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犁頭霉

藍色犁頭霉,屬藻狀菌綱毛霉目毛霉科。

拉丁綱名 Phycomycetes
中文綱名 藻狀菌綱
拉丁目名 Mucorales
中文目名 毛霉目
拉丁科名 Mucoraceae
中文科名 毛霉科
拉 丁 名 Absidia coerulea
中 文 名 藍色犁頭霉
定 名 人 Bain.
參考文獻 Mucoraceae

形態

孢囊梗從假根間的匍匐菌絲生出,有時也可以從普通菌絲生出,分枝或不分枝,頂端膨大,孢子囊與中軸基合成洋梨形或卵形;囊軸圓錐形或半圓形;嵌在中軸基內,頂部長生乳頭狀或柱形突起;中軸基下常生隔膜;孢子小,多數平滑,生菌絲孢子與厚垣孢子,常產生接合孢子。

用途

生產殼質乙醯基轉移酶;生產殼聚糖;生產血纖維蛋白溶酶;生產酸性蛋白酶;生產肌動蛋白;生產β-胡羅卜素;生產殼質合成酶;生產脂肪酸合成酶;生產烏龍酸糖蛋白.

培養

PDA培養基(去皮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15~20g,蒸餾水1000ml,自然pH)培養溫度:25-28℃.

菌物界(一)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