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果屬

板凳果屬

板凳果屬是匍匐或攀援半灌木,可以供藥用也可以拿來觀賞。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

生物Vitae[三域系統]
板凳果屬
板凳果屬

真核域Eukarya[三域系統]
植物界Plantae[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傳統系統]
木蘭綱Magnoliopsida[Cronquist系統]
薔薇亞綱Rosidae[Cronquist系統]
大戟目Euphorbiales[Cronquist系統]
黃楊科Buxaceae[Cronquist系統]
板凳果屬Pachysandra[Cronquist系統的黃楊科Buxaceae]
中國植物志:45(1):56

特徵

板凳果屬
板凳果屬
匍匐或攀援半灌木。葉互生或簇生枝頂,具粗鋸齒或波狀,基脈三出。花序穗狀,雌雄同序,上部為雄花,下部為雌花;雄花萼片4;雄蕊4;雌花萼片4或較多;子房3(2-4)室,花柱2-3。蒴果或核果狀漿果。

分布

約5種,分布於東亞、北美。我國4種,產於長江以南
板凳果屬
板凳果屬

價值

植物體富含生物鹼,供藥用。也可栽培供觀賞。
板凳果屬
板凳果屬

本科概述

全世界有4屬約100種,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我國產3屬約27種,分布於西南部、西北部;中部、東南部至台灣省。本科植物多供觀賞,在公園、路旁常見栽培。黃楊樹幹木質緻密堅韌,可用來雕刻工藝品。有些種民間用以治療瘧疾、梅毒、風濕、皮炎和狂犬病等[1]。黃楊科有毒植物不多;黃楊屬(BuxusL.)和板凳果屬(PachysandraMichx.)的少數種有毒,對人和牲畜均有一定危害[2,3]。黃楊屬有毒植物中毒主要出現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異常症狀,如劇烈的疝痛、下痢、便血以及運動失調、肌肉痙攣和驚厥,因呼吸抑制而死亡。其葉有接觸性過敏作用,能致皮炎等[4]。另外,本屬很多植物的總鹼有降壓作用,例如狹葉常綠黃楊(Buxussemperviremvar.Angustifolia)的總鹼對兔靜脈注射的致死劑量為8—10mg/kg,降壓劑量為3-7mg/kg這類生物鹼作用於迷走神經和心臟,產生心搏緩慢、局部缺血、竇室傳導阻滯和心肌損傷[5]。有的植物總生物鹼對膽鹼酯酶也有抑制作用[1,6]。黃楊科植物富含生物鹼,僅從黃楊屬植物中現已分出80多種,對它們的化學結構也有很多系統綜述[1,7-12]。本科大多數生物鹼具四環三萜母核,並以孕甾烷(pregrmne)類型的甾體生物鹼為主要類型。如黃楊屬植物中的生物鹼、一般稱為黃楊生物鹼,其基本母核是9β,19—環—4,4,14α—三甲基—5α—孕甾烷(15—1)和abeo—9(10—19)—4,4,14α—三甲基—孕甾烷(15—2),在C—3和C—20處接有被甲基不同程度取代的氨基,按甲基不同的取代程度可將此類生物鹼進一步細分為A—P共巧類,並以此作為各種黃楊生物鹼的名稱後綴。如環黃楊星D(cyclobuxineD)(15—3)、黃楊協寧G(buxenineG)(15—4)等。板凳果屬植物中所含生物鹼的基本母核也為孕甾烷,在C—3和C—20具被甲基不同程度取代的氨基。如雪山林(PachysandraterminalisS.EtZ.)中含20多種此類生物鹼,有富貴草鹼(terminaline)(15—5)等[13]。黃楊科植物生物鹼的毒性和其他生理活性研究不多,已知有些生物鹼如黃楊協寧G等有細胞毒作用[14]。環黃楊星D對DNA和RNA的複製或轉錄有雙相控制作用[15]。值得指出的是與黃楊科生物鹼結構相似的一些孕甾烷結構的季胺甾體生物鹼有很強的神經肌肉阻斷作用,重要的肌松藥物潘肌松(Pancuronium)(15—6)也具有類似結構,對兔靜脈注射LD500.016mg/kg[16]。

所有物種

板凳果
板凳果(原變種)
板凳果屬
頂花板凳果
多毛板凳果
光葉板凳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