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花莧

腋花莧

植物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 植株全體無毛或近無毛,高20--65厘米,莖直立、細弱,自基部有分枝或不分枝,淡綠色或微帶紅色,略有縱溝;葉菱狀卵形、闊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微凹,有芒尖,邊緣淺波狀;葉柄長月葉片的一半;短穗狀花序腋生;苞片披針形,中肋在背部隆起;萼片長圓狀倒披針形,邊緣膜質,有芒尖;雄蕊略短於萼片;柱頭反曲,子房長圓形;胞果闊卵形,皺縮,稍長於花萼,周裂;種子透鏡形,黑色,光亮;花果期7--9月。

基本信息

簡介

腋花莧 腋花莧

腋花莧(學名:Amaranthus roxburghianus)為莧科莧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山西甘肅新疆寧夏河南西、河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8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曠地或田地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 植株全體無毛或近無毛,高20--65厘米,莖直立、細弱,自基部有分枝或不分枝,淡綠色或微帶紅色,略有縱溝;葉菱狀卵形、闊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微凹,有芒尖,邊緣淺波狀;葉柄長月葉片的一半;短穗狀花序腋生;苞片披針形,中肋在背部隆起;萼片長圓狀倒披針形,邊緣膜質,有芒尖;雄蕊略短於萼片;柱頭反曲,子房長圓形;胞果闊卵形,皺縮,稍長於花萼,周裂;種子透鏡形,黑色,光亮;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農田,路旁,和宅畔。

科屬分類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目中文名:中央種子目
科編號:24
科中文名:莧科
科拉丁名:Amaranthaceae
屬中文名:莧屬
屬拉丁名:Amaranthus
種中文名:腋花莧
種拉丁名:Amaranthus roxburghianus Kung
其它屬名:羅氏莧(中國北部植物圖志)
生境:曠地或田地旁
海撥低限:1800
海撥高限:1800
是否中國特有:否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分布

國外分布:印度斯里蘭卡
國內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

危害情況

部分蔬菜,棉花,豆類,玉米等作物受害嚴重。

莧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