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頂點

一、什麼是進攻的頂點 所謂進攻的頂點是指攻者因戰線擴大,補給線延長、物資缺乏等原因,進攻能力達到最大限度的那一點。 二、對進攻頂點的判斷 回顧過去的戰史、戰例,因錯誤地判斷進攻頂點而遭慘敗的例子很多,由此可見這種判斷異常重要。

1. 與戰局(力量)轉折點的關係

進攻頂點一般應選在戰鬥力轉折點出現以前。而且要在戰鬥力對比上能確保優勢的情況下指揮爾後的作戰。

就是說,進攻頂點應是有利於轉換作戰行動的一種狀態,也可以說是戰局的轉折點。

2. 戰術上的進入頂點示例

○A>B、A

○A在進攻B,B逐次後退;

○C在前進中,假定它在A已幾乎把B殲滅時到達。

在此種條件下,從理論上推導可能出現這樣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

A可殲滅B,但在這時C到達戰場。A的戰鬥力消耗甚多,態勢已亂,與C對陣極其不利。

第二種情況

A不能全殲B,殘留了若干兵力,但A可保存力量對付C。

第三種情況

A有充分的時間對付c,但屆時A必須同時與C和B的殘部(還有相當的戰鬥力)對陣。

結論是:第二種情況作為A的進攻頂點最合適。

在實際戰鬥中,則必須根據C的開進時機、戰場附近的地形,我方戰鬥力的限度和B的敗退對C的影響程度等做出判斷。

【戰例】

○拿破崙在義大利“加爾達”湖附近的戰鬥

(在追擊中,掌握進攻的限度,採取防勢,將奧軍各個擊破的戰例)

三、引向進攻頂點的方法

防者誘使攻者超過進攻頂點達到戰鬥力的轉折點有如下方法:

1. 利用地域使敵人的戰鬥力縱向或橫向延伸。

2. 分割敵人的態勢,封鎖、切斷其補給等。

3. 積極破壞敵人的後方基地。

【戰例】

○第一次世界大戰“馬爾塔”會戰中的延翼競爭

○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的反攻

○“哈爾茲”反擊、蘇軍對德反攻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