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雁

白草雁

白草雁為雁形目鴨科的鳥類。喙小腿長;具直立姿態。翅膀的彎曲處有骨質距,為有力的武器。雌雄異色。雄雁白色;雌雁黑色,胸腹部有白色橫斑紋。解剖特徵雖與雁相似,但不是真正的雁。應是陸棲性較強的鵝類。分布局限於南美洲,一般在草地上進食,其食物以水生植物為主。上體、頭部和頸部是朱古力棕色,腹部是黑褐色和白色的大條紋,而臀部、尾羽和翼下也是白色,雁喙粉紅色,腿橙色,眼睛周圍有一圈細長的白環。生活的範圍較小,從智利南部延伸,通過火地島到阿根廷最南端,棲息于海岸邊的岩石或卵石地區,經常在附近的淡水區和沿海瀉湖活動,陸棲性較強,性機警而膽怯,人不能靠近,常常很遠見人就飛走或游開。

基本信息

白草雁白草雁
白草雁
拉丁名:Chloephagahybrida
英文名:KelpGoose
物種分類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雁形目鴨科
分布: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外形特徵

白草雁身長52 – 65 cm。成年雄雁幾乎完全白色,黑喙,腿和腳橙色。白草雁雌雁羽毛黑色並有明亮的白色條紋。上體、頭部和頸部是朱古力棕色,腹部是黑褐色和白色的大條紋,而臀部、尾羽和翼下也是白色,雁喙粉紅色,腿橙色,眼睛周圍有一圈細長的白環。
白草雁白草雁
白草雁白草雁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生活習性

生活的範圍較小,從智利南部延伸,通過火地島到阿根廷最南端,棲息于海岸邊的岩石或卵石地區,經常在附近的淡水區和沿海瀉湖活動,陸棲性較強,性機警而膽怯,人不能靠近,常常很遠見人就飛走或游開。在海邊遊牧覓食,主要以綠色海藻譬如石蓴為食。
白草雁(卵)白草雁(卵)

生長繁殖

 
一般在靠近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澤地的邊緣上繁殖。產卵時間是10月下旬至11月初。通常營巢於水域岸邊和沙灘隱蔽的草叢或灌木中,開始產卵後雌鳥從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絨羽放於巢內。每窩產卵3-6枚,卵白色。雌鳥孵卵,雄鳥在雌鳥開始孵卵後不久即離開雌鳥獨自到湖中白草雁(幼雁)或海上換羽,孵化期30天。孵卵的初期雌鳥在早晨和下午離巢覓食,離巢前用巢邊絨羽將卵蓋住,在孵卵後期則很少離巢或不離巢。雛鳥早成性,孵出後第二天即能獨自從樹洞中跳下來進入水中,進行游泳和潛水,在雌鳥帶領下經過50-70天即能飛翔。2齡時性成熟。[1]

亞種分化

1.Chloephaga hybrida hybrida 分布於智利南部和火地島。
白草雁白草雁

2.Chloephaga hybrida malvinarum 分布於福克蘭群島。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