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花亞科

蝶形花亞科

蝶型花亞科(Faboideae)是豆科植物下設的一大類,大約有600屬一萬餘種,廣泛分布在全世界。中國原產103屬,引種有11屬,共有一千餘種。此類植物的花是蝶型花冠,有5瓣,兩側對稱,下面一瓣為龍骨瓣,中間兩瓣為翼瓣,最上方兩瓣最大為旗瓣,如同蝴蝶飛舞。龍骨瓣包裹雌蕊和雄蕊,只有當昆蟲到達後,由於昆蟲的壓力才露出花蕊,昆蟲離開後花會復原保護花蕊。種子包含在莢果內。蝶型花亞科植物包括各種豆類,以及槐、紫檀等樹木,共有一萬多種,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大部分為草本,也有木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基本信息

概述

蝶形花亞科蝶形花亞科
蝶型花亞科(Faboideae)是豆科植物下設的一大類,大約有600屬一萬餘種,廣泛分布在全世界中國原產103屬,引種有11屬,共有一千餘種。
根據花的對稱性和花序的形態可將豆科分為三個亞科:含羞草亞科蘇木亞科和蝶形花亞科。三亞科形態區別的關鍵點就在於:含羞草亞科花為輻射狀排列的,而其餘兩個亞科為對稱排列的,但是蝶形花亞科的花冠為蝶形花冠,呈現下降復瓦狀排列,而蘇木亞科的花為假蝶形花冠,呈上升復瓦狀排列。只要記住某些特徵性的知識點,就可以區分各個植物類別了。

蝶形花亞科類植物的花是蝶型花冠,有5瓣,兩側對稱,下面一瓣為龍骨瓣,中間兩瓣為翼瓣,最上方兩瓣最大為旗瓣,如同蝴蝶飛舞。龍骨瓣包裹雌蕊和雄蕊,只有當昆蟲到達後,由於昆蟲的壓力才露出花蕊,昆蟲離開後花會復原保護花蕊種子包含在莢果內。

蝶形花亞科類植物單葉。三出複葉或羽狀複葉;常有托葉和小托葉。莢果,有時為節莢果

藥用屬及植物

蝶形花亞科蝶形花亞科
1、甘草屬有10餘種,主要藥用植物有:烏拉爾甘草;光果甘草,脹果甘草

2、黃芪屬300餘種,主要藥用植物有:膜莢黃芪,蒙古黃芪

3、槐屬中國有23種,主要藥用植物有:槐;苦參越南槐

4、補骨脂屬補骨脂。

5、翅豆藤中國有6種,主要藥用植物有:密花豆

6、葛屬中國有12種,主要藥用植物有:野葛;甘葛藤

7、豬屎豆屬中國有37種,主要藥用植物有:蘭花豬屎豆

8、胡蘆巴屬中國約10種,主要藥用植物有:胡蘆巴

9、山螞蝗屬中國有40種,主要藥用植物有:廣金錢草

10、扁豆屬中國有8種,主要藥用植物有:白扁豆

11、菜豆屬中國有4種,主要藥用植物有:赤小豆,赤豆。

名貴硬木

一、紫檀木:檀香紫檀, 豆科蝶形花亞科紫檀屬的珍稀樹種。

龍鳳金檀,蝶形花亞科,二翅豆屬龍鳳金檀,蝶形花亞科,二翅豆屬

紫檀木心材邊村區別明顯,邊村狹、白色;心材鮮紅色或桔紅色,久則變為紫紅褐色;材色較均勻,常見紫褐色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散孔材,管孔多單獨,內含紅褐色樹膠和白色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帶狀(傍管型、離管型)、翼狀和環管束狀。木射線極細,以單列為主,徑面斑紋不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特殊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緻密,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細膩。木材含有紫檀素,溶於酒精或醚,木粉或木屑水浸液顯螢光現象。
二、黃花梨木:降香黃檀、豆科蝶形花亞科黃檀屬的珍稀樹種。
黃花梨木心材邊材區別明顯,邊材淺黃褐色;心村紅褐色至紫紅褐色,久則變為暗色;材色不均勻,常雜有深褐色條紋,生長輪略明顯。散孔村或半環孔材,管孔多單獨,內含紅褐色樹膠和白色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帶狀(傍管型、離管型)、翼狀、環管束狀和輪界狀。木射線極細至細,以雙列為主,徑面斑紋略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辛辣滋味,紋理斜或交錯,結構細而勻,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
三、酸枝木:黃檀類,豆科蝶形花亞科黃檀屬中具優質深色心村的珍貴樹種。
酸枝木心材邊材區別明顯,邊村黃白色至黃褐色,部分樹種為棕褐色;心材橙色、淺紅褐色、紅褐色、紫紅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勻,深色條紋明顯,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微孔材或半環孔材,單管孔,少數徑列復管孔或稀管孔,內含深色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翼狀、聚翼狀、帶狀、環管束狀和輪界狀。木射線極細至細,以雙列為主,徑面斑紋不明顯或略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酸味或酸香味,少數為薔薇香氣,紋理斜或交錯,結構細而勻,少數中等,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通常沉於水。
四、花梨木:紫檀類,豆科蝶形花亞科紫檀屬中具優質深色心材的珍貴樹種。
花梨木心村邊村區別明顯,邊村黃白色至灰褐色;心村紅褐色、紫紅色至紫褐色;材色較均勻,可見深色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散孔材或半環孔材,單管孔,少數徑列復管孔,內含深色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翼狀、聚翼狀、帶狀、環管束狀和輪界狀。木射線細至甚細,以單列為主,徑面斑紋不明顯或略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輕微或顯著清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部分南美、非洲產略粗,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部分中等,強度高,部分中等,通常浮於水,木粉或木屑水浸液顯螢光現象。
五、黑崖豆:豆科蝶形花亞科崖豆屬的珍貴樹種。
黑崖豆心材邊材區別明顯,邊村略寬,灰褐色,具顏色深淺相間條紋,生長輪不明顯。散孔材,管孔少至甚少,大小中等接近一致,分布不均勻,單管孔,少數復管孔,內含黑色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量多明顯,呈翼狀、聚翼狀,並相連成同心帶狀。木射線細至甚細,徑面可見斑紋,弦面局部具波痕。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交錯,結構略細,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
六、花穭木:紅豆樹類,豆科蝶形花亞科紅豆屬中具優質深色心材的珍貴樹種。
花穭木心材邊村區別明顯,邊村淺黃色;心材粟褐色、橘紅褐色至紫紅褐色,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散孔材、管孔少至甚少,大小中等,單管孔或徑列復管孔,分布均勻,內含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豐富,翼狀、聚翼狀、帶狀、環管束狀或輪界狀。木射線細至甚細,往面可見斑紋,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直或斜,結構細而勻或略粗,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或中等,強度略高或中等。

瀕危物種

蝶形花亞科紅豆樹
紅豆樹
紅豆樹為蝶形花亞科植物。又名鄂西紅豆樹、江陰紅豆樹、花櫚木、花梨木。為常綠喬木、中等喜光樹種。羽狀複葉,小葉5~7片,小葉片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先端漸尖,光滑無毛;花兩性,圓錐花序,花白色或淡紅色;莢果木質,扁平,先端尖嘴狀,果長4~6.5厘米,無毛;種子1~2粒,鮮紅色有光澤;4月開花,10月結果。紅豆樹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自治區),然大樹較少。紅豆樹以其可愛的種子、優質的木材著稱於世。其木材光滑堅硬,紋理美麗,不經油漆卻形同墨玉,因而與紅木齊名,視為高級珍貴用材。舉世聞名龍泉寶劍柄就是用它的心材加工而成的。它樹形優美,葉色濃綠蒼翠,是優良的綠化樹種。種子因其鮮紅圓潤或具黑色斑紋,光澤美麗,玲瓏可愛,常用以做項鍊、耳飾等裝飾品;還能供藥用,主治產後惡露衝心、症瘕結氣、白帶漏下等症。

保護級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貴州(赤水)、四川、陝西、甘肅(文縣)

現狀:漸危種。由於本種經濟價值很高,常為產地收購部門和民眾砍伐利用,致使分布範圍愈益狹窄,成年樹日益稀少。目前僅在寺廟和村落附近保存少數大樹。

海拔:200-1350米。

形態特徵:半常綠喬木,高20米以上,胸徑1米以;幼樹樹皮灰綠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樹皮暗灰褐色;小枝綠色,無色。奇數羽狀複葉,長10一15厘米;小葉5一7,稀9,近革質,橢圓狀卵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稀為倒卵形,長5一12厘米,寬2.5一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圓鈍,無毛,下面黃綠色。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被毛;花兩性,5出;萼鍾狀,密生黃棕色短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微有香氣;子房無毛。莢果扁,革質或木質,近圓形,長4一6.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喙狀,無中果皮,內含種子1一2;種子鮮紅色,光亮,近圓形,長1.3一2厘米,種臍長約9毫米。

蝶形花亞科蝶型亞科植物

特性:多分布於丘陵低山、河邊及村落附近。分布區的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夏季涼爽多雨霧,空氣濕度大。據浙江龍泉分布區的氣象資料記錄,年平均溫15.3℃,7月平均溫25℃,1月平均溫4℃,極端最低溫-8.4℃,極端最高溫為35.6℃;年降水量1900毫米左右,平均相對濕度80%。土壤主要為紅壤,pH值4.5-5.6。在自然群落結構中處於上層林冠,常和樟、、楓香、冬青與青岡等樹種混生。紅豆樹幼年喜濕耐陰,中齡以後喜光。較耐寒,在本屬中是分布於緯度最北的一個種。它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但對水分要求較高;在土壤肥潤、水分條件較好的山窪、山麓、水口等處生長快,乾形也較好;在乾燥山坡與丘陵頂部則生長不良。主根明顯,根系發達,壽命較長,具萌芽力,能天然下種更新。葉芽於3月中下旬萌動,4月上旬開始展葉;花於4-5月開放,9-10月莢果成熟。本種結實年齡較遲,並有隔年結實現象。

保護價值:紅豆樹為中國特有種,是本屬植物經濟價值較高的珍貴樹種。木材堅重,有光澤,切面光滑,花紋別致,供作高級家具、工藝雕刻、特種裝飾和鑲嵌之用;樹冠濃蔭復地,又是優良的庭園樹。

保護措施:在本種分布較集中地區(如浙江省龍泉黃山頭、嶺根等地)建立紅豆樹保護點,嚴密控制民眾亂砍濫伐,並積極開展人工繁殖,建立造林基地。浙江及南方一些林場已進行成片造林。

栽培要點:用種子繁殖。採種要選擇25-30年生以上的健壯母樹,當莢果將開裂時採收,稍陰乾後,驅除種子袋藏或混沙貯藏。種皮堅硬不透水,播種前用熱水處理或濃硫酸處理,挫傷種皮,可提早發芽和提高發芽率。1年生苗高40厘米,春季萌芽前即可出圃造林。造林地以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水分條件較好的山坡下部、山窪及河邊沖積地為宜。造林當年,應防止鼠害。

藥用植物與生藥

我國是世界上藥用植物和生藥種類最多、套用歷史久遠的國家,藥用資源種類達12807種,其中植物11146種,占總數的87%。因此,在此特總結一些有關藥用植物和生藥方面的一些知識,以更好的推廣普及我國的“中草藥”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