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潤楠

柳葉潤楠,樟科潤楠屬的灌木至小喬木分布在廣東、廣西、貴州南部、雲南南部。

基本信息

介紹

所屬卷:Machilus Nees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名:柳葉潤楠
其它中文名:牛眼樟(景洪),水邊楠(廣東),柳葉楨楠(海南植物志).

文獻來源

:Machilus salicina Hance(1885);Baker(1886);Hemsl.(1891);Dunn et Tutch.(1912);Chung(1924);Chun(1925);Merr.&Metc.(1937);Tanaka&Odashima(1940);Hand.-Mazz.(1931);Liou Ho(1932),(1934);Masamune (1943);海南植物志(1964)。
Persea salicina(Hance)Kosterm.(1962);Machilus salicina Hance var.glabra Allen ex Tanaka et Odashima(1938).

描述欄位

灌木至小喬木,通常高3—5米。枝條褐色,有淺棕色縱裂的皮孔,初時略被極細的絹狀微柔毛,後漸變無毛。葉常生於枝條的梢端,倒披針形至線狀倒披針形,間有長圓形,長(6.5)8—18厘米,寬(1)1.2—3厘米,先端通常短漸尖,間有近急尖,基部楔形,近革質,邊緣軟骨質,背卷,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幼時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白色絹狀微柔毛,老時上面全然無毛,下面被極疏白色絹狀微柔毛至無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側脈每邊通常約10—12條,斜展,兩面明顯,近葉緣消失,橫脈和小脈網狀,兩面呈明顯的淺蜂窠狀小窩穴;葉柄長(0.8)1—1.5厘米,腹凹背凸,無毛。聚傘狀圓錐花序多數,生於新枝上端,通常短小,長4—8厘米,少分枝,最下部分枝長僅達1.5厘米,總梗長2—5厘米,與各級序軸和花梗被或疏或密的絹狀微柔毛。花黃色或淡黃色,長達6毫米,花梗長(1.5)2—4毫米;花被外面被白色絹狀微柔毛,內面密被長柔毛,筒倒錐形,短小,長約1.5毫米,花被片6,長圓形,先端銳尖或近鈍形,外輪較小,長約4毫米,寬1毫米,內輪長4.5毫米,寬1.3毫米;能育雄蕊9,花絲尤其是基部密被疏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3.5毫米,花葯近卵狀長圓形,先端鈍,長1.2毫米,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長約4毫米,花葯長圓形,長1.3毫米,先端鈍,花絲基部有2個具柄的圓狀腎形腺體,腺體連柄長達花絲長之半,退化雄蕊位於最內輪,長約2.2毫米,先端三角狀箭頭形,柄密被疏柔毛;子房近球形,直徑約1毫米,無毛,花柱纖細,長達2毫米,柱頭略寬大,偏頭狀。果序伸長,約與葉等長,最長可達14厘米,鬆散而少果,序軸多少疏被白色絹狀微柔毛。果球形,直徑約7毫米,熟時紫紅色,無毛,頂端具小尖突;宿存花被片明顯反折;果梗略增粗,頂端粗達1.5毫米。 花期2—3月,果期4—5月。
分布及生境:產南部;生於江邊多石沙灘的灌叢、疏林或密林中,海拔490—540米。廣東廣西貴州也有。越南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