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囚門事件

虐囚門事件

虐囚門事件是指2004年4月末以來,美國和英國的大小媒體相繼披露了美英聯軍的官兵在伊拉克虐待戰俘的事件。

虐囚門事件曝光後,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迅速引起了國際社會極大的關注。有關美國、英國駐伊拉克士兵虐待伊拉克 戰俘的訊息,就像一枚重磅炸彈,在國際社會引起的軒然大波,在阿拉伯國家隨處都能聽到憤怒的聲音,人們甚至發出了占領者獨裁者更殘暴的聲音。在歐洲德國法國義大利愛爾蘭歐盟均做出嚴厲譴責。

事件概況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於2004年4月28日播放了一組駐伊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的照片。隨後以報導小道訊息聞名的英國《每日勁報》也在最新一期報紙上刊登了英軍士兵虐待伊拉克戰俘的照片,並稱這組照片是從兩名英國人手中得到的,拍攝時間是去年的夏天。照片上的伊拉克戰俘有的被長時間毒打,有的手持電線,站在木箱上,有的甚至受到人格上的侮辱,不堪入目。美國軍方發言人隨後表示,虐待伊拉克戰俘的美國士兵沒有接受有關日內瓦公約的系統培訓,負責伊拉克監獄系統的一名美軍將軍已經被停職,接受調查。而英國軍方人士則表態稱,英國軍方將迅速展開調查,嚴肅處理此事。
針對愈演愈烈的美國虐囚風波,美國當地時間2004年5月5號早上十點,美國總統布希破天荒的坐在了美國白宮地圖室里,接受了兩家阿拉伯電視台的採訪。在採訪一開始,布希對美國士兵的虐囚行為進行了譴責。
儘管美國總統布希和英國首相布萊爾先後就美英駐伊拉克軍人虐待戰俘事件向伊拉克人民進行了道歉,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表示承擔全部的責任,美軍也已經做出了決定將對虐待戰俘的軍人進行審判。但是,正如包括美英媒體在內的國際輿論所共同認定的一樣,虐待戰俘事件已經對美國聲譽構成了極大的損害,許多人就此對美國在伊拉克的政策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對美國塑造的人權形象產生了懷疑。人們擔心虐待戰俘事件將使動盪的伊拉克局勢更加的混亂和動盪。
2003年10月 紅十字會秘密視察了阿布格里卜監獄,然後向美國軍方高層遞交了一份關於虐俘細節的報告。

虐囚門事件阿布格里卜監獄

10—12月 許多被指控的虐俘行為發生在這段時間。

11月24日 阿布格里卜監獄發生囚犯暴動,12名囚犯遭槍擊,有3名被打死。

11月26日 一名叫阿伯德·哈姆德—摩哈什的前伊拉克軍官在審訊中休克繼而死亡。

2004年1月13日 美國陸軍特種兵達比將一張磁碟放在了軍方調查員的床上,盤裡存有虐俘照片。

1月16日 軍方開始對阿布格里卜監獄虐俘事件展開刑事調查。

3月20日 6名士兵因為虐待囚犯面臨起訴。軍方表示不排除啟動軍事法庭程式。

4月12日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60分鐘》節目中向五角大樓發出通知,表示將要公開阿布格里卜監獄虐俘照片。

4月14日 邁爾斯將軍私下要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延期公開照片,以免引起反美暴力行動。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同意了這一要求。一周后,在邁爾斯的要求下,照片再一次被延期公開。

4月28日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公開了虐俘照片,世界一片譁然。

5月1日 有6名士兵受到上級申斥,其中有2名被解職,另外還有1名士兵受到輕微警告。

5月6日 布希就虐俘事件向阿拉伯世界道歉,但表示拉姆斯菲爾德仍將留在內閣。

5月7日 參議院眾議院委員會舉行公開聽證會,拉姆斯菲爾德在聽證會上就虐俘事件作證。拉姆斯菲爾德為此道歉,並表示將對受害者給予適當補償,同時下令成立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徹查此案。

喝問“虐囚門”

2004年5月的國際新聞焦點,當屬震驚全球的“虐囚門”事件。伊拉克戰俘、囚犯在監獄中慘遭美軍男女看守凌辱、拷打甚至殺害的一幅幅照片,最近赫然刊登在美國多家大報紙的顯要位置。現代傳媒技術又把這些駭人聽聞的照片傳遍世界。

美國虐囚門天怒人怨,文明何在?

從電視上看到這些活生生的鏡頭,強權下的人權狀況令人髮指。邪惡與文明的界限涇渭分明強權人權的分野洞若觀天。任何有人性的人都會大聲喝問:21世紀的今天,莫非倒轉到了黑暗的中世紀

“這種邪惡是人性中最惡毒的”,“我們無法相信這些畫面。我們心中充滿了極度的悲痛和無言的、無法妥協的憤怒”……如果用這樣的言辭來表達對“虐囚門”製造者的憤恨和譴責,當今世界上會有誰提出異議?!

這些話是何人所說、為何所言?這是美國總統布希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幾個小時之後在白宮發表的全國電視講話的摘錄。轉換一下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角色,於情於理,美國軍方難道不該自省嗎?

美國最高層百般開脫,公信何在?

在國內和國際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美國總統布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等不得不承認“虐囚門”醜聞使美國的聲譽受到玷污,並就美軍虐囚行為表示“道歉”,聲稱對施虐人員要“繩之以法”。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也先後通過決議,對美軍士兵虐待伊拉克戰俘的行為表示“最強烈的譴責”,批評國防部沒有及時向國會通報這一事件。

但是,美國最高行政當局、最高軍事當局以及國會都竭力辯解開脫,宣稱虐待戰俘“只是少數人的犯罪行為”,“並不代表美軍的總體形象”。他們同時表示,美國不會因虐囚醜聞而停止“在伊拉克的事業”。

美國扯大旗發動戰爭,人權何在?

去年3月,在白宮和五角大樓的指令下,10多萬裝備精良的美軍打著“民主”、“人權”的旗號,發動了名曰“自由伊拉克行動”的新世紀第二場戰爭。

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在國際上遭到強烈批評:單邊主義的“先發制人”軍事行動就是推行強權。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一年後,在這個資源豐富、備受戰火蹂躪的被占領國家,和平民主自由人權究竟在哪裡?

“虐囚門”醜聞無疑嚴重損害美國在中東地區和全世界的形象。世界各國政界和主流媒體就虐囚事件評論如潮。普遍的反應是異常震驚和憤怒,一致的看法是美國名聲掃地、布希政府深陷困境。美國當權者充當世界“人權衛士”的包裝被自行剝去,其用以攻擊別國的“人權”大棒從此失靈。

美國借反恐推行強權,民主何在?

長久以來,美國歷屆政府標榜“自由、民主、人權”,肆意干涉別國內政,動輒以制裁為手段,甚至不惜動用軍事力量,剷除被視為不符合美國價值觀的別國政府,推行強權政治,以期實現其霸權戰略。

“虐囚門”事件正在深刻影響世界:假“反恐”之名搞強權,為世人所不齒。美軍如此“令人作嘔”、“毫無人性”的虐囚行徑,使人看清了強權下的美國式“自由”的真相、美國式“民主”的實質、美國式“人權”的內涵。

美國決策者縱容虐囚,人道何在?

美國媒體已公布大量材料揭露,虐待戰俘、囚犯是按照美國國防部批准的審訊逼供條例進行的。有媒體指出,美國在伊拉克虐待戰俘事件並非孤立和偶然的現象,是美國軍方出於獲得情報的需要而縱容的行為,而且不僅只是在伊拉克存在。就連已被起訴的21歲美國施虐女兵林恩迪·英格蘭也憤憤不平地說,她的虐囚舉動都是奉上級命令行事,責任應在上級。

由此可見,“虐囚門”事件的真正製造者並非已經受到審訊和將被推上法庭的那些獄卒,而恰恰是那些打著“人權”的幌子、推行強權政治的決策者和組織者。美國退役四星上將、前北約最高司令韋斯利·克拉克9日坦承:“這不僅僅是一個系統性的錯誤。這是一個直接通到最高領導層的錯誤。”他認為,責任並非止於五角大樓,而應追溯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需要公正指出的是,“虐囚門”這種慘無人道的惡行與2.8億美國人中的絕大多數無關。揭露“虐囚門”醜聞的第一人正是一個有良知的美軍士兵。把這樁醜聞曝光並傳遍全世界的也是美國的眾多媒體。反人道、反人權的醜惡行為在美國國內同樣不得人心。

美國一貫搞雙重標準,公道何在?

人們有理由以換位的方式問一下:假如美國的戰俘或囚犯在另一個國家遭到如此虐待,白宮和五角大樓將會如何動作,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方面作出何種反應?他們絕不會如此遮遮掩掩,更不會善罷甘休!

美國歷屆政府在人權問題上一貫搞雙重標準。“人權”儼然成為美國政府為推行強權而任意揮舞的一件政治武器。“虐囚門”真相見之於光天化日,在美國的人權史上鑿刻了極不光彩的新記錄。美國政府倒是應該以“虐囚門”為鏡子,認真照照自己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 

慘無人道

這是一張5月6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的美軍士兵在巴格達附近的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待伊拉克戰俘的照片。照片中,美軍女看守林恩迪·英格蘭像牽狗一樣拉著一根皮索帶,索帶的項圈套在一個赤身裸體躺在地上的男戰俘的脖子上。

無恥獸行

這是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21日公布的美軍士兵虐待伊拉克戰俘的一張新照片。照片中,一名伊拉克戰俘雙腳被銬住,身上塗有褐色物質。

監獄地板上躺著幾名戴著頭罩的俘虜,雙手被綁在身後,1名美軍士兵高舉拳頭,準備打他們。

這張5月21日公布的照片顯示,在巴格達的阿布格萊布監獄,一名手牽警犬的美軍士兵在恐嚇一名被囚的伊拉克人。

在巴格達的阿布格萊布監獄,一名被囚的伊拉克人腳戴鐐銬,頭戴面具,被迫在牆邊罰站。

美軍女兵林恩迪·英格蘭和一名男兵強迫裸體伊拉克男戰俘疊羅漢,他們在一旁豎起拇指。

血淚控訴

一名伊拉克囚犯展示他在阿布格萊布監獄被美軍虐待後留下的傷痕。
憤怒聲討

5月23日,一名伊拉克畫家將美軍虐囚照片畫到牆壁上,以此聲討美軍獸行。

美軍惡行

虐囚門事件 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
虐囚門事件 美軍毆打俘虜
虐囚門事件 軍壓在俘虜身上
虐囚門事件 半裸囚犯
虐囚門事件 被毆致死的伊戰俘遍體鱗傷
虐囚門事件 正在虐待伊拉克犯人的美國女兵英格蘭

美軍的“戰俘文化”

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監獄發生的一切,早已經在朝鮮、在越南、在關塔那摩發生過。這不是開始,只是延續。

在戰爭狀態下,不能用正常的標準來衡量士兵的行為處世,但這不是藉口。誰來承擔伊拉克虐俘事件的責任,又有誰能檢討歷史,以避免相同悲慘事件的繼續發生。
“虐俘門”前的美國人

波士頓是歐洲移民登入美國大陸的第一個落腳點,也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最有歐洲風味的一個城市。在媒體爆出美軍在伊拉克虐待戰俘事件之後,這座清教徒比歐洲任何一個城市都要多的地方,到處充滿了對於美軍虐俘行徑的憤怒和鄙夷。

正在閱讀《波士頓環球報》的中年人理察·梅森的侄兒就在伊拉克的美軍第82空降師服役。這位名叫理察·梅森的生意人指著頭版的圖片表情沉重地說,他早就聽說美軍虐待戰俘的事件,只是沒有像看到照片這么讓人感到噁心,他們全家都對這種行為感到十分痛恨:“儘管那些關於性和虐待的行為無法讓人接受,但是我依然相信這是少數事件,我們在伊拉克的犧牲是正義的,而少數人應當為此受到懲罰。”

在波士頓大學校園中的一些角落裡,有人把大幅的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照片張貼出來,旁邊註明“難道布希看不見?”、“拉姆斯菲爾德應當被審判!”或者是“日內瓦公約在哪裡?”等標語,在波士頓這個美國東部最早發展的城市裡,有美國的第一個圖書館,美國最早的公共校園,也是美國城市中民主思想相對集中的地方。在越戰期間,這裡的反戰浪潮和洛杉磯遙相呼應。在FineArt博物館和波士頓的捷運里,記者也看到許多正在閱讀美軍虐俘報導的美國人,捷運里正在等車的一位老年婦女衝著記者不停的揮動手指:“他們只是孩子,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對待戰俘,但是那些都是政客們教他們的。要是懲罰的話,為什麼不先懲罰教他們這么做的人?”

在2003年,一個總部設在波士頓的人權組織曾經就美國虐待塔里班戰俘事件提出報告,並且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關注。波士頓大學的彼得·羅格教授告訴記者,上周末他們全家做完禮拜出來的時候,教友們都在討論這個新聞。無論是從美國的歷史,還是從美國的宗教角度出發,“這些行為都應當有人為此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懲罰”。他進而指出,在今天的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美國猶太人的心中,仍然留有二戰時候猶太人受到德國法西斯“像牲口一樣的凌辱”的陰影。因此,在美國媒體上公開的這些照片,對於美國人的衝擊是巨大的。彼得·羅格形容,像他們這樣年紀的人,都會想起父輩們講述的那些在二戰期間歐洲所經歷的悲劇。因此,這次“虐俘門”對美國政治的衝擊很大。“這讓世界看到,美國的人權記錄也不怎么樣,尤其是在對待非美國人的時候。”

但是也有人對此不持批判態度,記者多次在查理士河畔一個熱狗店裡買早點。店主小懷特自從2003年開始就熱情支持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政策。而虐待戰俘事件出現之後,他仍然認為這是有人在故意給美軍抹黑,當記者問他如果是真的,這種虐待行為是否合法的時候,他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問記者:“你到底是來買熱狗還是來打聽小道訊息的?(他們這樣)是否合法,那要上帝說了算。”不少學者也認為,儘管伊拉克問題是布希的死穴,由於此事發生在伊拉克,而美國人歷來有對國際新聞不關心的傳統,加之目前美國經濟運轉良好,這件事情對於布希政府的打擊,應該不是致命的。

“如果被虐待的是美國兵,那就不一樣了。那就是第二個越戰”,彼得·羅格無奈地說。

美軍“虐俘門”史

在2004年5月10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中,因報導越南戰爭美軍大屠殺而獲得1973年普利茲獎的記者西摩·赫什撰文指出,國防部的戰俘文化導致了伊拉克虐囚事件。

事實上,在中國人紛紛指責美軍的不人道行為時,很多人還能記起,50年前,在朝鮮戰場上,中國志願軍的戰俘就曾經受到美軍的虐待。
中國人是最早的受害者之一

1953年,中國紅十字會曾經發表了一個長篇報告,名為《美軍虐殺戰俘調查報告書》 ,詳細介紹了美國軍隊虐待戰俘的行為。此後,在許多志願軍的回憶錄里和大量國際上NGO的戰爭報告中,都提到了眾多事實,證明美軍曾經在朝鮮對志願軍戰俘進行虐待,甚至殺害。

1950年12月1日,美軍第二師所屬部隊在由平安南道价川郡中西里撤退時,以機槍射殺中國人民志願軍被俘人員31名,死者胸前並掛有"戰爭俘虜"紙片。1951年1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收復金城東科湖裡附近一陣地時,發現11月7日被敵方軍隊殺害之戰士屍體,死者手腳都被捆綁並拴在樹上,遍身都有傷痕,顯系被俘後遭虐殺。

據從自濟州島第八號戰俘營“F”號營場遣返的511名中國人民志願軍被俘人員回憶,他們中間有442人曾遭受各種酷刑。志願軍戰俘郝永成,於1951年3月15日在中線龍頭裡附近被俘,美軍在審訊中,把他雙手背綁,用布蒙住眼睛,拖進稻田水中,一連泡了三天半,下身起泡、浮腫。

此外,美軍還對志願軍戰俘進行精神虐待,並被強迫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1952年9月27日上午,美軍上校杜維亞在濟州島機場上布置了約一營武裝美軍,並附有四十餘挺輕重機槍,命令第八號戰俘營“H”號營場全體戰俘脫光衣服和鞋子,赤裸裸地向他敬禮。被俘人員由於不堪侮辱而拒絕敬禮,當即遭到美軍拳打腳踢,或用刺刀亂刺,有唐根培、趙義等二十餘人被刺傷。

越戰中大量屠殺俘虜

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同樣被指控虐待並屠殺俘虜。2003年,美國國內曾展開一場對越戰中一支名為“老虎部隊”的調查,因為有人指責他們在越南戰爭期間屠殺俘虜和平民,但是調查最終沒有提出任何指控,草草收場。

美國《刀鋒報》的記者在調查了100多名“老虎部隊”的退伍老兵和越南平民後,於2003年10月19日披露,這支陸軍部隊在越南戰爭期間曾犯下無數戰爭罪。據報導,這支部隊曾殺害婦女和兒童、折磨俘虜、殘忍地切下俘虜的耳朵、剝去俘虜頭皮。針對“老虎部隊”的調查發現,有27名士兵稱從越南死者頭上切下耳朵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現象。一名士兵還告訴《刀鋒報》,“老虎部隊”還戴著用耳朵穿成的項鍊嚇唬越南平民。一名“老虎部隊”的士兵稱:“我們過一天算一天,並沒有指望活下去。為了生存,我們為所欲為。存活的唯一途徑是殺戮,因為你不用擔心死人會對你怎么樣。”

其實,“老虎部隊”只是美軍在越戰中屠殺戰俘的一個典型例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表明,美軍在越戰中屠殺了多少俘虜。但是有資料顯示,僅在1962年,美軍就在有6萬多居民的福成省,殺死戰俘和貧民5713人。

美軍在其它戰爭中的虐俘記錄

史料表明,美軍的虐俘行動在二戰時就已經開始。當時,數十萬德國戰俘被押解到美國本土的戰俘營後,曾經被刑訊逼供,遭受到拷打等虐待。美軍的戰俘營條件艱苦,許多生病的戰俘因為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救助死亡。

而在“9·11”事件後,美軍在阿富汗逮捕了大量恐怖嫌疑分子,並講這些人關押在古巴關塔那摩基地。

2004年3月12日,從關塔那摩監獄釋放出來的一名英籍恐怖組織嫌犯向外界講述了自己在裡面的悲慘遭遇,囚犯加馬爾介紹,美國憲兵曾把妓女召到牢里,對虔誠信教的犯人進行“洗腦”。那些以前沒有看過“裸體”女人的年輕犯人,被強迫觀看一絲不掛的妓女在他們面前搔首弄姿。這樣的事件據說一共發生了10次,與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如出一轍。

加馬爾說:“經過一段時間後,我們不再要求人權,我們要求動物權。我的牢房旁邊剛好是一個狗窩,那是一個木頭房子,裡面有空調,還長著綠草,一隻阿爾薩斯犬住在裡面。我對衛兵說,我想要和它一樣的權利。他們回答我,這條狗是美國陸軍成員。”

美國人權價值

伊拉克戰俘為何遭受如此虐待的嘆息,其實也是世界人權向何處去的懸念。當21歲的美國女兵英格蘭把手指向伊拉克男戰俘的恥部,其實她指向的,正是世界人權的恥部;只不過這一次,馬賽克沒有打在伊拉克戰俘的下體,卻打在了美國總統小布希的臉上。
這些伊拉克戰俘在哀嘆自己何其不幸地做了伊拉克人,又何其不幸地做了美國人的戰俘之時,恐怕不知道,在距今遙遠的1787年,一群為建立美利堅合眾國而奔忙的政治家們,他們最擔心的正是生而為人的權利遭到侵犯,於是乎,才有了美國憲法的前十條修正案,通常被稱為人權法案。這些修正案禁止美國政府、或是以美國人民的名義,甚至是美國大多數人同意的情況下侵犯人的基本權利。因此格萊斯爾說,即使民主也不能法力無邊。

只不過自從美國強大以來,人權法案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就遺失了“人”而只剩下“權”。這種恰恰是法力無邊的“權”,按照歷史學家伯納德·貝林德的看法,具有“貪得無厭地越界侵蝕和殘忍殺戮之本性”。它只願意保護美國世界裡的政治寵兒。而當人權成為全世界的話題之時,人權法案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更失去了它對美國權力的約束,而成為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利刃。然而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天刀鋒也會劃傷了美國的顏面與自尊。

美國的第一代公民曾經認為,自由是最根本、最至高無上、最寶貴的社會利益;他們不曾想到,在遙遠的美索布達米亞平原,狗鏈和枷鎖,成就了美國對於一個中東國家人民的拯救。美國的開國者還認為,即使是民選官員都不足委以全信;他們更不曾想到,在世界沒有對美國的行徑做出選擇的時候,子孫們就用自己的價值和標準,埋葬了聯邦黨人理想的世界秩序和誓死捍衛的個人權利。在今天的美國外交中,利維坦的幽靈從來就沒有離開。

伊拉克戰俘在美軍監獄中的慘遇,並不是美國軍事史上的偶然。朝鮮戰俘營與越南叢林中戰俘的憤怒和哀嚎,埋下過仇恨的種子,點燃過憤怒的流火。其實美國不必為來自世界的憤怒而感到奇怪,中國有句俗話說“必先自辱而後人辱之”,當美國軍人把伊拉克戰俘的權利和尊嚴進貢給星條旗的時候,在美國至上的祭壇上,公平公正宗教自由的信仰早已失卻了其普適的價值,難怪塞繆爾·詹森會感嘆這種愛國主義“是無賴最後的避難所”。

公元前11世紀,以色列人到先知撒姆耳處,請求擁立一個既能夠治理他們,又能帶領他們打仗的王。先知警告以色列人說,這樣的王將會剝奪他們的財產,奴役他們的靈魂。2004年,美索布達米亞的征服者剝奪了財產,也奴役了靈魂,卻沒有帶來安寧。

要知道,自由和尊嚴活在每個人的心底,如果它在那兒死去,沒有一種力量能讓它起死回生。

美國人的為所欲為

虐俘醜聞轟倒美國自由、民主、人權三面大旗

虐囚門事件路邊的炸彈你避不開……

對於全世界來說,2004年4、5月間是一段難以忘卻的日子。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了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的一幅幅駭人聽聞的畫面,仿佛感受到了他們無盡的痛苦……

這些不堪入目、令人噁心的畫面無一不透射出道德的嚴重淪喪,文明的巨大不幸。
許多人始料不及的是,這竟是由扛著“自由”、“民主”和“人權”大旗、自詡“世界領袖”的美國製造的。在虐囚醜聞的強大衝擊下,美國這三面大旗在世人的心目中轟然倒伏。

“自由”旗幟下的為所欲為

法國革命家羅蘭夫人早在18世紀就發出感嘆:“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當目擊了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的一幅幅照片時,人們都會感到羅蘭夫人的這番感嘆是多么一針見血。

在這些照片中,有一幅顯示的是,一個年輕美國女兵手持皮帶的一端,另一端勒著一個滿臉恐懼地側臥在地上的伊拉克人的脖子。毫無疑問,照片中的美國女兵是自由的,而那名伊拉克人連直立行走的自由都沒有了。在其他照片中,人們看到,那些被關押的伊拉克人連穿衣服的自由都沒有了……

美國政府一貫標榜“自由”,美國就是打著自由的旗號出兵伊拉克的,甚至攻伊行動代號就是“伊拉克自由行動”。

現在,伊拉克人也許已經意識到,美國的“自由”有著不同的標準:美國所謂的“自由”就是它自己在世界各地隨心所欲,卻要其它國家的人民為此付出代價。君不見,美國一方面限制別國獲得頂尖級軍事武器,自己每年卻投入巨資開發頂尖裝備;一方面自己擁有當今世界最為豐富的物質消費,另一方面卻動不動對古巴開發中國家進行經濟封鎖,剝奪它們獲得所需物資的自由。

現在,虐俘醜聞使世人進一步認清了美國以“自由”之名踐踏別國自由的真面目。然而,為所欲為最終是要付出代價的。美軍虐俘事件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強烈憤慨,引發了更多仇恨和報復行為,使美國占領軍處境險惡,在伊拉克難以脫身,這正是美國為它的奴役行徑付出的部分代價。

“民主”旗幟下的霸權行徑

美國打擊、占領伊拉克的旗號之一是給這塊土地帶來民主。伊戰之後,當美國既沒能找到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也無法證明前政權與“基地”組織有牽連的時候,白宮高級官員拿出為戰爭辯護的最後“撒手鐧”:“我們至少推翻了薩達姆獨裁政權,將給伊拉克帶來民主。”然而,不斷拉開的“虐俘門”為這面“民主”的旗幟投上一道光線,其虛偽的實質清楚地暴露在世人的眼前。

民主和法制同在,沒有法制的民主就會成為“暴民”的“民主”。法國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曾指出,法律制度在維護民主共和制度方面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守法、按法律程式辦事構成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但是,伊拉克美軍監獄所呈現的卻是踐踏法律的殘酷畫面———對戰俘的嚴刑逼供和人身侮辱嚴重違反了《日內瓦公約》 ;在美國國內,嫌疑人受質詢可要求律師在場,法庭判決要經過庭審、辯護、大陪審團裁定等一系列程式,但這一切,早已被虐待囚犯的美軍士兵拋到了九霄雲外。

民主的重要原則就是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然而,當伊拉克面臨戰爭威脅和生靈塗炭的災難時,無辜的伊拉克平民根本沒有在美國政府面前發言的機會;即使表達了意願,一個“先發制人”的戰略理念就可以輕易否決無數伊拉克平民的民主權利。在許多國家的政府明確表明反對伊戰的立場、遍及全球的反戰示威如火如荼的時候,美國卻繞開聯合國,以單邊主義否決了國際社會處理重大問題的民主體制。

“人權”旗幟下的強權政治

剝光衣服、“疊羅漢”、製造雞姦、放狗咬、針扎戰俘傷口、電擊生殖器……美軍這些侵犯伊拉克戰俘人權的野蠻情景正像一個西方諺語所說,“用斧頭砍也砍不去”地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腦海中。

長期以來,美國國務院每年發表《別國人權報告》 ,以“世界人權法官”自居,無視各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發展的不同和差異,不顧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按照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人權模式,對別國的人權狀況進行指責,完全是一副“教師爺”的口吻。此外,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理由之一就是前薩達姆政權虐待囚犯,侵犯“人權”。如今,隨著美軍虐囚醜聞的曝光,“人權”這根大棒終於打在了美國自己的身上。這當然是美國長期推行人權“雙重標準”和把人權當作推行強權政治工具的結果。

事實上,侵犯人權之行對美國來說早有前科,無論是國內還是在境外。

在美國國內,2003年12月,辛辛那提黑人男子納薩尼爾·瓊斯因與警察發生爭執,遭到6名警察圍毆致死,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底特律市的一名婦女在停車場被警察盤查中,僅因與警察發生爭執,該婦女就被警察用利刃割斷一根手指,割傷一根手指,並被打耳光和撕斷頭髮。在美軍設在阿富汗巴格拉姆基地的秘密審訊中心裡,在押犯人每天要保持各種彆扭疼痛的姿勢站立或跪地數小時。每天持續24小時的強光照射使得他們無法睡覺。

在境外,美國動輒發動戰爭,用暴力語言說話,剝奪了許多無辜平民最基本的人權———生存權。2003年3月,美國單方面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在對伊拉克的狂轟濫炸中,美軍的不少炸彈投向了平民住宅區、購物市場和平民乘坐的車輛。據英國《獨立報》披露,美國發動的這場戰爭至少已造成1.6萬名以上伊拉克人喪生,其中1萬人為平民。在阿富汗和科索沃戰爭中,美軍無情的轟炸也造成了大量平民的死亡。

美國以“人權”為名推行強權政治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僅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對外使用武力就達40多次。據美國著名報人、作家威廉·布魯姆撰寫的《誰是無賴國家》一書的統計,1945年以來,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曾經試圖推翻40個以上的外國政府,鎮壓了30個以上的民族主義運動,先後造成數百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使更多的人陷入痛苦和絕望的境地。

在美軍虐囚醜聞曝光後,美國人再以“人權衛士”和“世界人權法官”的面目出現,拿別人說事,盛氣凌人,人們恐怕首先想到的是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美國大兵的醜行,要求美國人“免開尊口”了。

相關詞條


盤點國際政壇形形色色的門

事件事件概要影響
水門事件尼克森競選團隊在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安裝竊聽器、偷拍檔案。尼克森下台,美歷史上最不光彩的醜聞。
伊朗門事件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里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
拉鏈門美國總統柯林頓和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醜聞。柯林頓遭彈劾差點下台,其形象毀損。
騙補門英國議員和高官濫用職權、騙領補貼,矛頭直指英國首相布朗工黨支持率跌至谷底,布朗道歉。
虐囚門事件美國英國伊拉克士兵虐待伊拉克被曝光。美國形象嚴重受損,多國聲討。
清泉門法國2004年涉及政壇高級官員的非法資金醜聞。經法庭調查,判定此指控純屬誣告。
比利時語言門比利時內閣因為無法解決因為語言帶來的政治問題而辭職。比利時提前大選,人民悲觀情緒增加。
印度政壇竊聽事件印度情報人員自2007年就開始竊聽4名高官的手提電話通話印度議會內部爭執愈演愈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