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褶乳菇

稀褶乳菇

稀褶乳菇是傘菌目、紅菇科、乳菇屬真菌微生物。菌蓋直徑2.5-9cm,初扁半球形後平展,中下凹至近漏斗形,光滑或稍有細絨毛,有時中部有皺紋,夏秋季雜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拉丁學名:Lactarius hygroporoides Berk. & Curt.
分類地位:傘菌目、紅菇科、乳菇屬

形態特徵

學名 稀褶乳菇學名 稀褶乳菇
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2.5-9cm,初扁半球形後平展,中下凹至近漏斗形,光滑或稍有細絨毛,有時中部有皺紋,初內卷後伸展,無環帶,蝦仁色,蛋殼色至橙紅色。菌肉白色,味道柔和,無特殊氣味。菌褶直生至稍下延,初白色,後乳黃色至淡黃,稀疏,不等長,褶間有橫脈。菌柄長2-5cm,粗0.7-1.5cm,中實或鬆軟,圓錐形或向下漸細,蛋殼色或淺橘黃色或略淺於菌蓋。孢子印白色。孢子近球形或廣橢圓形,有微細小刺和棱紋,8.5-9.8μm×7.3-7.9μm。無囊體。

生態習性

夏秋季雜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分布地區

江蘇、福建、海南、貴州、湖南、雲南、四川、安徽、江西、廣西、西藏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此菌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為70%。含有橡膠物質,橡膠是子實體乾重的5.05%。屬外生菌根,與櫧栲、松等樹木形成菌根。

營養成分

測定的18種胺基酸中.8種必需胺基酸含量占胺基酸總量的40.23%:礦質元素K、Na、Ca、Mg、Cu、Fe、Zn、Mn含量分剮是2345.62、164.48、17.79、90.96、18.41、17.14、10.21和3.08mg/100g;多糖、粗蛋白質、粗脂肪、灰分、粗纖維含量分別是7.23%、30.19%、3.26%、5.33%和7.46%。

菌物界(四)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