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諾爾鎮

白音諾爾鎮

地處東經118°51′30″--118°54′30″北緯43°26′00″--44°27′30″。海拔高度1650米,總土地面積265平方公里,位於巴林左旗西北邊界。西、西北、北分別和巴林右旗、西烏珠穆泌旗交界,全鎮位於大興安嶺西南山麓的丘陵地帶,植被類型為山地原始次生林和山間草甸草原,草場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52%。鎮域處於中國地理分界線二、三階梯分界的界線上,一山之隔就可進入廣闊無垠的內蒙古高原。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音諾爾鉛鋅礦白音諾爾鉛鋅礦

地處東經118°51′30″--118°54′30″北緯43°26′00″--44°27′30″。海拔高度1650米,總土地面積265平方公里,位於巴林左旗西北部邊界,屬巴林左旗西烏珠穆沁旗、巴林右旗三旗交界地帶,距旗政府所在地62公里,四個居民區、六個牧業嘎查,全鎮面積127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87萬畝,飼料和小草庫倫面積為3.6萬畝(水澆地面積8500畝),全鎮共有4個居民區,5個牧業嘎查,總人口1.6萬人,其中牧業人口為6323人。白音諾爾鎮地域廣闊,礦產資源豐富,經統計全鎮現由探礦企業17家,採礦企業15家,選礦企業7家,2006年末牲畜存欄數11.9萬頭(只),其中牛存欄15127頭,絨山羊46042隻,肉羊54125隻,2006年末全鎮牧民人均純收入為3290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0元。2007年白音諾爾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理清發展思路。以資源轉換抓工業,以特色產業促增收、以招商引資打基礎、加快新牧區建設步伐。

工業建設

在資源轉換抓工業時該鎮立足於當地豐富礦藏資源的實際情況逐步形成有色金屬及黑金屬採礦業“建好三個採礦點、打建三個選礦廠”工業企業的發展路子。

為徹底扭轉幹部民眾工業發展觀念,年內要組織一次工業考察團,學習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掃清工業發展中的一切障礙。並完成新建海力蘇小井子採礦點和乃林壩王軍鉛鋅礦的採礦業,新建白音罕山500噸鉛鋅選礦廠,完成乃力珠西山鉛鋅礦300噸選礦的擴建,鑫泰鐵礦擴建工程和協調魯蒙水泥廠的擴建工程,全面整頓各地的探礦、採礦企業,重點規範乃林壩銅礦,整合要爾亞灰石礦和伊斯力格粘土礦,完成工業籌用土地6000畝的目標。

畜牧業建設

白音諾爾鎮白音諾爾鎮

以特色產業促增收時該鎮立足畜牧業大鎮和巴林左旗北部交通樞紐和近幾年以項目建設發展畜牧業產業化的先天優勢和地理優勢建好年出欄育肥牛2000頭以上的兩個育肥牛場,年內引進2000頭乳肉兼用牛,15000隻優質絨山羊,抓好1—2個現代牧場性典型發展戶,年內新上典型戶60戶,使畜牧業產值占總產值的55%,從事畜牧業戶達到85%畜牧業收入占牧民收入的75%以上,年內新建2處改良站,有計畫地冷配的試點,改良率達到98%以上。開展家庭式現代牧場式點建設。打配機電井2眼,引進大型機械2台套,新建永久性棚圈5000平方米,年內並組織一次大型的農牧業參觀學習活動。從而使其逐步轉變養殖觀念和養殖方式,計畫以乃力珠嘎查和第四居民區為中心,樹立科學飼餵和規模化經營的典型。並堅持建管並舉的生態建設原則,加強國家項目管護力度,完成人工造林2000畝,退耕還林1000畝。利用當地礦廠企業和林白水泥路的建設。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把那些農牧業基礎薄弱發展能力低的勞動力轉化務工,經商等服務行業,增加收入。

在以招商引資打基礎工作開展時做到重點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精品化的要求精心策劃項目,提高項目策劃質量積極爭取上級的項目和資金的支持,抓好白音諾爾鎮生豬屠宰加工廠和100噸青羊山冷配的擴建工程,完成林東至白音花運煤專用公路白音諾爾境內的建設。和力爭白音諾爾10萬噸/年水泥粉磨站項目建成投產。

自然環境:

白音諾爾鎮白音諾爾鎮
全鎮位於大興安嶺西南山麓的丘陵地帶,植被類型為山地原始次生林和山間草甸草原,森林覆蓋率為39.8%,草場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52%。鎮域處於中國地理分界線二、三階梯分界的界線上,一山之隔就可進入廣闊無垠的內蒙古高原。

氣候條件:

屬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年降雨量380-400毫米,無霜期90-100天,年最高氣溫36.8攝氏度,年最低氣溫-39.6攝氏度,最深凍層2.9米,冰凍期7個月,最大風速28米/秒。

人口民族:

全鎮總人口10700人,其中從事畜牧業人口930口。主要民族有滿達斡爾等五個民族。

相關新聞

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白音諾爾鎮將民眾體育活動貼著民眾搞,增強了群體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白音諾爾鎮重視民眾性體育活動,他們經常利用鎮、嘎查(村)廣播站,播放體育健身常識、體育運動知識;利用各種民眾集會,宣傳全民健身的意義,不斷調動民眾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2.白音諾爾鎮在每年的農閒、牧閒時節,都要設定一個“民眾健身活動月”,在全鎮集中組織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每逢元旦、春節、“五一”“十一”,他們都開展文體活動,營造歡樂的節日氣氛,特別是利用“那達慕”、“祭敖包”等形式,不失時機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努力讓體育運動融入民眾生活之中。

3.針對牧區特點,緊密聯繫牧民生活,積極開展具有“牧技”、“牧趣”、“牧閒”特色的民眾性體育活動。在每年一屆的鎮牧民運動會上,他們在設定籃球、桌球、檯球、蒙古象棋、射箭等傳統體育項目的同時,重點安排搭建蒙古包、50米抱羊跑、殺羊比賽、搓馬尾繩比賽、機車障礙賽、腳踏車賽慢、男女二人三足200米接力、背花簍撿皮球等充分體現牧民生活的趣味性體育活動,讓人們在活動中,盡情體味體育運動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不斷把民眾體育工作引向深入。
4.每年年初,白音諾爾鎮都結合制定年度工作規劃,對民眾體育工作的開展、場地設施建設、活動的組織實施以及經費預算等進行認真研究,並納入鎮年度工作規劃。為抓好民眾體育工作的有效落實,鎮政府成立文化體育工作綜合領導組,在嘎查(村)成立文化體育工作專抓組,並建立了各級職責,明確責任制,逐級抓好工作落實。
5.建立了檢查監督機制,對各級民眾體育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鎮綜合領導組經常深入到鎮和各嘎查(村)的體育場地建設現場、民眾體育活動場點,對體育場地建設的進展、質量和民眾體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結合半年和年終總結,對民眾體育工作落實好的單位給予表彰,對工作較差的單位提出批評,並幫助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改正。

發展規劃

1.以基礎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產業化建設。

白音諾爾鎮礦場白音諾爾鎮礦場

一是加強水利建設,不斷擴大資料基地,最大限度的解決草畜矛盾。落實好乃力珠和查乾白其嘎查2000畝玉米膜下滴灌高效節水項目;積極爭取要爾亞嘎查“以工代賑”打井配套項目和乃林壩嘎查“一事一議”打井項目;落實8300畝高效節灌溉飼料地項目;完成乃力珠嘎查產業化發展項目的後期打井配套等掃尾工作;以“穩羊增牛”的基本思路,實施以牲畜改良、育肥補貼工程。預計改良冷配6000頭牛,達到90%以上,扶持40個重點育肥牛、育肥羊養殖典型戶。

二是轉變飼養方式,加強合作社建設,在現代化養殖上實現新突破。轉變傳統養殖方式,鞏固、規範、扶持合作養殖模式,鼓勵專業化、集約化養殖典型戶實現精養精種,達到畜牧業提質增效;圍繞幾個大型育肥養殖合作社探索性抓幾處草牧場流轉典型;建立2--5處運行規範,管理科學的標準化、規模化現代養殖合作社;加大實用技術培訓力度,轉變傳統思想觀念,逐步推廣現代養殖模式。

三是圍繞中心工作,千方百計增加牧民收入。白音諾爾鎮投資30多萬元,先後在6個嘎查(村)分別建起了籃球場、門球場、地擲球場、桌球室、檯球室等民眾體育活動場所;投資近40萬元,在乃力珠嘎查建起了擁有桌球室、檯球室、門球場、地擲球場、籃球場、牧民文化服務室、圖書室、棋牌室和農牧民培訓中心的一體化綜合活動中心,為全鎮民眾體育建設提供了樣板。

2.以全面服務為重點,推動礦產業快速發展。
是要充分發揮鎮工業經濟辦公室工作職能,實行每季度例會制度,健全企業與政府信息反饋互動機制,及時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各礦業企業正常運行。

是加大對以礦山企業為重點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力度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健康發展。

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爭取牲畜屠宰加工項目和活畜交易市場項目落地我鎮建成投產。

是對中色白音諾爾礦業公司3000噸/日採選擴建項目、鑫泰鐵礦2000噸/日採選擴建項目、開源礦業1000噸採選建設項目、瑞山礦業鉛鋅礦開發等4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和林白鐵路白音諾爾段工程項目的服務力度,保證各項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是加大鎮內企業的稅收征管力度,確保完成旗政府下達任務指標。

3.以民生工程為重點,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一是要加大公益事業投入力度,完成鎮前廣場建設工程,為牧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

二是抓好道路建設工程,解決牧民生產難、出行難問題。

三是開展好文化活動建設工程,發揮白音諾爾鎮長調協會功能,帶動各嘎查組建文化服務隊,開展好第三屆牧民特色運動會。

四是抓實一幫一結對幫扶工程,鎮幹部每人幫扶一戶貧困戶、一個貧困學生、一個貧困黨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協調資金開展好對全鎮200戶貧困戶的送溫暖活動。

五是切實搞好矛盾糾紛化解工程,鎮矛盾糾紛調處領導小組連續實行季度下鄉制度,排查糾紛和隱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為開展工作提供良好環境。

六是高度重視社會事業。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和中國小升學率達到100%。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0%以上。加強鉛礦居民區和鎮所在地環境衛生基礎建設,為牧民提供舒適的衛生環境。加大對礦區計畫生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推動計畫生育工作健康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