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橋戰役

車橋戰役

車橋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1師兼蘇中軍區所屬部隊在江蘇省淮安縣東南車橋地區(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車橋鎮),對日偽軍進行的進攻戰役。此役採取圍點打援的掏心戰術,解放了淮安、寶應以東縱橫二百里地區.使蘇中、蘇北、淮南、淮北根據地聯成一片,鞏固和擴大了蘇中根據地,打亂了日偽“清鄉”“屯墾”計畫,實現了蘇中形勢根本轉變,揭開了蘇中戰略反攻的序幕。此戰,新四軍共殲滅日軍大佐以下460餘人(內俘24人)、偽軍480餘人(內俘168人)。新四軍傷亡200餘人。在戰役過程中,“日本人反戰同盟”蘇中支部盟員松野覺,勇敢地參加火線喊話,不幸中彈,光榮犧牲。

基本信息

戰前準備

車橋戰役車橋戰役

組織發起車橋戰役,粟裕有一個較長的醞釀和形成過程。

日偽對第四分區“清鄉”後,除師直屬隊和第二分區的機關、部隊要在東台南北地區活動外,第三、第四分區的主力團有時也需要轉移到第二分區休整,或待機配合第四分區作戰,因此,很覺得地區狹窄,部隊擁擠,而大批幹部亟待整風,缺少一個較為安定的環境。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粟裕奉命去軍部駐地(黃花塘)參加整風會議和匯報工作,便帶少數參謀、測繪人員和一個連,有意識地選擇路線,對沿途地形,敵情進行實地調查。去時由台南穿過通榆公路、串場河,經興化地區南下到江都真武廟,從昭關壩偽軍據點中通過揚淮公路,偷渡運河,泛舟邵伯湖,在揚州城北十五餘公里邵伯湖南岸的黃珏橋上岸,越過場(州)天(長)公路,到達黃花塘軍部。九月返回蘇中時,由天長之龍崗乘船過高郵湖北上,經黎城(金湖縣)過淮河,然後在平橋、涇河兩據點間夜渡運河,越過封鎖線,接著乘船過建湖、興化間的水網地區,再越過通榆路回到台南地區。粟裕一行穿行於車橋、曹甸據點附近以及許多邊沿區、接敵區和敵占區,往返行程五百餘公里,沿途察看地形、了解敵情,同幹部、民眾交談。

在臨汗以北的團寨,粟裕又與第十八旅旅長兼第一分區司令劉先勝探討了這個地區的特點和軍事地位。粟裕注意到淮安、阜寧、寶應三縣邊界的淮寶地區,是我新四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師的結合部,也是敵人兩支部隊的結合部。這裡原是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所在地,是韓德勤在蘇北苦心經營的反共基地。一九四三年韓頑棄守後為敵偽所占。敵人以車橋為中心,建有十餘處據點。新四軍也跟進開闢工作,一年來已在安豐、曹甸、涇河鎮一線以南,打下了政權工作和民眾工作的初步基礎,其餘地區偽化仍深。粟裕構想,如果集中兵力拔除車橋、涇口等據點,在這裡打開局面,敵兩支部隊都會因為是自己的邊沿地區而互相推諉、觀望,配合作戰也不會協調。而我方得手後就可以獲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區,可以把領導機關移駐於此,集中幹部開展整風運動,集中主力進行整訓,還可以就近加強對第十八旅工作的指導。特別是可以打通蘇北、蘇中、淮北、淮南四個地區之間的戰略聯繫。這樣就形成了在淮寶地區發起以奪取車橋、涇口為目標的攻勢作戰的構想。

在這一地域發起攻勢作戰,會不會刺激敵人,引起對我新四軍大規模報復行動?這是需要考慮的。為此,戰役發起時機應該審慎待機。到了一九四四年二月蘇中區黨委召開第五屆擴大會議時,粟裕在全面分析了形勢後,認為日軍已是窮途末路,在我發起攻勢作戰後,難以對我進行大規模報復“掃湯”,即使有些小動作,在我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影響也不會大。粟裕便向與會的幾位領導同志提出發起車橋戰役的建議,得到了他們的一致同意,隨即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具體研究制定作戰方案。

當時提出三個作戰方案分析比較:一是由東向西,先攻涇口後攻車橋;二是車橋、涇口同時攻擊;三是先攻車橋,後取涇口。經過分析比較,擇優選取了第三方案。因為執行第一方案,雖背靠第三師地區,便於我軍運動和開進,但不久前攻擊涇口未克,敵偽防備甚嚴,而且即使攻下涇口,還需再攻車橋,付出代價較大。第二方案,不僅兵力分散,而且如一處攻擊不得手便會陷於被動,甚至使整個戰役失利。第三方案的優點是明顯的,首先,打下車橋後,敵人可能放棄一大片地區,可以得到最有利的戰役效果,其次,車橋處敵中心地區,是敵人的心臟,工事堅固又有日軍駐守,敵人自以為安全,而敵人認為安全的地方,正是最容易得手的地方,這是戰爭的辯證法,可以採取掏心戰術,隱蔽接敵,突然進攻,必能收出奇制勝之效;再則車橋周圍的地形也較有利於我。為此決定選擇第三方案。

車橋座落在澗河(又名菊花溝)兩岸,東西二華里)南北一華里半,河道上有五座橋樑,俯瞰全鎮,形如“車”字,是以得名。車橋鎮是聯繫蘇中與蘇北的樞紐,居淮安縣城、涇口、涇河、曹甸鎮之間,位於日軍第64師和第65師的接合部,四周築有大土圍子,駐有偽軍1個大隊600餘人,其大土圍內東南角小土圍由日軍40餘人駐守。他們加高圍牆,拓寬外壕,架設鐵絲網,修建了五十三座碉堡,構成了綿密的交叉火力網。以車橋為中心,在外圍還有十幾個堅固據點相拱衛。車橋地處中心,來援方向較多,但敵兩個師團部的駐地徐州、揚州,距車橋都比較遠,估計不一定來援,其主要增援方向可能來自淮安。為此,粟裕他們決定調集主力第一、第七、第五十二團和蘇中軍區教導團及第四分區特務團等共五個多團的兵力,採取攻堅打援並舉的方針,決心不惜犧牲,堅決攻占車橋;同時殲滅敵人的增援部隊,各阻擊部隊堅決保障兩天兩晚之戰鬥警戒任務。順便說一句,有的同志把這次的作戰方針表述為“攻堅打援並舉,以打援為主”,這不太確切。打援的部隊雖多一些,但我們的目的是攻取車橋,解放這一片地區。

在此以前,新四軍一師對日寇打的都是游擊戰,這次集中五個團的兵力,還有地方武裝和民兵配合,以游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對日寇舉行這樣規模的攻勢作戰,在蘇中抗日游擊戰爭中是沒有前例的。所以一師狠抓了戰役前的準備,特別重視協同作戰的準備。第一,對敵情的判斷,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複雜情況,作了審慎周密的預案和計畫,對我方部隊集中時間、地點、開進路線、攻擊時間作了精密的計算和要求,以減少戰時協同的困難。第二,統一了彈藥、器材、糧秣、野戰醫療、運輸等後方勤務工作,還根據我們所擬採用的戰術手段,特製了一批攻堅器材,如連環雲梯、單梯三角鉤、爬城鉤、麻繩、煤油、棉花、竹竿、土坦克、炸藥、煙幕彈、沙包,還準備了火箭、燈籠、電話等通訊聯絡工具。第三,動員民眾支援前線,徵集了大批船工和船隻,組織民眾及時配合戰時勤務,戰後平毀敵人據點工事。第四,戰前對部隊進行編組,將互相較為了解、戰鬥作風特長相仿的部隊,臨時編成一個建制,共編為三個縱隊、一個總預備隊,適當調整了組織與幹部。第五,在戰役發起前十餘天,即由師部和各主攻部隊派出得力幹部,進入車橋和蘆家灘伏擊陣地作實地偵察,並依據實地情況,進行戰前訓練。

政治動員工作做得很充分,召開了各種形式的動員會,頒布了戰時獎懲條例,組織了突擊隊、突擊組,互相提出戰鬥競賽。

在組織指揮上,一師前方司令部與一分區司令部暫時合併,組成野戰司令部。粟裕和副師長葉飛也作了分工,葉飛負責戰場指揮,粟裕掌握全局。

戰役傷亡

經一天兩夜的戰鬥,共殲日軍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偽軍483人(生俘168人)。新四軍犧牲54人,138人負傷。

戰役影響

車橋戰役車橋戰役

經過車橋戰役,打通了蘇中與蘇北、淮南、淮北地區的戰略聯繫,鞏固和擴大了蘇中抗日根據地,實現了蘇中抗戰形勢的根本好轉。

車橋戰役後,新華社向全國播發了‘車橋大捷’的訊息,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祝賀勝利,新華社向全國進行了廣播,讚揚新四軍打了一個大殲滅戰,粟裕也作為抗戰名將聞名遐邇。八路軍總部發布公報說,車橋戰役,在抗戰史上,是1944年以前我軍在一次戰役中俘日軍最多的一次。日本東京大本營也承認,車橋戰役,標誌著新四軍反攻的開始,日軍從此向下坡滑行。

歷史資料

車橋戰役車橋戰役

車橋戰役的發起理由和戰鬥經過*註:這是報軍部的兩份電報,前者由粟裕、葉飛共同署名,後者由粟裕、葉飛、陳丕顯共同署名。

第一份

一、一九四四年三月八日報張雲逸、饒漱石、賴傳珠並中央軍委電

(一)日汪正積極布置對揚州、泰州、海安、李堡、(木並)茶線以南地區之“擴展清鄉”及對東台沿海邊之“強化屯墾”。我為便於堅持與集中幹部整風和調集幾個團整訓起見,必須打開淮寶地區(曹甸、車橋一帶)作為陣地。

(二)我為打破日江對我蘇中之“擴展清鄉”及“強化屯墾”起見,乃於本月初集中約五個團兵力,進攻淮安以東之車橋鎮日偽據點。戰鬥於五日晨一時開始。以七團由車橋南北兩面同時攻破敵之城牆,於天明即完全占領街心。經一日之激戰,將該鎮之碉堡五十餘個完全攻破,五百偽軍全部殲滅。駐守該鎮之鬼子四十餘人,退守該鎮東北之三個碉堡負隅頑抗。五日晚,我軍繼續猛攻,又先後將敵之三個碉堡完全占領,殘敵乃退守一獨立之瓦房繼續頑抗。當日黃昏,淮安之敵增援至車橋以西之周莊附近,我即以廖政國、陳挺等部,用正面堵擊、側後突擊之戰術予以猛襲。敵先後三次增援共約鬼子五百餘,激戰整夜,均被我大部殲滅,僅餘敵十數人。正待殲之際,敵第四次繼續增援,以裝甲車數輛、步兵數百人猛衝。我因經一日兩夜之激戰,部隊過於疲勞,且敵繼續由淮陰、淮安、漣水等處增援達千餘人,我乃於六日拂曉前安全轉移。

(三)此役我共活捉鬼子少尉以下二十四名,俘偽軍官兵四百餘名,繳獲九二步兵炮一門、重機二挺、輕機三挺、擲彈筒十餘個、步馬槍及各種短槍四百餘支(內有新型三八式步槍五十餘支)及其他軍用品甚多,尚有大批槍彈被敵拋到河中。共斃傷鬼子三百五十餘,偽軍百餘,毀碉堡五十餘個,其餘勝利品在清查中。

(四)敵經我此次殲滅性的打擊後,連日來淮安、淮陰、漣水續有增敵步兵千餘名、騎兵五百名,昨日並有敵飛機數架在車橋以西作戰地帶施行轟炸,並在鳳谷村一帶迴旋偵察。

第二份

二、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一日報軍首長電

我們此次組織車橋戰役是根據下述理由出發的:

(一)蘇中敵人正積極布置進行“擴展清鄉”,大約在四月初可能開始實行。若如此,則四分區機關必須由豐利地區北移台南地區,三分區領導機關必須移聯抗地區,而聯抗地區太小,且系水網,因此三分區之機關尚須移一部分到台南,因此我們必須讓出台南地區給三、四分區機關轉移。

(二)敵人“屯墾”重心在鹽東及台北,將來實行,台北也很難容納我們機關,二分區領導機關尚須向興化轉移。

(三)江都至泰州以南如果“清鄉”,則一分區機關部隊亦須轉移到高郵地區,因此一分區南部也很難容納三分區之機關部隊。

(四)在“擴展清鄉”遍及三、四分區全部及一、二分區之一部後,則各“清鄉”地區勢必要撤退大批部隊及幹部出來,為便於各分區集中精力反對“清鄉”,則其撤退之部隊及幹部當由區黨委及師部負責直接領導,因此我們直屬機關必然很大,如仍擺在台南海邊,不僅難於進行整訓,且有遭敵嚴重打擊之危險。雖三師能將鹽城地區借給我們駐紮,但我們人員太多,且有許多不便,如分一批人到淮南或四師地區去專門領導整風,則領導分散亦有不便,因此必須有頗大機動地區安插,而便於幹部整風及部隊之整訓。

(五)車橋、曹甸地區敵人屬徐州六十五師團系統,在軍事上說來,其車橋、曹甸、涇口之據點過於突出,且為其弱點;在行政上說來,淮安屬淮海省管轄,系日偽兩個系統之界線,正可被我們利用。我們估計在車橋戰役後,敵必大舉報復,在其報復之後我不再刺激敵人,在敵人兵力不夠的現勢下,不一定對我們再作大的進攻;如小的進攻,我們當易乾應付。即或敵人作大舉“掃蕩”,則必須由徐州及揚州兩個系統統一指揮才行,但如此大舉布置,則我們也易預為準備,且其配合亦不一定十分密切。同時敵人亦有讓我主力向西北轉移而便於其東南之三、四分區“清鄉”企圖,因此我們才決定組織此戰役,不知是否正確,尚乞指示。

抗日戰爭戰爭列表

七七事變| 平津作戰| 南口戰役| 淞滬會戰|杭州空戰| 南京空戰| 平型關戰鬥| 太原會戰|娘子關戰役| 忻口戰役|陽明堡機場之戰| 七亘村之戰| 黃崖底之戰| 廣陽之戰| 南京戰役| 徐州會戰| 武漢空戰| 南昌空戰| 晉西北反圍攻戰役| 老嶺隧道之戰| 神頭嶺之戰| 歸德空戰| 台兒莊戰役| 響堂鋪之戰| 大清溝之戰| 長樂村之戰| 韋崗之戰| 武漢會戰| 廣州戰役| 香城固之戰| 蘭州空戰| 南昌會戰| 反攻南昌之戰| 隨棗會戰| 虹橋機場之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陳莊之戰| 漢口機場之戰| 雁宿崖之戰| 成都空戰| 黃土嶺之戰| 桂南會戰| 崑崙關戰役| 柳州空戰| 磁武涉林戰役| 棗宜會戰| 重慶空戰| 百團大戰| 狼牙山之戰| 黃橋戰役| 皖南事變| 豫南會戰| 上高會戰| 膠東戰役| 晉南戰役| 第二次長沙會戰| 沂蒙山反掃蕩戰役| 初侏儒山戰役| 黃崖洞之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 滇緬路戰役| 沁源戰役| 鄂西會戰| 梁山空戰| 緬北滇西戰役| 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 常德會戰| 常德空戰| 車橋戰役| 豫湘桂戰役| 中原空戰| 豫中會戰| 孟拱河谷戰役| 密支那戰役| 長衡會戰| 長衡空戰| 強渡怒江戰役| 洞庭湖空戰| 桂柳會戰| 湘潭空戰| 359旅南征| 南坎戰役| 新維臘戍戰役| 道清戰役| 豫西鄂北會戰| 湘西會戰| 桂柳反攻戰役| 空降作戰|晉冀魯豫軍區反攻戰役| 晉察冀反攻作戰| 晉綏軍區反攻戰役| 山東反攻戰役| 新四軍反攻戰役| 蘭封會戰| 綏遠抗戰| 南口戰役| 隨棗會戰| 熱河抗戰| 江橋抗戰| 晉南戰役| 南昌會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