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135大型飛機

美國C-135大型飛機

1952年,波音公司開始研製生產DASH80(編號367-80),即波音707的原型機,並於1954年7月15日首飛,不久,在此試驗機的基礎上為美國空軍研製出軍用機C-135軍用運輸機,隨後該系列飛機大量生產,著名的KC-135空中加油機就是在C-315基礎上改型的。經美國空軍同意,1955年C-135的基礎上波音公司研製發展出民用型客機波音707,於1957年12月20日首次試飛,1958年10月正式投入航線使用,此後,波音707進行了不少改型,發動機由最初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更換為效率更高、性能較好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布局設計

美國C-135大型飛機美國C-135大型飛機
美國C-135大型飛機機艙可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為貨艙,可運送各種貨物。下半部各艙室除起落架艙外,幾乎全部是儲油艙。儲油艙分10個機身油箱和一個中央翼盒油箱,兩翼內部各有一個主油箱和一個備用油箱。硬式加油管的最長伸展距離為5.8米,可在上下54度、橫向30度的範圍內調節。KC-135E型可裝載約10.32噸的JP-4燃油,貨艙內最多能裝載3764千克貨物,裝載量相當大。

機組4人,包括正、副飛行員領航員加油操縱員。美國空軍現役的KC-135已經全部經過現代化改裝。目前主要的型號為KC-135R(配備F108-CF-100發動機)和KC-135E(配備TF-33-PE-102發動機)。現役部隊中約有該型加油機450架左右、州國民警衛隊158架、空軍後備役部隊30架。其中現役部隊配備KC-135R,州國民警衛隊同時裝備KC-135R與KC-135E,空軍後備役部隊只有KC-135E。KC-135系列計畫服役至2040-2050年,目前計畫將所有KC-135E逐年改進至KC-135R的水平。

美國空軍計畫在2002年9月啟動KC-135“靈巧加油機”計畫。這項計畫將把現役的40架KC-135加油機改裝成為“靈巧加油機”。空軍希望改進後的KC-135有更強的收集、傳遞和傳送信息能力,能使用不同的數據鏈在戰區內相互通訊聯繫,從而極大提高戰區加油的效率。此外,KC-135還將增添通信能力,安裝滾裝式超地平增強(ROBE)通信設備。這將使得KC-135在執行空中加油任務時,加速機上信息流動。ROBE系統為2英尺×4英尺,可像其他貨盤一樣固定在地板上。該系統是即將套用到加油機上的一系列可升級、模組化、機載中繼終端的第一種形式。空軍指揮、控制、情報、監視和偵察中心官員稱,該類SMART(靈巧)系統還可能用於其它平台,如無人機或海上艦船。開始時,ROBE在網路用戶間建立數據中轉,其最終目標是建立空中和空間作戰中心的戰場指揮官與戰場上和途中人員間的聯繫。

2006年11月,美國空中機動司令部(AMC)首長DuncanMcNabb將軍稱,他希望未來的空中加油機更像一架微型KC-10。McNabb說,他期望KC-X能攜帶大量貨物,以便減輕C-17、C-5和C-130的負擔。美國空軍的方案徵詢書草案中要求KC-X除了加油任務至少能攜帶6個貨盤和50名乘客。但McNabb表示,該項要求只是基於現在在役的KC-135能提供的能力。他希望的是一種具備貨運能力的多任務加油機。他對記者表示:"我們需要KC-X能執行C-17的任務,後者改變了我們空運的方式。"AMC官員現在伊拉克附近的基地部署了2支中隊20架C-17執行該地區的貨物運輸任務。今年夏季之前C-17多用於協助C-5機隊執行遠程跨洲際任務。C-17是通常提供戰場內運輸服務的C-130貨物運輸能力的三倍,一次任務能攜帶18個貨盤。由於飛機中央翼盒結構磨損相當一部分飛機飛行受限或停飛等多種原因,伊拉克周圍使用的C-130數量已減少三分之一,降為41架。McNabb勾勒了其未來貨運和空中加油機機隊構成計畫,其中包括190架C-17、111架C-5M(包括航電和發動機升級)、353架C-130(278架為最新H型、至少75架C-130J)、100架聯合貨運飛機(JCA)、417架KC-135R、59架KC-10和至少100架KC-X。空軍採辦策略草案要求購買179架KC-X。

改進機型

美國C-135大型飛機美國C-135大型飛機
美國C-135大型飛機由波音707機體改裝而成,長46.6米,翼展44.4米,機高12.95米。裝四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9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7280千克,最大航程可達1.2萬千米。飛行高度通常在15千米以上,巡航速度86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可超過12小時。藉助空中加油巡航時間最長可達20小時。

RC-135有多種改進型,包括A、S、U、V、W、X等型,最新型號為RC-135X,作用各不相同。RC-135S用於偵察彈道飛彈,可使用高精度光學探測裝置探測到再入彈頭。其機載電子偵察設備可以收集、處理和分析飛彈制導的電波頻率及相關信息,因此S型是美國戰區飛彈防禦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形上看,S型的主要特點是後機身有幾個水滴型天線罩。S型主要在太平洋西側抵近俄羅斯中國布置。

RC-135U型是早期的RC-135C電子偵察機的改型。側面的側視雷達加大,維持側面的雷達罩也加大。另外該雷達罩上方架設了偶極天線,易於辨認。

RC-135V和RC-135W型可實時偵測空中各種電磁波信息,對輻射源目標進行定位、分析、記錄和信息處理。機載雷達技術偵察系統可以收集預警、制導和引導雷達的頻率等技術參數,並對其進行定位。其測量範圍涵蓋目前世界上的各種雷達,測量精度高,脈衝寬度可精確到正負0.1微米,方位可精確到正負1度。機上通信信號偵察系統可偵察到音頻話頻電傳電報等信號。在1萬米高度巡航時可偵測到600至800千米外的電台。偵測到的電子信號自動錄音,並通過壓縮通信實時傳給地面站或返回基地進行處理。對特別重要的信息情報,可直接轉給地面站指揮官。機上還有紅外探測器前視雷達,探測距離達238至370千米,可在360千米內分辨出3.7米長的物體。V型是由C型和U型改進而來,機身下增加了多個情報收集片狀天線;右翼設定了新的通信天線;機身上設定特高頻/甚高頻天線。W型由老式的M型改進而來,近似V型,加裝了俗稱“豬鼻”的大型機頭雷達罩機頭設有更多的天線,機腹的天線比V型多。

系統配備

美國C-135大型飛機美國C-135大型飛機

最新的RC-135X型裝備電子光學探測系統,包括可視紅外偵察感測器雷射距離測量系統和任務檢驗軟體。這套系統可與美國空軍作戰飛機、地面指揮中心,甚至衛星直接聯繫,能夠把實時情報傳給上述平台的指揮人員。
各型的RC-135均裝有高頻、甚高頻和極高頻無線電通訊,以及由雷達和GPS/INS組成的先進導航系統。RC-135在偵察時,最大的優勢在於無須進入敵國領空,大大增強了其任務的自由度和靈活性。由於在國際空域飛行,無需考慮自衛,RC-135沒有配備武器系統。目前,美國空軍共有17架RC-135戰略偵察機,全部配備給一線現役部隊。

2003年3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被美國空軍選定向RC-135家族提供新的導航系統升級軟體,並增加綜合全球定位系統。契約的生產階段將用2006年開始交付的LN-120G,改裝現用的LN-20外場可更換組件。LN-20慣性導航系統是全球定位系統增強型慣性導航系統,採用機械陀螺和加速度計。在這次升級中將用零鎖定(Zero-lock)陀螺技術和先進技術加速度計,代替老式慣性導航裝置。

2003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SperryMarine業務部被美國空軍選中,負責為RC-135飛機提供雷達系統和備件。這一契約價值420萬美元,要求更多新一代的AN/APN-242彩色氣象與導航雷達的備件和系統,以替代RC-135機隊原裝的AN/APN-59型號。產品的交付計畫在11月開始,將持續到2004年5月。AN/APN-242系統是用於替代C-130、C-135飛機上使用的AN/APN-59雷達系統的產品。比起後者,AN/APN-242的外場可更換元件減少了近一半,而平均失效間隔時間提高了一個數量級。該系統可由飛行中隊級(unit-level)人員使用現有雷達敷設電纜連線器等在外場安裝,飛機不用作任何改裝。AN/APN-242雷達系統能實現氣象探測和規避、地形繪製和導航、飛機偵察和信標/敵我識別(IFF)詢問等功能。

2005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已被美國空軍選中為其RC-135偵察機系列提供30套LN-120G高精度天體導航系統。諾•格公司的LN-120G是可晝夜跟蹤星體的GPS增強型天體慣性導航系統。一旦LN-120G確定了星體位置,其將修正慣性導航系統提供的定位信息。重複這一過程能使LN-120G提供精度達20弧秒--世上能達到的最高精度--的航向信息。LN-120G的高定位精度使RC-135能精確地探測和偵察敵方目標,將目標數據傳送給JSTARS(聯合監視和目標攻擊雷達系統)監視飛機,並最終傳給攻擊機。"升級後的導航系統將改善RC-135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時提供一條經濟的備件供給途徑,"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導航系統部天體慣性導航系統項目經理MikeBorck說,"LN-120G還能滿足其它需要極精確導航的飛機要求。"LN-120G採用了現代化的硬體和軟體,增加了1套綜合全球定位系統。它還採用了零鎖陀螺儀技術、先進技術的加速度計和新型天體望遠鏡電子技術,將替代諾•格公司的LN-20天體導航系統。LN-20使用的是機械陀螺加速度計,已服役約30年。該項目研製階段,諾•格公司創建了新軟體、測試設備和空軍2005年後期將進行飛行試驗的原型機。契約生產階段將從2006年起用30套LN-120G設備替換現有的LN-20外場可更換設備。RC-135偵察機提供實時的現場情報蒐集、分析和分發功能。RC-135機隊最初由戰略空中指揮部用來滿足國家任務性情報蒐集需要,在其服役期間還參加了每次與美國財產有關的規模不一的武裝衝突。

2006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製的新LN-120G恆星導航系統在RC-135飛機上完成了首次飛行試驗。RC-135偵察飛機提供近實時的現場情報蒐集、分析和分發能力,最初美國空軍戰略航空指揮部使用該型機來滿足國家情報蒐集需求,服役期間,RC-135機隊還參與了各種關乎美國資產的大型武裝衝突。LN-120G是晝夜跟蹤恆星、GPS增強型恆星慣性導航系統。它採用恆星位置信息修正飛機慣性導航系統的定位信息,重複此過程能使LN-120G的航向信息精確到20秒弧--世界最高精度。"LN-120G同其所替換的LN-20系統相比,跟蹤和性能方面都有所改進,恆星更新率更快。"諾-格公司導航系統部導航與定位系統副總裁MarkCasady說。在LN-120G高精度位置信息輔助下,RC-135飛機探測到的敵方目標能被準確地定位並傳送給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ointSTARS)飛機,並最終傳送給戰鬥機。LN-120G引入了現代硬體和軟體,包含有集成的GPS,採用了零鎖陀螺技術、先進的加速度計和新電子技術的恆星望遠鏡。它所替代的LN-20系統則採用機械陀螺和加速度計,已服役約30年。諾-格公司2005年7月被美國空軍選中為RC-135飛機機隊提供30套LN-120G高精度恆星導航系統。在該項目的研製階段,諾-格公司建立了新軟體、測試設備和原型機。正在進行的契約生產階段要求在今年年初進行系統交付。

發展前景

美國C-135大型飛機美國C-135大型飛機
2006年9月,美國空軍官員稱,空軍最新式和最先進的RC-135“聯合鉚釘(RivetJoint)”電子偵聽飛機將在11月前後達到使用戰備狀態。該機將安裝能更準確蒐集信號情報(SIGNIT)的裝置,並將使數據能更自動化和更快速的傳遞到處理站和指揮中心。新“聯合鉚釘”飛機尾部編號為126,是空軍的第17架RC-135。該機是安裝了新式Baseline8構型任務系統的首架RC-135飛機。Baseline8設備比以前的設備可靠性更高、探測敏感度更強,並且用戶界面更友好。L-3通信公司負責了該機的機身和任務系統改裝。美國空軍自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使用“聯合鉚釘”飛機,它們是總部位於Offutt空軍基地的空中作戰司令部第55聯隊的一部分。任何時候該聯隊保證全球約有11架“聯合鉚釘”飛機可使用,其他飛機則處於維修和升級。RC-135機上有5名機組人員,包括3名飛行員和2名導航員。任務空勤人員則按不同任務分為21至27人不等。人數最少情況下,飛機前部有3名電子戰官員,飛機中部和後部有14名情報操作員,另外還有4名飛行維修技師確保任務系統運行。該機執行一次任務時間可能長達8至14小時,包括在工作位置上空盤鏇3至6小時。RC-135飛機原用於戰略級監聽,現在該機還可支持戰術軍事任務,可監控小到手機大到防空雷達的信息傳送。“聯合鉚釘”約每18個月進行一次任務系統新構型的升級。每架飛機約每4年進入維修基地進行升級,每幾個月就有升級後的飛機重新返回機隊。幾個月後第55聯隊將接收第2架Baseline8構型的飛機。“聯合鉚釘”飛機機身的壽命預計可延續到2023年。

2008年1月,關於美國空軍的KC-X項目是否有必要展開競爭還在討論之中,按照該計畫將生產175架生產型飛機和4架測試用飛機。這一階段的耗資將達300億美元以上,但是美國空軍仍將其列為最優先的項目。因為目前美國空軍現役加油機隊的飛機役齡大都已達40~50年,迫切需要更新,以免出現類似F-15機隊那樣的機體老化及結構疲勞等問題。按計畫,在今後十年內還將實施KC-Y和KC-Z項目,以最終全部取代目前的530架KC-135/波音707和59架KC-10加油機。在上述530架KC-135/波音707加油機中,有195架正在使用中,251架在空中國民警衛隊(ANG)服役,另外84架作儲備,這批飛機於1965年開始交付。較大型的KC-10加油機則於1979~1987年間交付使用。目前,波音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門/EADS公司組成的團隊正為此項目展開競爭,它們各自提交參與競爭的機型分別為KC-767(由波音767-200飛機發展而來)和KC-30B(由空客A330-200/200F飛機發展而來)。

飛機以及艦艇介紹(二)

武器是破壞生命和財產的工具。也因此被用來威懾和防禦。當武器被有效利用時,它應遵循期望效果最大化、附帶傷害最小化的原則。本任務將完成全球戰略飛機和戰艦的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