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科

黃楊科

黃楊科被許多分類學家承認為一個獨立的科,但有的分類學家將尖苞樹屬單獨列為一科,有的分類學家將旱霸王科(Simmondsiaceae)歸入黃楊科。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黃楊科列入大戟目。2003年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確定黃楊科為真雙子葉植物分支中一個獨立的科,是真雙子葉分支中比較原始早期分化出的一支,不屬於任何一目,但建議可以和雙頰果科合併,AP網建議和雙頰果科合併成立一個黃楊目。

基本信息

概述

歐洲黃楊木歐洲黃楊木

黃楊科(Buxaceae)是大戟目(Euphorbiales)的一科,7屬,喬木、灌木或草本。原產於北美、歐洲、北非及亞洲。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單葉,革質,常綠,互生。蒴果或核果,含種子1∼2粒。該科有很多著名的觀賞種和材用樹種。黃楊屬(Buxus)的錦熟黃楊(B.sempervirens)、小葉黃楊(B.microphylla)和高大的西班牙黃楊(B.balearica)廣泛栽培以供材用。
分類地位

黃楊科植物黃楊科植物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黃楊目(Buxales)
科: 黃楊科(Buxaceae)

形態特徵

小葉黃楊盆景小葉黃楊盆景

黃楊科屬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灌木至小喬木,稀草本。單葉,互生或對生,無托葉。花小、整齊,無花瓣,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花序總狀或密集的穗狀,有苞片,雄花萼片4,雌花萼片6,均二輪 ,雄蕊4,與萼片對生,分離,花葯大,花絲多個扁闊;雌蕊常由3(稀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3(稀2)室,子房每室有2下垂的倒生胚珠。蒴果,室背裂開,或為肉質的核果狀。有4屬約100種,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

中國有黃楊屬、野扇花屬和板凳果屬3屬,共27種,主要分布於東南部和西南部。黃楊為中國特產,充分生長時可成中型喬木,木質緻密堅韌,為製作工藝品良材,舊時以此制梳,刻印亦佳。根入藥,治風濕痹痛,葉搗爛敷熱癤。又為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

黃楊

黃楊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製作盆景的珍貴樹種。另有黃楊病蟲害黃楊絹野螟,還有名叫黃楊的人物,有藝人和工藝美術師。
木雕欣賞 黃楊木木雕欣賞 黃楊木

植物簡介

黃楊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幹灰白光潔,枝條密生,枝四棱形。葉對生,黃楊
革質,全緣,橢圓或倒卵形,先端圓或微凹,表面亮綠色,背面黃綠色。花簇生葉腋或枝端,4~5月開放,花黃綠色。 該屬尚有雀舌黃楊,葉匙形或倒披針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珍珠黃楊,常綠、灌木,葉形,有光澤。以上兩種樹姿優美,均為製作盆景的珍貴樹種。

生態特性

1.耐陰喜光,在一般室內外條件下均可保持生長良好。長期蔭蔽環境中,葉片雖可保持翠綠,但易導致枝條徒長或變弱。2.喜濕潤,可耐連續一月左右的陰雨天氣,但忌長時間積水。3.耐旱,只要地表土壤或盆土不至完全乾透,無異常表現。4.耐熱耐寒,可經受夏日暴曬和耐攝氏零下20左右度的嚴寒,但夏季高溫潮濕時應多通風透光。5.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輕鬆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配合使用,耐鹼性較強。6.分櫱性極強,耐修剪,易成型。7.秋季光照充分並進入休眠狀態後,葉片可轉為紅色。8.可四季換盆或移栽,夏季或新芽萌發時移栽應注意遮陰並防止盆土過濕,否則易導致原有葉片脫葉。

形態特性

黃楊為常綠喬木,高達8~10米,葉革質,正面呈深綠色,背面為淺綠色,在嚴寒的冬天葉色碧綠,無落葉現象。該樹葉有卵形或長橢圓形,長5~6厘米,寬4~5厘米,葉緣呈淺波狀,葉柄長1厘米左右。花淺黃色,直徑為0.1~1厘米,蒴果近球形,有4淺溝,直徑1~2厘米,果嫩時呈淺綠色,向陽面為褐紅色,種子近圓球形,11月份成熟,成熟時果皮自動開裂,橙紅色追趕種皮的種子暴露出來,滿樹紅果綠葉,遠看近觀,頗有情趣,景色怡人。

觀賞

黃楊盆景樹姿優美,葉小如豆瓣,質厚而有光澤,四季常青,可終年觀賞。楊派黃木雕欣賞黃楊木
楊盆景,枝葉經剪扎加工,成“雲片狀”,平薄如削,再點綴山石,雅美如畫。黃楊春季嫩葉初發,滿樹嫩綠,十分悅目。古人詠黃楊詩,颶尺黃楊樹,婆要枝千重,葉深圃翡翠,據古踞虬龍。描繪了黃楊風姿,是家庭培養盆景的優良材料。
黃楊木在古典家具中有著很微妙也很特殊的位置。我們看到的黃楊木作品多為工藝品擺件,基本上沒有家具成品,在古典家具的使用中多用來點綴。記得有一次在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有一位先生在看到黃楊木鑲嵌的紫檀九龍鬧海插屏時對黃楊如玉的質地讚不絕口,連說如果做成大件家具就好了。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怎么見不到黃楊木的大件家具呢?那么黃楊又是什麼樣的木材呢? 
其實,在我國黃楊木的生長範圍較廣,我國東南沿海、西南、台灣都有廣泛的分布,其枝葉繁茂,不花不實,四季常青。在熱帶、溫帶均為較常見的常綠植物。黃楊木雕作為立體雕刻的工藝品單獨出現,供人們案頭欣賞的時間也並不是很短了,目前有實物可查考的最早是元代的遺物,比如現存北京故宮的黃楊木雕圓雕人物“李鐵拐”,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關於黃楊木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李漁稱其有君子之風,喻為“木中君子”。在他的《閒情偶寄》更是記有“黃楊每歲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天限之命也。”其實這種說法在其他一些書中也有提及,比如蘇軾就有詩云:“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博物要論》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過測試,稱閏年黃楊並非縮減,只是不長。在《酉陽雜俎》對黃楊木的採伐還有如下的記載:“世重黃楊木以其無火也。用水試之,沉則無火。凡取此木,必尋隱晦夜無一星,伐之則不裂。”這些說法多少給黃楊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為黃楊木作品成為人們心愛的把玩之物增添了很多情趣。因為生長緩慢,黃楊的木質極其細膩,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但仍因黃楊生長緩慢,難有大料,多用來與高檔紅木搭配鑲嵌或加工成極其精細的雕刻作品,未見有大件作品,也正因為如此,黃楊雕刻作品常被初識者誤以為是象牙製作。可以說黃楊木做成大件家具極難,如果出現,定是珍品。 黃楊木的香氣很輕,很淡,雅致而不俗艷,是那種完全可以用清香來形容的味道,並且可以驅蚊,另外,黃楊木還有殺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黃楊木生長地的山民,就有采黃楊葉用做止血藥和放置黃楊樹枝來驅蚊蠅的習慣。欣賞黃楊木的藝術作品最套用心,細細把玩,總有所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