蠑螈

蠑螈

蠑螈(Salamander),又稱火蜥蜴,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蠑螈是蠑螈科的1屬。是一種有尾兩棲動物,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鱗,它們也是良好的觀賞動物,有些被人們當成寵物來養。又稱火蜥蜴、在侏羅紀中期演化的兩棲類中其中的一類。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現有6種及亞種,均分布於亞洲東部。日本有劍尾蠑螈和紅腹蠑螈兩種。中國有4種及亞種,以東方蠑螈分布最廣,常見於華東和華中地區;藍尾蠑螈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見於貴州水城;楚雄亞種見於雲南中部;呈貢蠑螈僅見於雲南呈貢。他們靠皮膚來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濕的生活環境。環境到攝氏零下以後,他們會進入冬眠狀態。類蝌蚪兩棲動物。

基本信息

簡介

藍尾蠑螈藍尾蠑螈
中文名:蠑螈ròng yuán、蠑螈又稱火蜥蜴、在侏羅紀中期演化的兩棲類中其中的一類。

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

現有6種及亞種,均分布於亞洲東部。

日本有劍尾蠑螈紅腹蠑螈兩種。

中國有4種及亞種,以東方蠑螈分布最廣,常見於華東和華中地區;

藍尾蠑螈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見於貴州水城;

楚雄亞種見於雲南中部;呈貢蠑螈僅見於雲南呈貢。

外形特徵

蠑螈蠑螈

蠑螈是蠑螈科的1屬。它由軀幹四肢5部分組成。體全長61~155毫米。皮膚裸露,背部黑色或灰黑色,皮膚上分布著稍微突起的粒,腹部有不規則的桔紅色斑塊。頭部扁平;皮膚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圓形,前後端與口腔底部黏膜相連,四肢細弱,指、趾無蹼;尾極側扁。背和體側均呈黑色,有蠟光,腹面為朱紅色,有不規則的黑斑;前部橘紅色,後半部黑色頭扁平,吻端鈍圓;吻棱較明顯;有唇稽;皮膚較光滑,有小表粒。軀幹部背面中央有不顯著的脊溝;尾側扁。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較大;雌性肛部呈丘狀隆起,肛裂短。蠑螈的頸部不明顯,軀幹較扁,四肢較發達,前肢四指,後肢五趾,指(趾)間無,尾側扁而長。

蠑螈犁骨齒呈“∧”形,唇褶較顯,前頜骨1枚、鼻突中間無骨縫;上頜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遠。基舌軟骨有1對指狀突,2對角鰓骨均骨化或僅有1對骨化,上鰓骨僅1對。幼體有平衡枝,外鰓3對,羽狀;尾背鰭褶始自體前部,鰭褶低而平直。蠑螈的雌雄區分:雄體略小於雌體;雄體活潑靈敏,雌體腹部肥大,行動遲緩;雄體泄殖腔孔隆起,特別在生殖季節,孔裂長,有明顯絨毛狀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體的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較短,無明顯乳突。蠑螈身體短小,有4條腿,皮膚潮濕,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顯眼的模樣。中國大蠑螈體型最大,體長可達1.5米。蠑螈都有尾巴,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它與蛙類不同,一生都長著一條長尾巴。

主要特點

再生能力

一種被稱之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對蠑螈的再生能力至關重要,能夠幫助科學家控制這種過程,甚至能夠將其套用於人類。如果巨噬細胞被系統性剔除,蠑

蠑螈蠑螈
螈便會失去肢體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組織。

此前一度認為巨噬細胞不利於再生過程。這項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如果癒合的早期階段沒有巨噬細胞的參與,再生就不可能出現。需要研究巨噬細胞如何促成再生過程。
蠑螈的組織再生過程不會產生疤痕,幾乎完美複製受損前的部位。將蠑螈視為完美再生的一個模板。除了擁有治癒受損脊髓和大腦損傷這樣“聖杯級”的套用外,研究蠑螈的癒合過程還有助於研發一系列新療法,用於治療大量常見疾病,例如心臟病和肝病,這些疾病都與纖維化或者疤痕聯繫在一起。

蠑螈不僅能夠再生肢體,還能再生體內的器官。科學家們發現,蠑螈的再生肢體的細胞具有部分的記憶功能,正是這些記憶功能可以再生出新的骨骼、肌肉與神經組織。對蠑螈體內記憶功能的研究,有助於幫助人類截肢的再生研究。

研究無疤痕治癒手段能夠大幅加快患者的術後恢復過程。研究顯示很多動物都有再生能力,但絕大多數在進化過程中關閉了這種能力。

基因

蠑螈的基因組相當龐大,比人類基因組大十倍。

蠑螈轉錄組有超過120,000個RNA轉錄本,約有15,000個轉錄本編碼蛋白質,而且其中有826個轉錄本是蠑螈所獨有的。此外,有些序列在原始組織和再生組織間存在差異性表達。

防衛

蠑螈無論在地表、樹上、或是地下都能用它們短短的四足十分緩慢地爬行。厲害的是,它們可以用前足或者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濘不堪的表面上行走,藉助擺動尾巴來加快行走速度。

蠑螈大多體色鮮明美麗,但它們是有毒的,它們就利用這種鮮艷奪目的顏色告誡來犯者,所以那些蠢蠢欲動的獵食動物就會敬而遠之了。當蛇向蠑螈發起進攻時,蠑螈的尾巴就會分泌出一種像膠一樣的物質,它們用尾巴毫不留情地猛烈抽打蛇的頭部,直到蛇的嘴巴被分泌物給粘住為止。有時,就會出現一條長蛇被蠑螈的粘液給粘成一團,動彈不得的場面。

蠑螈極小的腺體裡還含有一種致命的細菌,並且能利用這種細菌產生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就是河豚毒素,當蠑螈受攻擊時,會立即分泌這種致命的神經毒素。

生活習性

蠑螈屬動物生活在山區清冷的靜水池沼、丘陵沼澤地水坑,池塘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 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內活動。爬行緩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覓食蚯蚓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等。在尋求配偶時,雄螈經常圍繞雌螈遊動、時而觸及雌螈肛部,時而在頭前,彎曲頭部注視雌螈、同時將尾部向前彎曲急速抖動,如此反覆多次,有的可持續數小時。

蠑螈是較好的實驗動物和觀賞動物,蠑螈的視覺較差,主要依靠嗅覺捕食,以水生昆蟲、昆蟲卵及其他小型水生動物如蝌蚪、魚,孑孓水蚤等為食。蠑螈有蛻皮現象蠑螈先是頭頂部緩緩蛻去外皮,隨後,軀幹部、四肢和尾部蛻皮。蠑螈蛻下的皮,有時自己吞食掉,有時被同伴吃掉。蠑螈在水底和陸上用四肢爬行,在水中借軀幹和尾能上能下不斷彎曲擺動而游泳。蠑螈的四肢不發達,成體可分為水棲、陸棲和半水棲幾類。水棲類型在水中產卵,陸棲類型在繁殖時回到水中產卵,少數種類在潮濕的陸地產卵,幼體要在水中發育成長。

生長環境

目前,世界上有幾百種蠑螈,分布各地的潮濕環境中。因為蠑螈的體表因半透性,而導致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數的蠑螈都棲活於潮濕的環境中,陸棲能力好一點的種類可以離水較遠,但生活的環境仍以潮濕的癬環境為主,至於那些如大鯢等對水份較為依賴的種類,則多偏好生活在低溫且水質清潔的環境中。飼養蠑螈可以觀察到相當多奇特的生物行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為與陸棲與水棲型的交替最具有色。蠑螈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格外是其自愈能力相當優異,所以有時發現個體因為機械性的外傷而斷肢時,不出多久便會由傷口長出一肉芽,並逐漸發展修復成原先的狀態。

分布範圍

蠑螈,火蜥蜴,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
虎螈主要生活在北美,最常見的種類生活在墨西哥,身長在二十五厘米左右。鑒於虎螈的一生非常特殊,科學家藉助虎螈來研究兩棲動物的生長與進化過程。
美西螈的幼體有時候終生都不演變成為成熟虎螈的形狀。和成熟的虎螈一樣,美西螈也能繁殖,這種情況稱為幼期性熟。
無肺蠑螈:大多數蠑螈都通過皮膚和肺呼吸,但也有大約250種根本沒有肺。無肺蠑螈只有通過皮膚和口腔呼吸,一些蠑螈居住在湍急的溪流里,那裡水中含有氧氣。陸居種類必須一直保持皮膚濕潤,這樣氧氣才能通過皮膚上面的一層水進入血液。

主要品種

火蠑螈

火蠑螈分布於歐洲中部和南部的高山森林中,因為在涼爽的森林裡可以找到遮蔭和潮濕的棲息地。由於喜歡藏身在枯木縫隙中,當枯木被人拿來生火時,它們往往驚逃而出,有如從火焰中誕生,因而得名。火蠑螈與大多數兩棲類一樣是偏向夜行性的動物,它們夜裡出來,通常是在雨後去捕食像蚯蚓這類的獵物。它們在陸地上交配,但是雌性火蠑螈在池塘和溪流里產下幼螈。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其它威脅,火蠑螈總數量在下降。

泥螈

泥螈(mudpuppy)亦稱泥小狗,因其能像小狗一樣汪汪叫而得名。泥螈是最大的一類蠑螈,成體體長約20~60厘米。體色為灰色或棕色,間有稀疏的淺黑色斑點,尾鰭呈赤黃色,頭和軀幹扁平,尾側扁,腿粗短,有四趾。泥螈最容易被辨認,因為它們有三對鮮紅的、濃密的外鰓,終身保留。它們分布於北美東部,棲息在湖泊、池塘、河流和溪流的底部,從來不離開水,以小動物或其它水生動物的卵為食。

斑點鈍口螈

斑點鈍口螈身上最顯著的特徵是明亮的黃色斑點,它們大部分時間都隱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它們分布於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部和中西部。研究發現斑點鈍口螈的數量總體上比較穩定,但它們對生態變化很敏感。某些棲息地水的酸度增強、棲息地的喪失和寵物貿易導致斑點鈍口螈的數量減少。

帝王蠑螈

帝王蠑螈是伊朗的特有物種,屬於比較稀有的小型蠑螈類,其身上花紋最特別,黑白花的底色上搭配上橘色的四肢、腹部和背脊線,十分吸引人,在寵物貿易中的價位也是蠑螈中比較高的品種。帝王蠑螈在網際網路上的交易頻繁使其數量的下降率已經高達80%,同時,野外數量急劇減少,人工養殖難度又比較高,需要23攝氏度以下的溫度才能存活,因此恐怕有滅絕的可能。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帝王蠑螈列入瀕危物種行列。

紅蠑螈

紅蠑螈是一種磚紅色陸棲北美蠑螈,棲息於北美東部林地。紅蠑螈在水中孵化並繁殖,但在陸地上度過其生命的幼年階段。其身上明亮的橙色或紅色圖案警告捕食者它們的皮膚有毒,這樣當它們尋找食物時,會使天敵離得遠遠的。

墨西哥鈍口螈

墨西哥鈍口螈主要食物:蠕蟲,昆蟲或小魚。墨西哥鈍口螈,擁有斷體再生能力。平均壽命:10~15年。僅分布於墨西哥的一個湖泊中,為兩棲動物綱有尾目鈍口螈科。墨西哥鈍口螈是兩棲動物很有名的“幼體成熟”種(從出生到性成熟產卵為止,均為幼體的形態)。

東方蠑螈

東方蠑螈(英文名:Chinesefire-belliednewt)為蠑螈科的動物,含河豚素,禁止食用及餵食。蠑螈軀體較小,泄殖腔孔隆起,孔裂縫長,內側可看見明顯的絨毛狀突起的是雄蠑螈。軀體較大,腹部肥大,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較短,內側沒有突起的是雌蠑螈。該物種分布在中國中部及東部。

紅背無肺螈

紅背無肺螈因其背上的紅色條紋而得名。它們只在陸地上生活,並遠離池塘和溪流,不經歷水生幼體階段。最奇特的是它們沒有肺,靠皮膚和口腔內膜呼吸。受到威脅時,自斷尾巴從而逃避敵害。

藍尾火腹蠑螈

藍尾火腹蠑螈(Theblue-tailedfire-belliednewt)有明亮的橙色腹部,尾部呈藍色。
這種蠑螈的名字來源於其身上的綠色大理石斑紋和黑色斑紋。身長120~160毫米,為蠑螈中體型較大者。它們分布於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棲息於林地,接近池塘或其它水源的地方。

金黃色蠑螈

金黃色蠑螈通體金黃色,嘴巴扁平,長約10厘米,有4隻足,每隻足上5個腳趾,金黃色蠑螈的腮部,有3對羽毛狀的外腮。

其他蠑螈

巨型無趾蠑螈

蠑螈蠑螈
黃星點蠑螈
芝麻蠑螈
雲石蠑螈
金絲蠑螈
斑紋蠑螈
辣椒蠑螈
瘤背蠑螈
藍點蠑螈
黑斑蠑螈
加州紅腹蠑螈
香港蠑螈
墨西哥無趾蠑螈
虎皮蠑螈
平趾蠑螈

物種保護

飼養

捕回蠑螈後,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魚缸內飼養,便於觀察其活動。缸底鋪些洗淨的沙礫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並投入少量金魚藻等水草,布置成與捕捉蠑螈場所相似的生態環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進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並供蠑螈產卵用。
飼養用水以清潔的池水為好,井水也適用。如果用自來水的話,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則自來水中殖留的氯氣會導致蠑螈中毒死亡。換水是一項經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質新鮮清潔,有利於蠑螈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換水一次,其他季節每3-5天換水一次。
蠑螈喜食活的小動物。水蚯蚓是較理想的飼料,可隔日投入少許;也可以將水蚯蚓放入單層紗布內包裹,用繩懸掛水中,水蚯蚓會從紗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體,蠑螈會游去拉食。此外,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蠑螈喜愛的食物。在缺乏活動的小動物時,也可將瘦豬肉切成小塊餵飼。但應注意投食不可過多,以無殘食為宜,防止食物腐爛而影響水質。

交配與繁殖

蠑螈是很害羞的動物,它們通常藏在潮濕的地方或水下,它們的皮膚光滑而又粘性,尾巴很長,頭部很圓。它們中許多種終生在水中生活,而另一些則完全生活在陸地上,甚至有些完全在潮濕黑暗的洞穴中生活。大多數的蠑螈,不管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水中生活,都要在水中繁殖。
蠑螈所經歷的一系列幼態發育過程稱為蛻變。陸棲蠑螈在陸地產卵,幼蟲的發育發生在卵內。當幼仔孵化出來後,看上去就像成年的微縮版。水棲蠑螈在水中產卵,孵化後成為像蝌蚪樣的幼蟲,最終它們失去鰓,有些蠑螈不產卵,可以生下完全成形的幼仔。
而蠑螈雄雌間的交配行為亦相當特殊的,雄性個體會將其精液包在一個如膠囊般的精莢中,當排出體外時便會在短短的時間內由雌體吸入體中,以完成交配行為;出生的卵粒如青蛙卵,在外圍有如膠狀物質纏裹保護,以使幼體能安然的度過發育前期。而陸棲型與水棲型的交替則發生於部份的種類,因為棲息環境的改變而造成其外型與色彩上的改變。
兩棲動物一般是體外受精的,蠑螈很特別,它是體內受精。雄蠑螈在排精之前,不斷地圍繞在雌蠑螈後面遊動,用吻端觸及雌蠑螈的泄殖腔孔,同時把尾向前彎曲,急速抖動。求偶成功之後,雌蠑螈隨雄蠑螈而行,當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團),沉入水底粘附在附著物上時,雌螈緊隨雄螈前進,恰好使泄殖腔孔觸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將精包的精子納入泄殖腔內。精包膜遺留在附著物上。納精後的雌螈非常活躍,尾高舉與體成40~60度角、約1小時後才逐漸恢復常態。雌螈納精1次或數次,可多次產出受精卵、直至產卵季節終了為止。在產卵時雌螈游至水面,用後肢將水草或葉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將卵產於其間。每次產卵多為1粒,產後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繼續產卵;一般每天產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產220餘粒,最多可達668粒。一般經5~25天孵出。即將孵出的胚胎有3對羽狀外鰓和1對細長的平衡枝。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蠑螈,產卵期在3-4月間,以5月份產卵最多。室內飼養的東方蠑螈,由於室溫往往高於自然界溫度,產卵期要提前一個月左右。在2-3月間,平均氣溫的在10℃以上時,大腹便便的雌蠑螈便開始產卵,4月為盛期,以後逐漸減少。雌蠑螈產卵很有意思,先是在水中選擇水草的葉片,再用後肢將葉片夾攏,反覆數次,最後將扁平的葉子捲成褶,並包住泄殖腔孔,靜止3-5分鐘,受精卵即產出,包在葉內。雌蠑螈產卵後伏到水底,休息片刻又浮上來繼續產卵,一般每次僅產一枚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在水、氧和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受精卵經過多次有規律地分裂,卵變成小蝌蚪。經過2-3天,蝌蚪先長出一對前肢,以後又長出後肢,經過3-4個月,幼體完成,變成蠑螈。

其他

如何捕捉

東方蠑螈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浙江杭州的黃龍洞、虎跑、白沙泉等常能見到。東方蠑螈喜棲于山麓水潭中或水流緩慢的山澗里。這些水域的水較清澈,水

中往往長有水草。捕捉蠑螈必須到有這些水域的地方。

在自然界中,蠑螈沒有明顯的冬眠蟄伏現象,所以一年四季都能捕到,尤其春季至秋季容易獲得。這時候由於氣溫適宜,蠑螈在水中非常活躍,常在水底和水草下面活動,一般隔幾分鐘就要游出水面吸氣。所以,只要在潭旁靜候觀察,發現蠑螈,便可立即用撈網捕捉。入冬之後,蠑螈隱伏在水底、潮濕的石窟內或縫間,一般不竄出水面;當水乾涸或上面有薄時,往往伏在水草間、石塊下,甚至移至陸上,伏在洞或地面裂縫中過冬。這時候較難發現和捕獲蠑螈,只好將潭水攪動,迫使蠑螈活動,乘渾水撈獲。

蠑螈從竄出水面吸氣到下沉,一般只有3-4秒,因此捕捉時要眼明手快,必須掌握時機,迅速撈捕。一般可將撈網伸入水面等待,當蠑螈剛升上水面時輕輕一撈,便可捕獲,放入盛水的塑膠桶里。野外見到粘有蠑螈卵的水草,可順便採集,帶回室內孵化。

藥材性狀

功用作用:除濕,止癢,鎮痛,清熱解毒。
用於:皮膚痒疹、燒、燙傷。
性味:鹹,涼

蠑螈新物種

蠑螈新物種蠑螈新物種

英國的科學家近日稱,他們最近在哥斯大黎加的原始叢林中新發現了3個蠑螈新物種,其中2個蠑螈新物種呈現出淡紅色,和人的小手指相當,另外1個蠑螈物種則只有指甲大小。

這次在哥斯大黎加的探險考察是由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植物學家亞歷克斯-莫洛和他的同事們共同完成的,他們此前在這一地帶的香格里拉國家公園進行過三次探險,共發現並記錄下5300餘種植物、昆蟲和兩棲類動物。亞歷克斯-莫洛表示,香格里拉是中美洲地區最大的森林保護區,它也是中美洲大陸最為人跡罕至的幾個地方之一。此次的些新發現使得哥斯大黎加地區蠑螈的種類由40種上升為43種,並使得它成為這些兩棲動物多樣化的中心。據估計,哥斯大黎加地區約有三分之二的物種都生活在這裡,其中包括250種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600種鳥類,215種哺乳動物和14000種植物。

蠑螈新物種蠑螈新物種

亞歷克斯-莫洛稱,蠑螈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它們與蜥蜴存在一定的差異,通常身體更加細長,腿部也更短。由於長期生活在水邊和沼澤里,它們的皮膚顯得非常濕潤。新發現的蠑螈物種有兩種是屬於墨西哥無趾蠑螈類(Bolitoglossa),它們只有在夜間才會出來活動覓食。第一個無趾蠑螈新物種有3英寸長(8厘米),黑色,背面有紅色的粗條紋,兩側有黃色的小斑點。第二個無趾蠑螈新物種長約2.3英寸(約6厘米),深棕色,腹部為淡黃色。第三個新物種屬於矮小蠑螈,整個身體只有1英寸長(3厘米),紅棕色皮膚,兩側有黑色斑點。哥斯大黎加大學的科學家們將對這些標本進行研究並命名,這些標本也將成為國家收藏的一部分。


科學意義和價值

亞歷克斯-莫洛說,“在一個地區能發現這么多的新物種真是件振奮人心的事,尤其是這裡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發現這些動物的地方。這說明我們還需要進

蠑螈新物種蠑螈新物種
一步了解這一地區的野生動物。今年我們還有四個探險計畫--誰能料到我們在歸途中會有什麼別的發現呢?”亞歷克斯-莫洛稱,這次的探險活動是由英國政府達爾文激進組織資助的一個項目,目的旨在為保護香格里拉國家公園提供一些物種方面的信息。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哥斯大黎加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哥斯大黎加大學、巴拿馬大學以及巴拿馬國家公園管理局均在共同參與這項研究。

最有趣動物

世界上最有趣的小動物,與大家一起分享!

蠑螈科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