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賚諾爾

扎賚諾爾

扎賚諾爾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滿洲里市的工貿衛星城(縣級區)。位於大興安嶺山脈西坡,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部。地下蘊藏著104億噸優質褐煤的扎賚諾爾煤田。這裡是中華民族三大文化之一草原文化發源地。也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十二個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扎區位於呼倫貝爾草原西北部,地勢西高東低,草原廣闊,山巒起伏。呼倫湖位於轄區南部,“扎賚諾爾”(蒙古語“達賚諾爾”之同音異譯)是呼倫湖的習慣稱謂,意為“海一樣的湖”。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涼爽。扎賚諾爾煤炭地質儲量101億噸,是一座因煤而興的工礦城市,煤炭、電力、化工、加工製造、商貿物流、文化旅遊是扎區的支柱產業。2014年,扎賚諾爾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0.7億元,比2013年增長8.2%;地方財政收入6.6億元,比2013年增長10.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0元,比2013年增長7.5%。

基本信息

地區簡介

扎賚諾爾區點陣圖扎賚諾爾區點陣圖

扎賚諾爾是中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市所轄的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縣級行政區,擁有漢、蒙、滿、回等19個民族,15萬人口,總面積279.5平方公里。這裡是一片資源富饒的土地,堪稱“大草原、大湖泊、大煤田”,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十二個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經過多年發展,扎賚諾爾已經建設成為一個集煤炭開採、電力、建材、肉乳製品加工、水產品加工、特種特養、綠色食品開發以及旅遊邊境貿易並舉的新型能源綜合開發區。

建制沿革

舊石器時期,扎賚諾爾人在此活動。
商代,扎賚諾爾地區屬肅慎和東胡的活動範圍,與商王朝有朝貢關係。
周代至秦代,屬東胡地。
西漢,為匈奴左賢王庭轄地。兩漢更迭時期,鮮卑拓跋部南遷至達賚湖一帶,扎賚諾爾地區為其領地,至東漢末年。
南北朝時期,屬柔然、突厥地。
隋代,屬突厥南室韋地。
唐代,屬西室韋地,受轄於室韋都督府。
遼代,為契丹、烏古居地,受轄於上京道烏古敵烈統軍司。
金代,為塔塔兒居地,受轄於東北路招討司。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後,為成吉思汗大弟哈布圖·哈薩爾封地,設齊王府治,屬嶺北行省和林路。
明代,為蒙古脫古斯帖木兒駐牧地,受轄於奴兒乾指揮使司斡難河衛海剌兒千戶所。
清初,境內蒙古族歸附清王朝,由黑龍江將軍統轄。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受轄於呼倫貝爾總管。
雍正五年(1727年)呼倫貝爾總管在阿巴蓋圖設卡倫駐守。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新巴爾虎右翼四旗的鑲紅旗統領。
乾隆八年(1743年),受轄於呼倫貝爾副都統銜總管。
光緒六年(1880年),受轄於呼倫貝爾副都統。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譯寫東清鐵路火車站的站名時,將“達賚諾爾”音轉為“扎賚諾爾”,後又以訛傳訛將煤礦名、地區名叫成“扎賚諾爾”。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裁撤呼倫貝爾副都統,改設呼倫貝爾兵備道,扎賚諾爾地區歸其管轄。
宣統元年(1909年)10月,設立臚濱府,扎賚諾爾被劃為區,歸臚濱府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2月,陳巴爾虎總管車和扎率蒙俄聯軍攻陷臚濱府,歸附“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扎賚諾爾屬之。
民國九年(1920年)8月,呼倫貝爾自治政府宣布取消“自治”,設臚濱縣,扎賚諾爾受其管轄。
民國十九年(1930年)9月,扎賚諾爾設鎮。
民國二十一年(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6月,“滿洲國”裁撤臚濱縣,扎賚諾爾鎮受轄於興安北省駐滿洲里辦事處。
民國二十五年(偽滿康德二年,1936年)1月,扎賚諾爾屬新巴爾虎右翼旗。
民國二十八年(偽滿康德五年,1939年),設扎賚諾爾街,屬新巴爾虎右翼旗。
民國三十年(偽滿康德八年,1941年),扎賚諾爾街從新巴爾虎右翼旗劃出,直屬興安北省。
民國三十四年(偽滿康德十二年,1945年)1月,扎賚諾爾街改設為扎賚諾爾市,直屬興安北省;8月9日,蘇軍進駐紮賚諾爾,日偽扎賚諾爾市政權垮台;8月19日,蘇軍組織選舉大會,成立扎賚諾爾市政府;10月1日,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成立,扎賚諾爾市屬之。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共西滿軍區護路軍第三團接管扎賚諾爾市政府,建立人民政權。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1日,呼倫貝爾地方政府取消自治,建立呼倫貝爾盟,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扎賚諾爾市隨之屬內蒙古自治區;5月,扎賚諾爾市改稱扎賚諾爾區,隸屬呼倫貝爾盟。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扎賚諾爾區改稱扎賚諾爾街,仍屬呼倫貝爾盟;4月,扎賚諾爾街併入滿洲里市,稱扎賚諾爾區。
1954年4月,扎賚諾爾區政府改稱扎賚諾爾區人民政府,扎賚諾爾區隸屬滿洲里市。
1955年5月,扎賚諾爾區人民政府改稱扎賚諾爾區人民委員會。
1957年2月,扎賚諾爾區改為扎賚諾爾礦區,升格為縣級建制。
1958年6月,撤銷扎賚諾爾縣級建制,同時撤銷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10月9日成立滿洲里市人民委員會扎賚諾爾辦事處和滿洲里市紅旗人民公社。
1960年6月,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公社成立,保留辦事處,隸屬滿洲里市人民委員會。
1961年12月,內蒙古黨委批准成立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隸屬滿洲里市人民委員會。
1962年5月,滿洲里市人民委員會批准成立扎賚諾爾礦區人民代表大會和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礦區人民委員會同時也是礦區城市人民公社,一個機構兩塊牌子;7月,扎賚諾爾礦區城市人民公社撤銷。
1968年2月,成立扎賚諾爾礦區革命委員會,取代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
1969年8月,扎賚諾爾礦區隨滿洲里市劃入黑龍江省。
1979年7月,扎賚諾爾礦區隨滿洲里市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0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批准扎賚諾爾礦區恢復旗縣級建制。
2004年2月,扎賚諾爾礦區改為扎賚諾爾區,由滿洲里市代管。
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將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為縣級行政區劃建制,以扎賚諾爾礦區的管轄區域為扎賚諾爾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第三街道新政街1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宣統元年(1909年)10月,扎賚諾爾區轄大河沿兒、禿尾巴山、扎賚諾爾車站地區、勾東、“八乍市”、西山、波老尼果夫二礦地區(靈泉)、阿巴該圖、阿巴該圖卡倫,面積約800平方公里(不包括扎賚諾爾鐵路、扎賚諾爾煤礦轄地)。
民國十九年(1930年)9月,扎賚諾爾鎮轄阿巴該圖、西山、“八乍市”、扎賚諾爾小站、小屯、南菜園子、波老尼果夫第二礦場地區。
民國三十一年(1932年),達蘭鄂羅木河以東礦區、車站劃入新巴爾虎左翼旗,達蘭鄂羅木河以西、“八乍市”、西山、靈泉等區域劃入新巴爾虎右翼旗。扎賚諾爾鎮轄溝東、“八乍市”、西山、波老尼果夫二礦(靈泉)區域,面積約600平方公里。
民國二十八年(偽滿康德五年,1939年),扎賚諾爾街轄二卡、西山、“八乍市”、小屯、南菜園子、波老尼果夫第二礦地區。
民國三十年(偽滿康德八年,1941年),1932年劃入新巴爾虎左翼旗、新巴爾虎右翼旗的地界重新並回扎賚諾爾街。扎賚諾爾街轄車站街區、“八乍市”街區,總面積1000平方公里。
民國三十四年(偽滿康德十二年,1945年),扎賚諾爾市轄車站街區(包括東西小屯、扎賚諾爾小站區域)、“八乍市”街區事務所(包括西山、“八乍市”、溝東、南菜園子、靈泉區域)。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扎賚諾爾市轄5個區:中央區(“八乍市”)、南園區(南菜園、靈泉)、社宅區(溝東白房子)、西山區(西山、鐵路北)和車站區(扎賚諾爾車站、東西小屯)。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扎賚諾爾市由原5個區合併為3個區。中央區轄原中央區、南園區;解放區轄原社宅區、西山區;勝利區轄扎賚諾爾車站、小屯。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扎賚諾爾區轄勝利街。
1957年2月,扎賚諾爾礦區轄中央街管理區、勝利管理區和靈泉管理區。
1958年6月,撤銷中央街管理區。
1960年6月,扎賚諾爾礦區城市人民公社轄光榮管理區、勝利管理區、靈泉管理區。
1962年7月,撤銷扎賚諾爾礦區城市人民公社,新成立的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轄光榮管理區、勝利管理區、靈泉管理區、中央街管理區、滿洲里市紅旗人民公社。
1976年,扎齎諾爾礦區與鄰旗重新劃界,扎賚諾爾轄區為東臨新巴爾虎左旗,西接新巴爾虎右旗,南瀕呼倫湖,北與俄羅斯水路相接,面積為532平方公里。滿洲里市紅旗人民公社轄扎賚諾爾車站、靈泉農業生產隊、道北農業生產隊。
1980年7月,扎賚諾爾礦區轄6個街道:東風路街道、紅衛路街道、道北街道、車站街道、西山街道和靈泉街道。
1981年3月,撤銷東風街道、紅衛街道、西山街道、道北街道,成立第一街道、第二街道。扎賚諾爾礦區轄4個街道:第一街道、第二街道、車站街道、靈泉街道。
1985年,成立第三街道;撤銷滿洲里市紅旗人民公社及其行政區域管理權,重歸扎賚諾爾礦區,公社成為純農業生產單位。
1992年,與所鄰旗再次劃界,將原屬扎賚諾爾礦區的二卡、扎賚諾爾車站劃出歸入滿洲里市郊區(後改為東湖區)。
2000年2月,成立第四街道、第五街道。
2004年6月,扎賚諾爾區接管新開河鎮移交的“七百畝”地區(31.5平方公里)。
2014年,撤銷靈泉街道,設立靈泉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扎賚諾爾區轄5個街道、1個鎮,26個社區,1121個居民小組。
街道 鎮 所轄社區
第一街道 新開街社區、友誼社區、連營社區
第二街道 東風社區、光榮社區、新華社區、勝利社區、道北社區
第三街道 強盛社區、同心社區、西鐵社區、溫馨社區
第四街道 榕欣社區、清泉社區、新村社區、新興社區
第五街道 靈北社區、建設社區、西山社區
靈泉鎮 光明社區、航運社區、建華社區、邊疆社區、建材社區、興盛社區、興泉社區

地理位置

扎賚諾爾位於大興安嶺山脈西坡,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部,地理坐標北緯49°19′至49°31′,東經117大湖—呼倫湖,北經二卡口岸與俄羅斯赤塔州的阿巴蓋圖水陸相通。

氣候環境

扎賚諾爾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無霜期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為-1.3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80毫米,平均日照時數2868小時,平均風速為4.2米/秒;

植被狀況良好,土壤以暗栗鈣土為主,養份豐富,肥力充足。

礦產資源

扎賚諾爾已探明礦產資源有褐煤、沸石、芒硝、麥飯石、石灰石、珍珠岩、瑪瑙等10餘種,其中地下蘊藏著104億噸優質褐煤。

漁業資源

距城區中心14公里的呼倫湖,方圓400公里,水域面積2339平方公里,總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被譽為“北方第一大湖”,湖中盛產鯉魚、鯽魚、狗魚、鯰魚、蒙古紅鮁等30多個經濟魚類以及秀麗白蝦、湖蚌等水產品。

人文資源

扎賚諾爾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三大文化之一草原文化發源地。早在二、三萬年以前,扎賚諾爾遠古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扎賚諾爾文化

草場資源

扎賚諾爾山環水繞、水草豐美,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扎賚諾爾現有天然草場19.3萬畝,草場種類組成豐富,草群茂密,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基地。

農畜產品資源

扎賚諾爾及周邊地區年牲畜存欄為300多萬頭(只),年出欄在100萬頭(只)左右,地產牛、羊皮年平均數量為41.2萬張,進口皮張為年平均45萬張。

旅遊資源

扎賚諾爾區蘑菇山舊石器遺址扎賚諾爾區蘑菇山舊石器遺址

古老的文化,悠久的歷史,美麗的草原,秀美的湖泊,現代化的煤礦及“三元圓融”(漢、俄、蒙)的文化構成了扎賚諾爾獨特的旅遊資源。

河口景區可以一睹方圓八百里、煙波浩淼、魚躍鳥翔的呼倫湖;

國家礦山公園可以親歷扎賚諾爾億萬年來的地質變遷和百年來煤礦的發展史;

少年宮有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猛獁象化石;

扎賚諾爾博物展廳珍藏了大量文物,真實地再現了悠久的扎賚諾爾歷史。

經濟發展

扎賚諾爾扎賚諾爾

近些年來,扎賚諾爾牢固把握髮展機遇,以發展能源重化工業為突破口,全面改善投資環境,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內涵,社會經濟得到持續快速發展,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
1、重工業發展迅猛。以豐富的資源為依託,充分發揮區位、政策等比較優勢,於2004年規劃建設了總面積22平方公里,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發展能源重化工的核心區之一的扎賚諾爾重化工業基地,著力打造煤炭、電力、高載能、化工、進出口加工、新型建材等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目前,基地憑藉優越的投資環境,科學的管理模式已成功引進2×20萬千瓦熱電廠、60萬噸煤制甲醇、鑫富活性炭、三強化工、瑞豐實業、蒙西水泥等26家企業入駐發展。
2、投資環境日益最佳化。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全力推進舊城改造和扎賚諾爾新區建設,大力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全力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加快完善城市路網建設,城市發展框架得以科學構建,初步形成空間結構合理、主導功能突出、區域特色鮮明的組團式發展格局,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一座功能配套、布局最佳化、環境優美的新紮區初露端倪。

交通運輸

鐵路

濱洲鐵路(哈爾濱—滿洲里)曾被稱為東省鐵路、東清鐵路、中東鐵路、中長鐵路,1903年正式運營,為俄制寬軌,1936年改為準軌,1945年蘇軍接管後改回寬軌,1946年中國政府將其改為準軌。
1901年扎賚諾爾站(位於今東湖區新開河鎮境內)建成,1903年運營,中心位置在濱洲線905.7公里處,為三等站,由哈爾濱鐵路局管轄。東壕站原稱2號小站,位於扎賚諾爾站以西11公里處,2005年建設複線時被撤。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扎賚諾爾地區經濟社會中心不斷西移,鐵路部門亦隨之向西設立了新的乘降所和車站。1958年啟用距扎賚諾爾站2公里的908乘降所,1966年又啟用了在908乘降所向滿洲里方向1公里處的前哨乘降所,908乘降所即停用。1998年,扎賚諾爾西站運營,前哨乘降所即停用;扎西站為四級客運站,隸屬扎賚諾爾站。

公路

道路
301國道(滿洲里—綏芬河)修築於1973年,走向基本平行於濱洲鐵路,扎賚諾爾至滿洲里段長28公里。1991年新建扎賚諾爾至滿洲里國門段新線,2002年建為高等級(一級)公路。此外,境內還有滿達路、靈河路、滿航線、前哨—二卡路等公路。
運輸
扎賚諾爾建礦初期,境內運輸多依靠畜力完成,畜力車有俄式斗子車和四輪車2種式樣。三四十年代後,畜力車逐漸種類增多。1948年馬車工會成立。50至70年代相繼成立有運輸公司、運輸管理站、運輸合作社。1982年畜力車被取締,機動車占領市場。1992年運輸業市場化。

公共運輸

1962年,首開滿洲里市區至扎區的公共汽車。1980年,滿洲里公交開行滿洲里市區至扎區的公交線路。1985年開通扎賚諾爾環城公共汽車。80年代後期出現在扎賚諾爾城區內專線運營的個體小型客車。90年代公交線路增至4條。2005年有滿洲里—扎區線、西山礦線、小站線、西大營線、總醫院—電廠線4條線路。截至2014年,區內有公交線路7條,公車178台,計程車301台。2015年,途經扎賚諾爾區的公交線路有滿洲里公交1路、20路、21路、22路、23路、24路、25路、26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