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市

舒蘭市

舒蘭位於吉林省的中北部,地理坐標43°51′-44°38′、東經126°24′-127°45′。為省轄縣級市,委託吉林市代管。轄境南與吉林市龍潭區、蛟河市交界,西隔松花江與九台市相望,東北與黑龍江省五常市接壤。全市東西長105千米,南北寬77千米,總面積4557.05平方千米。總人口7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3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5.1萬人。轄5個街道、10個鎮、5個鄉: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環城街道、吉舒街道、鐵東街道、白旗鎮、朝陽鎮、上營鎮、平安鎮、水曲柳鎮、法特鎮、溪河鎮、小城鎮、開原鎮、金馬鎮、蓮花鄉、亮甲山鄉、新安鄉、七里鄉、天德鄉。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舒蘭市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與老爺嶺匯合處,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位於北緯43°51′至44°38′,東經126°24′至127°45′。南接化工之城吉林市,北聯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西隔松花江九台市相望,東與蛟河市接壤,幅員面積4557平方公里轄4街、10鎮、9鄉,人口67萬。1910年設縣,1992年撤縣設市,為省轄縣級市。

美麗富饒的舒蘭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蘊藏著巨大的開發潛力。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分布面廣,可利用性大。褐煤地質儲量5.86億噸,工業儲量3.3億噸,素有“百里煤海”之稱,是國家重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草炭儲量6000萬噸,居全省儲量的第二位;耐火粘土總儲量10149萬噸,水曲柳粘土已定名為中國球土,儲量973萬噸,以粘結力強、可塑性好、耐火度高而馳名中外;花崗岩儲量1579萬立方米,紋理鮮明,質地細密,耐壓力強;矽石儲量3100多萬噸,品位高、質量好;河沙、卵石、江浮石、礦泉水均儲量大、質量好,適於批量開發。經濟動植物品種多,利用價值高。藥用植物有119科587種,其中常用藥材265種。有長白參、天麻、川貝、細辛、鹿茸等名貴藥材;蕨菜、薇菜等山野菜資源取之不盡且大量出口;白瓜籽、豆粕、小麻籽、蘑菇、木耳、蜂蜜、林蛙油等土特產品十分豐富。1998年,舒蘭市被國家命名為全國唯一的商品林蛙種苗培育基地。農業經濟發達,盛產水稻、玉米、大豆、小雜糧,年糧食產量65萬噸左右,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國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森林經營面積14.8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1003萬立方米;境內水資源豐富,有第二松花江、細鱗河、霍倫河、拉林河等大小92條江河和數百個大中小型水庫,養魚水面6.8萬畝,擁有年產3億尾的東北魚苗良種孵化基地。工業基本形成了以醫藥化工、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建材生產、能源開採為主的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生產體系。

舒蘭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四通八達的公鐵運輸網路,拉濱、龍舒兩條鐵路貫穿全市南北,連線全國各地。有國、省、市級7條幹線公路通往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大城市,榆江線二級公路已全面竣工,五樺線一級公路預計2003年末竣工通車。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全市實現了城鄉電話程控化,程控交換機總容量已達10.3萬門,具有“信息高速公路”之稱的寬頻數據業務套用日益廣泛。市內建有一次變電所和二次變電所各一座,年供電能力3.1億千瓦時,直接與東北輸變電網相接。

改革開放的春風,給舒蘭帶來勃勃生機,經濟建設穩步發展,城鄉市場日益繁榮,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今日之舒蘭,政通人和,呈現一派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行政劃分

舒蘭市行政劃分2003年底,舒蘭市轄4個街道、10個鎮、9個鄉: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環城街道、吉舒街道、白旗鎮、 朝陽鎮、 開原鎮、上營鎮、水曲柳鎮、平安鎮、溪河鎮、法特鎮、小城鎮、金馬鎮、七里鄉、蓮花鄉、青松鄉、亮甲山鄉、天德鄉、慶豐鄉、新安鄉舒郊鄉二道河子鄉,1個工業區,共有321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舒蘭”一語,據史料記載:舒蘭——果實也,(見《寧古塔紀略滿漢語義》卷四第3頁)。又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注釋“舒蘭:滿語,譯釋為果實”由此得知“舒蘭”二字意譯為果實。據有關史料記載:舊時舒蘭境內霍倫川、四合川一帶盛產山珍、山果,被清朝政府列禁為封貢禁山,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大量山珍果實。而舒蘭驛站(現在的溪河鄉舒蘭站)則是果實集中之地,舒蘭這個名就此延續下來,於宣統二年由吉林省民政司批准:“設一縣缺治舒蘭站曰舒蘭縣》”。(《錄于吉林省檔案》)。

舒蘭建縣雖然較晚,但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人類活動。據近年來考古文獻記載,法特黃魚圈文化遺址說明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勞動、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經歷了古肅慎時期;從漢代到北魏時期屬於扶餘奴隸王國,後被高勾麗所侵;唐朝時候是渤海王國的轄地;明代屬阿林衛地;清初為扈倫烏拉族所據,大部區域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統轄。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寧古塔將軍開始主持修築柳條邊牆,南從開原縣威遠堡邊門起,北到法特東的亮山上。法特哈門邊內(後又名巴彥鄂佛羅邊門)是此段邊牆最北頭的一個邊門,位於舒蘭境內。邊門設防禦人員,管理邊禁采捕事宜。雍正三年(1725年)設巴彥鄂佛羅旗屬,負責邊門的守衛、開關、來往行人的稽查。在法特哈門和溪河還有法特哈驛站和舒蘭驛站,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驛站改為文報局,民國時期又改為郵政局。。隨著清朝封禁政策逐漸失去作用,到鹹豐十年(1860年),吉林將軍向皇帝奏摺,要求開發舒蘭平原三十萬畝官荒,從此大量的關內流民進入舒蘭境內,西部、中部地區逐漸繁榮起來。

宣統元年(1909年),吉林府派員在舒蘭“六道荒”境內成立設治局,由設治委員統轄境內之事。同年十二月,水曲柳崗區劉文卿授命調查搶坡子(今朝陽鎮)一帶地形、交通情況,擬設舒蘭縣疆域。經過勘察該人繪製了一份《調查新設舒蘭縣幅員邊址圖》呈文上報吉林省民政廳。

民政司於宣統二年(1910年)二月二十日,派舊府經歷陳士驥等人呈文詳報舒蘭境內山川河流、交通草圖、地名清單一份予吉林省民政司。一個月以後,舒蘭縣被正式批准設治,縣公署設在搶坡子(今朝陽鎮)。

大同二年(一九三三年)實行縣制改革,舒蘭縣政府改稱縣公署。

康德七年(一九四0年)七月,縣公署由朝陽移至“四家房”(今舒蘭鎮)。偽滿初期把東北劃為十四省(一九三四年十二月),舒蘭縣仍屬吉林省管轄。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本侵略者戰敗投降,東北光復。同年十二月十八日,東北人民自衛軍田松支隊解放了舒蘭。

一九四六年一月,舒蘭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2年10月8日,撤銷舒蘭縣,設立舒蘭市。為省轄縣級市,委託吉林市代管。

地理概況

舒蘭市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與老爺嶺匯合處,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南接化工之城吉林市,北聯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西隔松花江與九台市相望,東與蛟河市接壤,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

舒蘭市為省轄縣級市,地處長白山余脈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位於北緯43°51′至44°38′,東經126°24′至127°45′,南接風景秀麗的吉林市,北聯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西隔松花江與吉林省省會長春市相望,周邊分別與吉林省蛟河市九台市榆樹市以及黑龍江省五常市接壤。年均氣溫4.3攝氏度,年均降雨 683毫米,相對濕度69%,年無霜期140天,年有霜期225天,主導風向南風頻率19%,南西南風頻率13%。

舒蘭市幅員面積4557平方公里,東西長105公里,南北寬77公里,平均海拔740米,其中耕地面積13.7萬公頃。舒蘭市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是吉林省第十大產糧縣,是吉林地區最大的農業縣,有機食品生產通過國際有機食品認證組織(ECOCERT)認證,是2007年農業部表彰的200個“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之一。年糧食產量96萬砘,其中玉米45萬噸,水稻40萬噸,大豆7萬噸,其他作物4萬砘。林地總經營面積為15.34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為111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1.6%,是全國惟一的商品林蛙種苗培育基地。舒蘭市是全國惟一的球粘土基地,被譽為中國軟質球粘土之鄉。地表水總量為10.83億立方米,集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7條,主要有第二松花江、呼蘭河拉林河細鱗河,全市有各類蓄水工程434座,總庫容37136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5118萬立方米。大型水庫1個,中型水庫5個,小l型水庫12個。

人口狀況

2006 年舒蘭市總人口65.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5.7萬人。

2000年,舒蘭市轄4個街道、9個鎮、10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660065人,其中:北城街道 42709人、南城街道 27430人、環城街道 30489人、吉舒街道 66909人、法特鎮 37368人、白旗鎮 39921人、溪河鎮 32377人、朝陽鎮 21397人、小城鎮 20843人、上營鎮 26301人、水曲柳鎮 33912人、平安鎮 37805人、金馬鎮 18027人、蓮花鄉 17446人、亮甲山鄉 22168人、二道河鄉 25206人、新安鄉 25562人、開原鄉 14203人、七里鄉 28497人、青松鄉 17136人、天德鄉 16927人、慶豐鄉 17084人、舒郊鄉 24111人、工業園區虛擬街道 16237人。

2003年底,舒蘭市轄4個街道、10個鎮、9個鄉: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環城街道、吉舒街道、白旗鎮、 朝陽鎮、 開原鎮、上營鎮、水曲柳鎮、平安鎮、法特鎮、溪河鎮、小城鎮、金馬鎮、七里鄉、青松鄉、蓮花鄉、亮甲山鄉、天德鄉、慶豐鄉、新安鄉、舒郊鄉、二道河子鄉,1個工業區,共有321個行政村。面積4557平方千米,總戶數19.1萬戶,總人口67.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萬人,占總人口的68.4%。

自然資源

舒蘭市舒蘭市植物
美麗富饒的舒蘭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蘊藏著巨大的開發潛力。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分布面廣,可利用性大。褐煤地質儲量5.86億噸,工業儲量3.3億噸,素有“百里煤海”之稱,是國家重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草炭儲量6000萬噸,居全省儲量的第二位;耐火粘土總儲量10149萬噸,水曲柳粘土已定名為中國球土,儲量973萬噸,以粘結力強、可塑性好、耐火度高而馳名中外;花崗岩儲量1579萬立方米,紋理鮮明,質地細密,耐壓力強;矽石儲量3100多萬噸,品位高、質量好;河沙、卵石、江浮石、礦泉水均儲量大、質量好,適於批量開發。經濟動植物品種多,利用價值高。藥用植物有119科587種,其中常用藥材265種。有長白參、天麻、川貝、細辛、鹿茸等名貴藥材;蕨菜、薇菜等山野菜資源取之不盡且大量出口;白瓜籽、豆粕、小麻籽、蘑菇、木耳、蜂蜜、林蛙油等土特產品十分豐富。1998年,舒蘭市被國家命名為全國唯一的商品林蛙種苗培育基地。農業經濟發達,盛產水稻、玉米、大豆、小雜糧,年糧食產量65萬噸左右,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國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森林經營面積14.8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1003萬立方米;境內水資源豐富,有第二松花江、細鱗河、霍倫河、拉林河等大小92條江河和數百個大中小型水庫,養魚水面6.8萬畝,擁有年產3億尾的東北魚苗良種孵化基地。

舒蘭市主要礦產資源有草炭、球粘土、花崗岩等,是全國惟一的球粘土基地,被譽為中國軟質球粘土之鄉。林地經營面積15.34萬公頃,宜林地面積4470.4公頃,活林木總蓄積量111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1.3%。主要樹種包括柞木、核桃秋、椴木、楊木、白樺等。經濟動植物主要有長白參、天麻、川貝、細辛、鹿茸等名貴藥材及蕨菜、薇菜、山野菜、白瓜籽、豆粕、小麻籽、蘑菇、木耳、蜂蜜、林蛙油等土特產品,是全國惟一的商品林蛙種苗培育基地。水資源總量10.9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0.8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2.32億立方米,重複利用量為2.24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為2.29億立方米。地表水集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7條,主要有第二松花江、呼蘭河、拉林河、細鱗河,全市有各類蓄水工程434座,總庫容37136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5118萬立方米。大型水庫1個,中型水庫5個,小l型水庫12個。全市養魚水面5000公頃,擁有年產3億尾的東北魚苗良種孵化基地。

林業資源

舒蘭市地處長白山老爺嶺和張廣才嶺交匯處,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林業及林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林地總經營面積14.85萬公頃,活林木總蓄積量1002.93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為44.4%,其中蘊藏著大量的林副產品,是長白山林蛙的主要產區,山核桃山野菜、野生山葡萄人參、川貝等都很豐富。豐富的林業及林副產品資源,為在我市發展營林經濟、木材加工和林副產品開發提供了物質基礎。

(1)木材 市現有林地14.85萬公頃,活林木總蓄積量1002.93萬立方米。

(2)林地及宜林地 市現有林地面積為14.85萬公頃。

林副產品

(1)林果 市山林資源十分豐富,是吉林省的重點林區,大面積的天然山林和優越的氣候條件,蘊藏著豐富的山野果資源。

(2)山核桃 市地處吉林省東北部,是半山區縣市,森林占地面積較大,僅胡桃楸占地面積達1636公頃,年產山核桃3萬噸,年採集量達2萬噸。

(3)山野菜、野生菌類 市東部山區生長著品種繁多的山野菜,主要有廣東菜(黃瓜香)、薇菜(牛毛廣)、蕨菜、水蕨菜、猴腿、刺嫩芽、柳篙、大葉芹、小根蒜、刺五加葉、蒲公英;野生菌類有木耳、蘑菇、猴頭、松茸等。年採集量1萬噸以上。

(4)人工蘑菇、木耳我市氣候條件適宜栽培各種食用菌,原材料十分豐富,且栽培歷史較長,有著豐富的栽培經驗和成熟的栽培技術。

(5)藥用植物 市藥用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藥用植物119科587種,其中常用藥材265種,主要有長白參、天麻、川貝、細辛、甘草等名貴藥材。尤其是人參、天麻、川貝等藥用植物產量較大。

(6)林蛙 市是長白山林蛙的主要產區,林蛙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我市的二道、上營、新安、青松、舒郊、小城、金馬、七里、開原等鄉鎮境內。

(7)野生動物

市有著大量的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黑熊、狗子、山免、野豬、山雞、狐狸、貉子、獾子、林蛙以及各類水生魚、蝦河蚌等。

水利資源

境內有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兩大水系。第二松花江幹流境內流域面積623.8平方公里,拉林河及其支流境內流域面積3933.3平方公里,其較大支流卡岔河、細鱗河、呼蘭河均發源於舒蘭市。

舒蘭市已建成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5座,小(一)型水庫12座,小(二)型水庫94座,塘壩及山塘3250座,攔河壩150座,橡膠壩12座。養魚水面6.8萬畝,年產綠色無污染商品魚5700噸。亮甲山水庫正常庫容6000萬立方米;小城水庫正常庫容1200萬立方米;新安水庫正常庫容1953萬立方米;響水水庫正常庫容1265萬立方米;太平水庫正常庫容602萬立方米;謝家店水庫正常庫容338萬立方米。

不僅水利資源豐富,且水質好,適合養魚、灌溉水田及開發旅遊業。如亮甲山水庫不僅有水,而且依山,自然風光與人文環境完美結合,搞水產養殖及開發旅遊業十分適宜。

礦產資源

據舒蘭市國土資源局地礦分局提供的資料表明,我市現有礦產資源十餘種,主要有褐煤、煤矸石、球粘土、耐火粘土、花崗岩、矽石、大理石、玄武岩、草炭、鉬礦、天然礦泉水等資源。具體情況如下:

基礎設施

(圖)舒蘭市格來得熱電有限公司舒蘭市格來得熱電有限公司

舒蘭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四通八達的公鐵運輸網路,拉濱、龍舒兩條鐵路貫穿全市南北,連線全國各地。有國、省、市級7條幹線公路通往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大城市,榆江線二級公路已全面竣工,五樺線一級公路預計2003年末竣工通車。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全市實現了城鄉電話程控化,程控交換機總容量已達10.3萬門,具有“信息高速公路”之稱的寬頻數據業務套用日益廣泛。市內建有一次變電所和二次變電所各一座,年供電能力3.1億千瓦時,直接與東北輸變電網相接。

交通運輸

舒蘭市交通便利,公鐵運輸網路十分發達。拉濱、龍舒兩條鐵路貫穿舒蘭市區,境內有豐廣、吉舒、東富、馬鞍嶺、上營、小城、水曲柳、平安、舒蘭9個火車站,貨物年吞吐量能力400萬噸,其中舒蘭車站吞吐量150萬噸—200萬噸/年,吉舒車站吞吐量70萬噸—100萬噸/年。全市境內現共有公路822條,總里程2635公里。國、省、縣級8條高等級幹線公路通往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大城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經濟發展

近年來,舒蘭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核心,高起點謀劃、高目標要求、高標準推進,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努力壯大支柱產業,不斷擴充經濟總量,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63.8億元,比上年增長32.8%,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7億元、11.7億元和25.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4%、88.7%和31.9%;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26345萬元,比上年增長3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2億元,同比增長2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9億元,比上年增長2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200元和423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3%和12.9%

項目建設

舒蘭市依託資源、產業和政策優勢,採取有力措施,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實行了項目建設推進制,成立以市級領導為組長的項目推進組及產業項目攻關組,做到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班子、一抓到底。創新引資方式,拓寬引資渠道,構建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招商引資新格局。提出凡是能給舒蘭納稅、能形成稅源、對財政有貢獻、對農民增收有益的,對拉動地方經濟成長有利,無論是大項目還是小項目,無論是境內資金還是域外資金,都是招商對象。同時,加大“走出去”招商工作力度,到重點地區和知名企業進行攻關。啟動實施了重點工業項目“246”工程,每年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竣工投產20項,開工建設40項,開展前期推進60項。通過這些措施,引進和實施了一批投資規模大、產出效益高、市場前景好、拉動能力強的項目。2007年,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7億元,比上年增長67.3%,其中工業項目到位資金29億元,比上年增長31.8%。全年新開工建設100萬元以上項目221個,其中億元以上8個,3000萬元至億元49個,1000萬元至3000萬元92個。開工建設了2萬噸/年大豆濃縮蛋白、2000萬隻/年肉雞加工、匯源飲料食品、洪德堂製藥、出口家具等40個超千萬及億元工業項目,其中2000萬隻/年肉雞加工、匯源飲料食品、洪德堂製藥等20個項目建成投產,達產後年可實現稅金近2億元。

開發區建設

舒蘭經濟開發區於2005年9月24日經吉林省政府批准建立,開發區規劃面積28.85平方公里。經過不斷發展和建設,已完成1.45平方公里起步區的規劃建設,修建“一橫二縱”路網和市政配套,日處理2500噸污水處理廠也將建成投入使用,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達到了“七通一平”,項目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2007年,新入區30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其中億元以上2個,匯源集團、雨潤集團、松源集團等知名企業落戶開發。累計開工建設項目11個,9個項目建成投產。區內企業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15億元,新增稅收1.2億,安排近5000人就業。

工業經濟

舒蘭市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存量資產資源優勢,堅持以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生產要素向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轉移,形成了醫藥化工、汽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礦產資源開發四大主導產業,工業經濟整體實力穩步提高,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舒蘭市已成為吉林省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和合成藥生產基地。其中,合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綜合生產能力列全國同行業第二位,產品70%出口。聖基公司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產品90%以上出口。阻尼公司生產的汽車阻尼板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0%。白翎羽絨公司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羽絨生產企業,產品全部出口。2007年,全市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5.4億元,比上年增長43.1%;稅金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3.3%;利潤3300萬元,比上年增長84.3%。首次培育出合成藥業、礦業集團2戶納稅2000萬元以上企業。

農村經濟

舒蘭市是農業大市,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舒蘭市圍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積極推進農業生產,糧食總產量長年穩定增長。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生產的組織化、市場化、工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目前,舒蘭市已經形成了綠色水稻、綠色優質大豆、優質專用玉米、有機雜糧、中草藥材及生豬、黃牛、肉(蛋)雞、白鵝、林蛙十大農業主導產業,擁有各類產業化龍頭企業45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13戶,國家級龍頭企業1戶。2007年,全市新發展地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戶,引進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5戶,新生成飼料加工企業5戶;新建牧業小區41個,生豬、黃牛、肉雞、白鵝飼養量分別達到85萬頭、53萬頭、3800萬隻和165萬隻,分別比上年增長21%、17.3%、102%和25.8%,養殖大戶達到4100戶;新發展農村經濟組織、專業協會38個,經紀人110人;新建農業科技示範園區34個、標準化種植基地6個,推廣農業新技術15項、農機新技術12項。

民營經濟

舒蘭市通過採取有效的服務措施,積幫扶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圍繞“民營經濟騰飛計畫”,大力實施成長型民營企業培育工程,16戶企業納入全省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計畫。同時,開通了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網站,為企業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為創業者提供貸款支持。2007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5億元,比上年增長20.3%;稅金1.55億元,比上年增長19.2%;新生成個體工商戶1950戶,私營企業155戶。

外貿經濟

舒蘭市積極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外貿出口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外向度明顯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有力地帶動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市也先後被省確定為農產品出口重點縣、外貿出口先進縣。舒蘭市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大力培植出口主體,不斷擴大出口規模。2007年,全市新發展外貿進出口經營權企業2戶,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連續5年出口創匯超過千萬美元,在全省縣(市)排位中始終名列前茅。

糧食基地

舒蘭市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是吉林省第十大產糧縣,是吉林地區最大的農業縣,有機食品生產通過國際有機食品認證組織(ECOCERT)認證,是2007年農業部表彰的200個“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之一。年糧食產量96萬砘,其中玉米45萬噸,水稻40萬噸,大豆7萬噸,其他作物4萬砘。林地總經營面積為15.34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為111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1.6%,是全國惟一的商品林蛙種苗培育基地。舒蘭市是全國惟一的球粘土基地,被譽為中國軟質球粘土之鄉。地表水總量為10.83億立方米,集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7條,主要有第二松花江、呼蘭河、拉林河、細鱗河,全市有各類蓄水工程434座,總庫容37136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5118萬立方米。大型水庫1個,中型水庫5個,小1型水庫12個。

社會事業

科技

舒蘭市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鼓勵科技進步創新,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逐年提高。現有各類科技經濟協會108個,會員13000人。

教育

全市有高級中學4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2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普通中學總計34所,在校學生29291人;國小總計186所,在校學生34153人;幼稚園146所,在園兒童7427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9人;職業高中1所,在校學生948人。

文體

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藝術館1個,圖書館1個,少年業餘體校1所,檔案館1個,向社會開放檔案2.0萬卷。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小城鎮完顏希尹家族墓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珠山遺址,即法特黃魚圈遺址),吉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老黑溝慘案遺址、嘎呀河古城遺址。市區擁有體育場1個,有組織的各項健身活動站23個,自發活動站11個,被命名為全國體育先進縣。

衛生

全市共有衛生醫療機構35個,衛生技術人員1412人,醫療床位1938張,主要設備有核磁共振、螺鏇CT、德國西門子螺鏇CT掃描機、日本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口高檔彩超等。

廣播電視

有廣播電台1座,每日播出節目9小時15分,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5%。有線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節目增至41套,實現了縣至鄉的光纖聯網,將舒蘭中心城區的41套節目下傳至各鄉鎮。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1.7%。

交通郵電通訊

全市公路貨物周轉量9157萬噸公里,旅客傳送量11009萬人公里。郵政業務總量完成2490萬元。本地固定電話用戶為98175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為34501戶,鄉村電話用戶為72840戶,小靈通電話用戶為9166戶。行動電話用戶達19.8萬戶。

金融保險

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49.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23.5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38.7億元。全年保險費收入8336萬元,其中財產保險收入895萬元;人身保險費收入7441萬元;財產險賠款金額為723萬元,人身險賠款金額為4717萬元。

勞動就業

2007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15萬人,開發公益崗位800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2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0.51個百分點;累計勞務輸出17.9萬人,當年實現勞務收入8.8億元。

社保福利

2007年,全市參加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職工分別達到3.9萬人和2.3萬人,享受社會保險離退休職工人數達1.6萬餘人,養老和失業保險金髮放金額為13227萬元,發放率均達到100%,社會保險覆蓋面達到98%。全市共有養老院19個,收養孤寡老人591人。全市擁有福利企業6戶,安置殘疾人員62人;全市共有38681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救濟金達到6200萬元。

民族宗教、僑務外事等社會事業也都得到了全面發展。

城市建設

(圖)舒蘭市舒蘭市社會事業

舒蘭市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高起點謀劃、高目標要求、高標準推進”為原則,以促進舒蘭經濟快速發展為出發點,以提升城市形象、最佳化發展環境、完善服務功能、服務人民民眾為宗旨,突出服務經濟、關注民生兩大主題,積極實施“南展東拓”城市發展戰略,以城市棚戶區改造為主線,全面完成各項城鄉建設管理工作,為舒蘭市經濟快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南展東拓”戰略

東部新城區建設初具規模,南部城區改造全面開工

棚戶區改造工作

煤礦棚戶區改造工作已準備就緒,全年完成城市棚戶區拆遷面積16.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3606戶,11400人,全年城市棚戶區7個區域開工總面積36.3萬平方米,其中14棟7.5萬平方米回遷安置樓竣工。建築面積2320平方米,總投資2000餘萬元的鐵東供熱中心當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一方面整合了東部城區供熱資源,改善了城市環境,另一方面也使東部城區供熱質量明顯提高。

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市政道路工程、綠化工程、亮化工程、給水工程、環衛工程。

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工作以提升城市形象為目標,以整治市容市貌、交易秩序為重點,實現由簡單粗暴執法向嚴肅文明執法轉變;由突擊整治向長效管理轉變;由強制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轉變。
城市管理工作、城市衛生工作、供熱物業工作、城市供水工作

新農村建設

舒蘭市自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先易後難,分層落實”的原則,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尊重農民意願、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2006年以來,按照省、市要求,我市共確定各級試點村鎮24個,包括2個試點鎮和22個試點村。其中省級試點鎮為平安鎮,縣級試點鎮為白旗鎮;省級試點村3個,分別是溪河鎮雙印通村、白旗鎮溝子北村和水曲柳鎮水曲村;吉林市級試點村2個,分別是法特鎮楊林村和新安鄉聯合村;縣級試點村17個。全市各級試點村鎮經過兩年來的不懈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階段性成果。
一、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為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舒蘭市將新農村建設工作作為全市的重點工程、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運殿余,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守信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宋傑、副市長孫精昌任副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各鄉鎮街也分別成立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主管鄉鎮長(主任)任副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負責當地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進行具體指導和協調工作。
一是圍繞“五一、五好”活動為載體,全面啟動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我市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圍繞“五一、五好”活動為載體來開展,即“選擇一個好產業,發展一個好項目,創建一個好環境,營造一個好氛圍,建設一個好班子”,研究制定了我市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相關政策,成立了組織機構,召開了相關會議,落實了責任,改變為以往局包鄉鎮為局包新農村試點村,確定了68個幫扶部門和幫扶任務及責任,全面啟動新建設試點工作。
二是實行市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例會制,定期聽取全市新農村建設情況的匯報,研究解決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存在的問題。市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每季度的最後1個月的25日為例會日,專題研究解決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截止目前,共召開了4次常委會,7次政府常務會。同時,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辦公室成員由5人構成,其中專職工作人員2名,市財政撥付辦公經費12萬元,購置了辦公設備。市新農村辦每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
三是以市委、市政府兩辦[2007]20號檔案下發了《舒蘭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鎮重點工作內容及考核標準》,進一步明確了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及目標。市委書記運殿余、市長趙守信、市委副書記宋傑、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范亞傑、副市長孫精昌等領導,先後深入試點村鎮進行調查研究8次,進行現場指導,督促檢查新農村建設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四是對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即每2個年度為一個周期,對全市22個各級試點村分類進行考核,對排在倒數第一位,且總分低於85分的村予以淘汰,同時。給予試點村所在鄉鎮街黨委書記免職處分,同時追究幫扶部門責任。
五是實行政策傾斜。即全市各部門向上級爭取涉農惠農政策方面的項目和資金集中向各級試點村投放。目前涉及的項目包括安全飲水項目、沼氣池建設項目、綠化美化項目、億萬農民健身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綠色證書培訓項目、科技入戶項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農田滅鼠項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項目、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等。
六是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傳活動,使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農村文化陣地,及時報導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成功經驗、先進典型,不斷激發社會各方面的建設熱情。據統計,全市共發放《舒蘭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簡報》17期,利用市電視台及鄉鎮電視差轉台開展電視講座74次,發放宣傳單10萬餘份,利用鄉鎮大集開展送科技文化下鄉活動28次,出動宣傳車27台次分東西兩片進村入屯進行宣傳。
七是建立了績效督查機制。制定科學的目標考核體系,獎勵先進,鞭策後進,堅持目標、任務完成效果一票否決制,確保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市新農村辦公室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的辦法,組織人員深入試點村鎮,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此外,每年我市還組織1-2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老幹部等對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鎮進行視察,請他們提出意見和建議,指導新農村建設。到目前為止,共組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及老幹部視察活動4次。市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完成或超額完成新農村建設指標任務的鄉鎮街、村及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八是幫扶工作力度,落實幫扶措施。省糧食局局長祝光輝、副局長李賀軍等人員先後多次來到舒蘭市,深入到省級試點鎮平安鎮及三個省級試點村進行調研,兩年來共投放資金70萬元,用於解決試點村安全飲水、污水排放、路燈亮化等相關項目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從我市的68個幫扶部門抽調68名優秀的年輕幹部深入農村蹲點工作,指導新農村建設。財政局積極與白旗鎮溝子北村對接,並通過策劃項目向上爭取產業扶貧資金,項目已經上報。林業局在試點村鎮綠化中,不但為所幫扶的溪河鎮雙印通村提供苗木,而且能從全局出發,為其他各級試點村鎮提供綠化用苗,其中省級綠化示範鄉鎮平安鎮就植樹7萬多株,折合資金22萬元。菸草公司和社保公司積極與新安鄉安陽村對接,並實地踏查,準備幫助安陽村修建了700延長米的鐵柵欄和300米的排水溝。據統計,我市的68個幫扶部門兩年來為所幫扶的試點村解決資金物資折合人民幣289.5萬元。
二、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發展主導產業,不斷提高試點村鎮農民收入
一是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全市共建設了17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其中,玉米科技示範園11個,總建設規模為76公頃,分布在11個鄉鎮的11個試點村;水稻科技示範園9個,建設規模為272公頃,分布在6個鄉鎮的9個試點村;園藝特產類園區2個,分別是小城鎮的250公頃西瓜科技示範園和白旗鎮溝子北村的100棟菜苗科技示範園。在各類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中共示範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12項,實現了用現代化農業技術武裝園區,用現代化設備裝備園區的一些初期目標。套用上述逐項新科技手段,增加農民收入60萬元。
二是牧業小區建設。2007年,在原有175個牧業小區基礎上,又新建牧業小區41個,其中肉雞園區40個,生豬園區1個。創產值450萬元,農民增收90萬元。
三是勞務經濟。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已突破16萬人。各級試點村鎮共轉移農村勞動力34945人,其中常年轉移的有23225人,季節性轉移的有10107人。以“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陽光工程”為主要載體的農民工培訓已達到17130人。轉移農民人均增收8500元,農村勞務經濟已成為試點村鎮農民實現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小城鎮四合村長期在外務工經商人員388人,該村人均收入8000元。
四是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全市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已經發展到114個,其中各級試點村鎮已經發展到41個;農村經濟人隊伍已經發展到2594人,其中各級試點村鎮已發展到154人。這些合作經濟組織和經紀人共分為10類,有稻米加工銷售、食用菌、蔬菜、生豬養殖、肉蛋雞養殖、黃牛養殖、白鵝養殖、蜜蜂養殖、勞務輸出及農業機械合作社等。
五是新型農民培訓工作。2007年,在全市17個鄉(鎮)街選定了包括22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在內的35個村,1400人中開展了新型農民培訓工作,重點組織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等5個培訓單位對此項目具體實施,進村入戶進行培訓指導。主要培訓內容有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有機小雜糧栽培技術、無公害蔬菜保護地生產栽培技術、食用菌生產栽培技術及農村相關政策法規等。
(二)以“環境整治月”為重點,切實搞好綠化美化和環境整治
各級試點村鎮在“環境整治月”活動方案下發後,馬上召開班子會議、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並利用農閒有利時機,利用各種形式,廣泛發動村民,轉變環境意識,改變生活陋習,淨化生活環境,美化生存空間,按照環境整治的標準及具體要求,使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市、鄉、村三級領導都親臨一線,坐鎮指揮。在“五化”治理的過程中,傾聽民眾的呼聲,尊重農民的意願,試點村全體班子人員與民眾一起勞動,共同治理,使各級試點村鎮的人居環境有了較大的改觀。在2007年4月和8月份次環境整治中,全市各級試點村鎮總計投入資金600多萬元,用於垃圾的清運、環衛設施的購置、改水、改氣和基礎設施建設。據統計,在此次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中,全市共清運垃圾10萬立方米,搬遷柴草垛6500個,清理三堆1000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築62處,組建衛生保潔隊52個,保潔員204人,確保了環境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各試點村鎮還建立了長效的管理機制,完善了村規民約,制定了門前三包制度,並安排專人進行檢查。比如上營鎮中營村制定了等級評比制度,對各農戶的環境衛生分成甲、乙、丙三等,檢查後按等掛牌。平安鎮金星村把全村分成4個責任區,每個區確定一個責任人,把庭院衛生、村屯衛生都納入責任區管理,並進行評比。
(三)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試點村鎮的生產生活條件
一是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2006年,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在國債資金尚未下達批覆的情況下,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由省級財政補貼資金100萬元,省級幫扶單位省糧食局扶持40萬元,村民自籌部分資金70萬元(溝子北村每戶集資400元,雙印通村每戶集資300萬元)先後實施了白旗鎮溝子北村、溪河鎮雙印通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按照省政府與我市簽訂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責任書要求,2007年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總投資為1960萬元,其中國債投資885萬元、省級配套資金645萬元、地方自籌資金430萬元,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
二是實施了排水工程綜合整治。2006年省級財政補貼資金100萬元,用於平安鎮兩齣口排水、下水清淤工程及環衛保潔工程建設。同時,各級試點村共投資30萬元,修建排水溝85000延長米,改變了污水橫流、污穢不湛的狀況。
三是實施農村清潔能源工程。2006年,通過積極申報下,農業部首批“農村清潔能源(戶用沼氣)”國債建設項目共落實給我市1015戶,爭取到國家補貼資金121.8萬元。2007年5月中旬,分別在溪河鎮雙印通村和蓮花鄉東大村進行試點建設,每個村試建2個。現已在全市10個試點村建造沼氣池600座,其中朝陽鎮合興村作為我市縣級試點村完成沼氣建設160座。
四是強化了農村文化體育設施建設。2006年以來共向省、市爭取民眾體育健身器材130餘件,價值5萬多元,其中2007年上半年爭取到的第一批器材100餘件,價值4萬元,已撥付到平安鎮、溝子北村和雙印通村。另外,安排村文化室建設項目172個,總建設面積近3萬平方米。同時,上報“農家書屋”建設項目4個,其中省級3個,分別是白旗鎮的溝子北村、溪河鎮的雙印通村和水曲柳鎮水曲村;縣級1個,為開原鎮的八里村。在此基礎上,由省財政支持1.4萬元,縣財政匹配1萬元,以試點村鎮為主,共落實了280場電影的放映任務,極大地豐富了試點村鎮農民的文化生活。
(四)總結先進經驗,以典型推進新農村建設向縱深發展
2007年9月22日,我市組織召開了新農村建設現場會,先後參觀了蓮花鄉東大村安全飲水工程、朝陽鎮合興村美化綠化清潔能源建設工程、小城鎮四合村勞務經濟、環城街道重禮村民營經濟、水曲柳鎮水曲柳村環境綜合整治等5個試點村先進的典型現場。會上,有10個試點村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和作法,主管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副市長孫精昌對我市新農村建設前段工作進行了總結,並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市委書記運殿余作了重要講話。這次現場會對全市新農村試點工作促動很大,各鄉鎮及試點村先後組織村社幹部和黨員民眾代表到先進村參觀學習,推進了我市新農村建設向縱深發展。

水稻之鄉

舒蘭市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利於農業發展,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穀子、小麥等,是吉林省主要水稻產區之一,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大麻、烤菸等。
品牌水稻生產企業有:永豐米業金禾米業山海米業海林米業等。其中出產的平安大米遠銷韓國等東亞國家

教育人文

細鱗河季刊是舒蘭市內重要的刊物。其濃重的地域特色勢必對舒蘭市的人文發展帶去積極貢獻。
舒蘭一中:每年向全國高校提供很多德才兼備的優秀畢業生。

著名人物

舒蘭市有金克義、雷恩奇、佟石、馬輝、金相喜、呂新、葉余等名人。

風俗民情

大秧歌
舒蘭“二人轉”,是在清末民初年間,由藝人張相臣和他師傅趙富,帶領徐珠等6人來到舒蘭縣大北岔(今二道鄉大北村)唱“雙玩藝兒”開始的。1919年,大北岔鬧枝溝的李青山,拜張相臣為師。後來溪河鄉敖花屯的李慶雲等再不受凌辱和壓迫,自行搭班演戲。在吉林省內活動最早,繼承和發展了東北地方的曲藝特點,舒蘭人民把“二人轉”稱為“自己個兒的戲”,吉林省稱舒蘭縣是“二人轉”的故鄉。
詩歌之鄉
舒蘭的詩歌創作始於1950年,最早問世的詩歌作品是於永江的《張二嫂》,發表在《東北文藝》刊物上。截止2013年,舒蘭市的詩人中有國家級會員4人,省級會員13人,市級會員35人。在國外發表詩作的有7人,35人次;18人受到詩評論家評論;出版詩歌4集,發表詩歌27500餘首,有37人從這裡走上詩壇。

中國城市大全-吉林篇

吉林省,簡稱吉,因境內吉林城而得名,省會長春市。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乾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