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楠

腰果楠

腰果楠,樟科(Lauraceae)、蓮桂屬(Dehaasia)植物,產自中國台灣南部(蘭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腰果楠
種拉丁名:Dehaasia incrassata (Jack) Kosterm.
科中文名:樟科
科拉丁名:Lauraceae
屬中文名:蓮桂屬
屬拉丁名:Dehaasia
中國植物志:31:121

鑑別特徵

1)小枝圓柱形,淺灰色,具縱向條紋,無毛;

2)葉橢圓形或卵圓狀長圓形,長l0—l3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中脈在上面稍凹陷,下面明顯凸起,側脈兩面凸起;

3)第一、二輪雄蕊退化呈匙形、不育,第三輪雄蕊3、能育;果長圓形,長4.5厘米,熟時鮮紅色。

形態描述

生活型喬木,高l0一15米。

枝—葉:小枝圓柱形,淺灰色,具縱向條紋,無毛。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圓狀長圓形,長l0—l3厘米,寬5—7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薄革質,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稍凹陷,下面明顯凸起,側脈每邊8—10條,兩面凸起,弧曲上升,細脈脈網明顯;葉柄長約2.5厘米,腹凹背凸。

花—果:圓錐花序腋生,著生於小枝近頂端,無毛,乾時呈黑色,總梗長7厘米;花梗略纖細,長約3毫米;苞片細小。花被筒鐘形,花被片革質,果時脫落,寬卵圓形,長l.2毫米,寬l.4毫米。先端銳尖,邊緣具小緣毛。雄蕊與花被筒貼生,外輪及最內輪退化成退化雄蕊,第一、二輪退化雄蕊匙形,長1.1毫米,內面上方密被絨毛,外面略被微柔毛,最內輪退化雄蕊鑽形,密被絨毛,能育雄蕊3,為第三輪,密被絨毛,長1.3毫米,基部有兩個無柄的腺體花葯2室,室外向。子房卵圓形,部分陷入花被筒內,無毛,長約1毫米,花柱長約1.5毫米。果長圓形,長4.5厘米,直徑2.5厘米,熟時鮮紅色,無毛;種子大,具直生的

花果期:花期2—3月,果期8—11月。

產地分布

產我國台灣南部(蘭嶼),生於灌叢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