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毛荊芥

絹毛荊芥

絹毛荊芥為植物界唇形目、荊芥屬,多年生多莖植物。主要分布在新疆南北部的高山至森林上限的亂石堆及石礫地上。

基本信息

簡介

毛荊芥
種中文名:絹毛荊芥
拉丁名:Nepeta kokamirica Regel
種別名 :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荊芥屬
屬拉丁名:Nepeta
國內分布:產新疆南北部;生於自高山至森林上限的亂石堆及石礫地上。
國外分布:蘇聯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命名來源:【Act.HOn.Petrop. 6: 358. 1879】
中國植物志:65(2):281
英文植物志:17:111
系中文名:密花系
系拉丁名:Ser.Densiflorae
組中文名:穗序組
組拉丁名:Sect Spicatae
族中文名:荊芥族
族拉丁名:Nepet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多莖植物;根多節而開裂,過渡為分枝的根莖,根莖及莖基部均被褐色鱗片狀葉。莖上升或基部平臥,高15—50厘米,粗1.5—3毫米,節間長達7厘米,密被平展具節皺波狀的單毛而呈淺灰色,並混生極短的腺毛,腋生分枝多數,往往與莖等長,具長的節間,有分枝,多數具花序。葉兩面被淺灰色的密集的星絨毛狀的毛被,小,莖生的長至17毫米,寬至8毫米,卵形或菱狀卵形,先端銳尖、漸尖或鈍形,基部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具齒,下部葉具長約為葉片長1/2—1/3的柄,上面的具很短的柄,長約2毫米,側枝上的葉較狹,長圓狀卵形,稀達披針形或長圓形。輪傘花序通常全部聚集成頂生的花序,花時寬卵形或幾圓形,稀下部的輪傘花序多少遠離,苞葉披針形及線狀披針形,苞片線形,長4.5—6毫米,比萼短許多,苞葉、苞片及萼均染成藍紫色,且密被平展絹絲狀具節長毛,混生短腺毛及點狀黃色腺體。花萼長7—8毫米,寬2—3毫米,齒長圓狀三角形,長2—2.5毫米,寬1—1.5毫米,先端漸尖,5齒同大或前2齒略狹,為萼筒長1/2(或2/5)。花冠淺藍色,外被短柔毛,長16—18毫米,冠筒超出萼I.5—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2.5)3毫米,深裂至2/3成鈍裂片,下唇3裂,中裂片長4.5—5毫米,寬7—8毫米,變狹成短而寬、長0.4—0.6毫米的爪,側裂片長(0.7)1—1.25毫米,寬2.5—3.5毫米,扁三角形。後對雄蕊不超過上唇。小堅果長圓狀橢圓形,長1.6—2毫米,寬0.7—1.25毫米,黑褐色。花期6—7月,果期7月中旬以後。(標本未見,綜合前人描寫)

產地分布

:產新疆南北部;生於自高山至森林上限的亂石堆及石礫地上。蘇聯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唇形科·荊芥屬植物及屬、系

荊芥屬(Nepeta Linn.),唇形科的一個屬,約250種,主要分布於歐亞溫帶,東自日本海西至大西洋東岸的西班牙、摩洛哥,分布中心在地中海、近東及中亞,在非洲自北非延至熱帶山區。我國產38種,1變種,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及新疆等地的山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