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領導面

無領導面

無領導面是現代社會的一種面試方法。

詞語簡介

面試面試

“無領導面”的正解是無領導小組討論,是“群面”的一種。通常,面試官給面試者們一個案例,在不指定領導的情況下,給每個人一定時間發言,最後形成小組意見,這也叫AC面。“無領導面”還可以由兩組面試者就某一話題進行辯論

面試弊病

但“無領導面”由於人多量大,經常會有“夾生面”產生。
中科院廣州某研究所蔡新激動地表示:“我前天剛參加了一個特別窩火的面試。這次‘無領導面’一共13個人,從沒見過這么多人的。”
讓他不解的是,那個看上去和面試者差不多年紀的年輕面試官居然中途離開了,“一屋子的人就在‘無面試官’的情形下‘無領導’討論著。”最後,這場無面試官、無領導的面試導致了一些“無根據”的結果。蔡新評價道:“太不負責、太不尊重人了!”
如同沒有煮熟的面,這樣的“無領導面”不僅難以下咽,還可能損害人的健康。
鄭華在一家外企人力資源部門工作,她曾經也嘗過夾生的“無領導面”。“‘無領導面’中,每個人的發言時間均分要達到10分鐘才能有效。但是那一次,我們12個人,要求35分鐘完成討論,每個人只有3分鐘時間。”她覺得這感覺太像快餐,“讓我覺得很不被尊重。”
“無領導面”除了夾生之外,還會有一些奇妙的味道,讓面試者互相淘汰就是其中一種。

面試案例

同濟大學研究生三年級學生張遠宏就經歷過這一尷尬局面。“辯論結束後,讓我意想不到的環節出現了。”面試官宣布現在要在每組裡淘汰一個人,每個人指出要淘汰的面試者並給出理由。
“我跟其他同學都不認識,也不了解他們的能力和素質,我真的沒辦法做出這樣的選擇,活脫脫、赤裸裸地挑撥離間!”
這個時候,面試者陣腳大亂,然而,亂世容易出英雄。“我旁邊的女生就被一個直言直語的人指出一處硬傷,說她專業知識不過關。”這個“英雄”讓張遠宏有些緊張,生怕他將矛頭指向自己。
當然,“英雄”處處有,每場“群面”都能遭遇“強勢夥伴”。
張遠宏說:“很強勢的人會當場把所有人都嗆住,很不爽。”他回憶起參加某世界500強的啤酒公司面試,小組裡有個男生不停打斷別人說話。
“我是我們小組最後一個發言,我剛說了一句,他就打斷了我,完了最後還假惺惺地問我要不要上去做陳述。我什麼心情都沒有了,也沒有思路了。”強勢夥伴讓他的這次“群毆”失敗了。

類似的案例還有國防科大的計算機專業大四學生李蕭,去ppmeet視頻會議參加實習面試時,才發現有12個人在一間會議室等著集體面試。主考官說了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就走開了,要他們自己PK。結果,不善言辭的李蕭是灰溜溜的離開這家公司的。

職場中的新名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