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農業史

約在1萬年前,人類在逐步學會馴化植物和動物的同時,擺脫了完全依靠採集和狩獵為生的階段,開始了農業生產。在以後的漫長年代裡,農業隨著生產工具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進而不斷發展。就世界範圍看,農業生產大體上經歷了原始農業、古代農業和現代農業3個階段,但不同地區的發展由於歷史、地理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

世界農業史

正文

約在1萬年前,人類在逐步學會馴化植物和動物的同時,擺脫了完全依靠採集和狩獵為生的階段,開始了農業生產。在以後的漫長年代裡,農業隨著生產工具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進而不斷發展。就世界範圍看,農業生產大體上經歷了原始農業、古代農業和現代農業 3個階段,但不同地區的發展由於歷史、地理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
原始農業階段 開始於新石器時代的原始農業是以磨製石器工具為主、採用撂荒耕作方法、通過簡單協作的集體勞動方式來進行生產的農業。從它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農業的起源不限於一時一地。首先是在南緯10°到北緯50°之間的一些地方,開始了從採集、狩獵經濟向原始農業的過渡。西亞、北非、中國、印度及中美洲等地古老文明的出現, 最初都同農業的發生直接有關。人類早期使用的生產工具是木棒,同時還學會了把石斧、石鋤等經過磨製的石器縛在木棍上,用來開荒掘地,種植作物。後來有些地方發明了簡單的木犁和青銅農具,並用馴化了的等大牲畜作為役畜來牽引。但主要的工具仍是取自自然界的木、石等材料,主要的動力也還是人的勞動。土地在耕種一段時間後地力衰竭,就丟棄不用,等待自然恢復。
從生產的構成看,這時的農業一般是兼有種植業和養畜業的混合農業。但二者在發生時間上的早晚,以及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差別。種植業出現於母系氏族社會,最初由婦女承擔。可能是在常年的採集活動中,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習性,才把其中適合人類需要的馴化成為栽培植物。養畜業的產生同樣是通過狩獵活動的漫長實踐,對一些具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進行馴化的結果。最初被馴化的是小動物,數量也少,後來才有了較大的畜群,用大牲畜作役畜是較晚以後的事。原始農業發展緩慢,經歷了刀耕和鋤耕兩個時期,歷時達六七千年之久。它的突出成就就是對野生動植物的馴化,今天常見的主要作物和家畜大多在4000年以前已基本完成馴化過程。但由於生產技術水平低和不穩定,仍經常以採集、狩獵作為輔助手段。
原始農業首先出現在下列幾個地區。
西亞地區 原始農業在西亞的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及其鄰近地區出現較早。20世紀20年代以來考古學、文化人類學和民族植物學的研究證實,在今伊拉克、巴勒斯坦境內,距今八九千年前人類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在約旦河口的耶利哥和伊拉克的耶莫等地都曾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出土了石斧、石鐮、石臼等經過磨製的石器;在耶莫地區,還發掘出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間的中間型粒系小麥和栽培六棱大麥的遺物。同時出土的還有豌豆和扁豆等。養羊業在當時也已成為主要的生產部門。居住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公元前4000年金石並用時期,就已發展了灌溉農業。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在有名的《漢穆拉比法典》中提到了耕犁和耕牛等役畜;此外,對有關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牧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園等,也作了具體規定。這些地區後來由於戰亂頻仍,水利失修,溝渠湮塞,加上盲目擴大耕地和濫伐森林加快了水土流失,到公元前 4世紀時農業生產就漸趨衰落。
埃及 埃及的原始農業約始於公元前5000年,尼羅河的定期泛濫使沿岸土地得到灌溉,沉積下來的淤泥含有較多肥分,又有利於作物生長。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王國時期,已經有了牛拉的木犁、碎土的木耙和金屬製作的鐮刀;牛和毛驢已用作役畜;農作物有大麥小麥亞麻,還種植橄欖葡萄以及多種蔬菜。後來的中王國時期,對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維修又有所改進,形成發達的古埃及文明。但是,埃及的農業只限於尼羅河兩岸,沿岸耕地寬度有限,很少擴展餘地,且又臨近灼熱沙丘,農業生產受到一定限制。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人征服後,農業生產也衰落下去。
中國 中國的原始農業約有近 1萬年的歷史。當時北方黃河流域是春季乾旱少雨的黃土地帶,以種植抗旱耐瘠薄的為主;長江流域以南是遍布沼譯的水鄉,多栽培性喜高溫多濕的水稻。最早都實行撂荒制。近幾十年來,黃河流域發現了不少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如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武安磁山村等處,都有石斧、鋤、石鐮以及石制杵臼等出土。這些農具磨製精細,配套完整。在磁山遺址下層發現有糧食和、羊等家畜骨骼以及紡輪等物,說明畜牧業和手工業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已占一定地位。西安半坡遺址除出土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等農業和漁獵生產工具外,還有加工、貯藏食物的器具以及保存較為完整的粟和菜子等,說明農產品加工和園藝生產也已有一定的發展。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根據湖北京山屈家嶺、浙江吳興錢山漾以及江蘇南京青蓮崗等出土的實物遺存,至少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而1976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7000年前的炭化稻穀、稻殼、稻稈以及一些保存完好的骨制耜、鏃、錐、針和木製農具,則又把中國水稻生產的歷史年代大大提前,並且說明了中國水稻栽培是從南向北推移的。到商代,據甲骨文和各地出土的實物看,青銅農具已經出現,但未在農業生產上大量使用;一般農具雖較前有所進步,但仍多以木、石為主。木犁也已出現,似乎沒得到推廣。當時的作物已有黍、稷、、麥;家畜繼、豬、牛、羊之後,馬也已被馴養。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被利用的蠶絲,隨著栽桑技術的發展,又得到進一步普及。到了西周,雖實行撂荒制,但新墾田不斷增加,農具的形制續有改進,所謂“六穀”、“六畜”都已分別形成,農圃也已有了明確的分工(見中國農業史)。
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原始農業起源甚早。根據多年來發掘的材料,已發現公元前2350年至前1750年之間的哈拉帕文化時期大小遺址100多處,說明當時農業生產已達相當水平:主要種植的作物有大麥、小麥和豌豆等,並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亞洲棉花栽培,水稻栽培也已遍及許多地方;家畜有牛、羊、豬、雞等,晚期遺址中還發現了馬骨;除了木石農具以外,青銅製的鋤和鐮已有套用。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原在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他們原以遊牧為生,後定居朱拿木河和恆河流域,向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學習農業。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今印度河和恆河流域出現的20多個奴隸制小國農業中都已開始使用鐵器,從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加速了階級的分化,形成了所謂種姓的社會等級制度。當時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生產的,主要屬於賤民階級的勞動者;而以土地公有、農業和手工業結合,並實行固定分工為特徵的村社制度則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中葉,這就使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
美洲 新大陸的印第安人,早在歐洲移民來到之前,就已獨立地形成了原始農業,尤以中美洲及中央安第斯地區較為發達。近年來從墨西哥的特瓦坎和瓦哈卡谷地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公元前至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之前的完整地層,證實以玉米為主的植物馴化歷史,在當地至少已有7000年之久;而真正的農民定居生活和農村的形成也不會晚於5000年前。印第安人除種植玉米外,還培育了甘薯馬鈴薯花生向日葵等一大批在當今世界上受到廣泛利用的作物。此外,他們還馴化了羊駝和火雞,但從未飼養、使役過在舊大陸所常見的役畜。他們不會冶煉,沒有製造過耕犁。但有些地區確已從新石器時代發展到青銅器時代,並進入了階級社會。
古代農業階段 古代農業是使用鐵、木農具,利用人力、畜力、水力、風力和自然肥料,憑藉或主要憑藉直接經驗從事生產活動的農業。由於這一時期農業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積累經驗的方式來傳承套用並有所發展的,又常稱之為傳統農業。由原始農業進入古代農業的過程,在西方是從奴隸制的希臘、羅馬開始的,在中國則發端於春秋戰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時候。由於古代農業開始使用鐵犁牛耕,便於深耕細作,農業生產出現了一次飛躍。在土地利用方式上,歐洲國家為了利於農牧結合和恢復地力,實行休閒輪作中包括放牧地的二圃制三圃制;在中國則是在廢除撂荒制以後走上了土地連種制的道路,實行精耕細作,種植業和養畜業進一步分離。 古代東西方農業雖有這些不同點,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農業都是最主要的經濟部門。18世紀中期隨著資本主義在西方的興起,古代農業開始向現代農業過渡;而東方國家,包括日本在內,卻是在較晚的時候才開始這一轉變。
古代農業的發展情況可以下列一些國家和地區為代表。
希臘 歐洲農業的發生比兩河流域晚3000多年。希臘前陶新石器文化最初階段的時間約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創立這些文化的是當地土著居民。當時已有不少農業村落的雛型,其遺址中都發現有石骨器農具、炭化穀物和羊骨等,說明早已進入農業、畜牧階段。約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希臘克里特島又形成了具有自已特點的克里特和邁錫尼文化,開始使用銅和青銅農具。到公元前1130年。多里亞人開始使用鐵器。最早的鐵制農具是鐮刀,接著其他鐵制農具也迅速發展起來。在城邦國家建立的早期,木犁就已裝上了鐵制的犁鏵。農業產量的增加推動了工商業和文化的發展。在這基礎上形成了雅典、斯巴達等奴隸制國家。到公元前5世紀中期,在希臘全境除人口稀少的南方山地外,可利用的木材已經伐盡,實行了幾百年的二圃制也告結束,開始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實行穀物與蔬菜輪作的一熟制,在較為貧瘠的地方則採用了三圃制,交替種植大麥、稷並安排休閒;還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始灌溉,修築梯田。以後又在地力較差不適於栽種作物的地方建立果園,種植葡萄和橄欖,並把產品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欖油,出口換取糧食。希臘的多數城邦國家就這樣從農業國逐步轉變為工商業國家。
羅馬羅馬地區最早的遺蹟年代可上溯至公元前1500年,在公元前1000~前500年時已形成農業村落,它繼希臘之後在義大利中部崛起,並不斷擴張其版圖。從加圖、瓦羅、克路美拉等人所著的農書中,可以了解到當時農業生產的一些情況。奴隸制大莊園適應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夏季乾燥的氣候條件,實行二圃制的經營方式,從春到秋的休閒期中實行3~5次休閒耕,在秋雨來到之後播種冬麥。冬季為了便於排水,田間多作畦掘溝。地中海東部在 5月中、義大利在6~7月初為收穫期。收穫時多用手鐮摘穗,餘下的莖稈留給家畜做飼料或翻入地里。在一些農莊裡也有種葡萄、橄欖和蔬菜的。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地方,由於氣候和土質同南部不同,生產情況也有差異。耕犁不是象南部那樣用輕便的彎轅犁,而是有輪的較為笨重但適於深耕的反轉犁,實行的是較為粗放的二圃制。隨著羅馬從共和轉向帝制,小農相繼破產,部分淪為農村僱工,多數則流入城市變為無業游民,依靠國家從其他地方通過掠奪和貿易運來的糧食為生,這就加劇了社會危機,成為後來羅馬帝國滅亡的一個原因。
西歐 歐洲少數地區如希臘克里特島、希臘馬其頓地區以及中巴爾幹地區等約在公元前6000~前3000年即發生了原始農業,對西歐古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公元5世紀,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先後在歐洲各地建立起許多封建國家。日耳曼人經濟原先比較落後,到公元前後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除畜牧業較進步外,農業和手工業都很簡陋,土地也沒有成為私有財產。後來在封建制度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領主階級和依附農民,政治上實行嚴格的等級制。農業生產用莊園方式經營:通常莊園的土地分成兩部分,最好的耕地是領主的直領地,由農民攜帶自已的農具無償地為其耕種;農奴分得的份地以條田的形式錯落相間,可世代相繼使用,但須承擔繁重的封建義務。過去的公有地包括森林、牧場、荒地等,這時也都成了領主的財產,農民必須交納一定的代價才能使用。莊園中的一切財產都是為了供給領主和生產者本身的消費,手工業和農業密切結合,是一種封閉的自然經濟。土地利用方式是典型的三圃制,即將全部耕地劃分為3個耕區,依次輪流種植冬小麥、春小麥和進行休閒。三圃制最初在德國南部、法國北部等一些屬於王室和寺院所有的組織得較好的莊園內實行,後逐步推廣;到11~13世紀,除原來的耕地外,還在新墾土地上推行,從而促使西歐一些國家的耕地面積得以成倍地、個別地方竟是3~4倍地增加。在這以前,即使農業較發達的英國,其耕地也不超過全部土地的二成;德國和法國北部在一成五以下;人口稠密的法國南部和西班牙也只達到二成至二成半之間。但在一些地力瘠薄的地方,如英格蘭的西南部直到16世紀時也還是二圃制占優勢;法國南特地方的農村,直到18世紀時仍是二圃制、三圃制並存。有關莊園結構和三圃制的早期情況可從 8世紀末查理大帝頒布的“莊園敕令”和其他文獻中窺知大概。
在中世紀實行三圃制的歐洲,農業生產管理較為粗放,一般用撒播方式播種,幾乎不進行田間管理,產量很低。從羅馬帝國滅亡到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歐洲各地穀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很少提高,在生產技術上也無多大改進。如中世紀的德國只是把三圃制大體普及到全國,休閒地上犁耕的次數從3次增加到4次,施肥技術有所改進而已。
中國 從春秋戰國實行鐵犁牛耕進入傳統農業階段後,基本上結束了撂荒制;但沒有實行二圃制和三圃制,而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充分利用土地的精耕細作為主,走上了土地連種制的道路。鐵制農具出現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最初以小農具為多,到戰國中期之後,帶有鐵制犁鏵的耕犁就逐步得到推廣。封建地主制下的小農經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一時期除擴大耕地面積以外,更重要的是開始實行深耕易耨、多糞肥田措施,而各地先後興修的芍陂(安徽)、都江堰(四川)、鄭國渠(陝西)等大型水利工程,以及約在西漢末年開始出現的龍骨水車(翻車),又為精耕細作提供了灌溉條件。從秦漢到魏晉南北朝,北方旱農地區逐漸形成耕—耙—耮的作業體系,建立了一整套保墒抗旱的耕作措施。在江南,經過六朝時代的開發,唐宋時適應水田地區的整地耕作要求,則形成了耕一耙一耖的水田耕作技術體系。為了便於耕翻起壟,至遲到漢代已有鐵制犁壁。漢代還發明了耬犁,提高了開溝播種的效率。唐代水田用的江東犁,形制已相當完備。唐宋以後,江南地區修築圩田,形成水網,再用筒車、翻車提灌,做到了水旱無虞;在東南、西南的丘陵山區,則修建梯田,有利於生產及水土保持。為了有效地恢復並增進地力,除倒茬輪作外,對肥料的施用也更加注重。北魏《齊民要術》和宋代《陳旉農書》比較完整地概括總結了這個時期的農學成就。
明清以來,中國的商品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如太湖周圍等糧食產區,因種植等經濟作物,需從外地調進糧食,促進了糧食生產的商品化。在花生、菸草乃至甘蔗等其他經濟作物逐步形成較為集中的產區之後,也都出現了類似情況。這時,由於在一些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貧瘠山區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以補救糧食的不足,全國作物生產的布局有了變化。在土地利用上,除通過北部和西北部的墾殖開發擴大了全國耕地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於複種和間、混、 套種等多熟制的推廣,提高了複種指數,傳統的精耕細作技術也有進一步的發展,從而使這個時期主要作物的單產和總產都有所增長。但在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歷史過程中,以勞動集約為特點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終未出現質的變化,這是導致近現代農業生產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見中國農業史)。
現代農業階段 現代農業是有工業技術裝備、以實驗科學為指導、主要從事商品生產的農業。由於技術發展水平的差別,它在西方又經歷過近代和現代兩個時期。近代時期始於產業革命之後,止於20世紀初,是從古代農業向嚴格意義上的現代農業轉變的過渡階段。這時除了還利用手工農具、畜力農具並施用有機肥外,部分地區已開始從三圃制過渡到四圃輪栽式農業。嚴格意義上的現代農業階段,是在20世紀初採用了動力機械和人工合成化肥以後開始的,到20世紀中期,一些工業已開發國家都已先後完成這一轉變。它著重依靠的是機械、化肥、農藥和水利灌溉等技術,是由工業部門提供大量物質和能源的農業。由於現代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業人口逐年減少,但投放在單位面積上的能量則逐年提高,在有的國家,其投入量甚至已大於所生產食物包含的能量;同時對環境的污染也日益加重,這已成為現代農業面臨的迫切問題之一。
現代農業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經歷過不同的發展過程,大體如下。
資本主義農業的確立 在西方,英國在14世紀廢除農奴制以後,經過16~18世紀的圈地運動,農業中資本主義的大租佃農場已占絕大多數。其他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業發展,經歷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一條是美國式的道路,它是在徹底摧毀封建土地關係的基礎上,在小農經濟自發分化的過程中,建立起資本主義的農場經營。法國農業基本上也是沿著這條道路發展的,但它沒有象美國南方那樣經歷過大種植園式的生產組織形式。另一條是普魯士道路。在德國,實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沒有徹底消滅封建的土地關係,農奴-地主經濟是逐漸地過渡到資產階級-地主經濟的。 容克(地主)經營的莊園不但被保留,而且有所擴大。同時,在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從農民中也緩慢地分化出少數富農來。1861年廢除農奴制的俄國,基本上也是沿著保留封建殘餘的這條道路發展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在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後,曾由政府頒布過地稅改革條例,只是部分地廢除了舊的封建關係,因而後來佃農日益增多,土地經營更加分散,影響了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發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經過再次土改才在農村中徹底廢除了封建的土地占有關係,但小農經營仍然占絕對優勢(見土地改革)。
西歐近代農業技術的變革 西歐農業上的技術改革以英國為最早,大體上和產業革命同時進行。18世紀末,塔爾所倡導的中耕法和設計的馬拉式條播器及中耕機得到逐步套用推廣,開始改變了中世紀遺留下來的粗放經營方式。19世紀初,A.揚對輪栽式農業進行了理論上的概括,並在實踐中加以推廣。這種經營方式由於最初推行於倫敦西部的諾弗克郡,又被稱為諾弗克式農業。它是把耕地分成4個部分,輪換種植蕪菁、大麥、三葉草和小麥。其中,放牧地由於放牧多已改為舍飼,而不再單獨存在,擴大了耕地面積。同時,包括豆科牧草在內的合理輪作措施和較為精細的田間管理,使單產也有所提高。這樣,輪栽式農業就逐步取代了三圃制。土地不再實行休閒,耕地得以充分合理利用。這種農業經營方式傳到歐洲大陸時,曾被認為是唯一合理的農業而受到讚譽。
美國近代農業技術的變革 美國從早期殖民地時代到19世紀60年代南北戰爭前,就已是向歐洲輸出穀物和棉花等農產品的農業國。歐洲移民在驅逐了原來土著印第安人並侵占了他們的土地後,北部出現了自耕農的小農場,南部則從非洲運進黑人,建立起大種植園,以後又不斷向西部擴大耕地和牧場。大量移民的流入和技術的改進使農業生產有了一定提高。在這基礎上擴大出口,將大量廉價穀物和棉花輸入歐洲市場,又促使西歐農業發生變化:英國被迫縮小穀物生產規模,部分耕地被改為牧場,農民流向城市或移居海外;法國、德國等則採取保護貿易措施,國內農業仍能緩慢地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地多人少、勞力不足的美國農業為了迅速提高產量,進行了農機具的改革。19世紀初開始使用畜力農業機械,1825年第一台馬拉棉花播種機註冊登記,接著穀物收割機、畜力脫穀機、玉米播種機割草機等相繼問世。到19世紀50年代,馬拉農具已普遍使用。1850年美國開始使用蒸汽機,最早是用在脫穀機上。1870年試製成第一台蒸汽拖拉機,1910年生產出汽油拖拉機。進入20世紀後到20年代,則是蒸汽機與內燃機爭相發展的年代。此後蒸汽機即被淘汰。美國是以農機具的改革作為技術革命的起點,實現農業機械化的。但在20年代以前,田間管理一直較為粗放,地力主要靠輪作來維持,一般很少施肥,所以單產提高不多。
已開發國家農業的現代化 從20世紀初主要是20年代開始,農業生產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進入現代化時期。它的標誌是:內燃機牽引的輪式通用拖拉機逐步成為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動力;J.von李比希礦質學說的提出和F.哈柏氮肥合成法的成功,使化肥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在美國用了近30年的時間。其發展的次序是先從固定作業和耕種開始,最後才逐步實現田間管理以至收穫的機械化;而收穫作業則是從小麥、玉米、大豆等開始,再逐步擴大到甜菜、馬鈴薯和棉花等作物。其他西方國家略遲於美國。法國是從30年代初開始,到1955年才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除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4年,實際上用了20年的時間。英國也是從30年代初開始,但在二次大戰後就完成了,為時不到20年。聯邦德國稍後,是在1935年開始的,到1955年也基本實現了。蘇聯在實現農業集體化的基礎上,從1929年開始對農業實行技術改造,也在1955年結束了這個技術轉變過程。與農業機械化過程相配合,農用汽車和農村電氣化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美國從40年代以後轉向採用化肥和其他技術措施來提高農業產量。在這個新時期中,化肥工業迅速發展,複合肥料長效肥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相繼出現。各種化學農藥則為病蟲害和雜草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在土地利用上,化學滅草劑的套用為實行最少耕作法提供了可能。有些地方輪栽式農業向專業化的自由種植過渡,出現了小麥、玉米、棉花以及蔬菜、果樹等的大規模專業化經營。畜牧業和園藝業中還出現了更加集約化的設施型農業。
日本的農業現代化過程與西方國家不同。日本經濟在明治維新後就逐步向資本主義過渡,但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農業技術一直沒有超出傳統水平,仍以多勞多肥的技術措施來提高水稻等作物的單產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根據人口多、耕地少、境內丘陵起伏、河谷交錯的特點,對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設施曾投下較大的力量。在化肥工業尚未十分發達以前,還曾進口豆餅。1874年開始進口和試製化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化肥產量劇增,現已成為世界上單位面積土地施用化肥最多的國家之一。農業機械化遲至1950年才開始,到1967年已基本實現了耕地、排灌、除草、施肥和加工等方面作業的機械化。但水稻插秧和收穫兩項作業的機械化,又經過近10年的研究探索才得到解決。1977年實現了生產過程的全部機械化。由於經營規模過小和農業結構上的特點,日本按單位面積平均的動力擁有量雖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農機具的利用率卻較低。近年來土地複種指數不斷下降,所需口糧和飼料的自給率不足六成。
現代中國農業 見農業現代化中國農業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