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梁

‘蕭’指的是'蕭繹' '梁'即'梁元帝' 蕭繹(508-555),字世誠。

基本信息

簡介

蕭梁(502年-557年)是中國歷史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由南齊宗室蕭衍稱帝,改國號,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因歷史上還有其他以“梁”為國號的朝代,所以前面又冠以皇帝的姓,稱這個梁代為“蕭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國號為梁。因為皇帝姓,又稱蕭梁

歷史

蕭梁起於502年,蕭衍接受齊和帝禪讓;止於557年,敬帝蕭方智禪位於陳霸先。歷經四帝,前後五十五年。
梁武帝蕭衍於代即位後厲行儉約,令南梁前期國勢頗盛。然而,武帝過於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令朝臣須用大量金錢為他贖身。他又大建佛寺及翻譯佛經,令佛教大盛,可是佛事太過損害經濟,令梁朝國勢開始衰弱。
其後北朝叛將侯景投降,武帝本欲借侯景之力北伐,侯景見梁國勢衰弱,加上武帝年老,遂有反叛之意,終於爆發侯景之亂,武帝最後被侯景囚禁時餓死,這場亂事亦是梁朝滅亡的關鍵。在侯景之亂後,梁朝國力急劇衰敗,北齊西魏相繼乘機來攻,失去了大片土地。雙方互有勝負,但總的來說在軍事上北朝轉強,南朝逐漸轉弱。
蕭方智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另外蕭衍的孫子蕭詧北周支持下於江陵建立傀儡政權西梁,傳三,後亡於。梁朝方告亡國。前後共13帝,85年。

大事記記錄

梁武帝天監三年(504年)佛教被定為國教。
梁武帝在位期間爆發的“侯景之亂”影響深遠。
高祖武皇帝,蕭衍(502~549年在位),葬於修陵,年號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治下號稱“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前廢帝,蕭正德(548~549年在位),年號正平
太宗簡文帝,蕭綱(550~551年在位),葬於莊陵,年號大寶。
興文帝,蕭棟(551年在位),年號天正
漢帝,侯景(551~552年在位),年號太始
後廢帝,蕭紀(552~553年在位),年號天正
世祖孝元帝,蕭繹(552~555年在位),年號承聖。
閔帝,蕭淵明(555年在位),年號天成
敬帝,蕭方智(555~557年在位),年號紹泰、太平。
思帝,蕭莊(557~560年在位),年號天啟

君主和年號

廟號諡號姓名在世時間年號在位時間
梁太祖
(梁高祖追尊)
文帝蕭順之
梁高祖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天監502年—519年
普通520年—526年
大通527年—528年
中大通529年—534年
大同535年—545年
中大同546年
太清547年—549年
前廢帝蕭正德?—549年正平548年—549年
梁太宗
(初謚高宗)
簡文皇帝
(初謚明帝)
蕭綱503年—551年在位時間549年—551年
大寶550年—551年
梁高宗昭明皇帝
(蕭棟追尊)
蕭統501年531年
安帝
(蕭棟追尊)
蕭歡
興文帝蕭棟?—552年天正551年
漢帝侯景?—552年太始551年—552年
後廢帝蕭紀508年—553年天正552年—553年
梁世祖元帝蕭繹508年—554年承聖
(承聖元年)
552年
天正
(天正二年)
553年
承聖
(承聖二年)
553年
承聖
(承聖三年)
554年
肅宗
(蕭莊追尊)
閔帝
(蕭莊追尊)
蕭淵明?—556年天成555年
穆宗
(蕭莊追尊)
敬帝
(陳霸先追尊)
(孝成帝)
(蕭莊追尊)
蕭方智543年—558年紹泰555年—556年
太平556年—55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