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荊芥

藏荊芥

藏荊芥是一種植物,屬於多年生草本,產西藏(江孜、拉薩),一般生長於山坡草地,海拔4200—4500米,被西藏民間用花、葉入藥,治抽風症,有一定藥物作用。

基本信息

概述

荊芥,多年生草本,高約60cm。莖直立,多分枝,四棱形,具細條紋,被向下而近於捲曲的微柔毛。葉對生;無柄;莖葉線狀披針形,長2-4cm,寬0.7-0.8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近全緣,或疏生1-3對鋸齒,兩面均具微柔毛及腺點;苞葉與莖葉同形,略近於鑽形,向上漸小,短於輪傘花序,全緣。輪傘花充了腋生,1-5花;苞片線形,長5-10mm,寬約1mm,兩面被微柔毛;花梗被微柔毛;花萼管狀,二唇形,連齒在內長1.5cm,管長8mm,脈15,明顯,後3齒三角形,前2齒下彎,具硬刺尖;花冠藍色或紫色,長2.5-3cm,外面被微柔毛,管筒長2-2.5cm,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2裂,裂片達中部,邊緣波狀,下唇反卷,3裂,中裂片最大,先端凹陷,邊緣波狀;雄蕊4,前對較短,內藏,後對較長,花絲先端有極突出的附屬物,花葯2室,水平叉開。小堅果長圓狀卵形,先端圓,具成叢柔毛。花期7-9月。

藥品簡述

藥名:藏荊芥。
漢語拼音:zangjingjie。
英文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epetaangustifoliaC.Y.Wu
功效分類:息風止痙藥;消腫止痛藥。
科屬分類:唇形科
別名:
性味:味辛;性涼。
歸經:
功能:息風止痙;消腫止痛。
主治:癲癇抽搐;創傷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500m以下的宅旁或灌叢中,亦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新疆、山東、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藏荊芥的地上部分。
採收儲藏:
炮製方法:
用藥禁忌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藏荊芥
種拉丁名:NepetaangustifoliaC.Y.Wu
種別名:殺丟那博(西藏藏語)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荊芥屬
屬拉丁名:Nepeta
國內分布:產西藏(江孜、拉薩);’生於山坡草地,海拔4200—4500米。模式標本采自西藏江孜。
海拔:4200-5000
命名來源:【Fl.Reip.Pop.Sin.65(2):588.pl.57.1977】
中國植物志:65(2):296
英文植物志:17:115
組中文名:藏荊芥組
組拉丁名:Sect.Tibetinepeta
族中文名:荊芥族
族拉丁名:Nepet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用途:西藏民間用花、葉入藥,治抽風症。

唇形科·荊芥屬植物及屬、系

荊芥屬(Nepeta Linn.),唇形科的一個屬,約250種,主要分布於歐亞溫帶,東自日本海西至大西洋東岸的西班牙、摩洛哥,分布中心在地中海、近東及中亞,在非洲自北非延至熱帶山區。我國產38種,1變種,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及新疆等地的山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