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

指1941年(民國三十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九戰區國民革命軍部隊在湖南嶽陽新牆河至長沙瀏陽河之間地區抗擊日本軍隊第11軍進攻的防禦戰役。由於該戰役中方大獲全勝,因此又稱長沙大捷。

基本信息

簡介

第三次長沙會戰形勢圖第三次長沙會戰形勢圖

1941年12月下旬~1942年1月中旬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日方稱為第二次長沙作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盟軍方面獲得的第一個勝利。就中國戰場而言,此戰是以武漢會戰結束為標誌的戰略相持階段中,國軍方面獲得的較大戰役級別的勝利之一。

甚至1945年3月~5月戰略反攻階段最大的勝利:湘西會戰(又稱雪峰山會戰,日方稱為芷江、老河口作戰)都無法與之相比。第三次長沙會戰,是8年抗戰中,國軍少數值得一提的會戰。

歷史背景

1940年~1945年間中日雙方在湖南境內反覆拉鋸,單以大會戰論,除第一次長沙會戰(日方同樣稱為“第一次長沙作戰)外,所謂“湖南四大會戰”皆發生在這一時期。出現這一現象並不是偶然的。1940年5~6月的棗宜會戰(日方稱為宜昌作戰)的勝利,標誌著日軍在長江流域基本已經到達進攻頂點

首先,由於這一階段日軍“陸軍中央部按照明治以來的傳統,把戰力的重點放在了對付蘇聯的北方國境,而觀察時局、制定政策,注視的目標卻向著南方,企圖以一部分戰力用於火中取栗。因此,對於現實的主要戰場即中國戰線,且不說兵力,實際上的戰力,也沒有充分投到這個主戰場上來。在這個限制下,擔負著解決中國事變的中國派遣軍,一直由於強迫縮減兵力、限制作戰地域、限制兵站等而感到苦惱……當局者認為第11軍在武漢地區存在本身,就有很大的價值。”例如,1939年~1941年兩年間,第11軍得到的彈藥,只有1938年武漢作戰的一半。這無疑大大限制了日軍的進攻能力。1940年華中兵力總計33萬2千人,其中11軍兵力約占1/2不到。

其次,日軍第11軍當面的第9戰區以及第5戰區,恰恰是此時中國戰區實力最雄厚的戰區。從數量上來說,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爆發前,9戰區共擁有36個師,合計約30萬人(日軍估計為50萬人)。從質量上來說,9戰區的大部分部隊都是經歷了從武漢會戰起的一系列戰役,某些部隊(如第74軍)甚至是從淞滬抗戰起打滿全場的部隊。在戰火中,一些部隊垮了(如所謂“德式師”的第36、87、88師,在武漢會戰結束後已經灰飛煙滅),但是也有一些部隊愈戰愈強,如最終拿下國軍抗戰戰績最高這一桂冠的74軍。此時的9戰區,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是整箇中國戰場中國軍的精華。

再次,在華北方面,1940年8月~12月的百團大戰,使得華北日軍在1940年~1941年忙於“肅正作戰”,無法為華中提供兵力。1940年6月6日中國派遣軍縮減後的編制來看,華中方面縮減了11.5%的兵力,而華北方面的比例只有7.7%。隨著百團大戰和1941年肅正作戰的進行,更不能指望華北方面給予支援。華中日軍為穩定占領區、減輕國軍重兵集團的威脅,先後發起了多次作戰。而1941年度國軍在先後經歷了上高會戰的無所作為、豫南會戰的大敗甚至第二次長沙會戰的慘敗後,也迫切希望能夠在作戰中成功抵擋住日軍的攻勢。

日軍部署

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3日下達的日軍大陸命第575號中,規定華中方向日軍的任務是“確保從岳州至長江下游的交通,以武漢三鎮和九江為根據地,竭力摧毀敵之抗戰能力,其作戰地區大致在安慶、信仰、宜昌、岳州、南昌之間”。

中國派遣軍11月27日的軍司令官會議上,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也曾作如下陳述:“第11軍雖應以經過湖南奇襲重慶為最後手段,但在目前應加強粉碎敵之戰鬥力,與此同時,一面加強謀略宣傳,一面謀求實現局部休戰,目標應置於‘保境安民’的戰略上。”可見,在日軍的計畫中,地形目標並不是主要目的,日軍的目的在於消滅國軍野戰軍。

但是,日軍的這一方針並沒有得到堅持。首先是11月23日前後,阿南惟幾聽說了總軍中流傳的“長沙作戰,反而給予敵人以反宣傳的材料,很為不利。”的議論,於是產生了不滿情緒。這導致了在12月10日第11軍召集的各兵團作戰參謀會議上,阿南惟幾作出如下訓示:“由於南方作戰的開始,人們心中瀰漫著一種認為中國方面已成為次要戰場的想法,要特別以此為戒。在此世紀,自始至終要採取積極手段,對重慶施加壓力,至少不能鬆懈,整備進攻的態勢,專心於加強部隊的訓練。” 

另一方面,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二天,重慶軍事委員會終於命令各戰區展開全面的游擊戰,以牽制和打擊日軍。據此,余漢謀的第7戰區向廣州進攻;第5、第6、第60軍又桂川兩省向雲南集中,準備進入緬甸;9戰區的第4軍、暫編第2軍調至廣東,第74軍調至廣西。在這一情況下,12月13日,11軍參謀長木下勇少將認為有必要牽制國軍南下行動。根據現存的檔案,這一決定作出近似兒戲一般。木下在日記中這樣記載:“第二次長沙作戰,決定的很快,只用1個小時的時間就下了決心……。”

次日,木下參謀長立即召集作戰主任參謀等,傳達了作戰必要性和要領等有關想法之後,向軍司令官作了報告。阿南惟幾當場批准,並在日記中以“決定向汨水方面發起攻勢”為題記述如下:

“……於此,我軍毅然確定向汨水方面採取攻勢,擬使用第6師團主力,第40、第3師團的半數,並下達準備命令,同時致電總司令官。”

同時,11軍對上述部隊以及第34師團、獨立混成第14旅團發出了出動命令。從提出構想到發出命令,一共只有大約短短的12小時!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原因雖然是為了策應香港作戰,但如此倉促決定發動,竟然只是第11軍上下被11月23日的流言弄得氣昏了頭,竭力想在戰場上找回面子。

15日,11軍制定了會戰指導方案,其目的是“首先以第6師團、第40師團將新牆河左岸的第20軍在新牆河東南地區擊潰,並於關王橋附近捕捉之。然後隨著第3師團的到達,投入第6師團的右側,將汨水左岸地區的第37軍擊潰。”作戰於12月22日開始,兩周左右結束。但是,日軍內部對是否進攻長沙也不是鐵板一塊,例如參謀副長二見秋三郎少將就質疑進攻長沙是否違背方針,是否在部隊能力範圍內。到底要不要進攻長沙呢?令人驚訝的是,直至22日13時阿南惟幾前往岳州時,11軍都沒有下定決心!以一個正常的軍人的角度來看,11軍的行為完全是發瘋。木下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日記中不無憂慮地寫道:“這次作戰,因其動機與策應對象不確切,難以明確進行,更因後勤等無準備時間,不能勉強行事,是一次稍稍不徹底的行動。”計畫不明,任務不確,決心不定,後勤準備不足。第11軍竟然在這種條件下,就要發動新一次的作戰!

23日,阿南惟幾先後視察了第6、第3、第40師團後,回到岳陽的指揮所,下達了如下作戰命令:

(一)第9戰區在當面的兵力部署情況

(二)軍之第6、第40師團,於12月24日夜間開始進攻。渡過新牆河,擊潰新牆鎮東南的守軍,然後前進至汨水南岸,擊潰在該地區的守軍部隊。

(三)第6師團於12月24日夜間開始進攻,突破守軍在新牆鎮以西的防禦,在該地區以東殲滅守軍,並迅速到達關王橋西南之三江口附近。

(四)第40師團於24日夜間開始攻擊,突破潼溪街以東地區守軍的防禦,在該地以西對其進行捕捉殲滅,並攻向關王橋附近。

(五)第3師團以一部於25日拂曉,對潼溪街附近的守軍陣地進行炮擊,以支援第40師團進攻;主力在第6師團的右側,渡過新牆河擊潰該地的守軍,攻向歸義(現汨水縣城)附近。

(六)飛行第44戰隊,支援軍的進攻作戰。24日下午下午,11軍參謀長木下前進到岳州。此時,箭,已經搭在了弦上。

國軍部署

1941年9月~10月間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國軍慘敗。為總結經驗教訓,9戰區長官薛岳於11月17日在長沙召開了戰區高級軍官會議,研究防禦作戰的有關問題。會上,薛岳特別指出:戰勝敵人主要是依靠平時的周密準備和軍民一體的旺盛的士氣。在會上,他又提出了如下戰術構想:在敵深入湘北內地的兩側及正面,部署重兵;當敵前進到瀏陽河一帶兵力已經分散時,正面進行反攻和追擊;在東部山區及西部湘江沿岸的部隊則進行側擊、包圍。這一戰術就是所謂“天爐戰術”。主要內容如下:第9戰區判斷日軍再次進犯時,仍然有兩個可能:

(一)敵以全力向湘北進犯,重點仍保持於它的左翼,索取我軍右翼包圍攻擊。

(二)以主力由湘北進犯,其重點指向與上項同;各以一部分由南昌、武寧、通城進犯,策應湘北的作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

9戰區由此制定的作戰方針則為以誘敵深入後進行決戰之目的,敵進犯時,以一部兵力由第一線開始逐次抵抗,隨時保持我軍於外線,俟敵進入我約定決戰地區時,以全力開始總反攻,保衛敵軍而殲滅之。當日軍進攻為情況(一)時,預定在長沙外圍與敵決戰,決戰時重點保持於長沙以東地區。當日軍進攻為情況(二)時,各兵團任務如下:贛中、高安方面守軍當南昌之敵沿湘贛公路進犯時營利用現陣地拒止敵人;繼應保持袋形態勢向上高附近進行逐次抵抗,以消耗和遲滯敵軍;爾後依該地區控制部隊之參加,重點保持於上高東南,反攻敵軍而殲滅之。贛北挺進部隊於敵進攻開始後,應向德安-南昌線,德安-安義線不斷攻襲破壞。修水方面守軍當武寧方面之敵,經修水、銅鼓進犯時,應利用現陣地拒止敵人;繼應保持袋形態勢,向銅鼓附近進行逐次抵抗,以消耗和遲滯敵軍;爾後依該地區控制部隊之參加,重點保持於銅鼓東南,反攻敵軍而殲滅之。當通城、崇陽方面日軍經白沙嶺——長壽街進犯時,九湖山、幕阜山地區挺進部隊應呃險阻止敵人,爾後保持袋形態勢,向嘉義附近進行逐次抵抗,以消耗和遲滯敵軍;南茶、九宮山地區全部挺進部隊應迅速向長壽街方向前進,由東向西進攻敵軍左側背。梅仙、平江以東部隊,必要時應以一部由西向東進攻敵軍右側背。

湖北守軍、戰區直轄各軍及炮兵行動,與(一)情況類似。不同在於,湖北守軍主力轉移方向為高橋、路口畲;戰區直轄各軍待命由田心、躍龍市、永安以東地區,向長沙以東、以南攻擊。

對比日軍方案,第9戰區對日軍兵力估計較大,對日軍目標判斷也有失誤。好在這兩個失誤都沒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後者:日軍直到發動攻勢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標,至於國軍事後所雲策援英美作戰云云,就完全屬於可以理解的事後諸葛亮了。

根據敵情及判斷,第9戰區進行了如下部署:

第一,方針:

贛北、鄂南、湘西方面,應於分宜、上高、甘坊以東,修水東北。龍門廠、南江橋以北,澧縣、宜都以東地區,向敵反攻,予以各個擊破;湘北方面,則誘敵主力於瀏陽河、上撈刀河間,反擊而殲滅之。

第二,各兵團之任務及行動:

第19集團軍以預備第5師及新3軍守備市汊街、祥符觀、奉新、靖安原陣地,第194師控置於清江整訓。

第30集團軍以新編第13師守備武寧、第34師守備九宮山,餘控制在三都、修水各附近整訓。

第27集團軍以20軍守備楊林街、潼溪街、新牆鎮、鹿角之線及通城前進據點;第58軍控制於黃岸市附近整訓。

戰區直轄第37軍警備長樂街、伍公市、新市一帶據點,主力控制於瓮江、栗山巷一帶整訓;第99軍警備歸義、營田、湘陰及蘆林潭、沅江一帶江防、湖防,其92師控置於三姐橋整訓。第26軍控制於瀏陽、洞陽市、花橋整訓;第10軍警備長沙,其第190師控置於株洲、淥口整訓;新編第20師控制于衡陽整訓。

第一線各軍均應派出攻擊隊,襲擊敵人、破壞交通並蒐集情報。

12月20日,重慶軍事委員會下令:

(一)第73軍由澧縣至益陽、寧鄉;

(二)第79軍由衡陽調淥口、株洲;

(三)第4軍由廣東調回淥口;

(四)重迫擊炮第2團及山炮兩個連由廣東調回長沙,統歸第9戰區指揮。

當日軍發動進攻時,第9戰區已經做好了準備。11月9戰區高級軍官會議上下發給軍長以上集團研究的作戰計畫正好派上了用場,此時各集團軍已經按照計畫規定的任務和行動偵察了地形並制定了局部計畫。儘管日軍牽制9戰區增援廣東方面的目的已經部分達到(歐震第4軍回歸9戰區),但是戰鬥還未正式開始。毫無疑問,在準備不周的日軍第11軍面前,嚴陣以待的第9戰區占有了廟算的優勢。

新牆河地區戰鬥

20日,第6師團完成了從新牆鎮向新牆河下游右岸地區的集結。該師團將主力集結在河岸附近。第40師團由21日起陸續進入托壩附近,準備發動攻勢。第3師團集結稍晚,大約在25日前後集結在上述兩師團之間,準備從25日晨發動攻勢。該師團從武昌經鐵路趕赴戰場的一部,由於粵漢線火車遭到襲擊,遲至27日趕到戰場。獨立步兵第65大隊24日抵達岳州。23日,香港方面英軍的抵抗逐漸減弱。然而,此時已經來不及終止11軍的作戰。

第11軍的攻擊令如下:

一、第9戰區正面的敵情(略)。飛行第44戰隊協助我軍攻擊。

二、軍企圖以第6、第40師團,從12月24日夜開始攻擊,在新牆(即新牆鎮)東南地區擊潰新牆河左岸之敵後,再擊潰汨水左岸之敵。

三、第6師團應於24日夜發起攻擊,在新牆地區突破敵,捕捉該地以西之敵,進入三江口附近。

四、第40軍團應於24日夜發起攻擊,在潼溪街東方地區突破敵線後,捕捉該地以西之敵,進入關王橋附近。

五、第3師團應於25日拂曉,以一部炮擊潼溪街附近的敵陣地,協助第40師團的攻擊。主力轉到第6師團的右側,在新牆河渡河,捕捉所在之敵,進入歸義附近。

24日,空中偵察情報發現國軍紛紛北上,同時又受到了薛岳給37軍、78軍的命令。驕傲的阿南惟幾完全沒有對這些情報作出應有的重視,反而在日記中這樣寫到:“正好達到了牽制的目的……(37軍、78軍)與上次同樣,只有被我捕獲而已。”實際上,日軍向潼溪街的炮擊早在22日就已經開始,23日日軍已經向國軍134師發動小規模攻勢。24日傍晚,日軍先頭部隊,第6、第40師團總計6個步兵聯隊抵達新牆河北岸。當日夜間湘北地區大雨,一方面掩護了日軍行動,另一方面也妨礙了日軍渡河和推進。

第40師團在新牆河中游潼溪街以東附近徒涉,從西向東依次是第236、235、234聯隊。該部從24日14時開始進攻。該部對面是第20軍第134師。第6師團在粵漢路鐵橋向東至新牆鎮徒涉。從西向東依次是45聯隊,第13聯隊,第23聯隊。兩翼的兩個聯隊在24日傍晚就在炮火掩護下徒涉投入戰鬥,第13聯隊則在25日拂曉投入戰鬥。在該部對面的,是第20軍第133師。儘管當夜即突破了20軍部隊的陣地,但是日軍依然承認第20軍的抵抗非常頑強。第133師在整個師正面只布置了第398團2營(營長王超奎)的3個連和399團的一個連據守各據點各自為戰,其餘部隊都撤退至關王橋一線。而恰恰是這區區4個連兵力和機動配合據點作戰的該團2營彭澤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王營長殉國。398團和399團和師部最後的聯絡是在26日中午。

25日,第20軍繼續與日軍激戰。同日,該軍奉命向東南方向的三江口、關王橋、王家坊山區(即影珠山、古華山一線)後撤。同日,第58軍新11師抵達楊林街,該軍準備協同第20軍由東向西側擊南犯之敵。日軍方面,第6師團第23聯隊、第45聯隊在克服了國軍抵抗之後向大荊街方面追擊。第40師團則將部隊分為兩個縱隊(左縱隊為第234聯隊,右縱隊為第236聯隊,第235聯隊掩護師團左側背)前進。當夜第236聯隊一度迷失方向。也就是這一天,阿南惟幾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判斷“極易進入長沙、株洲”,並且攻占兩地對“牽制廣東有很大作用。”同時也考慮到“反轉或返回原駐地的運輸上,要產生困難。”第一次,地形目標出現在阿南的決心中。

汨羅江以南地區的戰鬥

26日,第6師團第23聯隊在龍鳳橋與第133師部隊激戰8個小時,於當日21時占領陣地。當晚該部抵達新市對岸。第40師團第236聯隊於下午抵達陳家橋,同時第234聯隊抵達關王橋附近。當日第236聯隊在步、炮、工的協助下,攻擊陳家橋東1公里的斗南尖高地,但是一直未能得手。日軍稱“重慶軍頑強抵抗,其激烈程度為前所未有。”同日關王橋陷落,第234聯隊由該地南下,於當夜抵達長樂街。現在在他們面前的,是國軍第37軍。此時20軍已經完成阻擊任務,受命在登龍橋、新牆、橫坊附近,配合第58軍在楊林街、胡少保附近自東向北側擊日軍。同一日,日軍第3師團投入了作戰。該部在第6師團右翼,沿粵漢線南下,擊潰了部分國軍抵抗,於當日傍晚進入歸義附近汨水右岸。也就在這一天,阿南惟幾對目前狀況作出了如下判斷:

薛岳將軍企圖將日軍的進攻阻止在汨水南岸,以第37軍(第60、95、140師),第99軍(第92,第99師)占領從瓮江附近以西,汨水左岸的既設陣地,又把修水地區的第30集團軍(第78軍、新編第13、第15、第16師)調用於平江方面,企圖進行持久戰。

由此,26日11軍發布命令,要點如下:

一、敵第37軍,以第60師、第95師在瓮江、桃花、桐子山、湖源山、磨石山一線;又以第140師從花門樓到周家灣一線,各自占領陣地,企圖長期戰。……

二、軍準備對占領汨水左岸高地陣地的敵第37軍,在29日天明前,發起攻勢。

三、第3師團應在29日天明前,吧位置向前移動到汨水左岸地區,對歸義南方高地之敵,準備攻擊。

四、第6師團應在27日以後,把位置向前移動到新市附近的汨水左岸,29日天明前,對正面之敵,準備攻擊。

五、第40師團,應適時以主力向長樂東南地區前進。以一部向(左三點水右吾)口對岸附近移動。

29日天明前,對正面之敵準備發動攻擊。

然而,對於日軍來說,此時實在不是渡河的好時候。由於連日暴雨,汨羅江水位增高,流速增大,給日軍渡河製造了不少麻煩。守備汨水的,是第37軍和第99軍。

26日傍晚,第3師團得到“汨水左岸之敵,正逐次撤退”的情報,於是決定提前進入汨水左岸,規定該部必須在28日拂曉前推進到汨水左岸地區,攻擊歸義南方高地一線之地。具體命令於27日4時達到前線部隊,部署概要為:“在歸義以東一線,從左向右有石川(第29旅團)、的野(步兵第68聯隊)、宇島(騎兵第3聯隊及步兵第34聯隊第2大隊)各部隊並列前進,於27日16時渡過汨水,進入左岸,準備在28日夜開始攻擊。“首先渡河的是第68聯隊,該部於當日9時出發,於11時30分進入粵漢線汨水橋樑遺址,與在此固守既設陣地的第99軍交戰。該聯隊分為2路,右路為第2大隊配屬獨立山炮第52大隊,左路為第1大隊。右路部隊在火炮掩護下逐次摧毀了99師在北岸的陣地,同時第1大隊進入鐵路橋東側,在重火器支援下該大隊第3中隊於13時30分冒雪強渡成功。接著右縱隊也克服了國軍的抵抗,成功渡河。渡河後的日軍立即擴大戰果,下午3時推進到南岸約2公里處。23日第68聯隊的2個大隊推進到歸義一線。在渡河時,日軍後續的馱馬部隊將要渡河時遭到了國軍機槍陣地的襲擾。擔任警衛馱馬的一個小隊連續遭到襲擊,幾乎全滅。

第3師團的第29旅團和騎兵第3聯隊當日沒有渡河。第6師團自26日夜以來一直試圖渡河。該師團分為兩個縱隊,左翼為第6步兵團長竹原所轄部隊,右翼以步兵第45聯隊為基幹。此時汨水水深已達1.4米~3米,難以徒涉,不得不在長樂街附近架橋,但是依然很困難。第40師團27日沒有渡河,而是在收集架橋材料。11軍於次日向該師團空頭了橡皮船。當日傍晚,獨立步兵第65大隊與第6、第40師團的一部交替,占領從關王橋到三江口東南方的各據點,擔任掩護軍左側背任務。

根據國軍戰報,當日第6、第40師團渡過千餘人,與當面的第37軍交戰,當日沒有更大的進展。第3師團方面則渡過約3萬人,與當面的第99軍交戰。為了牽制日軍渡河,薛岳電令第27集團軍側擊日軍,具體部署為:陳家橋、三江口方面的第20軍向長樂街東張家沖方面攻擊,長湖、新塞方面的第58軍向大荊街、渡頭橋方面攻擊。對於日軍決策層來說,27日是重要的一天。26日一直苦心於掌握國軍後方部隊運動情況的11軍作戰主任參謀島村矩康中佐提出了關於進攻長沙應慎重從事的意見。阿南惟幾對此並不滿意,認為“作戰主任等對是否進攻長沙,似尚未下定決心,這是因為對作戰之道尚未理解之故。”

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

很顯然,阿南本人對戰況是樂觀的,的確,牽制的任務已經部分達到,而國軍計畫中“20軍務血戰十日”的計畫在2天內就告吹了,現在面對的37軍原計畫後面“血戰15天”看來也是不可能的。加上27日第3師團一部渡河成功的刺激,阿南本人已經把攻掠長沙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將看到,他將如何堅持這一決定。第11軍於當日下午下令:第3師團向大娘橋一線挺進,準備對第37軍進行迂迴;第6師團從新開市西南側地區,向麻石山西南側攻擊;第40師團從天荊廟附近向麻峰嘴攻擊,各師團分別要在28日晨以前做好攻擊準備。實際上,由於渡河不順利,這一計畫在當日就成了空話。與此同時,11軍司令部向南京派遣軍發去了進攻長沙的請示電報。

根據11軍26、27日電,第三師團師團長豐島於28日零時決定:”師團迅速突破當面敵陣地,首先進入大娘橋東西一線,爾後準備迂迴攻擊第37軍”,遂命令各部隊向大娘橋東西一線攻擊前進。為了加快渡河進度,該師團所轄工兵第3聯隊也在鐵橋附近架橋。28日,湖南大雪。當日拂曉,第3師團騎兵第3聯隊及配屬部隊在隨馬渡河,以步兵第34聯隊第2大隊為前衛,以歸義以西10公里的葛家坪為目標前進。該部在行軍中遭到99軍的襲擊,騎兵第3聯隊聯隊副官負傷,死亡軍馬64匹。當日下午,第68聯隊在牌樓鋪突破了99師的陣地,趕赴大娘橋地區。在行軍途中,該部與國軍140師不期而遇,發生了遭遇戰,戰果不詳。該聯隊於29日拂曉進入大娘橋附近。第29旅團也於當日經徐家山東側進入密岩東南側地區。根據國軍方面的記錄,第140師於當日受命從金井向李家塅方面增援鐵路方面作戰。

28日,第6師團、第40師團開始渡河。第40師團在當日還收到了11軍空投的橡皮船,該師團第235聯隊第12中隊於黎明前首先渡河成功,2小時內就驅逐了長樂對岸附近的國軍部隊,掩護架橋部隊。29日10時,架橋工作完成。同時,師團命令騎兵隊於29日黎明前進入石牌侖,掩護軍側背。此時日軍的目標已經鎖定在第95師身上。不過中國派遣軍的回電打了阿南惟幾一記悶棍。對於這一回復,阿南惟幾是這么記載的:“進攻長沙,由總軍根據東京的批示和廣東方面的情況,另作指示。不必消極。”這個回復倒是很滑頭:派遣軍總部一方面沒同意阿南的進攻計畫,另一方面又鼓勵阿南惟幾“不必消極”,擺明著一副:“進攻可以,出事自己負責”的態度。

28日20時,第三師團決定向福臨鋪方向轉移,進入第37軍背後。當29日6時,第3師團收到了11軍28日令,隨機修改28日第1193令,發布第1194號令。

阿南惟幾28日收到中國派遣軍的回覆後,最終獨立作出了決定。就像一個贏了第一把的瘋狂的賭徒一樣,阿南惟幾已經不滿足於目前的收穫。儘管對未來的風險並非全無所知,但是他還是押上了更大的賭本,想贏回更大的資本。29日傍晚,11軍發布命令已經放棄了圍殲國軍的目標,而把目標轉向了地形目標——長沙!這已經完全背離了第11軍最初提出作戰構想時的思路:殲滅第37軍。而此時進攻長沙,又沒有可見的利益可言。也許這一刻,阿南惟幾在發燒。大錯就此鑄成。

日軍這時候不重視後勤的老毛病又發作了:第11軍在決心進攻長沙時,後方一切都沒有準備!29日21時許,負責後勤的副參謀長二見秋三郎少將接到了木下參謀長的電話:“因決定進攻長沙,希火速來岳州。”對11軍後勤狀況知根知底的二見參謀長當即就在日記中寫下了這么幾個字“乃自暴自棄之作戰”這一刻,他已經意識到了此次作戰的結局。儘管如此,次日晨他還是偕同各部長、加藤工兵、平岡輸送量司令官一起飛往岳州。由於從計畫到開始作戰過於倉促,日軍官兵只能用出動時緊急攜帶的120發步槍彈作戰。戰鬥開始幾天情況還好,但是隨著戰事的拖延,這一點已經嚴重限制了日軍戰鬥力的發揮。

30日,第6師團所部步兵第13聯隊在空軍支援下向鴨嘴山第95師陣地進攻,從北向南逐漸推進。下午,步兵第23聯隊則與憑據飄風山險峻的國軍激戰。此處國軍罕見的主動,竟然從左右兩翼包圍了第23聯隊本部。日軍直到傍晚才在空軍支援下擊潰守軍。戰鬥中山炮野炮兵第6聯隊第1中隊長陣亡。攻擊中11軍29日的命令到達,師團長看了之後十分氣憤。該師團立即將兵力集中在長嶺、麻峰嘴附近,留下45聯隊第3大隊守備新橋——飄風嶺一線,以第45聯隊為追擊部隊的先遣隊,主力於31日黎明前,編成兩個縱隊,開始追擊。

第40師團第235聯隊從29日夜攻擊魚口灣附近的第99師所部,直到30日夜才拿下這一陣地。第236聯隊從30日晨開始以第2大隊進攻。為了楔入國軍左側背,下午沿汨水河畔進入伍公市之後,以第3中隊為尖兵中隊南下。一路上該部都遭到東側高地的襲擊。到了黃昏,又開始遭到西側高地的射擊。該中隊於當夜21時奪取了基隆山陣地。當日夜,留在新牆河以南側擊日軍的第20軍一部於雪夜中襲擊了駐於新牆鎮東南長鬍鎮的輜重兵第40聯隊,聯隊長在該鎮的寺廟中被擊斃。對第40師團來說,11軍進攻長沙的決定引發了嚴重的問題:自到達汨水河畔,第一線官兵就流傳著“這次作戰是為了牽制香港,到31日止,可能反轉”的訊息。哪知現在居然要繼續進攻,日軍士兵軍心不定。

長沙地區的戰鬥

日軍十一軍司令官阿南唯畿日軍十一軍司令官阿南唯畿

對國軍來說,這一天形勢很嚴峻。在日軍正面,第3師團經由栗橋、楓林港渡過撈刀河經牌樓鋪,榔梨市、東山進攻長沙;第6師團由空軍協同,由汨水南岸的新市前進,經長嶺、福臨鋪、麻林市、到達榔梨市,以協同第3師團對長沙進攻。第40師團以一部在浯口以西汨水河灣的牙尖、磨刀尖、天荊廟抗擊37軍95師,主力向南經栗山巷、長嶺、天王廟、象鼻橋到達金井一帶,牽制東部山區的守軍,策應第3、第6師團的進攻。在這種情況下,當日蔣介石致電薛岳:

“即刻即到。長沙薛長官:0密。

一、敵似有沿鐵道線逐步推進攻占長沙之企圖。

二、該戰區在長沙附近決戰時,為防敵以一部向長沙牽制,先以主力強迫我第二線兵團決戰,然後圍攻長沙,我應以第二線兵團距離於戰場較遠地區,保持外線有利態勢,以確保機動之自由,使敵先攻長沙,乘其攻擊頓挫,同時集結各方全力,一舉向敵圍擊,以主動頓挫,同時集舉各方全力,一句向敵圍擊,以主動地位把握決戰為要。”

根據國軍戰報,這一天主要的戰果是第58軍和第20軍所部在敵後的襲擾。不過,26日起和楊森失去聯絡的398團剩餘的300餘官兵已經於29日突圍並和大部隊取得聯絡。第399團殘部於28日報告突圍至平河橋附近。同日37軍在金井以北、以南地區,第99軍在大娘橋、三姐橋一帶側擊日軍。

第3師團一路急進,終於在31日第一個到達了長沙城下。第29旅團的先遣部隊於當日下午首先在磨盆州附近渡過了瀏陽河,同行的工兵第3聯隊開始架橋。下午18時,第68聯隊到達榔梨市,通過翻譯和偽軍,詢問當地居民得知磨盤州附近可以徒涉,於是當即開始渡河。次日8時,該部完成渡河。

31日19時,第3師團下達了新的命令,但這個命令在下發時就已經與實際情況不符了。儘管如此,日軍對當日國軍防務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然而,對日軍來說非常遺憾的是,儘管第3師團一路狂奔趕到了長沙城下,但是進攻的最佳機會已經失去。就在31日夜間,第10軍調整了部署,補上了防禦上最薄弱的一環——那裡恰恰是日軍1942年元旦進攻的方向!

如果第11軍早半天下達攻擊長沙的命令,如果第3師團早半天開始向長沙方向挺進,或許第11軍還有可能暫時占領長沙,儘管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提前上演1943年底常德會戰中占領常德後即倉惶撤退的那一幕好戲而已。

然而這一切都只能是假設。在第三次長沙會戰的第一階段,日軍的進攻總體來說是順利的。如果硬要找出這丟失的12小時來,那只有湘北滾滾的汨羅江。由於大雨而暴漲的汨羅江,將日軍阻擋了12小時以上。也許,這就是天意。

現在,日軍已經殺到了9戰區布置的口袋的袋底,而國軍也在向日軍側背挺進。第9戰區於當日命令各部隊,於1月1日零時開始攻擊前進,對長沙外圍之敵進行反包圍,並限定在1月4日夜間,進至第一次攻擊到達線。此時雙方都希望儘管結束長沙方向的日軍進攻。日軍是希望撈一把就走,況且日軍的後勤和重武器也不能支持長期作戰,而國軍則擔心袋底被鑿穿。

長沙城的工事從1939年就開始構築,但是不重視。第10軍接手後開始加緊構築。在雙方事後的記錄中,均提到了國軍在嶽麓山上的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是9戰區直轄炮兵和第10軍的炮兵部隊,由第10軍統一指揮,共約2團,除步兵炮之外還有重型山野炮4、50門。而日軍方面由於道路限制,炮兵無法同步兵一起行動——就算道路沒問題,第3師團29~31日那個跑法炮兵多半也沒法及時跟上,所以日軍進攻長沙部隊只有少量炮兵支援,長沙附近戰場的炮兵優勢反而在國軍一邊。日軍可以憑藉的只有空中優勢。對日軍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壞訊息。根據當事人的回憶,第10軍將士當時已經下定了必死的決心。日軍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一塊硬骨頭。在日軍發起攻擊之後不久,11軍參謀長木下勇即和隨軍記者們乘飛機飛抵長沙上空視察戰場。為了儘快占領長沙,第3師團在當日18時30分下達了新的命令。

當晚日軍的進攻實在是不順利,雖然21時國軍戰報顯示了如下情況:

1.敵分兵竄長嶺、南元宮、軍儲庫各附近,經激戰後,長嶺、軍儲庫陣地全被敵炮摧毀。

2.軍儲庫東側及鄔家莊等處警戒陣地被敵突破。

3.軍儲庫、鄔家莊之敵趁夜暗,鑽隙竄至白沙嶺,企圖奪取天心閣。

但是國軍很快作出了反應。北門方向第190師反攻左家塘,南邊預10師反攻軍儲庫,同時預10師一部圍殲白沙嶺之敵,至22時上兩處陣地克復。而竄至白沙嶺的加藤大隊於2日2時左右與國軍遭遇,加藤少佐當即被一槍擊穿腹部,不久斃命。其餘軍官相繼戰死,只有池田至兵長殺出一條血路告急。日軍隨即發動了幾次衝鋒企圖救出加藤,然而在守軍的猛烈阻擊下,日軍幾次攻擊都勞而無功。戰至2日夜間,被包圍的加藤大隊這一部全滅。

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

對日軍來說,加藤的死不僅僅是損失了一名大隊長而已。從加藤的屍體上,國軍得到了日軍出動以來的各種計畫和命令等檔案,得知了當面之敵為第3師團,第6師團現位於榔梨市,第40師團位於金井。更重要的是,國軍了解到日軍彈藥缺乏這一重要情報。預10師繳獲的檔案被迅速送到了9戰區司令長官部。薛岳看到後一方面將情況通報各部,一方面命令各集團軍按照預定計畫快速向長沙外圍合攏、圍殲敵軍;同時命令第10軍進行反擊。  

除此之外,根據國軍戰報,當夜1時30分、3時20分,日軍兩次向鄔家莊、小林子街進犯。預10師分別投入第30團1個營、29團2個營反擊,兩次都奪回陣地。第29團團長陳新善、團副曾友文殉國。就在元旦這天,重慶方面將直接控制的預備隊——國軍頭號王牌第74軍轉交9戰區指揮。該軍除第58師留在衡陽整訓外,主力立即開往橫山、淥口、株洲。同時,商震的第4軍也正在往長沙趕來。這種狀況足以讓日軍不寒而慄。

不過,1月1日~2日的第10軍,還談不上反擊。戰至2日黎明前,長沙東郊、北郊和南郊的前進陣地全部失守,東北方向國軍退守開福寺、上潘家坪、唐家巷、上大壠、湖積渡、陳家山、杜家嶺、袁家嶺、窯嶺、長嶺一線。南郊國軍固守侯家塘、掃把塘、冬瓜山等據點。2日晨,國軍火炮突然一起開火轟擊日軍。由於長沙城牆外圍的磚瓦建築物都被構成據點,第3師團調來工兵第3聯隊主力,進行破壞築城設施及突擊作業。當日日軍將進攻重點轉移至東門,突擊目標為城牆。步兵第18聯隊以第1大隊在右,第2大隊在左對東側城牆中央附近反覆衝鋒,步兵第68聯隊向南門東西一線發動攻擊。雙方反覆爭奪,陷入混戰。這一日的戰鬥中,國軍炮兵在支援東門、南門的戰鬥中發揮了相當的作用,根據某些回憶錄的記載,這一天甚至發生了炮兵對戰。在這一天的戰鬥中,守軍還發揚了主動精神,在傍晚以一部從水陸洲的南部乘船到達南門外,側擊第68聯隊。日軍用於戒備江岸方向的第7中隊傷亡甚大,該中隊全部軍官非死即亡。當夜,第68聯隊與第1大隊失去聯繫。

這一日,北門開福寺、東門袁家嶺、南門冬瓜山於下午2時失守,但是第3師、預10師迅速反擊,奪回冬瓜山、袁家嶺據點。北面守軍190師退守油鋪街、湘雅醫院、陳家山、清水塘、韭菜園、識字嶺、回龍山、白沙井、沙河街、楚湘街之線。當日蔣介石親電薛岳並第10軍軍長李玉堂以及該軍各師師長,勉勵各部死守長沙。

而日軍方面也已經到了最後關頭。由於後勤補給問題,第3師團的彈藥幾乎要用盡了。該師團不得不全部兵力投入戰鬥。同一日,獨立第9旅團到達關王橋,與該地及南側地區洪源洞以及三江口方面的國軍交戰。11軍參謀部已經被憂慮的心情籠罩。為了儘快攻克長沙,11軍於2日夜命令第6師團投入進攻。

除了命令第6師團投入對長沙的進攻外,第11軍又命令第40師團快速南進至春華山一帶,對東部的瀏陽山區進行警戒,以保衛其餘兩個師團後方的安全。元旦當日,該師團抵達金井,留下一部確保金井東側。此時該師團的補給已經斷絕,當地堅壁清野又做得很出色,整個師團一個早上僅僅找到兩個白薯而已。同一日師團接到軍“把瓮江方面山區之敵擊退到浯口——瓮江——金井道路以東地區”的命令,於次日晨開始行動,計畫以第236聯隊向瓮江方面北上,接著又命令第235聯隊再其東側投入戰鬥。

國軍將士國軍將士

對於第10軍來說,1月3日開局不利。當日凌晨,第6師團的日軍利用暗夜的掩護和守軍的大意在陳家山下集結,於清晨衝上山頂占領了陣地。第570團當即反攻,但是未能成功。戰後守備該地的營長離職,第570團團長告退,第3、第6師團由此連成一線。早晨6時30分,步兵第68聯隊第2大隊衝過國軍的火網,進攻東瓜山。戰鬥中大隊長橫田戰死,追晉中佐。雙方在這一帶反覆拉鋸,而形勢顯然對國軍有利:國軍一方面憑藉事先準備的工事、彈藥頑強防守並不斷發動逆襲,另一方面嶽麓山炮兵又不斷轟擊橫田大隊的左側。戰鬥中在第一線擔任聯絡的第68聯隊聯隊副官戰死,第5中隊全體幹部負傷。

第6師團這一天接下來的進攻也不甚順利。該部自拂曉發動進攻,步兵第23聯隊第12中隊急襲了長沙城北側的陣地,於13時挺進到湘江畔。第2大隊占領了長沙城外的陣地。但是下午就遭到了190師的逆襲,加上嶽麓山炮兵150榴助戰,戰況膠著。當日該師團長官作出了如下指導:

1.中國的城牆一般的都很堅固,然而我輕裝的工兵,沒有攜帶足夠破壞城牆的炸藥,因此,不要把攻擊目標專固定在城牆,要把重點指向長沙城北側街道。

2.為了確保退路,要用一部分兵力確保長沙北側的渡河點。

當日有記載說第10軍的三個師團長都上第一線督戰,而最危險的情況,出現在長沙東門。

1月4日2時,第68聯隊命令第1大隊突破荒山,第2大隊突破冬瓜山。此後兩大隊合力轉向南門,從4日晨再次發動攻擊。但是這一命令鬼使神差地沒有傳達到第1大隊,於是發起進攻時只有第2大隊。該大隊於6時發動進攻,第8中隊於7時30分占領了東瓜山高地。預10師一方面立即發動逆襲,一方面命令炮兵支援逆襲並壓制敵炮兵。同時命令預10師以傳令兵、雜物兵、擔架兵、輸送兵編為一連由第30團(團長葛先才)指揮。雙方在冬瓜山附近反覆爭奪,陣地屢次易手,戰況激烈。下午14時,第10軍調第77師231團歸預10師指揮。最終,預10師奪回了東瓜山陣地,日軍第68聯隊第8中隊中隊長斃命於該處,屍首也落入國軍手中。戰至當日下午17時,薛岳電告第10軍軍長李玉堂,外線各軍已經全面反擊。第4軍已經抵達長沙南郊並與守軍取得聯繫。

這一天,在長沙其他方向,也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第10軍各部也損失巨大。但是毫無疑問,長沙保衛戰的勝利已經被國軍牢牢握在手中。4日日軍最後的瘋狂,不過是為了掩飾反轉的意圖罷了。雖然這一點,國軍還不知道。

就在當日9時,第3師團下達了反轉的命令,在第3師團為確保渡河點而奮戰的同時,守備第6師團渡河點榔梨市附近的步兵第45聯隊以及輜重兵第6聯隊也陷入了苦戰。國軍第26軍從四周同時發難,向榔梨市出擊而來。步兵第45聯隊第7中隊的陣地在日落後放棄,第2大隊的陣地在當夜被滲透,第1大隊雖然守住了陣地,但是也付出了50名傷亡的代價。輜重兵第6聯隊所部也陷入苦戰。激戰同時,輜重兵第3聯隊以及其他單位滿載彈藥和糧食,正在急速送往前線。23時30分該部在榔梨市附近一頭撞上了國軍第26軍的部隊。該部被迫在茶塘村莊附近占領陣地固守,並向第3師團求援。自顧不暇的第3師團回電“希暫時隱忍自重,千方百計頑強戰鬥”。

獨立混成第9旅團在2日的交戰後,留下獨立步兵第65大隊保護軍側背。主力經長樂向麻峰嘴轉進,於4日晨在長嶺南方與第58軍發生遭遇戰。在將對手擊潰後,該旅團繼續前進。獨立步兵第95大隊於當日到達岳州,同日與第34師團第218聯隊第1大隊一道向團螺山方向攻擊前進,以確保11軍隊的退路。

國軍布置在嶽麓山的重炮國軍布置在嶽麓山的重炮

第3師團第68聯隊於15時25分收到反轉命令後,首先收容了傷亡人員,命傷員在第1中隊指揮官的指揮下向東山軍橋出發,接著於18時30分命令馱馬部隊首先集結在清水塘後,開始反轉。然而等待他們的是極其殘酷的局面和更加嚴酷的戰鬥。黎明前第18聯隊命令部隊”迅速將磨盤洲對岸之敵擊潰,以確保對岸陣地,掩護主力渡河。”第1大隊在磨盤州下游渡河前進。第18聯隊從友軍中選出一個分隊保護軍旗,另一個分隊由聯隊長帶領在磨盤洲下游強渡前進。此時國軍的炮擊炮彈已經打到了步兵第18聯隊的軍旗所在,而東南的第13聯隊第3大隊也在撤退。第18聯隊只能用1門山炮和1門步兵炮支援師團指揮部以及附近部隊作戰保衛軍旗。這時飽受磨難的步兵第68聯隊終於趕到,才算是擊潰了第4軍的部隊。但是,東山軍橋以及磨盤州徒涉場已經不能使用,第3師團5日15時只得決定改由從榔梨市渡河。

第6師團的反轉相對要順利得多。該師團主力於4日日落後,掩護兵力於22時開始反轉,雖然遭到炮兵設計,但是沒有國軍尾追,所以到5日拂曉,該師團已經經榔梨軍橋集,結在瀏陽河右岸地區。唯一的例外是該師的傷員。傷員由衛生隊、野戰醫院、輜重兵第1中隊掩護後送。這一分隊出發本來就晚,加上被襲擊後再黑暗的戰場中找回傷員、重新搭載、查點人員又耽誤了時間,更加孤立。5日黎明,師團長接到報告該中隊全滅。由於第3師團無法渡河,11軍命令第6師團確保榔梨市軍橋,掩護渡河。

第40師團第236聯隊3日繼續在管家橋一帶和第37軍苦戰。同日該師團接到軍“應以一部分兵力占領金井北方隘路口,掩護軍側背,同時,為以後的行動做好準備”的命令。該師團遂決定在日落後將部隊集結在打鼓嶺。第236聯隊趁夜撤出了與37軍激戰一天的第2大隊。午夜時分,由步兵第234聯隊以及第235聯隊第12中隊掩護的師團直屬部隊突遭襲擊。4日天明空軍偵查通報顯示第40師團已經被完全包圍,第95師已經占領師團西側高地。當日晨師團接到了第11軍反轉的命令。此時,第235聯隊在朱鄰市陷入重圍,第234聯隊奉命在大山塘集結,也全面陷入終日的戰鬥。日軍空軍進行了支援,但是沒有效果,各部隊又缺乏彈藥,一片混亂。師團決定於日落後突破大山塘南北敵防線,向春華山轉進,並決定留下步兵第236聯隊以及傷員、野戰醫院掩護師團主力。黃昏時分,第234聯隊終於攻占大山塘一帶並完成集結,第236聯隊占領大山塘周圍陣地並控制了師團轉進的道路。該聯隊步槍子彈每人不過10~15發,手榴彈每一份對1~2枚。第40師團於5日3時開始沿象鼻橋——象土橋——文家塅——春華山的道路轉進。

4日夜,薛岳下達了追擊令,至5日7時,長沙附近已無敵蹤。此時第4軍和73軍一道開始了追擊。

追擊戰鬥

日軍第6師團因有第45聯隊留守榔梨市及渡口,所以撤退較為順利,5日凌晨即退至榔梨市。第3師團開始向東山撤退時,第79軍已進至東山附近瀏陽河東岸,並將渡橋炸毀。5日凌晨2時,第3師團到達東山時遭到第79軍的堵擊。此時第4軍一部亦由長沙城南榔梨市迂迴,遂從側面向日軍第3師團實施側擊。在第79軍和第4軍的夾擊下,日軍第3師團陷於混亂,死傷甚眾,被迫沿瀏陽河南岸向磨盤洲退卻,企圖仍從來時渡河點徒涉過河,但遭到北岸第79軍密集火力的堵擊,死傷及溺死者達500餘人,因而再次改向第6師團所在的榔梨市退卻。6日凌晨退至瀏陽河北岸,與第6師團會合。此時,第4軍、第79軍及第26軍也跟蹤追至榔梨市附近,向日軍發起進攻。日軍兩個師團並列向北退卻,中國軍隊緊緊追擊。該兩軍於7日凌晨退到撈刀河北岸、楓林港地區。

日軍第40師團由金井向春華山前進時,沿途遭到第37軍的多次阻擊與側擊,其第236聯隊傷亡慘重,第2大隊長水澤輝雄、第5中隊長三宅善識及第6中隊長關田生吉等均被打死。到達春華山地區時,又遭到第78軍的攻擊。7日夜脫離與第78軍的戰鬥,經羅家沖向學士橋退卻。

1月8日,日軍第3、第6師團由撈刀河北岸繼續北退,沿途不斷遭中國軍隊截擊、側擊。進至青山市、福臨鋪、影珠山地區時,遭到第73、第20、第58、第37軍的攔截阻擊和第4、第26、第78軍的追擊,第3、第6師團被包圍於該地區。為了接應第3、第6師團的撤退,阿南惟畿令獨立混成第9旅團南下解圍。8日晚,該旅團對影珠山發動進攻。在該地擔任堵擊的第20軍第58軍立即進行反擊。經徹夜激戰,將該旅團擊潰,並將其1個集成大隊包圍於影珠山附近。戰鬥至9日10時,該大隊除1名軍曹逃脫外,大隊長山崎茂以下全部官兵200餘人被殲。

1月10日,第6師團企圖向北突圍,其第13聯隊被第20軍和第58軍分割包圍。雖然第1飛行團出動全部飛機支援,第13聯隊仍無法突出重圍。聯隊長友成敏惟恐被殲後檔案落入中國軍隊之手,下令將檔案全部焚毀。阿南惟畿得到第6師團被分割包圍的報告後,立即令第3師團、第40師團及第9旅團分別從麻林市東、象鼻橋和影珠山以北向福臨鋪和其以北地區推進,一方面解第6師團之圍,一方面集中兵力向北突圍撤退。

1月11日,日軍第6師團及第3師團陸續突出攔截線,第40師團亦從春華山東側北撤。第99軍、第37軍再在麻石山、麻峰嘴等地進行截擊。日軍一面抵抗、一面撤退。至12日,日軍退至汨羅江北岸才得以收容、整頓。第20軍、第58軍、第73軍、第4軍、第37軍和第78軍尾追至汨羅江南岸後,第78軍於13日從浯口渡過汨羅江,向長樂街以北實施超越追擊。 

1月15日,日軍退至新牆河北原防地,第20軍、第58軍、第78軍等中國軍隊一面尋殲汨羅江以南的殘留日軍,一面向新牆河以北日軍陣地實施襲擊。至16日,基本上恢復了會戰開始前的態勢。第11軍指揮所也撤回漢口。

歷史回音

此次會戰,據國民政府軍委會及第九戰區發表的戰績稱:日軍傷亡56944人,俘虜日軍中隊長松野榮吉以下官兵139人,繳獲步騎槍1138枝、輕重機槍115挺、山炮11門、無線電台9架及其他軍用品;中國軍隊傷亡官兵31346名。而據日方戰史統計,日軍戰死1591人(內軍官108人),戰傷4412人(內軍官241人),打死軍馬1120匹,打傷646匹。比照近年國內學界已經可以查閱到的,《陸支秘大日記》中戰時供日方高層決策的極密原件中十一軍部分師團的損失,這個數字可能更接近歷史事實。

抗戰史研究,如果考證出有水分,往往會被某些人稱為“漲敵人威風,滅自己士氣”,被罵“漢奸”,多年來中國學術界的人都不在大眾刊物上惹這個麻煩,即使是軍事科學院編寫《中國抗日戰爭史》時,限於當時資料缺乏和統戰目的,也毫無表留的引用了戰時宣傳,更加加劇了以訛傳訛的作用。但歷史卻是極為殘酷的,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近70年後,還有很多台灣史學家和大陸“有良心的”青年歷史學家堅持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總計出動7萬的日軍被殲滅5.6萬,但卻始終無法解釋會戰中為什麼是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糧彈補給斷絕,突圍時靠刺刀開路,幾乎被“全殲”的日軍為何能成建制逃遁,以及戰後取得“大捷”的國軍為何無力反攻已近“全滅”的11軍駐守的武漢,甚至連岳陽都不能靠近原因。更不能解釋在隨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戰鬥力低下”,動輒就能被“全殲”的十一軍先發動浙贛會戰,隨後的一年裡又獨斷髮動了鄂西會戰。在鄂西會戰中,更是在兵力火力不占優勢,沒有空優的情況下以戰死771人的代價造成了第6戰區部隊在這次會戰中戰死23550人,負傷18295人,失蹤7270人的慘重損失。孱弱農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政府靠強征的壯丁對陣工業國訓練有素的軍隊,這就是中國正面戰場付出了極大代價還是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的現實。

至於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敵5.6萬人的數字是怎么來的呢?

實際情況是,日軍在長沙一線總計投入約30個步兵大隊。不算贛北戰場,日軍投入的兵力剛好是5.6萬。第三次長沙會戰後,9戰區為了宣傳需要將對外公布的作戰計畫加以偽造,這個數字則是由薛岳炮製出來的。隨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時任9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參謀處處長的趙子立在外國記者的逼問下變相承認了偽造作戰計畫遮掩失敗和第三次長沙會戰並沒有俘虜一個日軍的事實。

日軍發動三次長沙之目的,在於對香港作戰之牽制,實際上到12月30日日軍進攻都是極其順利的,前攻到福臨鋪一帶,三路日軍會師,而到此,汨羅江以南全線丟失。日軍24日下午投入戰鬥,26日夜間就殺到了汨羅河邊,48小時內就突破了國軍的防線,前進了大約25公里。從這段來看,早有部署的國軍部隊在準備不足的日軍目前沒有顯示任何優勢,20軍血戰15日的計畫完全泡湯——當然血戰15日也許在國軍字典里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至28日準備圍殲37軍95師時,開戰前日軍的計畫:打殘20軍、圍殲37軍、牽制9戰區南下的目的已經基本達成。此時羅卓英還在準備在長沙附近決戰的反擊計畫,由上,日軍到30日,其戰役企圖已經完成,而阿南及其3師團豐島師團長的貪婪和狂妄才是導致日軍巧而又巧的敗走長沙城下。如果29日日軍在達成作戰目的後按計畫反轉。第三次長沙會戰將又是一場無可爭議的慘敗。

第三次長沙會戰,總體來說國軍日軍各打了半段勝仗。國軍死傷失蹤3萬但是長沙未失;日軍消耗國軍有生力量的目的也已經達到卻為此付出了6000傷亡的代價,戰後日軍的檢討中,認為屬於代價過重。以策應香港作戰為目的的長沙作戰,傷亡竟然達到了香港作戰的2.5倍。國軍和日軍都有理由聲稱自己的勝利,但是國軍已經沒法打得更好,而日軍則本有機會獲得更為徹底的勝利。

抗日戰爭戰爭列表

七七事變| 平津作戰| 南口戰役| 淞滬會戰|杭州空戰| 南京空戰| 平型關戰鬥| 太原會戰|娘子關戰役| 忻口戰役|陽明堡機場之戰| 七亘村之戰| 黃崖底之戰| 廣陽之戰| 南京戰役| 徐州會戰| 武漢空戰| 南昌空戰| 晉西北反圍攻戰役| 老嶺隧道之戰| 神頭嶺之戰| 歸德空戰| 台兒莊戰役| 響堂鋪之戰| 大清溝之戰| 長樂村之戰| 韋崗之戰| 武漢會戰| 廣州戰役| 香城固之戰| 蘭州空戰| 南昌會戰| 反攻南昌之戰| 隨棗會戰| 虹橋機場之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陳莊之戰| 漢口機場之戰| 雁宿崖之戰| 成都空戰| 黃土嶺之戰| 桂南會戰| 崑崙關戰役| 柳州空戰| 磁武涉林戰役| 棗宜會戰| 重慶空戰| 百團大戰| 狼牙山之戰| 黃橋戰役| 皖南事變| 豫南會戰| 上高會戰| 膠東戰役| 晉南戰役| 第二次長沙會戰| 沂蒙山反掃蕩戰役| 初侏儒山戰役| 黃崖洞之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 滇緬路戰役| 沁源戰役| 鄂西會戰| 梁山空戰| 緬北滇西戰役| 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 常德會戰| 常德空戰| 車橋戰役| 豫湘桂戰役| 中原空戰| 豫中會戰| 孟拱河谷戰役| 密支那戰役| 長衡會戰| 長衡空戰| 強渡怒江戰役| 洞庭湖空戰| 桂柳會戰| 湘潭空戰| 359旅南征| 南坎戰役| 新維臘戍戰役| 道清戰役| 豫西鄂北會戰| 湘西會戰| 桂柳反攻戰役| 空降作戰|晉冀魯豫軍區反攻戰役| 晉察冀反攻作戰| 晉綏軍區反攻戰役| 山東反攻戰役| 新四軍反攻戰役| 蘭封會戰| 綏遠抗戰| 南口戰役| 隨棗會戰| 熱河抗戰| 江橋抗戰| 晉南戰役| 南昌會戰

抗日戰爭中的歷次會戰

介紹1937年至1945年中日戰爭中的歷次大型會戰

抗日戰爭時期的22場大會戰

整個八年抗戰,國軍正面戰場先後進行大戰役22次,重要戰鬥1117次,小型戰役3.89萬餘次,斃傷日軍85.9萬餘人,國軍總共死傷322萬多人。
會戰名
時間
簡介
淞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雙方投入幾十萬的兵力。由於國民革命軍戰略不當,武器裝備落後,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損失後,最終被迫匆忙撤兵,並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的失利。此戰日軍傷亡50000餘人。
南京保衛戰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此時國民革命軍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開始了長達數月,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0000多人。
太原會戰 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軍占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國民革命軍由於指揮混亂,布置不當,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國民革命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0000餘人。但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戰場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徐州會戰 1938年1月——5月21日 日軍打通了津溥線,擴大了占領區,但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國民革命軍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5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莊大捷消滅鬼子10000多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蘭封會戰 1938年5月21日——6月 日軍試圖在徐州會戰後繼續擴大戰果,板垣征四郎師團孤軍深入,被以薛岳為指揮的國民革命軍包圍。最後由於蔣軍嫡系將領的無能,國民革命軍最終功虧一簣。
武漢會戰 1938年6月——10月 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雖然最終以武漢失守而結束,但國民革命軍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斃傷敵軍40000人、近100000名日軍因戰鬥、氣候、疾病等原因暫時喪失了作戰能力的巨大戰果,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
隨棗會戰 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國民革命軍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省棗陽地區發動進攻。國民革命軍消滅斃傷敵軍13000人,第五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軍動用100000兵力,卻在第九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的抵抗下損失慘重。日軍承認“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在國民革命軍反擊下,日軍傷亡達20000人,被迫撤軍,國民革命軍傷亡30000餘人。
桂南會戰 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軍占領南寧崑崙關後,國民政府從數百公里處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崑崙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畫,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棗宜會戰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宜昌失陷。棗宜會戰是武漢會戰以來,日軍對正面戰場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
豫南會戰 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日軍一度攻占安徽省國民革命軍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了9000人後,日軍最終撤軍。
上高會戰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為保證南昌附近占領區的安全,日軍發動試圖消滅贛北國民革命軍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圍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國民革命軍包圍而倉皇撤軍,傷亡高達15000人。
晉南會戰 1941年5月 此次戰役日軍的目的是:在華北要殲滅山西南部的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傷亡42000餘人,被俘35000餘人,日軍傷亡僅為國民革命軍的1/12,成為“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10月1日 國民革命軍第六戰區在正面戰場上主動發起1941年以來惟一一次主動進攻作戰,殲滅日軍7000人。最終由於第九戰區指揮失誤,日軍一度攻占長沙,國民革命軍傷亡失蹤70000人,日軍僅傷亡20000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國民革命軍第九戰區制定了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略,取得了長沙會戰的大捷,共斃傷日軍50000多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
浙贛會戰 1942年4月——7月28日 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國民革命軍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占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十五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148人。
鄂西會戰 1943年5月——6月 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堅守石牌要塞,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軍30000優勢兵力進攻下,國民革命軍第57師官兵9000餘人孤軍誓死抵抗長達一十六天。最終國民革命軍收復常德等陣地,斃傷日軍20000人。
豫中會戰 1944年4月——5月25日 日軍試圖通過豫中會戰圍殲國民革命軍第一戰區主力,並打通平漢線。由於國民革命軍指揮失當,洛陽淪陷。日軍實現最初的作戰計畫。
長衡會戰 1944年5月——8月 豫中會戰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國民革命軍在衡陽進行了長達四十八天的抵抗,最終因沒有拒不後援而遭到失敗。
桂柳會戰 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空軍基地發動桂柳會戰。國民革命軍在明顯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導致桂林柳州僅數日即遭到淪陷。
湘西會戰 1945年4月——6月 國民革命軍在戰役中對日軍進行了包圍,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斃傷日軍10000多人。最終在國民革命軍的反攻下,日軍傷亡20000餘人,被迫撤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