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

象草

象草(學名: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禾本科、黍族多年生叢生大型草本,有時常具地下莖。稈直立,高2-4米,節上光滑或具毛,在花序基部密生柔毛。葉鞘光滑或具疣毛;葉舌短小,、皮不同;上表皮脈間最中間2-3行為近方形至短五角形、壁厚、無波紋長細胞,鄰近1-3行為筒狀、壁厚、深彼紋長細胞,靠近葉脈2-4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下表皮脈間5-9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象草植株象草植株

多年生叢生大型草本,有時常具地下莖。稈直立,高2-4米,

節上光滑或具毛,在花序基部密生柔毛。葉鞘光滑或具疣毛;葉舌短小,具長1.5-5毫米纖毛;葉片線形,扁平,質較硬,長20-50厘米,寬1-2厘米或者更寬,上面疏生刺毛,近基部有小疣毛,下面無毛,邊緣粗糙。

圓錐花序長10-30厘米,寬1-3厘米;主軸密生長柔毛,直立或稍彎曲;剛毛金黃色、淡褐色或紫色,長1-2厘米,生長柔毛而呈羽毛狀;小穗通常單生或2-3簇生,披針形,長5-8毫米,近無柄,如2-3簇生,則兩側小穗具長約2毫米短柄,成熟時與主軸交成直角呈近篦齒狀排列。

第一穎長約0.5毫米或退化,先端鈍或不等2裂,脈不明顯;第二穎披針形,長約為小穗的1/3,先端銳尖或鈍,具1脈或無脈;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第一外稃長約為小穗的4/5,具5-7脈;第二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脈;鱗被2,微小;雄蕊3,花葯頂端具毫毛;花柱基部聯合。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脈間最中間2-3行為近方形至短五角形、壁厚、無波紋長細胞,鄰近1-3行為筒狀、壁厚、深彼紋長細胞,靠近葉脈2-4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下表皮脈間5-9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花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

原產非洲。引種栽培至印度、緬甸、大洋洲及美洲。中國江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已引種栽培成功,江蘇省由南京中山植物園解決了越冬問題,也已推廣到有關公社。

植物特徵

象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一般株高2~3米,高的可達5米以上。根系發達,具有強大伸展的鬚根,多分布於深40厘米左右的土層中,最深者可達4米。在溫暖潮濕季節,中下部的莖節能長出氣生根。莖叢生,直立,有節,直徑1~2厘米,圓形。分櫱多,通常達50~100個。葉互生,長40~100厘米,寬1~3厘米,葉面具茸毛。圓錐花序呈黃褐色或黃色,長約15~30厘米,每穗有小穗250多個,每小穗有花3朵。種子成熟時容易脫落。

植物特性

象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很廣,在廣西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均能良好生長,能耐輕霜。在廣州、南寧能保持青綠過冬,但如遇嚴寒,仍可能凍死。在氣溫12~14℃時開始生長,23~35℃時生長迅速,8~10℃時生長受抑制,5℃以下時停止生長。具有強大根系,能深入土層,耐旱力較強。經30~40天的乾旱,仍能生長;在特別乾旱、高溫的季節,葉片稍有捲縮,葉尖端有枯死現象,生長緩慢,但水分充足時,很快恢復生長。

對士壤要求不嚴,沙土、粘土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最為適宜。象草再生能力強,生長迅速,故對肥料要求較高,需施用大量有機肥和氮肥。象草在水分、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一般種植後7~10天即可出苗,15~20天開始分櫱。肥地分櫱多,瘠薄地分櫱少;雨季分櫱多,旱季分櫱少。所以只有水肥充足,才能獲得高產。

栽培技術

平整土地

一般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地建植象草。土地深耕翻,並進行平整。按寬1米左右作畦,同時施人充足的有機肥作底肥,一般每公頃施入22.5~37.5噸。若利用山坡地種植,宜開成水平條田。

種莖準備

因象草結實率低,種子發芽率低及實生苗生長緩慢等原因,故生產上常採用無性繁殖。應選擇生長100天以上的粗壯、無病蟲害的莖稈作種莖,按2~4節切成一段,以省插植。

栽植方法

象草象草

象草對栽培時期要求不嚴,在平均氣溫達13~14℃時

,即可用種莖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厘米,種莖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復土6~10厘米。每公頃需種莖3000-~6000公斤,栽植後及時灌水。栽植期以春季為好,兩廣地區為2月,兩湖地區為3月。

田間管理

水肥充足是象草高產的關鍵。生長期間注意中耕除草,適時適量灌水和追肥,以保證苗全苗壯,加速分櫱和生長。每次收割後也應及時鬆土追肥,以利再生。

儲藏方法

採用堆藏法、溝藏法、室內沙藏法、窖藏法,都要注意管理,將溫度和濕度控制在最佳範圍內,否則易引起象草乾縮,降低品質和成活率。

象草一般多用作青飼,但亦可曬制乾草或作青貯。介紹青飼和曬制乾草。

(一)收割的適宜時期:象草當株高100~130厘米時即可收割頭茬草,每隔30天左右收割1次,1年可收割6~8次,留茬5~6厘米為宜。割倒的草稍等萎蔫後切碎或整株飼餵畜禽,這樣可提高適口性。

(二)曬制乾草:象草割倒後,就地攤曬2~3天,曬成半乾,摟成草壟,使其進一步風乾,待象草的含水量降至15%左右時運回保存,嚴防葉片脫落。

(三)貯存:在南方地區由於雨水多,露天貯存易蓄水霉變,所以用草棚進行貯存。要因地制宜,在草棚的中間堆成圓錐形或方形、長方形草垛,這樣既可以防水,又可以通風,堆積方位損失也少。

(四)品質鑑定:氣味芳香、沒有霉變、水分含量沒有超標等,則是貯存的優等象草。貯存後應每隔15~20天檢查1次溫度、濕度,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主要價值

飼料

象草為優良飼料,在中國引種栽培也較普遍,因此變異性較大,根據文獻及標本觀察,其剛毛可有金黃色、淡褐色、紫色、紫黑色;第一穎缺或微小,先端鈍或不等2裂,第二穎銳尖或鈍,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根據海南狼尾草 P. hainanense H. R. Zhao et A. T. Liu的描述及所見模式標本均在本種範圍內,而且葉片表皮細胞結構也相同,從其採集的生境是“生於屋旁”,這很可能是經引種栽培後而逸生出去的。

象草柔軟多汁,適口性很好,利用率高,牛、馬、羊、兔、鴨、鵝等喜食,幼嫩期也是養豬、養魚的好飼料.。除四季給畜禽提供青飼料外,也可調製成乾草或青貯。象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蛋白質含量和消化率均較高。每公頃年產鮮草75~150噸,高者可達450噸。每年可收割6~8次,生長旺季每隔25~30天即可收割1次,不僅產量高而且利用年限長,一般為4~6年,如栽培管理和利用得當,可延長到7年,甚至10年。象草是中國南方建立人工草場的一種優良牧草。

經濟

象草象草

此外象草還能替代煤炭石油發電,種植1公頃

的象草燃料產生的能量可替代36桶石油,每公頃至少能收穫60噸象草。象草的根系十分發達,種植在塘邊、堤岸,可起到護堤保土作用。象草也可以刈割作為多年生作物的復蓋材料。總之,象草的產量高,品質優良,適口性極好,使用年限長,用途較廣,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良好飼用植物之一。

常綠花卉

木賊科筆管草 |
菊科紫菀 | 蘭草 |
唇形科紫丹參 | 澤蘭 | 血見愁 | 溪黃草 | 涼粉草 | 連線草 | 筋骨草 | 丹參 | 薄荷 | 野芝麻 |
蕁麻科苧麻 | 樓梯草 | 鏡面草 |
爵床科竹節黃 | 紅點鯽魚膽 | 黑眼花 |
傘形花科皺葉歐芹 | 藍花柴胡 | 白芷
蓼科中華山蓼 | 羊蹄 | 金線草 | 戟葉酸模 | 頭花蓼石辣蓼
紫葳科中甸角蒿 | 紅鳳梨花 | 單葉鳳梨花
澤瀉科澤瀉 |
三白菜科魚腥草 | 三白草 |
芭蕉科野芭蕉 |
虎耳草科岩白菜 |
石蒜科石蒜 | 百子蓮 | 白肋孤挺花 | 玉簾
傘形科鴨兒芹 |
跖草科旭日升鴨
鴨跖草科心葉紫露草 | 杜若 | 紫霞草
百合科小花蜘蛛抱蛋 | 山菅蘭 | 開口箭 | 火炬花 | 虎眼萬年青 | 狐尾天冬 | 廣西蜘蛛抱蛋
牻牛兒苗科香葉天竺葵
薔薇科仙鶴草 | 狹葉星點蜘蛛抱蛋 | 松下梅 | 龍芽草 | 蛇莓
玄參科狹葉毛地黃 |
苦苣苔科銀葉喜蔭花 | 牛耳仔 | 半蒴苣苔 |
葡萄科烏蘞莓 |
天南星科團扇蔓綠絨 | 石菖蒲 | 千年健 | 廣東萬年青 | 刺芋 | 卜芥 |
姜科土田七 | 山奈 | 蓬莪術 | 薑黃 | 姜荷花 | 瓷玫瑰
馬齒莧科土人參 |
蒟蒻薯科水田七 |
秋海棠科秋海棠 | 羅拉秋海棠 | 厚壁秋海棠 | 貴婦秋海棠 | 波葉秋海棠
傘形花科傾臥前胡 | 前胡 |
忍冬科陸英
紫草科琉璃草 |
菊科劉寄奴草 |
胡椒科假蔞 | 蓽茇
罌粟科薊罌粟 | 大果博落回
卷柏科江南卷柏
敗醬科黃花敗醬
毛茛科虎掌草 | 附子 | 扁翅唐松草
石竹科荷蓮豆 | 蠅子草
蝶形花科狗尾草
小二仙草科大葉蟻塔 |
馬兜鈴科粗根細辛
川續斷科川續斷
十字花科板藍根
黃楊科板凳果
鬼臼科八角蓮 |
禾本科棕葉蘆 | 竹節草 | 雜交狼尾草 | 象草 | 香茅 | 香根草 | 細葉結縷草 | 彎葉畫眉草 | 雙穗雀稗 | 石芒草 | 森特鈍葉草| 柔姿臂形草
花忍科芝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