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

吃螃蟹

螃蟹(pángxiè):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螃蟹是甲殼類動物(crustacean),它們的身體被硬殼保護著。螃蟹靠鰓呼吸。在生物分類學上,螃蟹與蝦子、龍蝦、寄居蟹算是同類的動物。絕大多數種類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當然也有一些的螃蟹棲於淡水或住在陸地。它們靠母蟹來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會產很多的卵,數量可達數百萬粒以上。螃蟹是依靠地磁場來判斷方向的。

基本信息

螃蟹主要種類

河蟹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 屬甲殼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方蟹科。海水中繁殖,淡水裡生長,喜掘穴而居,常匿居於江河、湖池的岸邊,或隱藏在石礫、水草叢中。雜食,偏喜動物性食物。感覺
螃蟹螃蟹
靈敏,行動迅速,能在地面迅速爬行,也能攀登高處,能在水中作短暫游泳。自古以來,河蟹為水產珍品,不但具有獨特風味,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極高,尤其是體內的維生素A和核黃素含量,在食品中首屈一指,而維生素A是人體內一種不可缺少的物質,能促進生長、延壽,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夜盲症。

石蟹

石蟹(別名篾蟹、溪蟹) 淡水和鹹淡水產蟹類。即溪蟹,舊稱石蟹。甲殼綱,十足目,溪蟹科。棲息溪流旁或溪中石塊下。近似種類繁多,中國已發現的約50多種。潮汕常見品種為細齒溪蟹和鋸齒溪蟹,個體較小,頭胸甲背面稍隆起,額部後方有一對隆塊,其前面有皺紋或顆粒,腿窩後方下凹,隆線清晰,前側緣有小鋸齒。汕頭潮陽區的海門港、澄海縣的萊蕪灣、饒平縣的黃岡河口等鹹淡水區常有發現。尤於暴雨過後為多,漁民在近海時有捕獲。篾蟹經鹽漬,加入醬油、辣椒、蒜頭和味素調味,便可食用,為潮汕人喜愛的佐膳佳品。但蔑蟹是人類肺吸蟲的中間宿主,為保障身體健康,食用時最好是煮熟才吃。

青蟹

青蟹(學名鋸緣青蟹) 青蟹甲殼呈橢圓形,體扁平、無毛,頭胸部發達,雙螯強有力,後足,形如棹,故有據棹子之稱。頭胸甲寬約為長的1.5倍,背面隆起,光滑;頭胸甲表面有明顯的 “H” 形凹痕;前額具4個突出的三角形齒,齒的大小及間距大致相等。前側緣具9個大小相若突出的三角形齒。螯腳光滑、不對稱,右腳略大於左腳;掌節腫脹而光滑,背面具
螃蟹螃蟹
2條顆粒形隆脊,其末端各具1棘。前三對步腳無齒,指節的前、後緣具刷狀短毛。 青蟹又稱黃甲蟹,亦稱蝤蛑,系甲殼綱,蝤蛑科、俗名蝤蛑蟲尋,棲息於泥塗及近岸淺海中,平時隨潮水進入泥塗,喜穴居於有淡水流出的地方。 青蟹一年四季都有產,但以每年農曆八月初三到廿三這段期間,青蟹殼堅如盾,腳爪圓壯,只只都是雙層皮、民間有"八月蝤蛑抵只雞"之說。著名詩人蘇東坡在《蝤蛑》一詩中也曾寫有"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詩句。

花蟹

花蟹(遠海梭子蟹) 頭胸甲寬約為長的2倍,梭形,表面具粗糙的顆粒,雌性的顆粒較雄性顯著;前額具4齒,中間1對額齒較短小,成體的較尖銳,幼體的較圓鈍;前側緣具9尖齒,末齒比前面各齒大得多,向兩側突出。螯腳左右大小不同,瘦長,雄性螯腳長度約等於頭胸甲長的4倍,表面具花紋。 雌雄體色有明顯差異。雄性除在螯腳之可動指與不可動指及各步腳的前節、指節為深藍色外,其餘部位大都呈藍綠色並布有淺藍或白色斑駁。雌性頭胸甲前部為深綠色,後部布有黃棕色斑駁;螫腳前節腹面淡橙色、延伸至可動指及不可動指基部,二指前端為深紅色;步腳前節和指節淡橙色。

梭子蟹

梭子蟹(三疣梭子蟹) 梭子蟹,因頭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殼的中央有三個突起,所以又稱“三疣梭子蟹”。雄性臍尖而光滑,螯長大,殼面帶青色;雌性臍圓有絨毛,殼面呈赭色,或有斑點。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且適宜于海水暫養增肥。頭胸甲梭形,寬幾乎為長的2倍;頭胸甲表面覆蓋有細小的顆粒,具2條顆粒橫向隆?及3個疣狀突起;額具2隻銳齒;前側緣具9隻銳齒,末齒長刺狀,向外突出。螯腳粗壯,長度較頭胸甲寬長;長節稜柱形,雄性長節較修長,前緣具4銳棘。 頭胸甲為茶綠色;螯腳背部和步腳呈鮮藍色並布有白色斑點;步腳和螯腳的指節則為紅色。

紅蟹

紅蟹(十字蟹) 頭胸甲寬約為長的1.6倍,表面光滑;額具6齒,中央4齒大小相近
螃蟹螃蟹
,外側齒窄而尖銳;前側緣具6齒,第一齒平鈍,前緣中部內凹,末齒小於其它各齒,但較尖銳而突出。螯腳相當粗壯,左右對稱;掌節背面具4棘;長節內側緣具3銳棘。 頭胸甲紅棕色,具黃色條紋,而中部前方則有一黃色十字交叉紋。螯腳紅色並布有黃色斑紋,二指前端為深啡色。

麵包蟹

麵包蟹(鏝頭蟹、逍遙鏝頭蟹) 頭胸甲背部甚隆,表面具5條縱列的疣狀突起,側面具軟毛;額窄,前緣凹陷,分2齒;眼窩小;前側緣具顆粒狀齒;後側緣具3齒;後緣中部具1圓鈍齒,兩側各具4枚三角形銳齒。螯腳形狀不對稱,右邊的指節較為粗壯,螯腳收縮時則緊貼前額。步腳細長而光滑。雄性腹部呈長條狀,第三至五節癒合,節縫可辨,第六節近長方形,第七節銳三角形。雌性腹部呈闊長條形,第六節近長方形,第七節三角形。頭胸甲為淺褐色;眼區具一半環狀的赤褐色斑紋;螯腳腕節和長節外側面具一赤褐色斑點;步腳尖端為褐色。

晶瑩蟳

晶瑩蟳 頭胸甲光裸無毛,但有細微顆粒及橫向行隆線;額具6齒,中央4齒大小相近,外側齒窄而尖銳;前側緣具6齒,第一至第五齒逐漸增大,末齒最小,呈刺狀。螯腳不等稱,長節的前緣具3棘;腕節內末角具1強壯棘;外側面具3鈍棘;掌節背面具5短棘。第四步腳長節的後緣近末端處具1長棘。 頭胸甲紫色,腹面白色;頭胸甲後部有4個淡黃色橢圓形斑點;螯腳表面棘及前側緣齒尖端棕紅色,;螯腳二指前端黑色。 頭胸甲為淺褐色;眼區具一半環狀的赤褐色斑紋;螯腳腕節和長節外側面具一赤褐色斑點;步腳尖端為褐色。

三點蟹

三點蟹(紅星梭子蟹) 頭胸甲梭狀,寬約為長的2倍;頭胸甲前部表面具顆粒,後部光滑;前額分4齒,成體刺狀,幼體較鈍,側齒比中央齒大,但不較突出;前側緣具9齒,第一齒比隨後的7齒長而銳,而末齒最大,向兩側突出。螯腳的長度略大於頭胸甲的寬度,長節前緣具3-4棘;指節很長。最後的步腳表面具軟毛,後部表面光滑無刺。 頭胸甲、螯腳為綠
螃蟹螃蟹
黃色,頭胸甲後部有3個圓形鑲白邊紅色斑點;螫腳可動指有紅色標記;步腳則大致為淡藍色。

旭蟹

旭蟹 長象怪異,像蝦又像蟹。在台灣,以澎湖產量最多,殼薄肉多,味道鮮美.由於習慣躲在兩側岩礁,中間沙溝地帶,只露出橘紅色的額頭,如旭日東升而得名。一般多用清蒸或奶油燒烤,回味無窮。

吃蟹“絕招”

愛吃螃蟹嗎?會吃螃蟹嗎? 螃蟹味雖美,但如果吃得不得法只會暴殄天物。所以知曉食蟹之道是動手前所必須的,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千萬別忘了,那就是吃螃蟹之前一定要洗手。
吃蟹“絕招” 一、吃蟹腿 吃蟹是講究慢工出細活, 最好的總是留在最後。最先吃的是蟹腿,蟹腿有八隻,腿里的肉好吃,但是不好取,食蟹腿時,可先吃掉兩處關節,然後將腿里的肉吸出來。 二、吃蟹鉗 蟹鉗的肉較多,吃起來相對也比較方便。按照以前的方法,吃蟹鉗時需要用小錘子敲開,然後用小簽子挑著吃,現代人早沒了那份矜持,兩隻螯左右分開,雪白的蟹肉就呈現在眼前。 三、吃蟹黃 吃蟹黃時是吃蟹的高潮。掀開蟹殼,注意要從頭頂將蓋打開,去蟹肺、蟹心、蟹胃和蟹腸,將蟹身往兩邊屈,把蟹膏擠出來食用,如果是母蟹,就可以吃到味道鮮美的蟹黃,要是公蟹則可以吃到潔白的蟹膏。 四、吃蟹肉 接下來就是吃蟹肉了,肉是一瓣一瓣的,呈絲狀,需要把半邊蟹打橫入口,逐瓣咬開蟹殼,讓大瓣的蟹肉順利吮入口。

營養分析

能量 103千卡
蛋白質 17.5克 脂肪 2.6克 碳水化合物 2.3克 膽固醇 267毫克 維生素A 389微克 硫胺素 0.06毫克 核黃素 0.28毫克 煙酸 1.7毫克 維生素E 6.09毫克 126毫克 182毫克 181毫克 193.5毫克 23毫克 2.9毫克 3.68毫克 56.72微克 2.97毫克 0.42毫克

諺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由來

有一種說法:
相傳幾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種雙螯八足,形狀兇惡的甲殼蟲。不僅偷吃稻穀,還會用螯傷人,故稱之為“夾人蟲”。後來,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壯士巴解督工,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妨礙著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邊掘條圍溝,圍溝里灌進沸水。夾人蟲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溝里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一股引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味道鮮透,比什麼東西都好吃,於是被人畏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還有一個故事:
紹興有一年螃蟹成災人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解決,後來有個師爺交給大家個辦法,讓人們弄個破缸,然後讓缸里注入鹽水等著螃蟹往裡面爬,讓鹽水把蟄死它,最後螃蟹被全殺死了,當人們沒辦法處理這些螃蟹時,又是那個師爺首先站出來,當著大家的面 大吃螃蟹然後夸螃蟹味道好,就這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形容勇敢的人,紹興師爺也由此名聲大噪。

出處

目前我們可以找到的,關於“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最早明確記載,只有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簡稱《洞冥記》。其卷三有:“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洞冥記》記怪異之事,內容多半無稽,但其字句妍華,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學術價值,後代文人樂於採摭徵引。善苑國是西域諸國之一,據《太平御覽》引用的《嶺南異物志》云:“嘗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崖,繫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其纜忽斷,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由是可知,中國人第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而百足蟹也許是海蟹的文學形象,至於是不是漢武帝是否是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姑妄言之,諸位不妨姑妄聽之。

健康吃蟹

蟹配黃酒:蟹是大寒食品,胃腸虛寒的人吃蟹後常會腹痛腹瀉。黃酒中豐富的胺基酸和酯類物質不單有調味的浸染,除腥增鮮。而且性溫的黃酒可按捺蟹的寒涼。加上酒味香辛散,可促蟹活血通竅之功。
蟹配姜醋:姜能驅寒除腥,同時還存在包庇胃黏膜的功效。醋不單能殺菌,還能提升其鮮美度,讓蟹味加倍鮮美。

用做食材

自古以來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東漢鄭玄注《周禮·天官·庖人》:“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呂忱《字林》曰:“胥,蟹醬也。”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卷三有:“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太平御覽》引《嶺南異物志》云:“嘗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崖,繫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其纜忽斷,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
隋煬帝以蟹為食品第一。
《清異錄》記載:“煬帝幸江都,吳中貢糟蟹、糖蟹。每進御,則上鏇潔拭殼面,以金鏤龍鳳花雲貼其上。”
宋元時期流行吃“洗手蟹”,系以鹽、酒、橙皮、花椒等調料醃漬而成。朱彝尊《食憲鴻秘》記載“蟹丸”食譜。
劉若愚《明宮史》記載宮廷內的螃蟹宴說:“凡宮眷內臣吃蟹,活洗淨,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李漁嗜食螃蟹,人稱“蟹仙”,曾言:“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體蒸而食之……入於口中實屬鮮嫩細膩”“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致,更無一物可以上之……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
袁枚的《隨園食單》記載“蟹宜獨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自食為妙。蒸者味雖全,而失之太淡。”
乾嘉年間顧錄的《清嘉錄》介紹了蘇州螃蟹,有太湖的湖蟹,吳江汾湖紫須蟹,常熟金爪蟹。
部分廚師用水產品電擊機電死蟹減少其痛苦。
螃蟹富含蛋白質,有高膽固醇、高嘌呤,痛風患者食用時應自我節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國有中秋前後食用河蟹的傳統,由於傳統上中醫認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的調料。

中國文化

1.《抱朴子》稱蟹為“無腸公子”。
2.《世說新語·任誕篇》載畢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3.蘇軾見蝤蛑自稱“吳中饞太守”,蘇軾有詩:“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
4.唐彥謙《蟹》詩:“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道禁橫行。”
5.陸龜蒙有《蟹志》,楊萬里有《糟蟹賦》,高似孫有《松江蟹舍賦》,李祁有《訊蟹說》,鄭明選有《蟹賦》,尤侗有《蟹賦》,豐子愷有《憶兒時,中秋吃蟹》。
6.朱宣鹹中國畫《灘頭雙螯》。
7.《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寫薛寶釵吟詠一首螃蟹詩:“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8.魯迅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