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菌

亮菌

假蜜環菌,為真菌假蜜環菌的菌絲體。子實體叢生,不發螢光。菌蓋初呈扁半球形,後漸平展,寬3~6厘米,蜜黃色,有平伏毛狀小鱗片。菌褶延生,淺蜜黃色,不等長,稍稀。菌柄杏仁黃色,基部色較深,上部稍細,纖維質,內部鬆軟,有平伏毛狀鱗片,漸變光滑。抱子廣橢圓形,光滑,無色,7.2~8.4x5~6.5微米。菌絲體在培養基上初生時白色,在暗處發出淺藍色螢光。老化後轉變為黃棕色至棕褐色,不發光。具發達的根狀菌索。生於闊葉樹的基部或樁上,子實體可食。分布河北、四川、安徽、江蘇、浙江。

基本信息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闊葉樹的樁上或樹幹的根部和基部,叢生。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及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亮菌是兼性腐生真菌,寄生於柳樹朽木上,屬中溫性真菌,菌絲體在28℃溫度條件下茂密地生長,子實體在20℃左右溫度下分化生長。好氣、菌絲體發光。

2.培育技術 (1)菌種分離 將旺盛生長亮菌的朽木用自來水洗淨,剝去樹皮,在無菌室用乙醇進行表面消毒,挑取心材放於乾麵包粉(10%)、瓊脂(2%)平板培養基上,於24-28℃下培養1星期,在黑暗中觀察有無發光菌落,挑取菌絲體移入斜面試管中。

(2)培養子實體 將20%玉米粉培養基200ml裝入500ml三角瓶中,滅菌後接入亮菌菌種,在26-28℃培養1個月,用無菌刀分割成小塊,將數瓶混合轉入圓形玻璃缸中,壓平蓋玻片於20-25℃下散光培養10天即可現蕾,將整塊培養物取出,懸掛於稍大的玻璃缸內,缸底盛1cm深的清水保持濕度,1星期後子實體即可發育成熟。

(3)固體發酵 將母種轉接於玉米粉培養基中,28℃下培養1個月左右,所得菌絲用80℃的水浸取,製成水劑,或將菌絲烘乾磨碎製片。

(4)液體深層發酵 以玉米粉、澱粉、黃豆餅粉、玉米漿等為培養基,28-30℃溫度條件下進行液體深層發酵,培養100h左右,發酵終止,菌絲體乾燥壓片。

性狀

性狀鑑別 菌絲體白色或黃棕色至棕褐色。菌索發達。白色菌絲體在暗處發淺藍色螢光。

化學成份

發光假蜜環菌培養液中含假蜜環菌素(armil-larisin) A、B、C,甘露醇(mannitol),另外,還含有亮菌多糖ATM、AT-HW、AT-AL。子實體含甘油(glycerol),葡萄糖(glucose),海藻糖(trehalose),赤蘚醇(erythritol)等。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由亮菌菌絲用熱水抽提、醇沉、去蛋白、透析得到的白色粉末ATM3,對動物半體內抑瘤率為81%,體內抑瘤率對小鼠肉瘤S180為26.6%,對小鼠艾氏腹水癌(HAC)為37.7%。從子實體中分離得到兩種多糖:AT-HW(熱水提取物)和AT一AL(鹼性提取物)分別以每隻300μg/天腹腔注射,連續5天,對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小鼠碳廓清試驗,AT-HW10mg/kg腹腔注射,可顯著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功能, AT-HW每隻300μg/天和AT-AL每隻300μg/天,100μg/天腹腔注射,連續3天,可顯著提高小鼠腹腔滲出細胞,這兩種多糖在小鼠體內以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主要是通過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顯著提高葡萄糖消耗及可輕微增加巨噬細胞產生的超氧化陰離子(SOA)所致。

2.對輻射防護和升白作用:小鼠腹腔注射亮菌懸液75mg/只,亮菌多糖50mg/只,75mg/只,100mg/只;犬肌注亮菌多糖80-100mg/只,對受致死劑量60C0γ射線照射小鼠和犬有明顯的防護作用,能提高機體的抗輻射能力,減輕造血組織損傷,促進造血功能恢復,提高外周血中白細胞數量。對正常犬和獼猴升白作用明顯,對小鼠環磷醯胺所致白細胞減少也有提升作用。套用3H-TdR脈衝標記法研究表明,亮菌製劑及亮菌多糖能加速造血組織DNA的合成。

3.抗菌作用:亮菌所含假蜜環菌A和B,對革蘭陽性菌和真菌有抗菌作用。

4.其他作用:亮菌甲素(假蜜環菌素A)可促進實驗動物膽汁分泌;並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以小鼠脾細胞培養用MTT法測定結果表明AT-HW和AT-AL有促進有絲分裂作用。亮菌甲素組無論是溶血空斑的數目或E-玫瑰花結試驗的陽性百分率均高於對照組,具有輕度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麻醉犬靜注亮菌甲素溶液5mg/kg,對總膽管十二指腸聯接處的括約肌有明顯的鬆弛作用,劑量增大,作用更強。

採集

人工培養。民間也有採挖生有假蜜環菌苗絲體的腐朽樹根或樹樁供用。

功用主治

治膽囊炎、肝炎、闌尾炎、中耳炎等。

用法用量

煎劑:每次50毫升,一日三次;片劑:每次10片,每日三次。

臨床套用

①治膽囊炎

治療急、慢性膽囊炎778例,療程急性病例15天,慢性病例1~2月。有效率93.7%,治癒率10.66%。通過26例膽囊造影複查,其中15例濃縮及排空功能恢復正常;2例濃縮功能好轉;6例功能仍不正常;膽囊造影不顯影者,治療後3例顯影。服法同"用法與用量"項。

②治肝炎

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無黃痘型肝炎、慢性肝炎、遷延型肝炎、重型肝炎、復髮型肝炎共459例。療程:10天為一療程,急性病例服藥最短20天,最長2個月。療效以急性黃疸型肝炎為最好,治癒率97.1%,有效率98.8%;急性無黃疸型肝炎及復髮型肝炎療效較好;對慢性和遷延型肝炎亦有一定療效,有半數治癒。服法同"用法與用量"項。

③治闌尾炎

治療93例闌尾炎,有效率83.8%,治癒率74.1%。劑量:成人第1~2天每次服煎劑100~200毫升,每4或6小時一次,以後每次100毫升,每6小時一次。失敗病例改用手術治療

④治中耳炎

治療急性中耳炎59例,治癒26例,有效19例,無效14例;慢性中耳炎5例,痊癒3例,有效2例。療程:急性者3~15天,慢性者5~18天。服法見"用法與用量"項。

盤點質控菌株(一)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蜜環菌
羊肚菌
和厚朴酚
火木層孔菌
黑脈羊肚菌
鼠李糖乳桿菌
地衣芽孢桿菌
亮菌
煙色煙管菌
籬邊粘褶菌
灰色鏈黴菌
玫瑰變紅鏈黴菌
耳匙菌
硫色絢孔菌
毛栓菌
密粘褶菌
醋化醋桿菌
牛鏈球菌
青紫鏈黴菌淺色變種
蓮座革菌
多毛栓菌
粗毛革孔菌
大孔多孔菌
毛柄金錢菌
貝葉多孔菌
高羊肚菌
裂褶菌
橄欖綠鏈黴菌
蠟狀芽孢桿菌
紫變紅鏈黴菌
鐵鏽灰鏈黴菌
灰紅鏈黴菌
玫瑰燼灰鏈黴菌
黑微紫鏈黴菌
孔雀石褐鏈黴菌
直絲孔雀石綠鏈黴菌
似天藍鏈黴菌
青紫鏈黴菌
不吸水鏈黴菌
刺孢吸水鏈黴菌昆明變種
加州鏈黴菌
赭黃菌核鏈黴菌
普恩鏈霉
淡紫灰鏈黴菌褐色變種
龍勝鏈黴菌
毛紫褐鏈黴菌
紫色變異鏈黴菌
圈卷產色鏈黴菌淡色變
產色鏈黴菌無錫變種
淺天藍鏈黴菌
禾粟鏈黴菌
灰色鏈黴菌銹色變種
吸水鏈黴菌
丁香鏈黴菌
諾爾斯氏鏈黴菌
玫瑰淺紫鏈黴菌
螺鏇黴素鏈黴菌
綠色產色鏈黴菌
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
巴西諾卡氏菌
比基尼鏈黴菌
弗氏鏈黴菌
地窖粉孢革菌
瘡茄病鏈黴菌
蘋果層孔菌
委內瑞拉鏈黴菌
維吉尼亞鏈黴菌
灰管層孔菌
白腐菌
薰衣草鏈黴菌蠶膿亞種
華美鏈黴菌
發光假蜜環菌
檸檬灰鏈黴菌
變色栓菌
產二素鏈黴菌
紫色團孢鏈黴菌
粗柄羊肚菌
紫斑鏈黴菌
紫色鏈黴菌琥珀變種
紫色直絲鏈黴菌
羊肚菌屬
灰檸檬色鏈黴菌
燼灰鏈黴菌
燼灰天藍鏈黴菌
藤黃淺藤黃鏈黴菌
棘孢小單孢菌絳紅變種
細黃鏈黴菌乳糖變種
托木爾水螺菌
膠韌革菌
灰產色鏈黴菌
雙重輪絲鏈黴菌
乳酸乳球菌乳脂亞種
千葉鏈黴菌
嗜熱棒桿菌
脫石蠟棒桿菌
球形芽孢桿菌
藤黃節桿菌
肺炎克雷柏氏菌肺炎亞種
斯氏普羅威登斯菌
淺黃鏈黴菌直絲變種
灰略紅鏈黴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