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郡[商丘古代地名]

梁郡[商丘古代地名]
梁郡[商丘古代地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梁郡,郡治睢陽縣(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始置梁郡;晉朝升梁郡為梁國;後秦時,改梁郡為徐州;北周初年(557年),改梁郡置梁州;隋開皇元年(581年),改梁州為梁郡。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稱帝建立“大鄭”政權,改梁郡置梁州;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改梁州為宋州。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梁郡,指現河南省商丘市一帶,治今商丘市區。

歷史革沿

漢晉時期

十六國時期的梁郡為徐州治所 十六國時期的梁郡為徐州治所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封劉武建梁國,國都睢陽(今河南商丘),屬豫州。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改梁國稱梁郡(今河南商丘)。

晉朝沿襲漢代建制於睢陽建立梁國。

後趙、前燕、前秦、後燕時仍為梁郡。

後秦(384年-417年),改梁郡為徐州(治今商丘市睢陽區)。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梁郡 南北朝梁郡

南朝宋(420年),以睢陽為治所置梁郡(治今商丘古城)。

北魏初沿襲南朝宋為梁郡,仍治睢陽,屬徐州。後改升為梁國。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四月,元顥在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建元為“孝基”,是為北魏建武帝。

北齊元年(550年),廢梁國、譙郡,其地置梁郡。

北周初年(557年),改梁郡置梁州。

隋唐時期

隋朝梁郡 隋朝梁郡

隋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改梁州為梁郡。

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楊堅罷梁郡,轄縣屬亳州。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於梁郡舊地置宋州,治睢陽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治所睢陽縣稱為宋城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宋州復置梁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四月,王世充稱帝建立“大鄭”政權,改梁郡置梁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改梁州為宋州。貞觀元年(627年)屬河南道。

人口

隋朝時期,梁郡有十五萬五千四百七十七戶。

行政區劃

隋朝梁郡統領十三個縣。
宋城縣(舊曰睢陽縣,置梁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縣改名焉。大業初又置郡。又梁置北新安郡,尋廢。)

襄邑縣(後齊廢,開皇十六年復置。)

寧陵縣(後齊廢,開皇六年復置。)

虞城縣(後魏曰 蕭縣,後齊廢。開皇十六年置,改名焉。又後魏置 沛郡,後齊廢。)

谷熟縣(後魏廢,開皇十六年復置。)

柘城縣(舊曰柘縣,久廢。開皇十六年置,曰柘城縣。)

下邑縣(後齊廢己吾縣入焉。)

考城縣(後魏曰 考陽縣,置 北梁郡。後齊郡縣並廢,為成安縣。開皇十八年以重名,改曰考城縣。)

雍丘縣(後魏置陽夏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 杞州。大業初州廢。)

圉城縣(舊曰圉縣,後齊廢,開皇六年復置,曰圉城縣。有谷水。)

陳留縣(後魏廢,開皇六年復。十六年析置 新里縣,大業初廢入焉。又有小黃縣,後齊廢入。有睢水、渙水。)

楚丘縣(後魏曰己氏縣,置北譙郡。後齊郡縣並廢。開皇四年又置己氏縣,六年改曰楚丘縣。)

碭山縣(後魏置,曰 安陽縣。開皇十八年改名焉。有碭山、魚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