃、建設的統一,組建專門拆遷隊伍,投資193萬元,對影響規劃建設的縣橡膠廠南區、辛寨糧所、光信化工等5個單位,東紅路、政府前街沿線137間商住房進行拆除,拆除總面積達1.29萬平方米。

二是大規模建設。對東紅路王家圈至河北村路段、東紅路鎮區南段、橫濱路進行了拓寬硬化,完成了人行道鋪裝,鋪設了排水、排污管道,總長度4640米;安裝路燈190盞;完成了鎮區東紅路、辛白路、辛楊路強電線路入地及繞行工程;協調移動、聯通、廣電等部門,搞好總長5.8公里的弱電管網鋪設入地工程。張龍國小、王家圈國小和辛寨醫院病房樓建成投入使用;改造了鎮文化中心,健全完善了各項設施,配備了文體用品,並建成了電子閱覽室。

三是大面積綠化。圍繞縣委、縣政府“打造齊魯生態第一縣”的任務目標,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在鎮區栽植雪松、法桐等各類綠化苗木3.9萬平方米,新建成了翔園、星冠園、和諧園等綠地公園3處。為保證綠化成果,鎮政府與沿街各戶簽訂了門前管護協定書,由沿街戶包成活、包管理、包補植。

四是高效能管理。加強綜合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管理、保潔隊伍素質。在環境衛生、市場秩序等方面狠下功夫,確保環境整潔有序。全面引進競爭機制,鼓勵專業公司對有關設施和管理權進行承包,建立健全城鎮管理長效機制。

新農村建設

辛寨鎮辛寨鎮
一是加速發展,為構建和諧辛寨夯實物質其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生薑1200畝、芋頭480畝、大棚櫻桃1000畝,動員種植速生楊、養殖桑蠶,並利用環境資源,強化服務吸引企業投資建設,讓農民通過務工、出售農產品等增加收入,使其在“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的基礎上,毫不猶豫地“跟得上”。同時防治生產發展中造成的大氣、水和噪聲污染,保證有一個環境優美的家園。

二是為民服務,為構建和諧辛寨夯實民眾基礎。在農村黨員中,每村推薦2名公道正派、熱愛集體、威信較高、有參政議事能力的農村黨員擔任“民意代表”,採取登門拜訪、村內徵求意見等,把老百姓所想及所需解決的問題記成“民情日記”反饋給社區、村總支(支部)或村委會,由鎮、村兩級分析研究後與民眾面對面交談,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實解決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困難問題。建立“雙向渠道”,即:讓農民進一道門辦結民事調解、來信來訪、計畫生育、法律諮詢、戶口遷移等事情;同時變民眾上門找為幹部主動下鄉辦、變民眾“跑”為幹部“跑”、變“坐”式服務為“走”式服務,真正做到“聽民言、察民情、聯民心、聚民智、解民憂”。

三是民主法制,為構建和諧辛寨奠定社會基礎。把工作重點內容定位在加強基層組織、普法教育、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合理解決農村存在的計畫生育、土地管理等問題,擴大基層民主,提高法治化水平,促進村風民風的進一步好轉,為進一步實現“民主法治村”打下基礎。

四是和諧機關,為構建和諧社會打牢幹部基礎。轉變作風、提高效能、加強班子執行力、創新力、凝聚力,樹立憂患意識、公僕意識、節儉意識營造和諧黨群、幹群關係。近來,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領導、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機關領導與領導之間團結幹事、職工與職工之間信任和睦、站所與站所之間相互配合、職工與機關之間相互依存的和睦、和諧人文環境初步形成。

林業發展

辛寨鎮辛寨鎮
臨朐縣辛寨鎮轄143個行政村,11.86萬人,土地面積229平方公里。該鎮認真貫徹市、縣春季植樹造林動員大會精神,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迅速掀起了春季造林綠化新高潮。目前已投資200萬元,新修環山路36公里,挖溝整地3800畝,栽植楊樹16萬株。

為了抓好生態林業建設工作,該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任總指揮,鎮長任指揮,班子成員任副指揮,站所長和技術員任成員的生態林業建設指揮部,配備兩名生態辦副主任,專門抽出一名副鎮長靠上主抓生態林業建設工作,抽調了10名業務熟練、工作紮實的幹部,分成規劃組、技術指導組到生態辦具體負責生態林業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該鎮根據《臨朐縣2008—2010年植樹造林規劃》要求,抽調20名機關幹部,分成五個組到各村進行調查摸底,制定了《辛寨鎮2008—2010年植樹造林規劃》和《辛寨鎮2008年生態林業建設實施意見》,計畫完成春季造林綠化1.7萬畝,並及時將任務分解到村、山頭、地塊,落實到戶。

主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道路綠化。完成道路綠化帶建設5000畝,其中高標準建成東紅路、辛白路、辛楊路和冶倫路每側各50米的道路林帶建設,大峪、龍泉等26條鎮村道路每側各20米的道路林帶建設。二是林場建設。對黑山、梁山、大峪流域進行治理,計畫投資800萬元,新修道路12公里,成方連片整地6600畝,栽植柿子、山楂、側柏、刺槐等45萬株。新建蓄水池11個。三是荒山綠化。對幹線道路外側的2500畝可視山頭全部進行綠化,對東部1200萬畝原採礦區儘快恢復生態,進行整理後全部綠化。四是綠化示範村鎮建設。計畫投資300萬元,對鎮區及政府前街進行綠化、美化、亮化,新建星冠花園綠地,對大峪等24個村的主要大街進行高標準綠化,完成四旁植樹30萬株,在大峪等村完成育苗800畝。

辛寨鎮辛寨鎮
一是制定考核辦法,將生態林業建設工作納入2008年鎮村幹部責任考核,並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包管區,站所長包100畝以上連片方、機關幹部包村責任制。二是積極探索栽管模式,堅持“誰的地,誰栽植,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採取承包、租賃、置換、轉讓等多種造林綠化形式。三是嚴格獎懲。分兩次組織鎮領導成員、各管區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對各村進行點評,投票打分,排出名次,作為年終獎懲的重要依據。把造林綠化工作列入鎮村幹部責任制考核,實行重獎重罰,對完不成任務的村實行一票否決,對完不成任務且排在最後一位的管區主任、副主任及相關責任人,取消年內一切評先樹優資格,且不得提拔重用,對管區黨總支副書記立即免職,對完不成任務且排在最後三位的村主要負責人給予調整。實行生態林業建設以獎代補政策。根據各村造林綠化實績,鎮政府給予以獎代補。按照連片方大小進行獎勵,對造林面積達到10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100元。同時,設立生態林業建設突出貢獻獎、優秀獎和先進獎,評選生態林業建設先進個人,並實行物質獎勵,以促進全鎮生態林業建設全面發展。

計生工作

辛寨鎮辛寨鎮
該鎮黨政“一把手”始終把計畫生育工作作為全鎮工作的重點來抓,既抓計生工作全局,又突出重點、難點,確保計生工作順利開展。要求村級計畫生育“三職責任人”,尤其是村支部書記,真正把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親自抓,親自管,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生育,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該鎮把計畫生育考核結果作為考核各項工作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度。透查期間黨委書記、鎮長對透查定期進行調度。制訂了嚴格的鎮村幹部考核責任制,規定凡出現違法生育的村一律實行一票否決,出現一例的村三職幹部罰款2000元,並向黨委、政府寫書面檢查,包村鎮幹部罰款1000元;出現二例及以上的村三職幹部向黨委、政府寫出辭職報告,支部成員免職、村委成員依法罷免,停發轉移支付,包村鎮幹部免除職務,下崗學習。每次透查結束,凡無透查茬子的村在全鎮通報表揚,獎勵現金500元;凡有透查茬子的村落實兩委成員包戶包人,採取“人盯人”的戰術,一追到底,直至參加透查,切實把違法生育控制在最低限度。

禹城市辛寨鎮

辛寨鎮辛寨鎮
概述

辛寨鎮位於禹城市西南部,總面積90.7平方公里,轄83個行政村,4.3萬人口,8萬畝耕地。該鎮交通便利,308國道橫穿東西,禹茌公路縱貫南北,青銀高速、京福高速、316省道也由此穿過。鎮內基礎設施日臻完備,投資軟環境日趨完善,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厚。

行政區劃

辛寨村、西安村、辛寨趙莊村、任陳村、大李村、辛寨小李村、常莊村老寨子村、高樓村、魏寨子村、辛寨王橋村、辛寨李莊村、辛寨王莊村、豐收村、曹莊村、後科村、馬官邵莊村、沈堂村、各戶屯村、辛寨後油村、辛寨安莊村、辛寨小劉村、譚莊村、戰高村、河西劉村、景莊村、陳寺村、辛寨石莊村、楊圈村、李樓村、辛寨堂子村、辛寨馬莊村、佃李村、洛河村、苗莊村、亭子村、辛寨於屯村、辛寨官屯村、苗林村、辛寨前王村、辛寨後王村、李寨子村、糖坊高村、前劉村、後劉村、菜元村、吳莊村、水寺村、聖張村、辛寨崔莊村、辛寨白莊村、致辛村、劉方朱村、馬旺村、辛寨彭莊村、梁廟村、佛張村、辛寨董莊村、興旺村、王法村、韓高村、小楊圈村、辛寨丁莊村、先鋒村、溫莊村、辛寨蘇莊村、辛寨任莊村、甄楊村、辛寨大楊村、李屯子村、尹莊村、賈樓村、辛寨孫莊村、馬官趙莊村、前油村、前賈村後賈村馬官屯村、付楊村、前科村、純李村、馬官徐莊村、馬官徐樓村

產業發展

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建成商貿名鎮、經濟強鎮、財政富鎮,禹城西南經濟文化中心”為奮鬥目標,傾力招商引資,大上民營,加快城鎮建設,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均實現了飛速發展。工農業總產值達12.8億元,財政純收入1500萬元,人均純收入3600元。培育建成了含兩個工業區的育雛工業園,民營企業110餘家,個體工商戶2600餘戶。註冊資金0.85億元,培育建成了機械製造、塑膠包裝、木材加工、食品加工、飼料加工、建築裝飾等特色產業,培育建成了西瓜、葡萄、瓜菜、生豬、奶牛、肉雞六大產業生產小區;“二園七區一帶”的民營經濟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風景名勝

元帥樓為元代農民起義軍元帥續繼祖所建,位於王家圈村中部,坐北朝南,三層,三開間。外層磚石、內層土坯混合結構。樓通高15米,東西長8.22米,南北寬4.55米。一樓為青石結構,無門窗。二樓青磚結構,唯南牆上有一門兩窗,一門原來似為窗戶,後世改建為門口,兩窗原來似為瞭望孔,後世改建為視窗。三樓南牆上有三個視窗,東、西、北三牆上各有一個視窗。元帥樓經過歷代修葺,屋頂已非原建,而主體結構仍為元朝末年所建,是研究元明建築風格、鄉土民情的珍貴歷史文物。
寶瓶山位於盤陽村西,孤聳圓秀,平地而起,形似小瓶,故得名。此山海拔201米,七千萬年前火山噴發堆積而成。山體雖小,山頭卻有大小兩峰。臨朐博物館工作人員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在寶瓶山下發掘了一處戰國至清代的古墓群,墓群中的墓葬年代包含了戰國、漢代、魏、晉、南北朝、唐、宋、清代等多個朝代,延續性強、墓葬多,共發掘墓葬近80座,出土文物200餘件組,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同時也記載了辛寨人民在各個朝代的生活狀況。

著名人物

明朝宰相-傅國
傅國,字鼎卿,號丹水,晚年號雲黃山人,明朝官吏,臨朐縣辛寨鎮貓林溝村人。1613年(萬曆四十一年)中進士,授河南通許知縣。他為官廉明,為使百姓免受催役威逼之苦,將徵收糧賦數額列榜張貼;為地方安寧,令客店置簿冊稽查客商;令農戶置下紙炮,遇有盜至,鳴炮為警,鄰戶即鳴炮接應,群起圍捉,行盜者幾無漏網。因其廉潔勤政,治理有方,升為戶部郎中。時遼東戰亂,他奉命督餉。明軍在遼陽戰敗,他削官歸里,居雲黃山下,建“凝遠樓”,富藏書,廣研讀,潛心著述。
著有《雲黃集》、《四書中注》、《鹹平陽秋》、《春秋史駁》、《紫蒙秘錄》、《昌國艅艎》等10餘種。
革命前輩向明
向明,1909年出生於山東臨朐縣北博崖村,中國解放前為革命黨人,
解放後曾任組織部長、第一副書記、第二書記、代理書記兼山東省政府副主席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