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花荊芥

穗花荊芥花萼管狀,長約1厘米,齒芒狀狹披針形,上唇3齒稍長,邊緣密被具節的白色長柔毛,果時花萼增大,分布於西藏東部及四川西部。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Nepeta Linn.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穗花荊芥
其它中文名:荊芥(曲靖昭通)。
文獻來源:Nepeta laevigata (D. Don) Hand. - Mazz. (1936), (1939); (1959).
Betonica laevigata D. Don (1825); Nepeta spicata Benth. (1829), nom. nud. , (1830), (1836)et in DC. (1848); Hook. f. in Curtis (1879)* , (1885); Kudo (1929); N. spicata Benth. var. incana Levl. (1911); N. lamiopsis auct. non Benth. ex Hook. f. : Diels (1912); Dunn (1915).
描述欄位:草本,高20—80厘米;莖鈍四棱形,被白色短柔毛。葉堅紙質,卵形或三角狀心形,長2.1-6厘米,寬1.5-4.2厘米,頂端銳尖,稀鈍形,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具圓齒狀鋸齒,葉面被白色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白色短柔毛;柄長2—12毫米,具狹翅,被白色長柔毛。輪傘花序頂生,密集成圓筒狀;最下部的苞片葉狀,其餘的苞片卵形至披針形;小苞片線形,被長柔毛。花萼管狀,長約1厘米,齒芒狀狹披針形,上唇3齒稍長,邊緣密被具節的白色長柔毛,果時花萼增大;花冠藍紫色,無毛,長為萼長的1.5倍,上唇2深裂,裂片圓狀卵形,下唇3裂,中裂片扁圓形,側裂片半圓形;雄蕊內藏;藥室水平叉開;子房無毛;花盤杯狀。小堅果長約1.5毫米,光亮。花期7—8月,果期9—11月。
分布及生境:產滇西北至滇東北,海拔2300—4000米的針葉林,或混交林的林緣及林中草地、灌木草地或灌叢草坡上;我國西藏東部及四川西部亦有。阿富汗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溫帶地區有分布。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草入藥,用於解表。

唇形科·荊芥屬植物及屬、系

荊芥屬(Nepeta Linn.),唇形科的一個屬,約250種,主要分布於歐亞溫帶,東自日本海西至大西洋東岸的西班牙、摩洛哥,分布中心在地中海、近東及中亞,在非洲自北非延至熱帶山區。我國產38種,1變種,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及新疆等地的山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