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六省一市

華東六省一市

華東六省一市是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

基本信息

地理範圍

簡介
華東地區是指中國東部所在的區域,簡稱華東。
華東六省一市是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山東省.

華東六省一市區域介紹

江西省

江西(Jiangxi Province ),簡稱,位於中國的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長江在蕪湖南京間向東北北流,在隋唐以前,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以北、淮水以南的地區為江西。唐開元時將原江南道的西部分設江南西道,簡稱江西,江西始為政區名稱。因有贛江縱貫全境,故簡稱贛。自古以來物產富饒、人文薈萃,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江西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人口4432.16萬(2009年年底),由11個地級市組成,省會南昌市

江蘇省

江蘇(Jiangsu Province),簡稱位於長江、淮河下游,黃海東海之濱,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河南,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

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2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1.11%,連綿近1000千米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涂。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臥,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江蘇的簡稱“蘇”的繁體字原本就是此意。 省會南京市。

浙江省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省會杭州市。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面積約為10.18萬平方公里。全省人口絕大部分屬江浙民系,其中吳語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98%以上,部分江浙民系人口使用徽州話(又稱徽語)方言。除此以外還有閩南語蠻話、蠻講、畲話、官話等語言人口分布在省內個別縣市。

山東省

山東省,簡稱為“魯”,因春秋戰國時為齊國和魯國所在地,今人稱之為齊魯大地,也被稱為孔孟之鄉。其中位於山東曲阜的“三孔”,即“孔府、孔林、孔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面積15.78萬平方千米。省會設於濟南,省內主要

特大城市有濟南、青島煙臺。西部連線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五嶽之首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山東歷史悠久,在中華文明的發祥與發展過程中有很多重要貢獻,有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二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中華文化標誌城定址所在地。對中國內地經濟的貢獻有九分之一強,GDP總量處於全國前三名。

福建省

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是中國東南沿海的省份。地處北緯23°33′至28°20′、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部、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島隔海相望。東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陸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福建省行政區劃中,馬祖列島(連江縣)、金門群島(金門縣)及烏丘嶼(屬莆田縣,金門縣代管)等實際由台灣當局有效控制。省會為福州市

安徽省

安徽省地處華東、長江三角洲腹地,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 南鄰江西,北靠山東、河南。橫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

系。省會為合肥。安徽地域多元,兼有南北色彩。安徽清初屬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正式建省,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得名。境內有皖山、皖水,即現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時曾被封為伯國,稱為皖國,故安徽簡稱皖。

上海市

上海市上海市
上海,中國大陸第一大城市;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上海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上海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擁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最大的工業基地。有超過2000萬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區,其中大部分屬漢族江浙民系,通行吳語上海話。上海又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蹟。如今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閃耀全球國際化大都市,並致力於在2020年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上海是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城市。

中共中央華東局介紹

簡介

中共中央華東局是中共中央在華東地區的代表機關。1945年9月由山東分局和北上的華中局合併組成。書記饒漱石,副書記陳毅,秘書長郭子化。負責領導華東各解放區的各項工作。1949年遷往上海。第一書 記饒漱石,第二書記陳毅,副書記康生,組織部長譚震林,宣傳 部長舒同。負責領導中共上海市委、山東分局、南京市委、浙江省委等地方黨組織和各項工作。1954年4月27日,根據中共中央政 治局擴大會議關於撤銷大區一級黨政機構的決定而取消。1960年 重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衝垮。

區域成立歷程

1945年9月由山東分局和北上的華中局合併組成,書記饒漱石,副書記陳毅秘書長郭子化 ,負責領導華東各解放區的各項工作。
1945年12月,山東分局和北上的華中局合併組成中共中央華東局,中共中央華東局在山東臨沂成立。原中共華中局書記饒漱石任書記,陳毅、黎玉任副書記,張雲逸、舒同為常委,統一領導山東、華中兩大戰略區的黨政工作。
同月26日,增補郭子化(秘書長)、李林為華東局委員。
1947年1月,又增補張鼎丞組織部長)、鄧子恢為華東局委員常委
1949年遷往上海,第一書記饒漱石,第二書記陳毅,副書記康生,組織部長譚震林,宣傳部長舒同。負責領導中共上海市委、山東分局、南京市委、浙江省委等地方黨組織和各項工作。
1954年4月27日,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關於撤銷大區一級黨政機構的決定而取消。
1960年 重建。
1961年1月18日,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批准恢復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一書記:柯慶施第二書記:曾希聖第三書記:李葆華。書記:葉飛江華江渭清陳丕顯許世友楊尚奎譚啟龍;候補書記 魏文伯,韓哲一。
1965年10月,魏文伯,韓哲一增補為書記。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衝垮。

華東六省一市近年來動態

華東六省一市政協在滬召開工作座談會

華東六省一市第17次政協工作座談會前天在滬召開,蘇浙皖閩贛魯滬六省一市及寧杭濟甬廈青六市政協,圍繞“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履職優勢、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主題交流研討。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出席並致詞。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太彤主持座談會。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張九漢、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王永昌、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田唯謙、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陳清華、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栗甲、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錢景林、福建省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陳新華、上海市政協秘書長陳海剛出席。

簽署《上海共識

2010年長三角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聯席會議昨在上海浦東外高橋文化服務貿易平台舉行,會議首次擴大到華東六省一市。
會上,華東六省一市代表就建立長三角地區文化交流、文化貿易輸出和引進的協作機制等問題展開討論,共同簽署了旨在推動區域對外文化合作和交流的《上海共識》。該共識內容包括繼續合理推出“文化長三角”概念,並輻射至華東地區,使其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中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品牌;集中優勢、資源共享,聯合推出長三角地區特色文化項目,共同打造崑劇、越劇、評彈、織繡、美術、文物等優秀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成立長三角對外文化貿易外高橋基地,為長三角地區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提供稅收、資金、通關、貿易中介服務等多方面支持與貿易便利等

第二屆華東六省一市區域交通發展協作會議

2009年10月31日,第二屆華東六省一市區域交通發展協作會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行,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上海交通主管部門共謀華東地區交通規劃、建設、協調發展、互通互聯等事宜。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福建省副省長張志南等出席會議。
翁孟勇對華東六省一市建立區域交通發展協作機制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華東六省一市具有較強的區位優勢,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好,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區域合作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交通運輸是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要先行。六省一市加強交通合作,實現互通互聯,意義重大,六省一市區域交通協調發展前景廣闊。
翁孟勇指出,要進一步促進區域交通的交流、協調、合作和共享,不斷完善華東六省一市區域交通發展協作機制,提高協作機制的有效性,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這將在全國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此外,翁孟勇還就各地編制“十二五”交通規劃、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發展綠色交通、完善體制機制、推廣運用新技術等問題發表了意見。
會上,各方圍繞“十一五”以來各省(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情況以及“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思路、發展戰略、發展重點和規劃編制等議題進行交流,就“十二五”各省(市)在交通大通道、省際接口、運輸服務等方面加強區域合作的問題進行了磋商。
會議期間,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分別與江西、浙江兩省交通運輸廳簽訂交通合作協定,並與安徽省交通運輸廳舉行了第三屆華東六省一市區域交通發展協作會議交接儀式。

華東六省一市行賄黑名單查詢系統啟動

在華東六省一市有行賄犯罪“污點”的都將被錄入檢察機關查詢系統,明年1月1日起,普通公民或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即可在上海各區檢察院查詢。華東六省一市檢察機關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數據交換平台今天在上海啟動,同時啟動的還有上海市各級檢察院行賄檔案查詢系統。最高人民檢察院預防廳、華東六省一市檢察機關及上海市紀委負責人等出席啟動儀式。新啟用的行賄“黑名單”查詢系統呈現四大看點:一是範圍更廣,囊括了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的行賄犯罪檔案,掃除了因信息不流通帶來的查詢“盲點”,查詢領域也由原來的建設、金融、醫藥衛生、教育、政府採購等五個領域擴大到所有領域。二是信息更全,系統中不僅收錄了個人行賄、單位行賄的犯罪記錄,還錄入了受賄檔案信息和行賄行為檔案信息,用於檢察機關內部管理和分析。三是速度更快,資料庫建立了增量平衡機制,實現各省市行賄犯罪資料庫同步更新,在六省一市內任何檢察機關查詢,都可以快捷方便地查詢到六省一市的數據。四是功能更強,系統除查詢、管理、錄入與編輯、分析統計、數據交換等五大功能外,還具有數據兼容和擴展功能,充分轉換並利用已積累的行賄犯罪檔案信息,使系統套用能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擴充而不影響已建系統的正常運行。已經開通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錄入了1997年以來由華東六省一市檢察機關立案偵查並經法院裁判的個人行賄、單位行賄、對單位行賄、介紹賄賂犯罪案件信息。該系統將從明年1月1日起受理公眾和社會各方查詢申請,需要查詢者可持書面申請和本人身份證複印件、單位介紹信,前往就近的檢察機關申請。

長三角陣營

華東六省一市中,其中安徽,上海,浙江,江蘇關係最為密切,建立了大長三角規劃。長三角地域的眾多城市也結成聯盟。長三角陣營是華東六省一市發展的最為核心的區域。其中上海市龍頭,江蘇和浙江是主要的經濟腹地。安徽成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