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學名:Alternanthera pungens)是莧科蓮子草屬的植物。分布於南美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等地。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入侵福建(廈門)和海南(昌江)海邊或曠地,其花具刺,為令人討厭的雜草。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刺花蓮子草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學名:Alternanthera pungens又叫地雷草)是莧科蓮子草屬的植物。分布於南美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等地,生長於海拔800米至2,400米的地區,多生在路旁陽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刺花蓮子草,是莧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分枝多, 有白色硬毛。葉對生,同一對葉不等大,卵形、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

生物特性

一年生草本,生於海邊曠地、耕地邊、河漫灘、路邊荒地或乾熱河谷。花期5月,果期7月。種子繁殖。

形態特徵

刺花蓮子草刺花蓮子草

莖披散,匍匐,有多數分枝,伏生白色硬毛。葉對生,同一對葉不等大,葉片形、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先端圓鈍,有一短尖。

頭狀花序無總花梗,1~3個腋生,白色,球形或長球形,長5~10mm;苞片披針形,長約4mm,先端有銳刺;花被片大小不等,2外花被片披針形,長約5mm,花期後變硬成銳刺,中部花被片長橢圓形,長3~3.5mm,扁平,近頂端牙齒狀,凸尖,2內花被片小,凸形,環抱子房;雄蕊5;退化雄蕊遠比花絲短,全緣、凹缺或不規則牙齒狀。

生長環境

一年生草本,生於海邊曠地、耕地邊、河漫灘、路邊荒地或乾熱河谷。花期5月,果期7月。種子繁殖。
原產地:南美洲;現廣布世界溫暖地區。適應能力強,可生長在褐土、鐵礬土、半不毛之地、平原乾熱河谷等環境下,常見於小溪畔、排水溝道、路邊、農家庭院、海邊曠地、耕地邊、河漫灘、荒地。

危害情況

入侵地:四川西南部,雲南,海南,香港,福建南部

入侵時間及地點:1957年在四川蘆山首次發現,蔓延很快。花被片頂端變成刺扎人,農民對這種植物極為厭惡。危害特點:一般性雜草。花被片頂端變成刺後扎人,傷害人畜。
控制方法:在結果前剷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