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杯傘

芳香杯傘

芳香杯傘子實體小,菌蓋直徑2.5-5cm,初期扁平,開傘後中部有凹窩,薄,水浸狀,淺黃色,濕潤時邊緣顯出條紋。菌肉白色,很薄,氣味明顯香。菌褶白色至帶白色,直生至延生,薄,較寬,不等長。菌柄細長,同蓋色,圓柱形,光滑,長4-8cm,粗0.4-0.8cm,基部有細絨毛,內部空心。孢子橢圓或長橢圓形,光滑,無色,6.5-8(10.2)μm×3.5-4(5)μm。孢子印白色。無囊體。可食用,具明顯的芳香氣味。但也有記載含毒。此菌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7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芳香杯傘香杯傘
芳香杯傘內側排列著許多放射狀的薄片,稱為菌褶,菌褶兩面能夠產生單細胞的棒狀擔子,擔子產生孢子。傘柄上常常會有環狀的膜,也就是菌環。芳香杯傘的繁殖是靠擔孢子進行的。擔孢子成熟以後,會散落下來,如果散落的位置條件合適,就會萌發,成為菌絲體。
菌絲體是芳香杯傘的營養體,是一種疏鬆狀態的綿白色的物質,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爛葉下面。它可以從土壤或其它有機物中吸收養分,營腐生生活。這些菌絲體彼此纏結在一起,吸收養分,不斷發育生長,形成菌蕾,再經過生長伸出地面,成為新的芳香杯傘個體。
芳香杯傘菌蓋直徑6-10cm,幼時扁半球形,後平展,中部下凹呈淺漏斗狀,表面藍綠色或藍青色,有環紋,傷處及乳液變綠色,邊緣內卷。菌肉稍厚,污白色,傷變綠色。芳香杯傘生於、柳及殼斗科等樹木上。分布地區在黑龍江、甘肅等。芳香杯傘屬木腐菌,分解木質素的能力較強,傳播蔓延很快。常侵害食用菌段木,尤其在段木接種後,長期潮濕、通風條件差的情況下容易生長此種菌。
芳香杯傘子實體小,菌蓋直徑2.5-5cm,初期扁平,開傘後中部有凹窩,薄,水浸狀,淺黃色,濕潤時邊緣顯出條紋。菌肉白色,很薄,氣味明顯香。菌褶白色至帶白色,直生至延生,薄,較寬,不等長。菌柄細長,同蓋色,圓柱形,光滑,長4-8cm,粗0.4-0.8cm,基部有細絨毛,內部空心。
孢子橢圓或長橢圓形,光滑,無色,6.5-8(10.2)μm×3.5-4(5)μm。孢子印白色。無囊體。可食用,具明顯的芳香氣味。但也有記載含毒。此菌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7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
夏末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或往往叢生。主要分布在青海、內蒙古、西藏等地區。可食用,具明顯的芳香氣味。但也有記載含毒。

生長條件

芳香杯傘芳香杯傘
氧氣的要求
芳香杯傘是一種好氣型菌類,菌絲體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均需新鮮空氣,常通風換氣是非常必要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4%以上,芳香杯傘原基很難出現,發育受阻,易產生畸形菇。從栽培經驗看,芳香杯傘子實體生長階段對氧氣的需求量超過一般菇類。栽培環境通風不良使子實體菇柄增長,影響品質。但無論哪個生產階段其通風換氣必須是溫和的,主要是溫度和風速和諧一致。
光的要求
芳香杯傘在發菌階段暗培養完全可以正常生長。但菇體生長發育階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子實體很難分化,強光下不易形成子實體,一般光線為800至1500勒克斯,光照時間每天為12至14小時。不同品種對光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異。有的需要強光,有的需要弱光,但生產實踐表明,在光線過弱的情況下,往往出現菇體畸形,菌柄細長,菌蓋過小。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強光直射對芳香杯傘的外觀形狀、菇體色澤和品質也影響不大。
水分要求
培養料料水比為1∶1至1∶1.3,培養料的水分為65%,芳香杯傘菇體生長發育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5%至90%,相對濕度過高會出現黃菇。在低溫6℃至7℃,空氣濕度過小時常發生菌蓋龜裂。芳香杯傘含水量小,採摘後在15℃以下可保持14天左右。
芳香杯傘芳香杯傘菌絲
溫度要求
芳香杯傘屬低溫型的菇類,菌絲生長溫度為5℃至32℃。最適應溫度22℃至25℃,5℃以下生長緩慢,在35℃至37℃時菌絲停止生長。其菌絲體後熟則需要30至45天達到生理性成熟,一般控制在零下3℃至15℃之間,最適宜溫度為7℃至12℃子實體方能分化,出菇生長溫度在3℃至22℃,最適宜溫度在13℃至18℃。從制出菇菌棒到採收為110至130天左右。從菇蕾到採收為8至15天左右,薊縣出菇時間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
pH值的要求
芳香杯傘自然生長環境土壤為微鹼性,pH值為7.8,芳香杯傘菌絲可以在pH值5至11的基物上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至6.5。原種栽培中考慮由於高壓滅菌時pH值往往下降到0.5分值,則配料時pH值應在7左右。栽培菌棒的配料最適合在6.5至7.5之間,各種培養料的pH值可用普通的pH試紙測定。

所屬科目

芳香杯傘白蘑科 蘑菇
芳香杯傘屬於傘菌目白蘑科,本目真菌的子實體就是通常說的蘑菇。子實體傘狀、肉質、易爛、很少膜質或革質。典型的子實體包括菌蓋、菌柄、位於菌蓋下面的菌褶或菌管、位於菌柄中部或上部的菌環和基部的菌托。子實層在生長初期往往被易脫落的內菌膜覆蓋,成熟時完全外露。
芳香杯傘擔子無隔,擔孢子單孢,無色或有色,它的形狀、大小、色澤和紋飾等是分種的重要依據。傘菌目真菌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它出現於北極至熱帶的多林地帶,生長在枯枝落葉層或樹幹上,有的生長在沼澤地、空曠地、草地、牧場或糞上,有的與一定的高等植物形成,有的寄生於植物根部引起根腐,少數寄生於大型真菌上。從季節來說,自早春至初冬均有不同的蘑菇出現,而在大多數地區,深秋是蘑菇生長的旺季。
傘菌目的分類眾說不一。依據菌蓋、菌柄的菌肉組成成分、子層體的特徵、內菌幕、外菌幕的有無、孢子印的顏色和孢子的特徵,下分11~18個科,220~230個屬,4000~5000餘種。中國已報導的約為世界已知種的1/5。

藥用價值

芳香杯傘芳香杯傘
芳香杯傘菌蓋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醬香味,可入藥。生於柞、櫟等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地上,單生或群生。
營養分析
芳香杯傘水提物對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長有阻抑作用,對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100%,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為90%,同時還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是我國遠銷歐美的著名食用菌。
該菌菌體較大,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據分析,100g乾品中含蛋白質20.2g,碳水化合物64.2g,熱量338千卡,灰分4.0g,Ca23mg,P500mg,Fe50mg,核黃素3.68mg.該菌具有清熱解煩、養血和中、追風散寒、舒筋和血、補虛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藥“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婦科良藥,可治婦女白帶症及不孕症。
另外,還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可見美味芳香杯傘確是林中菌類中功能齊全、食藥兼用的珍品。經常食用芳香杯傘可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機體微循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