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布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原義“河間地區”,亦稱“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兩河流域文明”為同義詞。

名稱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簡介

原始美索不達米亞人的信仰是不容易理解的,從紀元前三千五百年前的奧拜德時期開始最早進入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的信仰比較有清楚的輪廓。他們認為神的力量同等於變幻莫測的自然力量。他們的信仰與各地原始人種的信仰類似,屬“泛神論”,在蘇美人眼中看來,每種神都有其專司的領域。神殿的土地是神所擁有的,也就是“聖域”,人類是神的奴僕,神官是神的執事、家臣。山川田園皆有神。天上的星辰也有諸神。引發自然所有活力也都是神的力量所造成的。除此之外,犁有神、棍子有神、打火石有神、磚瓦有神、每座城市也有自己城市的守護神。
眾神有難以預測的個性,卻又相映於我們自身的心理現狀。蘇美人的眾神和希臘眾神一樣,具有深刻洞悉力量與超人的能力,確保正義與人間秩序,但眾神也和凡人一般苦於激情、忌妒、欲望和厭惡。他們眾如同人間的男歡女愛、飲食男女一般。他們眼中的諸神彷佛如自身面對複雜多變的自然與詭譎不定的社會一般,所不同的是他們統馭著人間界,就如同國王作為世間的統馭者一般。
蘇美人的眾神何以是如此性格呢?可以想見的是出自於抗衡邪惡力量,消免心中所產生的對大自然、社會的恐懼之情,於是眾神與邪惡力量的抗衡促使著人們對於惡靈訴諸韃伐,訴諸各種發自內心的優美詩篇,流露出內在無盡的苦悶的哀歌,以求恢復宇宙的正義與秩序,從“阿爾薩的庫都爾O馬布克與林姆O辛那獻的礎石”明文可以感受到人神之間的渴望與虔誠之情。“為了充滿魅力且恩惠無盡的女王,偉大的安(An)之女,他們的主人,亦即庫都爾O馬布克(Kudur-Mabuk),埃穆特·巴爾(Emut-Bal)之父,西姆特·辛哈克(Simti-Shihak)之子,以及尊敬尼普爾(Nippur)、提供烏爾(Ur)所需之王,蘇美人與阿卡德之王,亦即林姆O辛(Rim-Sin),祈求他們的生存,建造女王最佳住所埃·夏·夫拉(E-Sha-Hula),豎立三角楣的居所。因此,人們使自己如同高山一般豎立起來。守護眾女神的女王娜娜雅(Nanaya)請求寬悅。希望守護女王,對此加以回報,懇求安與依楠娜(INanna)給予他們幸福的王政與深情的統治”(Eosollberger,Jorokupper法文翻譯)因為對於神的讚嘆,神殿的建築成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宗教與政治中心。

眾神的真面目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神、人共治的地區。最高神祗有三位,那就是天神安(An)、風與大氣之神安利爾(Enlil)、水神恩基(Enki)。
安在楔形文字中是星星的符號,具有所有神聖的意含,表示“明亮、光明、神聖”。然在信仰儀式、祈禱中卻非舉足輕重。蘇美人的算數是六十進制法,安是最高的六十價值。
風與大地之神安利爾統治大地,屬於五十價值。他是大風暴的統馭者,地球的統治者。使地球充滿生氣得支配者。根據美索不達米亞神話,眾神對是否有消滅人類其罪惡進行討論時,最終的決定是由安利爾神所主導。祭祀他的神殿在尼普爾。安利爾是均衡之神、不斷變化之神、世界再生之神。巴比倫神話中,安利爾與馬爾頓的地位相當,只是馬爾頓是充分了解人們需求的神,而安利爾僅僅只是宇宙規範的不動性。
恩基是統治著宇宙全體的淡水深處、冥界。祭祀他的神殿在安利多的阿普茲神殿,又稱‘深淵之家’。恩基是所有神其中最神慈、正義、理性、創造的神。當大地產生大洪水時,恩基建議人們建造避難的方舟。他擁有四十價值。美索不達米亞的第二順位的偉大的神也有三位,分別是楠娜(Nanna)、烏多(Utu)、依楠娜(Inanna)。月神明為茲恩.楠娜,閃語則稱為辛(Sin)。他是月神,意味知識。因為古代蘇美人認為天文知識來自月亮,這點與埃及的特特神是知識之神相同。楠娜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以新月作為象徵。楠娜可以驅走黑暗,知曉命運。
楠娜的兒子是太陽神烏多,閃語稱之為夏馬修(Samash)。烏多同樣也是趕走黑暗,消滅黑暗與陰影之神;他並且是心靈的休憩所在,因此是正義之神。他的象徵符號是放光的圓盤。
金星是依楠娜,閃語稱為伊悉達(Ishtar)。他是拂曉之星,相當於羅馬的維納斯。依楠娜是美神、愛神、富饒之神、生產之神,同時也是戰神,既富有殘忍的性格,也擁有果敢精神。作為男性神,他以男性姿態出現,作為愛神則是婀娜動人的體態。到大希臘化時代,馬其頓王朝得守護神阿波羅與阿爾特米斯相當簡單的取代了埃姆人的眾神了。

讓人神往的“美索不達米亞”

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臘人把兩河流域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又分兩個部分,南邊叫巴比倫尼亞,北邊叫亞述。就今天來說,兩河流域相當於今天的伊拉克一帶。
兩河流域文明時代最早的居民是蘇美爾人。他們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來到了這裡。兩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們建立的。屬於塞姆語系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阿摩列伊人)、亞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繼承和發展了蘇美爾人的成就,使兩河流域的文明成為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頁。其中巴比倫人的成就最大,因此,兩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稱為巴比倫文明。
兩河流域文明起源於兩河流域南部。這裡是兩河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同埃及的尼羅河一樣,兩河也是定期泛濫,時漲時落,只有建設起堤壩溝梁來蓄水排澇,人們才能耕種收穫。兩河流域的居民主要用使用牛、驢拉著木犁耕地,最主要的農作物是大麥和椰棗。大麥酒是人們最喜歡喝的飲料,椰棗是人們的主食之一。
古代兩河流域人民編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農書《農人曆書》。《農人曆書》以一個老農民教育兒子的氣寫的。這位老農民對兒子不厭其煩的講述應該如何務農,要注意的各種事情。比如,怎樣節省灌溉用水、不要讓牲畜踐踏田地、驅趕食谷的飛鳥、及時收割等等。
大約在5000年前,古代兩河流域的居民就會製做陶器了。他們製做的陶器主要是彩陶,色彩富麗奪目,有的還塗有層。人們常用的生活用具象酒杯、油缸、爐子、燈盞等幾乎全是陶製。最有趣的是,人死後用的棺槨也用陶土燒制,形狀象個有蓋的長方形大箱。
古代兩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築材料是粘土。壘牆、蓋房、鋪路,都使用粘土摻上切碎麥的大秸製作的土磚。古代兩河流域的城市建築物都是用這種粘土修建的。
古代兩河地區的金屬製造工藝達到了相當純熟的水平。我國商代有司母戊大方鼎,大約在同一時期,兩河流域有重約2噸的青銅鑄像,手工業行業很多,象制磚、織麻、刻石、珠寶、皮革、木業等等。
古代兩河流域人民在文化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人類文化寶庫中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
他們很早就有了文字,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雖然這種文字始終沒有發展成拼音文字,但在人類早期文字中,它是發展得比較完備的一種。
兩河流域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諺語、神話和史詩。蘇美爾人豐富的諺語有少數被記錄在泥板文書上,其中有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風氣。比如:窮人死掉比活著強”,“想吃肉就沒有羊了,有了羊就吃不上肉了”。“妻子是丈夫的未來,兒子是父親的靠山,兒媳是公公的剋星”。有的是生活經驗的深刻總結:“鞋子是人們的眼睛,行路增長人的見識”等等。
兩河流域的神話傳說特別引起後人的興趣。人們發現,基督教《聖經·舊約》中的一些故事的淵源在古代兩河流域。如有一首敘述神創造世界故事的詩歌與《聖經》的創世故事十分相象,都說神在第六天創造了人,第七天休息。《聖經》中講蛇引誘亞當、夏娃偷食禁果,兩河流域的神話也講人的祖先因受到引誘而犯罪。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古代兩河流域最有名的英雄史詩,詩中塑造了一個蔑視神意、為民造福的英雄形象,並表達了人們希望獲知生死秘密的願望。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詩。兩河流域科學的主要成就表現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蘇美爾人已經知道10進位制和60進位制,後者在古代兩河流域的套用得更為廣泛。我們今天度量時間用小時、分、秒,以及把一圓周分為360度,都是繼承了兩河流域古人的成果。他們的面積單位、重量單位也多是60進位。古希臘、羅馬都採用了這裡的一些重量單位,歐洲有的地方甚至一直沿用到18世紀。
古代兩河流域的天文曆法知識直接影響了歐洲的天文學。蘇美爾人按照月亮的盈虧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共354天,同時設閏月調整陰曆陽曆之間的差別。到公元前7世紀,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並以他命名這一天,其順序是:
星期日(太陽神)
星期一(月神)
星期二(火星神)
星期三(水星神)
星期四(木星神)
星期五(金星神)
星期六(土星神)
直到今天,歐洲各國每周7天仍以這7星命名。不過,當時的曆法仍是粗糙而不甚準確的。
此外,古代兩河流域人民對藥物、植物、動物、地理等等也有豐富的知識。
早在5000多年前,兩河流域的人們就創造這樣發達的文明,真是令人神往。歐洲古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臘文化。然而,當古希臘人還沒有邁進文明時代的時候,兩河流域的文明就已經延續了約2000年。希臘人後來的許多成就,就是在兩河流域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