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狀芽孢桿菌

蠟狀芽孢桿菌

芽孢桿菌屬(Bacillus)中的一種。菌體細胞桿狀,末端方,成短或長鏈,1.0~1.2×3.0~5.0微米。產芽孢,芽孢圓形或柱形,中生或近中生,1.0~1.5微米, 孢囊無明顯膨大。革蘭氏陽性,無莢膜,運動。菌落大,表面粗糙,扁平,不規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編 號 Strain Number AS 1.126

拉丁學名 Bacillus cereus

中文菌名 蠟狀芽孢桿菌

拉丁別名 Other Strain Name

菌株來源 History ← SIPP 5

分離基物 Habitat

參考文獻 reference

用 途 Usage

培養溫度 Temperature 28-30 C

培 養 基 Media Number 2

備 注 Note

形態特徵

菌 落形態:在普通瓊脂平板培養基上,37 ℃,培養24 h,可形成圓形或近似圓形、質地 軟、無色素、稍有光澤的白色菌落(似蠟燭樣顏色)直徑5-7 mm.在M.S.P 培養基上生長 更旺盛,菌落直徑達8-10 mm,質地更軟,挑起來呈絲狀,培養時間稍長,菌落表面呈毛 玻璃狀,並產生紅色色素。在蛋白腖酶母膏平板上菌落為灰白色,不透明,表面較粗糙,似毛玻璃狀或融蠟狀,菌落較大。蠟狀芽孢桿菌細菌對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強,分 布 廣,是典型的菌體細胞,有部分菌株能產生腸毒素,呈桿狀(約1.5μm),有色,芽孢呈橢 圓形,有致嘔吐型和腹瀉型胃腸炎腸毒素兩類。屬需氧革蘭陽性桿菌-需氧芽孢桿菌屬。

生態習性

兼性好氧。生長溫度範圍20~45℃,10℃以下生長緩慢或不生長。存在於土壤、水、空氣以及動物腸道等處。在葡萄糖肉湯中厭氧培養產酸,從阿拉伯糖、甘露 醇、木糖不產酸,分解碳水化合物不產氣。大多數菌株還原硝酸鹽,50℃時不生長。在 100℃下加熱20min可破壞這類菌。

經濟用途

與人類關係密切是引起食物中毒,中毒者症狀為腹痛、嘔吐腹瀉。蠟狀芽孢桿菌可產生抗菌物質,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降解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生態環境。可產生細菌蛋白酶;可用於麻脫膠,是各種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測定菌。可用於明膠液化,牛奶腖化,還原硝酸鹽,水解澱粉。

可製藥,主要用於腸炎、腹瀉、腸功能紊亂。

菌物界(一)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盤點質控菌株(一)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蜜環菌
羊肚菌
和厚朴酚
火木層孔菌
黑脈羊肚菌
鼠李糖乳桿菌
地衣芽孢桿菌
亮菌
煙色煙管菌
籬邊粘褶菌
灰色鏈黴菌
玫瑰變紅鏈黴菌
耳匙菌
硫色絢孔菌
毛栓菌
密粘褶菌
醋化醋桿菌
牛鏈球菌
青紫鏈黴菌淺色變種
蓮座革菌
多毛栓菌
粗毛革孔菌
大孔多孔菌
毛柄金錢菌
貝葉多孔菌
高羊肚菌
裂褶菌
橄欖綠鏈黴菌
蠟狀芽孢桿菌
紫變紅鏈黴菌
鐵鏽灰鏈黴菌
灰紅鏈黴菌
玫瑰燼灰鏈黴菌
黑微紫鏈黴菌
孔雀石褐鏈黴菌
直絲孔雀石綠鏈黴菌
似天藍鏈黴菌
青紫鏈黴菌
不吸水鏈黴菌
刺孢吸水鏈黴菌昆明變種
加州鏈黴菌
赭黃菌核鏈黴菌
普恩鏈霉
淡紫灰鏈黴菌褐色變種
龍勝鏈黴菌
毛紫褐鏈黴菌
紫色變異鏈黴菌
圈卷產色鏈黴菌淡色變
產色鏈黴菌無錫變種
淺天藍鏈黴菌
禾粟鏈黴菌
灰色鏈黴菌銹色變種
吸水鏈黴菌
丁香鏈黴菌
諾爾斯氏鏈黴菌
玫瑰淺紫鏈黴菌
螺鏇黴素鏈黴菌
綠色產色鏈黴菌
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
巴西諾卡氏菌
比基尼鏈黴菌
弗氏鏈黴菌
地窖粉孢革菌
瘡茄病鏈黴菌
蘋果層孔菌
委內瑞拉鏈黴菌
維吉尼亞鏈黴菌
灰管層孔菌
白腐菌
薰衣草鏈黴菌蠶膿亞種
華美鏈黴菌
發光假蜜環菌
檸檬灰鏈黴菌
變色栓菌
產二素鏈黴菌
紫色團孢鏈黴菌
粗柄羊肚菌
紫斑鏈黴菌
紫色鏈黴菌琥珀變種
紫色直絲鏈黴菌
羊肚菌屬
灰檸檬色鏈黴菌
燼灰鏈黴菌
燼灰天藍鏈黴菌
藤黃淺藤黃鏈黴菌
棘孢小單孢菌絳紅變種
細黃鏈黴菌乳糖變種
托木爾水螺菌
膠韌革菌
灰產色鏈黴菌
雙重輪絲鏈黴菌
乳酸乳球菌乳脂亞種
千葉鏈黴菌
嗜熱棒桿菌
脫石蠟棒桿菌
球形芽孢桿菌
藤黃節桿菌
肺炎克雷柏氏菌肺炎亞種
斯氏普羅威登斯菌
淺黃鏈黴菌直絲變種
灰略紅鏈黴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