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板凳果

光葉板凳果

光葉板凳果,黃楊科、板凳果屬植物,可做中藥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光葉板凳果
種拉丁名:PachysandraaxillarisFranch.var.glaberrima(Hand.-Mazz.)C.Y.Wu
科中文名:黃楊科
科拉丁名:Buxaceae
屬中文名:板凳果屬
屬拉丁名:Pachysandra
中國植物志:45(1):059

中藥用途

板凳果板凳果
植物名稱:金絲矮陀陀
拼音名:JīnSīǎiTuóTuó
別名:腋花三角味、粉蕊黃楊、草本葉上草、黃岑矮陀陀、千年矮、三角咪、奶近藥、山板凳、矮陀陀、金絲矮陀、白金三角咪、小清喉、破牆風。
藥材基源:為黃楊科植物板凳果光葉板凳果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achysandraaxillarisFranch.〔P.axillarisFranch.var.tricarpeHayata〕2.PachysandraaxillarisFranch.var.glaberrima(Hand.Mazz.)C.Y.Wu.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淨,切段,陰乾或曬乾。
植物性狀:
光葉板凳果本變種與板凳果的區別在於:莖葉全部無毛。
光葉板凳果:本品與板凳果相似,但莖、葉和葉柄均無毛。
化學成份:板凳果全株含矮陀陀甙(pachyaxioside)A、B,矮陀陀鹼(axillarine)A-F,矮陀陀酯鹼(pachysanax-imine)A,矮陀陀胺鹼(pachyaximine)A、B,矮陀陀醯胺鹼(axillaridine)A,粉蕊黃楊胺(pachysamine)A、B、G、H,螺粉蕊黃楊鹼(spiropachysine)A、B,異螺粉蕊黃楊鹼(isospiropachysine),表粉蕊黃楊胺(epipachysamine)B。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酒炒敷。
注意:孕婦慎服。《雲南中草藥》:忌豆類。
摘錄:《中華本草》

大戟目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