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粘土

球粘土,一種分布在英國西南部的土壤,特點是黏性大,一般用作特殊用途。

詞意解釋

一種富含有機質的高可塑性粘土,起名於英國。當初在英國開採時,為便於用馬車裝運,利用其可塑性,把它滾動成粗糙的,故稱之。

分布與特點

世界上球土的著名產地是英國西南部的南Devon北Devon和Dorset。據研究,上述地區的球土是始新世和漸新世時形成的沉積礦床(二次粘土礦床)。主要由無序高嶺土組成,並有石英雲母等礦物伴生,有機質的含量高達15%,主要化學成分是SiO2、Al2O3、H2O、H2及少量的Fe2O3、TiO2、Na2O、K2O。顏色多種多樣,以黑色、灰色為主。焙燒後,隨雜質含量不同呈白、黃、赭色等,質軟、黏性大,是陶瓷工業中的重要結合粘土。
據礦物成分,球土實質上是高齡土的特殊種屬,因為它有獨特的用途,因此在歐美陶瓷工業中把它稱為一種具特殊性質的粘土術語。球土在成分和物理性質上與我國所的木節土和部分耐火粘土(軟質)相似,而我國湖南洪江產於花崗岩中的白色球狀高嶺土,則不屬於中種俗稱球土的範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