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遺址

磁山文化遺址

磁山遺址又稱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里處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東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磁山遺址出土的家雞骨骸是已知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家雞骨骸,比原來認為的世界最早飼養家雞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學上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導:磁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 又《明一統治》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里,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基本信息

概況

磁山文化遺址磁山文化遺址
位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東南約一公里的台地上,總面積14萬平方米。它北依北鼓山南臨河水。是1972年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
1976年至1978年進行發掘,發掘面積為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最深的窯穴達6-7米。主要遺蹟有房址2座,灰坑474個,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6000餘種。遺物中以陶支架(座)和石磨盤最具特點。石器中有打制石器、打磨兼制石器和磨製石器三種,主要器形有石磨盤和石磨棒。陶器均為手工製作,用泥條盤築法和捏塑法製成,以素麵為主,主要器形有陶盂和陶支架(座)等。這些陶器成組器物出土點有45處。經測定,磁山文化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6000年至前5600年。
在遺址發現了兩座房基址,均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遺址器物中,有一燒土塊,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紋,說明在7000年前這一帶即編制葦席,考古學家稱此器物為全國之最。磁山與女媧補天的鳳凰山相距很近,這也為女媧"積蘆灰以止淫水"為何產生於此,作了註腳。
在發現的88個窖穴(灰坑)內有堆積的粟灰,一般堆積厚度為0.2-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達2米以上,數量之多是驚人的。這些糧食剛出土時,尚有部分顆粒清晰可見。以往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磁山遺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國粟出土年代最早的證據。這一發現,把中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七千多年前,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
遺址內農業生產工具和糧食加工工具的使用,與糧食堆積的大量發現,證明磁山人已經擺脫了蒙昧狀態,已經有了比較發達的農業,並種植粟類作物。農業的發展,為飼養家畜提供了物質條件,而遺址內出土的等家畜骨骼,又是當時人們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佐證。在這裡發現的雞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家雞,也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家雞。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各地飼養家雞的年代,原以印度為早,約始於公元前2000年。
磁山遺址出土的標本和大量器物,為尋找中國農業、畜牧業、制陶業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貴的線索。也說明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東麓的先人,有了比較發達的農業,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已經脫離了農業經濟的初始階段,有相當一部分人已從事多項手工勞動,原始手工工業已成為原始農業、漁獵、採集生產及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臨景點

禪果寺在武安市活水鄉寺溝村東。始建於東魏,後唐天成年間(926—930)重修,以後歷代多次維修,增修。位於一峽谷內,東、南、北三面為懸崖峭壁。現存有烏龍橋1座,單檐方塔3座,石塔14座,另有石造像5尊。塔均為磚結構,當地人稱“禪棚”,正面設門通塔室,六止上方飾尖拱額,檐為疊澀檐,上方置覆缽,剎已殘,石塔多為明代所建靈骨塔,現有碑刻24通。其中《重修古定晉禪院千佛邑碑》為後唐天成四年(929年)九月建,記述了該寺始建及維修經過。
黑龍洞風月關位於峰峰礦區新市區滏陽河發源地,神麋、南鼓兩山南北對峙的“滏口陘”處。這裡山青水秀,風景宜磁山文化遺址人,是邯鄲市一大名勝。
“滏口陘”屬“太行八陘”中的第四陘,歷來是軍事要隘。東漢末年軍事家曹操曾利用這一天險擊潰袁尚大軍。隋末農民軍竇建德也在這一帶殲滅隋刺史竇宗的官兵。陘口南部的峭岩絕壁下,有一天然石洞,傳為主宰人間旱澇的黑龍的洞府,名為“黑龍洞”。洞口由大石砌成,洞壁凹凸不平,洞內曲折幽暗,婉蜒如龍,從古至今無人知其底,真是“驪龍出洞去,洞深不可測”。
洞下的泉水概稱“黑龍泉”。舊時每逢大旱之年,遠近百姓常成群結隊前來燒香求雨,他們用瓶瓶罐罐盛回“龍泉”,灑在莊稼地里,以求天降甘霖。
黑龍泉太行山區地下河水流向地面的一部分。據《水經注》記載,此處“泉源沸騰,滾滾如湯,其水冬暖夏涼”。清泉從岩縫、石洞噴射而出,猶如群龍吐水。其中大泉二十餘眼,小泉不可勝計,水質清甜可口,黑龍洞便是最大的噴水。
黑龍洞上的廟宇建築群稱風月關,又名“滏口祠”,座落在神麋山陽一條東西長數十米的石券之上。券西口石上刻有“風月關”三字。由西門拾級而上進入廟院,院內坐南向北建有卷棚式歇山頂、深寬各三間的黑龍廟,廟內有黑龍爺塑像。廟東側建有上下兩層琉璃瓦頂的崑山明月閣,閣內供有觀音菩薩像,前廳西牆上還嵌著明進士張應登親書“登崑山明月閣觀泉”詩的石刻一塊。據史載,該閣、廟均始建於唐代,由於歷代重修改建,已失去原貌,但其建築莊重緊湊,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

磁山文化遺址弘濟橋稱東橋,距廣府城正東2.5公里,東西橫跨在滏陽河上。該橋全部用石塊砌成,與趙州橋結構相似。在大券兩邊負兩個小券,美觀大方,雄偉壯觀;橋旁綠樹成蔭,村落掩映,橋下波浪濤濤,滾滾而流,橋面全長44.6米,寬6.5米,大券跨度為24.8米。 兩邊兩個小券跨度約2.73米,高4米,盡端兩個小券跨度1.75米,高1.02米, 全橋由18道單券組成,券與券之間用0.37-0.43米寬的作束腰相連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塊欄板,刻有獅子,桃,猴,石榴,鹿,麒麟和武松打虎等圖案,形象逼真,玲瓏可愛。大券和小券兩面中間刻有龍頭,大券兩邊對刻的二龍戲珠,飛鳳、飛龍及兩邊盡端小券刻的纏枝花,更是爐火純青,精工細雕,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欄板中部的外面有"弘濟橋"三個大字。弘濟橋建於何時無可考,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重修確為不廖。因修橋時,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共同奮戰,創建而成,因此名為弘濟橋。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有研究價值的古代橋樑建築。
京娘湖風景區位於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磁山文化遺址娘湖亦稱口上庫,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藉故其中山川水色開闢成為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這裡層巒疊嶂,川谷深其中景各具特色。有的為人工造就,氣魄雄偉,巧奪天工;的有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於景,使人觸景生情。據史料記載趙匡胤的奇聞軼事 。其中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發生在這裡。京娘便發生在這裡。
京娘湖風景區包括:高峽平湖,仙靈峽,宋祖峽,京娘峽,怒獅昂首,神龜探頭,雄鷹視,屯山積糧神女舍粟疊橋戲月駝峰竟秀,妝寒潭遺恨,雲崖寄志古岩飄綿,青峰開屏危岩藏經等18景。水庫大壩橫阻於門道川與常社川入口處。為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 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雄偉壯觀。
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後以此處所傳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礦事而改稱現名。這裡峭壁高懸,若乘舟入谷,仰望藍天一線,俯視碧水一帶,大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雲崖寄志:懸崖之下有一石岩,相傳宋太祖在這裡題過詞。建庫前似有字跡,已難以認。據史料記載,匡 胤在年青時,漫遊天下,途經太行山,賦“詠說“詩以抒情懷:”欲出示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 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月“。傳說這首詩就是宋太祖在這裡的題詞。
危岩藏經: 水庫存東北四公里處是定晉岩禪果寺遺址。相傳此處是晉國與趙國的分界,故稱定晉岩。古人喬萬里云:遙通晉趙荒野“,便即此,這裡山勢險峻 ,絕辟徑,春來翠柏森,細流潺潺 ;秋至於飛瀑似從天降,浮雲時與地平,景色迷人禪果寺始建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 後經東魏高歡帝等到多次擴建重修,逐漸擱大而今年內殿宇全毀,岩下僅存石佛王尊,碑石15通但其自然的山川景觀,十分壯美。
妙覺寺舍利塔亦稱武安舍利塔,位於武安城內,塔高38.71米,通體磚砌,共有13層。平面呈正八噗形,每邊長3.4米,造形玲瓏,古香,遠望 挺拔雄偉,每層東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門,出檐下有磚砌斗拱,各層斗拱垛數,尺寸大小不一。二、三層增建平座,二層四面有窗。塔分內外兩層,塔心為八角形的塔柱,內外層之間留有通道,可由台級而上達第九層。由於塔身逐漸縮小,到十一層為木托著塔剎,塔心柱一至七層和九層留有一方室,為置佛而設。據文獻記載,妙覺寺舍利塔,始建於宋代,雖經多次大地震,然而至今仍矗立無恙。道光十年的大地震,塔附近的建築物幾乎全毀, 而古塔卻巍然不動,其堅固程度難以想見。目前,它已成為研究古代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
天子冢位於邯鄲西南65公里處的磁縣內。為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之墓,據史載孝靜帝能文善武,品行高潔,後在宮廷鬥爭中被毒死,年僅28歲,其墓為封土形式,高30米,直徑120米,其墓頂建有玉皇大殿和娘娘廟、觀音廟。前後有台階可登至,這裡的北面台階有85級,在上面行走會發出“咕兒”、“咕兒”的水聲,所以稱為“水聲台階”神秘而富有情趣。

南響堂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西南35公里處,峰峰礦區鼓山上,分南北兩處,相距15公里。石窟始鑿於北齊年間(550--577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續鑿。現存16窟,大小佛像4300餘尊,並有大量石刻經,是研究佛教建築雕刻繪畫書法的藝術寶庫。 磁山文化遺址
北響堂石窟,座落在和村東的北鼓山西腰,山下有常樂寺、如來佛立像和宋代磚塔。沿鼓山拾階而上,山勢陡峭,風景秀麗,綠樹成蔭。山上現存石窟9座,其中規模最大、藝術最佳、裝飾最華麗的是位於窟群北端的大佛洞,進深13.3米,面寬13米,高11.4米.內為塔形柱式,柱三面設龕,正面龕主尊坐佛連座通高5米,其背光以七條火龍為主體組成,極為罕見,塔柱上部與窟壁共設16個華麗列龕,充分顯示了北齊時期高超的雕刻藝術。
南響堂山石窟位於鼓山南麓,進入景點首先看到的是寺院殿宇和宋代磚塔。這座山不高,現存石窟7座,其中千佛洞最為壯觀,窟內最引人入勝的是頂部的傑作,窟頂微隆,雕蓮花和八尊伎樂飛天,堪稱時代佳作。
 
響堂山石窟規模宏偉,雕刻精緻,在古代石窟藝術向唐代寫實風格的演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目前我國現存的幾大石窟之一。

  • 媧皇宮
  • 鴿子窩景區 大乘玉佛寺 黑龍洞 呂仙祠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響堂寺石窟 學步橋 趙邯鄲故城 叢台 古武當山 趙王陵 鄴城三台 永年古城 響堂山石窟 京娘湖旅遊區 磁州窯遺址 蘭陵王墓 磁山文化遺址 武華山 長壽村 邯鄲市博物館 八路軍一二九師舊址 趙苑旅遊區 回車巷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邯鄲

    邯鄲是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三批37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譽為“露天博物館”和“ 成語典故之都”。自然環境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晉冀魯豫的交界處,西倚太行山,東臨滏陽河。歷史悠久 邯鄲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城邑。邯鄲定位為“文化古都”,有著七千年的文明歷史,有著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六百多年的都城史。“邯鄲”這個名字最早見於《漢書》 :邯是指邯山,鄲是盡頭的意思。

    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有人類生活在這裡了。到了商代,早期的城市開始興起,邯鄲城逐漸發展起來。春秋戰國時,趙國趙敬侯遷都邯鄲,致使邯鄲迅速繁榮,成為趙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戰國時作為趙國都城歷經158年。當時的邯鄲經濟昌盛、繁榮發達,與長安、洛陽、開封、成都同稱五大都城。秦統一六國後,邯鄲位列為天下三十六郡治所之一。西漢時與洛陽、淄博、成都、宛城(今河南南陽)一起成為聞名四方的全國五大都會。此後邯鄲雖有興衰,但直至20世紀30年代,一直都是黃河以北較大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一;並且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邯鄲也是八路軍129師的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所在地。

    文化燦爛 邯鄲定位為“文化古都”,以趙文化為基礎,中原文化和草原遊牧文化融為一體,構築了邯鄲歷史文化開放、進取、包容之基調,形成了上古時代的女媧文化、新石器中早期磁山文化、戰漢時期的趙文化、曹魏時期的建安文化、南北朝時期的石窟文化,以及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和邊區革命文化等。(一)趙文化 趙氏王朝共歷經了8代158年。現今邯鄲保存有趙王城、趙王陵、武靈叢台等大批趙文化的遺蹟以及近年來修建的趙苑等,既是對趙文化的保護,又是趙文化的延續。“趙文化”是指戰國時期七雄之一的趙國創建的地域文化,是以現在的邯鄲為中心,大致相當於當今冀南地區和豫北部分地方這樣一個範圍的地域文化。它是這個區域空間內的廣大人民民眾在三千餘年的共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特殊的政治、經濟、文藝、科技、民風、民俗等風貌的總和,是他們共同擁有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精神風貌、行為規範和管理模式等非物質因素的體現。趙文化有兩重特性,既是一種華夏文化,又是一種戎狄文化,是華夏文化和戎狄文化互相交融的一個結果。首先趙文化是一個開放的文化。因為趙文化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區域接觸的結果,所以它本身是開放的。第二,趙文化是一個進取的文化。因為趙文化本身是不同文化相結合的結果,相互之間多有所吸取,多有所借鑑,所以它是一個進取的文化。第三,趙文化也是一個包容、融合的文化。華夏文化是一種農耕文化,是以農業為基礎的,而戎狄文化是一種草原的遊牧型文化,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互相衝突的結果,就形成這樣一個獨特的、有兩重性格的趙文化,所以它是一種能夠互相包容的、能夠融匯的文化。目前,列入“趙文化”開發項目的主要有趙王城遺址、趙王陵、平原君趙勝墓、趙武靈王閱兵的地方武靈叢台、邯鄲學步的發生地學步橋、將相和故事發生地回車巷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多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夢文化 《邯鄲夢》《牡丹亭》《南柯記》《紫釵記》並稱為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邯鄲夢》以“黃粱一夢”的俗語而為世人熟知,這是一個“人生之夢”。講述了呂洞賓欲點化盧生,讓其枕磁枕而夢,夢中歷經人生悲歡榮辱,醒來後頓悟成仙。湯顯祖在該劇中表達了對人生際遇、官場顯惡、百態叢生、炎涼世態的感懷。與夢文化相關的便是位於邯鄲城北10公里處的黃粱夢呂仙祠。該祠始建於宋代,明清曾進行重修和擴建,占地約20畝,是一組規模宏偉、保存較好的明清時代建築群,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鄴都文化 鄴都廢址就在今天的臨漳縣。公元前7世紀,春秋齊桓公時建鄴城。至公元前5世紀戰國初,魏文侯曾一度定都於此,雖為時甚短,但可視為鄴都的最初興起。此後的秦漢三百七八十年里,鄴一直是河北平原南部僅次於邯鄲的一個地方行政中心。東漢末年,鄴為冀州治年,其地位已超過了邯鄲,成為北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左思《三都賦》以魏鄴、吳建業、蜀城都三都並舉,足證其時人們心目中,三國鼎立初的曹魏政府中樞實在鄴都。公元220年曹丕代漢,次年定都洛陽,鄴遂為五都之一。晉惠帝八王之亂,鄴也曾一度為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實際權力中心。十六國後趙、冉魏、前燕、北朝的東魏、北齊相繼都鄴,合計78年。自580年楊堅焚毀鄴城後,千年鄴都才成為一片廢墟。

    (四)石窟文化 響堂山石窟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分南北兩處,相距約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們談笑、拂袖、走動均能發出鏗鏘的回聲,故名響堂山石窟。現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餘龕,大小造像5000 余尊,還有大量刻經、題記等。它是河北省現已發現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響堂石窟均始建於北齊。當時北齊有兩個政治中心,一是國都鄴(今臨漳境內),一是別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地扼太行山東西交通要隘的鼓山,是兩都來往必經之地。這裡山青水秀,風景美麗,石質優良,將佛教奉為國教的北齊皇帝高洋便選擇此處鑿窟建寺,營造官苑,作為他來往於兩都之間的避暑、遊玩和禮佛之地。此後隋、唐、宋、明各代均在此增鑿。
    南響堂石窟地處臨水鎮紙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陽河北岸。近旁有殿宇、靠山樓閣、古塔等附屬建築。這裡現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兩層,上層5座,下層2座,自下而上為華嚴洞、般若洞、空洞、阿彌陀洞、釋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
    北響堂石窟位於和村村東的鼓山天宮峰西坡,共有洞窟9座,從左到右為大業洞、刻經洞、二佛洞、釋迎洞、嘉靖洞、無名洞、大佛洞和兩個無名洞。

    (五)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20公里磁山村東南台地上,北靠紅山,南臨洺河,占地近14萬平方米,現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於1972年興修水利時發現,1976年開始發掘,至今挖掘出面積6000平方米,主要發現有房基、糧窖400多個,出土各種文物、遺物5000餘件,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動物及家禽骨骼標本等。這些文物證明,早在7300多年前,先民們已經居於半地穴式的房子之中,過著以原始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可見,邯鄲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專家考證,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三項“世界之最”:一是粟的發現,證明我國黃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類最早的地方;二是家雞骨的發現,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雞的國家;三是出土的炭化核桃,糾正了核桃是漢代張騫通西域時傳人中國的說法,將中國產核桃的記載上推了5000多年。磁山文化的發現是中國半個世紀以來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它把新石器仰韶文化考古年代上溯了1000多年,濃縮了新舊石器時代之間的一段距離,為研究原始社會提供了新的重要佐證。
    (六)磁州窯文化 磁州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是古代民間陶瓷的傑出代表。因其主要窯場位於古磁州(即今河北邯鄲的峰峰礦區和磁縣一帶)而得名。磁州地區的燒陶製瓷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磁州的先民們就已經能夠燒制陶器。在峰峰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遺址中,出土有加砂紅陶和加砂褐陶器,是新石器時代已知的最早的遺存之一。磁州窯瓷器面向大眾,品種繁多,在宋元眾多瓷窯中首屈一指。磁州窯以施用化妝土為基本特徵,創造了多種裝飾技法,計有各類色釉裝飾、刻劃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繪劃花、紅綠彩、低溫鉛釉三彩及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種。尤其是白地黑花,突破了五大官窯單色釉的局限,具有傳統水墨畫的藝術效果,把中國的傳統繪畫、書法技藝與陶瓷工藝結合起來,創造了新的綜合藝術,開拓了古代陶瓷美學的新境界,並為以後元青花及五彩瓷器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磁州窯的裝飾題材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畫師們採用極其瀟灑的手法和高超精湛的畫技,將民間喜聞樂見的花鳥魚蟲、珍禽瑞獸、山水人物、戲劇故事、神話傳說、詩詞曲賦、警句諺語、嬰戲雜技等繪於瓷器之上,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間繪畫、書法及反映民俗民風的實物資料,形成了質樸、灑脫、明快、豪放的藝術風格、濃郁的民間色彩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對國內及世界陶瓷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成為聲震古今、享譽中外的一代名窯。

    (七)成語典故文化 在漢語全部萬餘條成語中,竟有1584條之多出自邯鄲。而且這些成語大部分屬於有歷史典故的部分,比如“圍魏救趙”、“胡服騎射”、“完壁歸趙”、“邯鄲學步”、“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毛遂自自”、“紙上談兵”、“一言九鼎”、“背水一戰”等,這一非常奇特的歷史文化現象,映襯出邯鄲文化底蘊的厚重。 邯鄲有許多因成語典故而得名的文物古蹟,比如學步橋、回車巷、黃粱夢呂仙祠、毛遂墓等,到那裡不僅能欣賞歷史遺存,而且能感悟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為弘揚成語這一語言文字藝術的奇葩,邯鄲在市區內修建了一座“邯鄲成語典故苑”,漫長的歷史造就了別具特色的文化,邯鄲被稱為中國的成語典故之鄉。同時,在邯鄲的歷史長河中,趙武靈王、藺相如、廉頗、荀子、趙奢、李牧等也都在中國的史書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至今永垂不朽。文物古蹟 悠久的歷史為邯鄲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其歷史遺存豐富,層次脈絡清晰。全市現有文物古蹟1500多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97處,全國重點革命紀念建築1處。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省級23項。

    最具特色的有代表我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磁山文化遺址,國內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戰國時期的趙王城遺址,可與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媲美,開鑿於北齊時期的響堂山石窟,至今仍作為古城邯鄲之象徽的武靈叢台公園,與懸空寺相類似的媧皇宮,馳名中外的黃粱夢呂仙祠,三國時代曹操為檢閱軍事訓練,娛樂而建的鄴城三台遺址,馳名中外的宋代民間磁窯——磁州窯等。磁山文化遺址,這是我國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之一,距今已有7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北齊,並保存了自北齊至元、明各代大小造像4300餘尊的南北響堂山石窟

    文化旅遊業。古趙文化遊覽線、廣府古城太極遊覽線、紅色之旅遊覽線、太行風光旅遊線、石窟陶都旅遊線、佛教文化旅遊線、魏晉文化旅遊線、大名府懷古旅遊線,並將其最佳化組合重點推出“紫色”(歷史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綠色”(生態文化)三條旅遊精品線路。

    會展節慶業。“國際太極文化節”,“中原民間藝術節”和“女媧文化節”。

    邯鄲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