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鄉

西郊鄉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西郊鄉隸屬雞西市雞冠區管轄。位於市境東北部。鄉政府駐地距市區1公里。總面積49.7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4564畝,4410戶,14605人。西郊鄉北靠穆稜河,南跨鐵路線,交通便利、地域平坦、依山傍水、四通八達。還有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區西郊鄉、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西郊鄉、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西郊鄉。

基本信息

資源優勢

西郊鄉煤礦
地下有煤炭、河裡有沙石、山上有森林、礦泉,儲量豐富;距市區只有幾分鐘的車程,信息靈通,與外界交往廣泛。8000餘畝的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對俄形成良好的貿易往來,為戰略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

西郊鄉屬城市近郊鄉,全鄉總面積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4萬畝,以種植蔬菜為主。鄉辦工業有煤礦和飲料、制磚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3476萬元。全鄉共轄仲興、新發、梁家、西雞西、團結、三合、東勝、太陽升等8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5萬人,其中滿、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2%。鄉政府駐地仲興村。

西郊鄉工業經過多年的經營,逐步盤大盤活,已初步形成了綠色蔬菜出口創匯、煤炭儲運加工、特色餐飲、畜牧產銷、休閒娛樂、汽車行銷、商流物流、近郊旅遊、紙業製造、木製品加工等十大產業。全鄉個體、私營業戶達1740戶,商業網點800多個。2005年全鄉工業增加值完成39769萬元,銷售收入完成11372萬元,財政收入完成38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12%,17%,11%。

歷史區劃

西郊鄉,因位於雞西市區以西得名。1976年從紅星公社劃出,建立東風公社。1982年更名為西郊公社,後又並人紅星公社。1984年3月,從紅星公社劃出設定西郊鄉。西郊鄉下轄村:團結村、西郊村、三合村、梁家村、東郊、新發村

農業發展

西郊鄉西郊鄉
西郊鄉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基地、開拓綠色市場,可以說是因“綠”而興。2004年,8000畝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保護基地得到“省綠”辦認證,年生產上市蔬菜3700萬公斤,占全市夏菜生產總量的1/3。全鄉共有棚室1600畝,其中溫室741棟,大棚1311棟,集中在雞滴鄉路兩側。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為目標,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2005年打井34眼,架線3500延米,增加可灌溉面積850畝,修建台田95畝,栽種水保林350畝,完成植樹造林1000畝,退耕還林500畝,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6%,機械秋翻整地1350畝,及時解決了農民種地時所遇到的困難,保持了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西郊鄉相繼建成了兩西細菜種植、新發高新技術示範、梁家出口創匯、團結新品種示範四個蔬菜生產基地,團結村的新品種示範基地,總面積達30000平方米,該園區被列為“雞西市中俄文化交流周”中的綠色生態農業觀光帶採取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方式,以無公害蔬菜銷售中心為龍頭,充分發揮農民經紀人的作用,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運輸,統一銷售,每年對俄羅斯出口西紅柿、元蔥等1050萬公斤,農戶人均增收620元。在蔬菜生產旺季,西郊鄉大力發展綠色產品的深加工,充分發揮淨菜加工廠的龍頭作用,帶動了一批綠色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設與發展,基本實現了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經營,提高分散經營農戶的規模化生產水平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西郊產業化格局。
西郊鄉養牛場

畜牧業以龍海公司雞冠分公司為龍頭,全鄉共建養牛小區4個,種牛繁育基地1個,百頭以上牛場4個,五十頭以上牛場6個,黃牛飼養量由2235頭增至3391頭,奶牛由106增至374頭。

光明乳業聯營,建立了生產銷售網路。投資950萬元,建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牡丹江以東最大的花園式奶牛養殖園區,該園區的建成,輻射帶動了玉米、胡蘿蔔等飼料地的發展,促進了土地集約經營

利用國家開發行資金,西郊鄉正籌建牧源乳業廠。2009年,西郊鄉將繼續投入550萬元,完成奶牛養殖園區的二期工程。

工業發展

西郊鄉西郊鄉
2005年,西郊鄉新上大項目7個:西郊對俄蔬菜出口大市場總投資5600萬元,占地60000平方米,工期為兩年。西郊村以村土地入股,鄉政府前期投入500萬元,利用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擬招商3200萬元。該項目建成後,年可實現營業收入791萬元,可實現純收入387.9萬元,實現稅收272萬元,安置剩餘勞動力500人,並將帶動貯藏、加工、運輸、包裝、裝卸、汽修、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團結村串地120畝,以土地招商,引進了天源公司洗煤廠,該廠投資120萬元,為市、區、鄉的財政稅收做出了貢獻;梁家村利用預留地180畝,對梁家貨場進行了1600米擴建,該貨場擴建後,貯煤量可達100萬噸,稅金可達1000萬元;梁家氧氣廠是雞西市第一家氧氣中轉廠,投資100多萬元,利稅可達30萬元;農村能源沼氣項目總投資180萬元,到2005年底全鄉建池戶可達1000戶。“三位一體”、“四位一體”的農村能源生態家園模式建成後,將大大帶動西郊鄉養殖、種植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鏈條的壯大和延伸。沼渣、沼肥的高效利用,將極大地帶動西郊鄉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西郊鄉正在申請“省A級綠標”。2005年5月,“首屆全省沼氣技工大比武現場會及能源行業協會理事會”在西郊鄉召開;畜牧疫病疾控中心項目總投資120萬元,建設地點設在西郊鄉蔬菜園區科技樓內。該項目對做好疫病防治,提高西郊鄉畜牧抗災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土地復墾項目建設總規模為167.7675畝,項目實施後淨增耕地面積78.965畝,總投資682.18萬元。該項目將使土地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在最佳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招商引資上項目,各村以煤炭儲運為依託,經濟實力不斷壯大。2004年,純收入達100萬元的村達4個,50萬元的村達2個,30萬元的村有1個,另一個村純收入也達10萬元以上。

城鎮建設

西郊鄉西郊鄉
截止2008年8月20日,西郊鄉共投資588萬元用於新農村建設。團結村新建對俄蔬菜裝運貨場占地2300平方米。梁家村新建休閒廣場占地5畝,安裝40盞路燈,植綠化樹13200棵,新修村路8000延米,維修村路1100延米,砌邊溝19800延米、院牆940延米,並對院牆進行統一粉刷,清運垃圾19200立方米。同時,對雞滴公路7.4公里補植綠化樹323棵,清運路邊垃圾3000多立方米。

加大了文明村鎮建設力度。西郊鄉共投資1200餘萬元修建了省級通鄉公路和村路,極大改善了村容村貌。2002年,雞西市文明村鎮建設現場會在西郊鄉召開。全鄉自來水入戶率、有線電視入戶率都達100%,所轄6個村均建成了規範化衛生所。教育基礎投入不斷加大,完成了兩西國小太陽升國小、梁家國小的翻改校舍和改善取暖設施工程,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沼氣建設

西郊鄉西郊鄉
為全面貫徹落實《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農村能源建設的意見》的有關精神,雞西市雞冠區西郊鄉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總體目標,全面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畫,加強了農村沼氣建設的管理,強化了農村沼氣工作的領導,加快了農村沼氣項目的建設。

西郊鄉以溫室、養殖戶為單元建設沼氣池,推行“一池三改”(改圈、改廁、改廚房)、“三位一體”、“四位一體”的農村能源生態家園模式,已建完291個,其中三合村40個;團結村40個;梁家60個;新發80個;西郊村44個;東郊村27個。

西郊鄉今後擬建沼氣“標準一條街”25戶,“一條街”前面為“三位一體”的生態家園模式,後面為標準化太陽住房。建成後將成為雞西地區農村沼氣建設的榜樣。

招商引資

西郊鄉西郊鄉
雞冠區西郊鄉緊緊圍繞“強鄉壯村富民”發展目標,把招商引資上項目作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總牽動力,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較好成果。已有投資500萬元的項目1個,投資1000萬元的項目4個,投資5000萬元的項目3個,投資1億元的項目2個,為歷年來投資額最大、附加值最高、建設速度最快、實際效果最佳的一年。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圍繞物流和煤電化基地上項目。西郊鄉地處城郊,人多地少,上項目必須從實際出發,在項目的篩選上他們力求“大”而“精”、“快”而“實”。為此,該鄉利用近郊優勢,發展物流業。總投資3.38億元的雞西國際貿易物流中心(原對俄蔬菜出口大市場)是黑龍江東部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功能最完備的貿易物流園區,一期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根據蔬菜和果品公司整合情況可隨時準備開業;引進的北京朗曼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投資5000萬元建設嘉美物流中心,該項目已完成投資480萬元,近日將全面開工建設。

依託地域內煤炭資源豐富及鐵路運輸線便捷的優勢,積極爭取省煤電化基地建設政策支持,引進了投資6000萬元的天豐、投資6300萬元的華盛豐源、投資2600萬元的富鴻三大洗煤廠。富鴻洗煤廠和華盛豐源洗煤廠土建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圍繞壯大鄉村經濟,圍繞節能環保產業上項目。該鄉在上項目時,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好的循環經濟型,節能環保型等項目作為引資的重點,引進了投資4600萬元的建國混凝土、天信制磚等項目。天信制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煤矸石制磚,既節約資源,又降低成本,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首選項目。該項目達產達效後,年銷售收入4800萬元,可安排100餘農民就業。

圍繞農民增收,發展綠色蔬菜生產和深加工上項目。他們抓住該鄉的綠色蔬菜生產優勢,在已建成的東勝醃菜廠的基礎上,繼續建設淨菜加工廠和綠色蔬菜基地,把該鄉的綠色蔬菜生產、深加工產業集結成群,實現以商招商,落戶一個,帶動一批。總投資1023萬元的綠色蔬菜基地建成後,將形成土地集中化管理,企業公司化運作,綠色蔬菜加銷一條龍式的農業產業化鏈條。

精神文明建設

西郊鄉西郊鄉
開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舉辦了一系列紮實有效的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組建了6個民眾文體協會、2個專業文化活動團和一處農民健身休閒娛樂場所,豐富了民眾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了全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開展各種普法活動和法制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水平,推進了依法治鄉進程。鞏固和壯大了文化活動室、圖書館等鄉村文化活動陣地,增強了其傳播文明、弘揚科學的載體功能。

加強了責任機制建設。實行領導幹部信訪接待責任制,組織領導包信訪積案,信訪工作呈現出初級訪、集體訪、越級訪“三個下降”的形勢。落實煤礦安全長效責任制,嚴格安全監察,確保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了各種刑事犯罪和邪教組織。2004年,西郊鄉共創國家級一流2項,省級一流6項,市、區級一流12項。

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區西郊鄉

西郊鄉西郊鄉
概述

開封西郊鄉處在古都開封舊城與新區的結合部,東邊是大梁門古城牆,西鄰金明池廣場,環繞開封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鄉總面積56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總人口36547人,2003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2個億元。已建成喜台、金明、鐵南工貿園區,占地面積800餘畝,均已初具規模。西郊鄉2004年獲省級文明鄉鎮稱號;在全市94個鄉鎮財政收入名列前茅,僅2003年地稅收入達1200萬元。連續10年進入全市民營經濟綜合實力18強之一。

西郊鄉境內東西橫貫開封大梁路、宋城路兩條主要幹道,南臨新鄭機場高速公路,北依310國道,隴海鐵路側邊而過,東京大道、鄭汴公路、金明大道等交織成交通網路,市內公車直達,交通十分便利,鄭汴兩地往返僅需30分鐘的路程,物流信息暢通。

行政區劃

西郊鄉下轄村:西郊鄉演武莊村、西郊鄉辛堤頭村、開發區黃河新村、西郊鄉閻砦村、西郊鄉王府寨村、西郊鄉斗門村、西蔡屯村、西郊鄉三間房村、開發區金康苑村、西郊鄉野廠村、西郊鄉高屯村、西郊鄉楊崗村、回龍廟村、西郊鄉具家砦村、西郊鄉馬市街村、開發區南正門村、西郊鄉固門村、開發區二技校村

西郊鄉西郊鄉
區域優勢

西郊鄉在城市邊緣化的建設中,彰顯出其獨特的區域優勢,不僅是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而且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等通訊企業的經營所在地,是景福、開來、中亨、航天、藍天、順天等星級賓館酒店的所在地。通訊暢達,環境優雅,服務設定一應俱全;且圍繞著北宋金明池古蹟的重建,凸顯厚重的歷史感;河南大、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兩座高等學府新地址坐落在西北側,成為一片神聖的、讓人敬仰的殿堂。必將引來無限商機,帶動周邊第三產業的繁榮與發展。把整個西郊鄉劃入一個空前發展的商業經濟圈內,給西郊鄉的民營企業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商業機遇,不僅成為開封市擴大城市框架的主要戰場,而且更是開封市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區域,不可忽視的區位優勢為商家投資辦廠、置地開發搭建了光口的發展平台

西郊鄉西郊鄉
經濟狀況

西郊鄉現有工商企業35家;其中西關麵粉廠、拓美彩色有限公司、鐵路橡塑有限公司、鑫達電機有限公司、華通電器設備有限公司等骨幹企業年產值均在千萬元以上。不少有志於投資的商戶均看好這塊熱土。僅2003年西郊鄉共引進項目21個,引資額超億元。2004年上半年已引進項目18個,引資5000萬元以上。西郊鄉黨委、政府在西郊鄉整體發展的構想中,力爭發揮區位優勢,圍繞河大、黃校兩座高等學府的入住,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搞好配貨物流,充分利用開封與鄭州對接的大好時機,以項目開發為招商目標,以土地轉讓、租賃等手段運作資本,招商引資,振興經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西郊鄉

西郊鄉西郊鄉
地理環境

西郊鄉位於安陽市區西部,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3公里,面積23.30平方公里。下轄19個行政村,總戶數9012戶,總人口30980人。耕地面積2137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118公頃。107國道縱貫南北,安鋼大道、安林公路橫穿東西。緊臨安鋼、電廠,工業區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有發展工農業濃厚的基礎。轄區東部有聞名於世的殷墟博物苑,西部有天盛寺古廟,北部有壽安山堂古蹟遺址。

全鄉共有鄉鎮企業489個,其中工業企業134個,形成具有西郊特色的鋼鐵、建材、食品加工、天然氣石油化儲運基地,鑄就了以各種瑾的生鐵、矽錳鐵、鋼坯、通訊線材等拳頭產品。

西郊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幹部民眾,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堅持以經濟建設中心,真抓實幹,與日俱進,建設“學習型機關、服務型政府、小康型農村”,經濟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獲得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市信訪工作先進鄉、省市“五好鄉鎮黨委”、省科普示範鄉等榮譽稱號。

西郊鄉西郊鄉
發展前景

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治理最佳化經濟環境,服務經濟建設放在各項工作首位,著力打造“誠信西郊”,營造了統一穩定的政策環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信譽環境和團結鼓勁的輿論環境,為招商引資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軟體環境。

圍繞安鋼、電廠積極探索企地共建的新路子,大力發展配套加工型企業;不斷開拓多種渠道、創造的經濟成長點;利用緊臨安鋼大道、安林公路、107國道交通便利的優勢,建設兩側服務網點,開發商業門面房,形成沿路三產經濟帶;依託殷墟申世,發揮殷墟第一旅遊品牌效應,大力開發旅遊觀光項目和出土文物仿製品等,用發展的工作理念、人性化的政策管理服務企業,在服務城市中促進我鄉經濟發展,增加轄區內的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西郊鄉

概述

西昌市西郊鄉,因所轄地域在西昌城四周郊區,故名西郊。轄10個行政村,90個村民組,9698戶,28170人。面積27.23平方公里。鄉境內的瀘山、邛海,在西昌城南6公里,瀘山主峰高2317米,邛海最深度達34米。瀘山有自唐以來由佛、道、儒三教修建的大、小廟宇11座,登臨其境,山光水色,渾然一碧,“松、風、水、月”,獨具特色。

西郊鄉西郊鄉
經濟狀況

西郊鄉根據西郊的實際,突出抓了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全鄉發展到2424個,從業人員達到8733人,占全鄉勞動力的69.8%,總產值達到6575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2.4%。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繁榮城鄉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增加財政收入,解決就業,穩定社會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鄉經濟迅速發展,工農業總產值達到712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10元。先後被四川省社會經濟評價中心授予鄉鎮經濟綜合實力500強之一的獎狀。涼山州鄉鎮經濟綜合實力50強排名獲第一名。西昌市社會經濟評價排名連續7年獲第一強。農村基層組織“三級聯創”活動先進單位,州委、州政府授予村民自治模範鄉,市委、市府授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先進單位,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集體,“四好”活動先進班子,文明單位標兵等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