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

螭(chī )或螭首,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是一種沒有角的龍。漢族古建築或器物、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嘴大、肚子能容納很多水,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稱為螭首散水。盤螭,則是他兩兩盤卷的樣子,曹植《桂之樹行》即有上有棲鸞,下有盤螭的句子。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1) (形聲。從蟲,離聲。本義: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 同本義。中國古代漢族建築或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

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紅樓夢》

(2) 又如:螭頭(古代鐘鼎禮器、碑額、殿柱、殿階及印章等上所刻的螭形花飾);螭龍(傳說中無角的龍);螭蟠(如螭龍盤據);螭虎(龍與虎。比喻勇猛的將士)

螭

《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赤螭”一詞文穎的註解稱:“螭,為龍子。”張揖的注釋稱:“赤螭,雌龍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螭魅”之載,其中“螭魅”一詞的杜預注稱:“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左傳·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之載,其中“螭”字,據注家稱:“螭,山神,獸形。”

從上述各條文獻來看,有關螭的記述,最晚在戰國已開始。至於它的來歷,有說是“龍屬”或“龍子”,或“雌龍”,即母龍。其先為“山林異氣所生”,色黃、無角、獸形。

典故出處

螭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漢族古建築或器物、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它是龍九子中的一子,好險,勇猛,檐翹起的部分都有它,稱為螭吻。盤螭,則是他兩兩盤卷的樣子,曹植《桂之樹行》即有“上有棲鸞,下有盤螭”的句子。

拼音是ch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