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爾鎮

諾爾鎮

諾爾鎮地處東經118°51′30″--118°54′30″北緯43°26′00″--44°27′30″。海拔高度1650米,總土地面積265平方公里,位於巴林左旗西北邊界。西、西北、北分別和巴林右旗、西烏珠穆泌旗交界。全鎮總人口10700人,其中從事畜牧業人口930口。主要民族有漢、蒙、回、滿、達斡爾等五個民族。

基本信息

氣候環境

諾爾鎮位於大興安嶺西南山麓的丘陵地帶,植被類型為山地原始次生林和山間草甸草原

諾爾鎮茫茫草原
林覆蓋率為39.8%,草場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52%。鎮域處於中國地理分界線二、三階梯分界的界線上,一山之隔就 可進入廣闊無垠的內蒙古高原。

諾爾鎮屬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年降雨量380-400毫米,無霜期90-100天,年最高氣溫36.8攝氏度,年最低氣溫-39.6攝氏度,最深凍層2.9米,冰凍期7個月,最大風速28米/秒。

自然資源

主要礦產資源有有色金屬,有等黑金屬,還有儲量豐富的矽灰石大理 石花崗岩熒石等非金屬。其中鉛鋅探明儲量250萬噸,磁鐵礦儲量333萬噸(四氧化三鐵品位45.5%)石灰石儲量950萬噸(氧化鈣平均品位53.56%)。畜產品以飼養西門塔耳牛西烏珠穆泌大尾羊罕山絨山羊為主。野生資源主要有橛菜鮮蘑哈拉海等。自然資源有礦泉水。

發展需求

1、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等生產加工企業,10萬噸以上水泥廠。

2、鉛鋅等有色金屬深加工企業

諾爾鎮旅遊開發

3、畜產品深加工企業

4、鐵資源開發企業

5、畜產品深加工企業

6、礦泉水生產企業

7、小型水庫建設及開發項目

8、旅遊開發項目

9、公路及市政建設項目

10、山野菜加工項目

農民增收

巴林右旗查乾諾爾鎮黨委、政府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畜牧業生產,採取多種措施加快畜牧業產業化進程,農牧民人

諾爾鎮農民增收
均增收418元。

諾爾鎮在年初調整畜牧業內部產業結構。畜牧業由大而全向少而精轉變,主抓肉牛、生蛋雞3個產業,由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專項推進。全力發展肉牛產業,做到“四個結合”與“六個統一”。四個結合,即將肉牛產業與新農村新牧區試點建設、以草定畜、畜群結構調整、種植結構調整相結合。“六個統一”,即在肉牛產業中做到購銷統一、培訓統一、飼料調配統一、防疫統一、配種改良統一、經營方式統一。抓好羊場村、小城子村的肉牛整村推進專業村建設。根據資金到位情況,分批次地購進肉牛。全鎮共購進優質肉牛300頭。在2007年11月上旬再購進550頭,力爭實現年初提出購進優質肉牛必保800頭、突破1000頭的目標。全鎮肉牛由原來的幾百頭髮展到現在的3000餘頭,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結合肉牛整村推進專業村建設,新建標準棚圈2000平方米,購進飼料加工機械30台(套)。

“支部+協會”的運作模式推動了生豬產業的發展,形成了自繁自育的養殖格局。生豬遠銷河北錫盟北京天津等地。生豬產業在走養殖規模化、品種優良化、飼料綠色化發展道路的同時,積極為項目戶爭取資金,強化養殖戶基礎設施建設。為鼓勵農牧民搞生豬養殖,鎮政府籌資50萬元在羊場村、下石村建設高標準豬舍900平方米。目前,全鎮養豬規模在50口以上的養殖戶58戶,生豬存欄6000口。

蛋雞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蛋雞產業在全旗的蛋雞產業中位居第二位,以羊場村楊家營子小組為中心輻射帶動了鄰近的5個村,規模在1000隻以上的蛋雞養殖戶32戶,全鎮蛋雞規模存欄近7萬隻。在羊場、小城子等5個嘎查村建立的農牧民信用互助協會,助推了肉牛、生豬、蛋雞產業的發展,現全鎮發放產業化專項貸款200萬元。

為進一步轉變傳統粗放的經營方式,抓住有利時機,搞好山羊、土種牛的出欄工作,特別是全鎮山羊的出欄率要達到65%以上,重點抓好小城子、羊場兩個肉牛整村推進專業村山羊的出欄,力爭實現山羊出欄率達100%。通過加大禁牧工作力度、召開各層面的會議、深入農牧戶幫助農牧民算賬,引導民眾做好牲畜出欄和貯足飼草工作,積極促進畜牧業內部結構調整。

共建小康

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諾爾鎮通過在農村牧區建立農牧業產業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各種中介組織,積極扶持、引

諾爾鎮共建小康
導、幫助農牧民致富奔小康,初步走出了一條高效農業發展之路。

諾爾鎮積極探索“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支部加協會、農牧民得實惠”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活動陣地和電化教育手段,全面開展黨員電教科技致富工程活動,組織農牧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和外出學習考察,引導農牧民調整種養殖結構,將那些民眾基礎好、有一定帶動能力的能人和種養殖大戶做為重點進行培養,加大對現有黨員培訓、引導和扶持力度,使他們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他們投資4萬多元,組織當地的畜牧專家、村幹部、牧業大戶、農業大戶、牧民代表等50多人先後到通遼育肥牛基地、遼寧蓋縣種公羊和絨山羊繁育基地、科左後旗巴嘎塔拉蘇木烏日圖寶力格嘎查等地,考察學習了有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經驗、西門塔爾牛育肥技術、絨山羊飼養先進技術及棚圈建設等當地先進經驗,進一步開闊農牧民的視野,堅定了農牧民的致富信心。通過考察,部分牧民當場投資7萬元購進了27隻蓋縣白絨山種公羊,回來後立即與信貸部門聯繫資金,準備再購買優質絨山羊1萬隻,購進西門塔爾牛1700頭,通過引進優質母畜,最佳化了全鎮的畜群質量,大大提高了牧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發展畜牧

右旗查乾諾爾鎮“三輪驅動”發展畜牧業,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畜牧業健康有序發展。

諾爾鎮畜牧業

項目帶動。諾爾鎮在棚圈、青貯窖等基礎建設上和飼料加工機械分配等項目實施中向養畜大戶傾斜,畜牧業生產中注重培養大戶,發揮大戶的輻射帶動作用,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在各嘎查村間立足實際,培育專業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養殖格局。現全鎮已形成養殖專業嘎查村及小區12個(處),其中肉、肉養殖專業嘎查村5個,絨山羊養殖專業嘎查村5個,生豬養殖專業村1個,蛋雞養殖專業村1個,奶牛養殖小區1處,為今後牲畜養殖及畜產品加工銷售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政策拉動。在全鎮14個嘎查村中有9個嘎查村實行了全年全境禁牧,其他5個嘎查村也均為季節性禁牧。禁牧工作的實施有效地轉變了農牧民民眾的畜牧業生產經營觀念,加大了種養結合的力度,樹立了為養而種、為牧而農的意識。

科技帶動。在畜牧業發展中諾爾鎮不斷加大對畜牧業生產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縮短牲畜出欄周期,提高了單產效益。首先加大了牲畜改良力度,提高良種畜比例。在全鎮建設了“五有”改良站(點)12個,配備、聘用技術人員31名,使當地畜牧業走上了繁育一體的養殖新路。其次是推動青貯、微貯、秸稈氨化技術,提高秸稈的利用率。

資教助學

2008年9月19日,當查乾諾爾中學、羊場中學、羊場國小和查乾諾爾中心完小的4位校長從鎮黨委書記和鎮長手中接過諾爾鎮為4所學校捐助的2萬元現金。羊場中學的李軍校長說:他從教近30年還是第一次接受這么大數額的捐資助學款,2萬元相當於學校一年的經費了。4所學校的校長們一致表示一定運用好這筆款、,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來回報政府。另外,該諾爾鎮還拿出2萬元資助了10名貧困大學生。

社會和諧

巴林右旗查乾諾爾鎮抓經濟建設的同時,高度關注民生,以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抓住建設新農村新牧區的有利時機,積極打造民生工程,讓民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努力促進社會和諧。

強化醫療衛生工作,改善農牧民醫療條件。爭取資金20萬元對羊場衛生院的病房、辦公室及醫療器械進行更新。

諾爾鎮和諧社會
進一步加強婦幼保健、疾病控制和傳染病的預防。推進農村牧區新型合作醫療事業,全鎮有13423名農牧民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6.3%,1至9月份為農牧民核報醫療費74萬多元。投資157萬元完成巴日圖、小城子等5個嘎查村的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當地1500人、65000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積極爭取項目,全鎮新建沼氣池168處,讓農牧民用上了清潔、便利的新能源。加強農牧民教育陣地建設。新建農牧民培訓中心總投資30萬元,建築面積520平方米,購進投影儀、電教設備、講桌會議桌椅等設施。投資30萬元新建農牧民培訓中心占地面積520平方米,配套了投影儀、電教設備、講桌、會議桌椅等設施,為農牧民培訓奠定了基礎。對查乾諾爾鎮查幹道布、益和德日蘇嘎查白音諾爾的17個變台進行了農網改造,保證了用電質量和安全。洪———大線查乾諾爾鎮境內37公里混凝土水泥路即將竣工;整修樓子嘎查至查乾諾爾嘎查等5條65公里嘎查村級砂石公路,改善了農牧民的出行條件。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中的科技含量,促進增產增收。新打機電井15眼,實施節水灌溉17處,配套水利設施15台(套),新增水澆地2800畝。在下石村和益和德日蘇嘎查投資90萬元實施2000畝節水灌溉項目。關注弱勢群體,注重解決民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發放低保、優撫等專項資金37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