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穀絲核菌

禾穀絲核菌

禾穀絲核菌,拉丁名Rhizoctonia zeae,屬無孢霉目真菌類。可引起小麥、大麥、玉米、水道的紋枯病。

基本信息

識別特徵

菌絲菌核的形成存在,不產生任何類型的分生孢子,不產生任何類型的分生孢子,在PDA培養基上,菌落白色,後顏色加重變成褐色,菌絲體絮狀至蛛絲狀。初生菌絲無色較細,有複試隔膜,菌絲分支呈銳角,分支處大多萎縮變細,分支附近常產生橫隔膜,部分菌絲膨大,或成蛛狀。菌絲細菌雙核,菌核較小,顏色較淺,菌絲生長速度慢,較細。

保護及保存現狀

人工保存

主要用途和價值

可引起小麥、大麥、玉米、水道的紋枯病

開發利用現狀

不詳

菌物界(四)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