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溪鎮

畫溪鎮

畫溪鎮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西南,南接黃田畈鎮、西界義烏市塔山鄉,東、北與吳寧鎮相鄰。畫溪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王坎頭村,距東陽市區14公里。畫溪鎮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多山,中南部平原,東部為“五里崗”黃土丘陵。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畫溪鎮畫溪鎮
畫溪鎮宋、元、明、清時屬懷德鄉六十一都,民國21年(1932),稱畫溪鎮,屬第八區,民國33年(1944)改畫水鄉。1949年11月,設畫水區,更名王坎頭鄉。1987年改直屬鄉,1988年9月更名畫溪鄉,1994年3月改建制鎮,2003年10月8日,撤消畫溪鎮、黃田畈鎮建制,合併成立為畫水鎮。畫溪鎮轄24個行政村,總戶數6134戶,人口1895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4人。畫溪鎮創建成為浙江省級教育強鎮,鎮黨委被評為市“六好”鄉鎮黨委。

畫溪鎮有耕地面積597.53公頃,其中水田544.27公頃,旱地53.23公頃。畫溪鎮常年以種植水稻為主,柑桔、黃花梨、席草是主要的經濟作物。糧食複種面積1320公頃,糧食總產量7130噸。柑桔總產量3424噸,梨52噸,麥李48噸,桃46噸。畫溪鎮工農業總產值4.26億,其中工業總產值4億元,農業總產值264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715元。

基礎建設

畫溪鎮畫溪鎮街道
畫溪鎮整修機埠3座,埋設管道1060米,整修水渠42190米,改善灌溉面積270公頃,建造機耕路33770米。畫溪鎮投資150萬元改造村級公路5千米。投資200萬元,完成長3500米、寬12米的寧畫路畫溪段拓寬工程,以明煥片、四聯片、西山為代表的村級公路開工建設。畫溪鎮調頻廣播900隻,廣播入戶率100%。18個村開通有線電視,入網電視機2900台。有文化站1個,萬冊圖書室1個,影劇院1座,老年活動室1座,有18個行政村成立了老年協會。

畫溪鎮骨架逐步拉大,有機關企事業單位20個,個體工商戶近200多家,商品品種齊全,市場繁榮。畫溪鎮內公路網全面完成了水泥路面硬化,交通質量大大改善。移動網路覆蓋畫溪鎮,固定電話通村率達100%。畫溪鎮集中精力抓工業園區建設,積極引導廢塑業向生產加工發展,擴大廢塑再生加工規模,大力改變廢塑經營的無序性和不規範性,提出再建一個塑膠加工工業園區的構想。東陽市委市政府把塑膠加工工業園區列入市興建十大特色工業園區的規劃當中,由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

特色農業

畫溪鎮畫溪鎮蔬菜基地
畫溪鎮屬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環境適宜以熱帶、亞熱帶為特色的農業生產。畫溪鎮區位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明顯,是典型的城郊農業基地。畫溪鎮農業總產值1.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200元,鎮財政收入2500萬元。園區範圍明晰,建設規模1.16萬畝,集中連片,現有常年性蔬菜5500畝,季節性蔬菜4500畝。畫溪鎮是東陽市六個現代農業示範鄉鎮之一。

畫溪鎮蔬菜生產基地,有常年性蔬菜基地4050畝,季節性生產基地3000畝,此外還有400戶蔬菜生產戶掛靠,面積4000畝,全部按照標準化生產。畫溪鎮蔬菜生產基地產品90%以上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福州20多具大中城市和俄羅斯、蒙古、朝鮮、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8000萬元,出口創匯428萬美元。畫溪鎮蔬菜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蔬菜標誌證書

畫溪鎮推廣病蟲防治技術;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提高采後處理技術,加強蔬菜保鮮、冷藏、速凍技術和淨菜處理技術研究;加速產品優質化進程;著力發展適宜規模經營,建立現代蔬菜商品基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努力提高出口創匯能力;開拓市場,建立國家、集體、個人等多渠道、多層次蔬菜流通體制,辦好龍頭企業,完善蔬菜行銷體系;發展設施栽培、噴滴灌設施,立體種植,層次發展,形成別具特色、具有田間情趣的蔬菜觀賞區,促進廣大農民將科學技術與農業生產相結合,從而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社會事業

畫溪鎮畫溪鎮衛生院
畫溪鎮以爭創省教育強鎮和金華市教育強鎮為目標,堅持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畫溪鎮有國中1所,國小5所,幼稚園13所。畫溪鎮投資180萬元,完成畫溪鎮中心國小搬遷工程,鎮國小占地面積2.2公頃,建築面積7875平方米。學校配有語音室、電腦房、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音美專用教室、教工活動室、多媒體綜合電化教室。畫溪鎮中投資20萬元配置電腦房,添置儀器設備,更新變壓器,完成教學樓裝修及校園的綠化美化。畫溪鎮順利通過上級的考核驗收,被評為金華市教育強鎮和浙江省教育強鎮。

畫溪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室15個,醫生(士)27人,護士1人,床位5張。衛生設施逐步完善,畫溪鎮衛生院綜合門診樓系新建的,院內各科室設定合理,醫療器械設施基本符合要求,畫溪鎮86%居民參加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畫溪鎮逐步完善了村級醫療衛生保健網路、疫苗接種工作紮實認真,地方病及各類傳染病均在控制指標內,無重大疫情發生。隨著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的不斷提高,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健康狀況,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得到遏制,解決了民眾就醫難問題。

特色產業

畫溪鎮畫溪鎮舊塑廠
浙江東陽市畫溪鎮為中國最大的廢舊塑膠集散地。畫溪鎮每天都有數以萬噸計的廢舊塑膠進進出出,年交易額達四五個億。畫溪村民中,專職從事廢舊塑膠交易的大約有五六千人,從事廢舊塑膠加工的經營戶有一千五百多家。畫溪人的腳步遍及中國各個城市,甚至將觸角伸向了國外,由此構成一個龐大的行銷網路。通過這個網路,國內外的廢舊塑膠源源不斷運往畫溪。經過分揀、粗加工後,作為回收原料,一部分由畫溪鎮企業深加工製作成各種成品,更多的是運往中國各地的塑膠企業。不要小看那些看上去是垃圾的東西,在畫溪鎮這些全是寶貝

在畫溪市場進行交易的廢舊塑膠中,A檔的占80%,B檔僅占20%。畫溪人已經把生意做到國外,從寧波港進口的廢舊塑膠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運往畫溪的。畫溪廢舊塑膠品種十分齊全,客戶只要來到這裡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品種,以至於出現這樣的現象:溫州人收購的廢舊塑膠在溫州賣不掉,畫溪人買來處理後,重新又打回溫州去。東陽三強鋁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該公司主要生產塑膠、皮革等產品,所用原料全部為廢舊塑膠。三強公司每天要消耗10多噸的廢舊塑膠,如此大的用量,即便是身在廢舊塑膠之鄉,還是會經常感到貨源的緊張。隨著石油價格猛漲,對廢舊塑膠市場更是一個很大的帶動。

畫溪鎮廢舊塑膠回收,讓畫溪人告別了貧窮,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致富之路。然而,在富起來的同時,畫溪人的生活環境給徹底地破壞了。畫溪人生活在廢舊塑膠之鄉,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嗎?有人形容:垃圾的海洋。到處是堆積如山的廢舊塑膠,到處是塵土飛揚的簡易加工車間,到處是不堪重負裝滿垃圾的貨車。工業垃圾,生活垃圾,五彩繽紛,成片成海。而村民們裝修豪華的房子,則被深深地淹沒在那無邊無際的垃圾海洋里。大量不能回收的廢舊塑膠如何處理已成為當前最難解決的難題。大量土地資源被侵占,水資源被污染,已經威脅到畫溪人最基本的生存。富了的畫溪人,如今卻不得不重新估算為打開這條致富之路所支付的成本

民間藝術

畫溪鎮畫溪鎮民樂
畫溪民樂為民間傳統曲調。1957年,曾在浙江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中獲一等獎,並被收入《中國民間器樂曲集成·浙江卷》。1995年10月18日,畫溪民樂隊在東陽建縣1800周年文藝會演中演奏。中央電視台(一套)《東西南北中》欄目曾播放畫溪民樂《水波浪》。

畫溪民樂吹打班開始主要是出自抬轎、剃頭等低級行業的所謂“小姓”人,後由“坐唱班”演變而成。吹打班現在叫“民樂隊”。早在1957年,畫溪民樂吹打班的民間器樂《水波浪》就榮獲浙江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節一等獎。2005年9月被評為金華市八婺十大民間表演藝術精品項目。演奏形式有文有武,以嗩吶為主,加打擊樂為武堂;以笛子為主奏,加絲弦伴和為文堂。整個樂曲風格清新雅致,粗中有細,明暗相生,情緒歡快,氣魄端莊,其中名曲“水波浪”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