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

辯論

辯論,詞語,是指把對人進行考查後所作的鑑定加以認真分析。彼此用一定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後的認識或共同的意見。常見形式為辯論賽。出自:《漢書•嚴助傳》:“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宋葉適《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銘》:“君夙悟幼成,與兄國子博士迪勵志讀書,至‘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辯論往往終夕不就睡。”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時建言諸臣擯斥殆盡,無敢救者。公(袁可立)獨抗疏辯論:‘諫臣必非濟私市恩,沽名賣直,若因其言過激槩棄不用,臣恐謇諤之士退而緘口持祿,將順固寵之人進。’”

基本信息

定義

辯論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後的認識或共同的意見。

詳細解釋

辯論辯論
1.辯難論說。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於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餘,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上大說之。”《新唐書·徐岱傳》:“於學無所不通,辯論明銳,座人常屈。”明沈自徵《鞭歌妓》第一折:“幼喜文章,頗能辯論,說劍談兵,自許以功名顯。”

2.指辯難論說之才。

宋孔平仲《孔氏談苑·邢訓》:“邢恕有文學辯論,然多不請而教人,士大夫謂之邢訓。”

3.辯駁爭論。

《漢書·嚴助傳》:“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宋葉適《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銘》:“君夙悟幼成,與兄國子博士迪勵志讀書,至‘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辯論往往終夕不就睡。”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時建言諸臣擯斥殆盡,無敢救者。公(袁可立)獨抗疏辯論:‘諫臣必非濟私市恩,沽名賣直,若因其言過激槩棄不用,臣恐謇諤之士退而緘口持祿,將順固寵之人進。’”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有個書生來拜,他極論鬼神之事。一個說:‘無’,一個說:‘有’,兩下辯論多時。”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此種辯論,廢時失業,實不如閒坐也。”

辯論要素

1.辯論中存在著持不同意見的雙方或多方。有不同意見的雙方或多方存在才能實現思想交鋒。一個人不可能自己同自己辯論,一個人頭腦中幾種方案或做法的權衡和比較,那是思考或思辨而不是辯論。

2.辯論必須針對同事事物或同一問題,即存在著同一論題。如果各方談論的論題不同,就不能實現有意義的辯論。例如,一個人說“法律是有階級性的”,一個人說“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由於兩人所認識的對象不同,因此兩個觀點不能構成辯論。只有當一個人說“法律是有階級性的”,另一個人說“法律是沒有階級性的”這樣兩個判斷才構成辯論。因為這兩個判斷所認識的對象相同,又是相互對立的思想,而這兩個判斷至多只能有一個為真,不可能都真。這樣就有了誰是誰非的問題,就必然要引起辯論。

3.辯論的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認識或共同承認的前提,如思維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以及正確推理的方法等,以及如社會公理、科學規律等是非真偽標準和價值取向。沒有這些共同承認的東西,辯論只會是一場混戰,不可能得出結論。總之,辯論諸方有共同的話題,而又有不同意見。從哲學觀點看,辯論的諸方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係。

辯論特點

1.辯論人員的雙邊性。辯論是雙邊活動,最少兩人參加,單一方面只能是議論而已。

2.辯論觀點的對立性。雙方觀點是對立的,或是或非,這樣才有辯論的可能,否則就是談判。

3.論證的嚴密性。只有合乎思維邏輯的辯論,才可能獲勝,否則只能是詭辯。

4.追求真理的目的性。辯論目的是追求真理,取得共識,辯論雙方沒有對錯之分。

相關解釋

1.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對爭議的問題進行辯論。”並且在第一審普通程式中,將開庭審理作為重心,除附條件的特殊情況外,一般都要公開審理。審判過程中,專門規定了一個階段稱之為“法庭辯論”,而該法第50條規定的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中,就有“進行辯論”的權利。由此可見,這裡的辯論,專指“法庭辯論”。是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在法庭上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2.現在國際上最知名的辯論賽是國際大專辯論賽

國際大專辯論賽從1993年首屆舉行至今。每兩年舉行一屆。輪流在新加坡北京舉行。

從普通的愛好者到專家學者,歷屆以來倍受矚目。逐漸成為華語辯論的最高舞台之一。

來自各大院校的辯手在這一舞台上各顯神通。大力推廣和發揚了辯論藝術和中文文化。

歷屆以來,大賽賽制也不斷發展完善。另比賽更具有觀賞性和競爭性。

比賽中辯手精彩的辯詞、理論功底以及臨場應變和團隊配合往往成為人們念念不忘的經典。

2005國際大專辯論賽的比賽程

正方一辯二分三十秒

反方一辯二分三十秒

正方二辯選擇反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公辯一分三十秒

反方二辯選擇正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公辯一分三十秒

正方三辯選擇反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公辯一分三十秒

反方三辯選擇正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公辯一分三十秒

正方一辯公辯小結一分三十秒

反方一辯公辯小結一分三十秒

自由辯論雙方各累計時四分鐘

正方四辯三分鐘

反方四辯三分鐘

觀眾提問(可省略)

二、比賽規則

(一)本屆辯論賽分預賽、複賽、半決賽和決賽四輪比賽。通過比賽選出優勝隊參加下一輪比賽。比賽採用積分與評議相結合的辦法。所有比賽時間相同,具體程式如下:

1、主席致開場詞,介紹該場參賽隊員、評判團成員和比賽規則。

2、開篇立論開始,正反兩方一辯依次進行,時間各二分三十秒。

3、公辯時間6分鐘,每隊各3分鐘。

4、公辯小結,每隊各一分三十秒

5、自由辯論8分鐘,每隊各4分鐘。

6、反方四辯總結陳詞,時間3分鐘。

7、正方四辯總結陳詞,時間3分鐘。

8、評判團進行評判,工作人員計分作統分工作。

9、請本場的評判代表分析賽情。

10、主席宣布本場比賽各隊的得分情況及最後結果。

11、本場比賽結束,退場。

註:每位辯手發言時間剩30秒時,將有一次笛聲提示,當辯論時間用完時,有兩次笛聲提示,辯手應立刻停止發言。

(二)公辯規則及自由辯論規則

1、公辯

①質詢者控制質詢時間,可以提出與題目有關的合理而清晰的問題,並可以隨時停止被質詢者之回答。

②公辯時間內,質詢者應詢問問題,不得自行申論或就質詢所獲之結果進行引申,否則視為違規。

質詢者自行申論或引申發言時,答辯者有權要求其停止。

③答辯者應回答質詢者所提之任何問題,但問題明顯不合理時,被質詢者得說明理由,拒絕回答。

④答辯者可以要求質詢者重述其質詢,但不得惡意為之,否則視為違規。

⑤答辯者不得對質詢者提出詢問,否則視為違規。

⑥答辯者提出反質詢時,質詢者得要求其停止,並拒絕回答

2、自由辯論

①自由辯論時間總共為8分鐘,每隊各4分鐘。

②自由辯論必須交替進行。當自由辯論開始時,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隊員起立發言。完畢後,反方的任何一位隊員應立即發言,雙方依次輪流發言,直到雙方時間用完為止。

③在自由辯論時間裡,每一位辯手的發言次序、次數和時間均不受限制。

④當一隊的發言時間剩30秒鐘時,將有一聲笛聲提示,當該隊的發言時間用完時,會有兩聲笛聲提示,該隊應立即停止發言。

⑤如果一隊的發言時間已經用盡,另一隊還有剩餘時間,則該隊的辯手可以繼續發言,直到該隊的時間用完為止。

⑥自由辯論是檢驗一個隊整體配合能力以及每一位辯手實力的重要階段。辯手應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簡潔明了地加強自己的論點,機智有力地反駁對方的論點,如果流於空洞無物的攻擊或有意迴避對方的質詢及發言觀點,或者出現語誤、空場等情形,都將影響該隊的成績。

註:1、各隊辯手辯論中可將資料集中在自製卡片上,發言時以備參考,但不能宣讀事先已擬好的稿件或展示預先準備好的圖表或字板,在自由辯論時隊員可以相互提供發言線索。

歷屆辯題

辯論賽辯論賽
1993年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初 賽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劍橋大學

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復旦大學

半決賽 愛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悉尼大學

愛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復旦大學)

決 賽 人性本善(台灣大學

人性本惡(復旦大學)

1995年二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初賽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關懷(波恩大學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關懷(輔仁大學

初賽二 治愚比治貧更重要(新加坡國立大學

治貧比治愚更重要(新南威爾斯大學

初賽三 愚公應該移山(韓國外國語大學)

愚公應該搬家(南京大學

初賽四 信息高速路對開發中國家有利(南加州大學)

信息高速路對開發中國家不利(香港中文大學

半決賽一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可以統一(輔仁大學)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新南威爾斯大學)

半決賽二 社會秩序的維繫主要靠法律(南京大學)

社會秩序的維繫主要靠道德(香港中文大學)

決賽 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難行易(南京大學)

知易行難(輔仁大學)

1997年三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初賽一各國政府應該全面禁菸(首都師範大學)

各國政府不應該全面禁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初賽二複製人類,利多於弊(韓國外國語大學)

複製人類,弊多於利(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

初賽三IQ誠可貴,EQ價更高(韓國外國語大學)

EQ誠可貴,IQ價更高(馬來亞大學)

初賽四藝術商品化利大於弊(香港大學)

藝術商品化弊大於利(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半決賽一國際網路應該受管制(首都師範大學)

國際網路不應該受管制(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

半決賽二先天遺傳比後天環境重要(馬來亞大學)

後天環境先天遺傳比重要(香港大學)

決賽 真理越辯越明(首都師範大學)

真理不會越辯越明(馬來亞大學)

1999年地四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A組

初賽一:

網路使人們更親近(馬來亞大學

網路使人們更疏遠(澳門大學)

初賽二:

成功的作品應該拍續集(耶魯大學)

成功的作品不應該拍續集(台灣大學)

初賽三:

電腦必將取代書本(香港大學)

電腦不會取代書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初賽四:

足球比賽引進電腦裁判利大於弊(西安交通大學)

足球比賽引進電腦裁判弊大於利(新南威爾斯大學)
半決賽一:

都市化有利於人類發展(馬來亞大學)

都市化不利於人類發展(耶魯大學)

半決賽二:

發展知識經濟自然科學比社會科學更重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發展知識經濟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更重要(西安交通大學)

總決賽:

美是客觀存在(馬來亞大學)

美是主觀感受(西安交通大學)

B組

初賽一:

青春偶像崇拜利大於弊(那不勒斯大學)

青春偶像崇拜弊大於利(艾因夏母斯大學)

初賽二:

應先成家後立業(京都外國語大學)

應先立業後成家(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

決賽:

愛情是自私的(京都外國語大學)

愛情是無私的(艾因夏母斯大學)

2001年第五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初賽一 人類將(不會)毀於科技(新加坡國立大學Vs悉尼大學)

初賽二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能夠(不能)並行(香港大學Vs武漢大學)

初賽三 全球化利於/不利於開發中國家(溫莎大學Vs東吳大學)

初賽四 信息傳播發展會(不會)打擊本土文化

半決賽一 以成敗論英雄是可取的(不可取的)(新加坡國立大學Vs武漢大學)

半決賽二 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可以(不可以)兩全(溫莎大學Vs馬來亞大學)

決賽 錢是(不是)萬惡之源(武漢大學Vs馬來亞大學)

2003年第六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A組初賽第一場

正方: 中山大學 網路是虛幻的

反方: 弗萊堡大學 網路不是虛幻的

比分: 正方878分,反方805分

正方中山大學勝

優秀辯手:弗萊堡大學4號辯手蔡葵

A組初賽第二場

正方: 新加坡國立大學家庭比事業更重要

反方: 澳門大學 事業比家庭更重要

比分: 正方869分,反方868分

正方新加坡國立大學勝

優秀辯手:新加坡國立大學2號辯手陳曉歡

A組初賽第三場

正方: 香港浸會大學 “代溝”的主要責任在長輩

反方: 馬來亞大學 “代溝”的主要責任在晚輩

比分: 正方843分,反方871分

反方馬來亞大學勝

優秀辯手:馬來亞大學2號辯手陳錦添

A組初賽第四場

正方: 墨爾本大學 廣告有利於大眾消費

反方: 世新大學 廣告不利於大眾消費

比分: 正方851分,反方891分

反方世新大學勝

優秀辯手:世新大學3號辯手黃執中

A組半決賽第一場

正方:中山大學 愛比被愛更幸福

反方:新加坡國立大學 被愛比愛更幸福

比分: 正方913分,反方884分

正方中山大學勝

優秀辯手:新加坡國立大學2號辯手陳曉歡

A組半決賽第二場

正方: 馬來亞大學 科技的發展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反方: 世新大學 科技的發展會抑制人的全面發展

比分: 正方883分,反方897分

反方世新大學勝

優秀辯手:世新大學3號辯手黃執中

A組決賽

正方: 中山大學 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

反方: 世新大學 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

比分: 正方931分,反方930分

正方中山大學勝,獲得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冠軍

本屆最佳辯手:台灣世新大學辯手黃執中

B組

初賽一 存錢(花錢)比花錢(存錢)划算

初賽二 現代社會應該(不應該)鼓勵男主外,女主內

決賽 現代社會女人(男人)更累

表演賽 夫妻之間應該(不應該)有隱私

附歷屆國際大專辯論會賽果:

1993年 新加坡舉行 冠軍 復旦大學

1995年 北京舉行 冠軍 南京大學

1997年 新加坡舉行 冠軍 馬來亞大學

1999年 北京舉行 冠軍 西安交通大學

2001年 新加坡舉行 冠軍 馬來亞大學

2003年 北京舉行 冠軍 中山大學

2005年 新加坡舉行 冠軍 電子科技大學

技巧

本文試以技法理論結合對實際辯例的分析,向大家介紹幾種反客為主的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

例如,在關於"知難行易"的辯論中,有這么一個回合:

正方:對啊!那些人正是因為上了刑場死到臨頭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嚴,可謂"知難"哪,對方辨友!(熱烈掌聲)

當對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難"的實例論證於知易行難"時,正方馬上轉而化之從:"知法不易"的角度強化己方觀點,給對方以有力的回擊。扭轉了被動局勢。

這裡,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證反治其身,是因為他有一系列並沒有表現在口頭上的、重新解釋字詞的理論作為堅強的後盾:辯題中的"知",不僅僅是"知道"的"知".更應該是建立在人類理性基礎上的"知";守法並不難,作為一個行為過程,殺人也不難,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內心滋生出惡毒的殺人慾望,卻是很難。這樣,正方寬廣、高位定義的"知難"和"行易"借反方狹隘、低位定義的"知易"和"行難…的攻擊之力,有效地回擊了反方,使反方構建在"知"和"行"表淺層面上的立論框架崩潰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於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我們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難行易》的論辯中曾出現過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說"蜀遭難,難於上青天",是說蜀道難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難,孫行者為什麼不叫孫知者?

正方:孫大聖的小名是叫孫行者,可對方辯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孫悟空,"悟"是不是"知"?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辯例。反方的例證看似有板有眼,實際上有些牽強附會:以"孫行者為什麼不叫孫知者"為駁難,雖然是一種近乎強詞奪理的主動,但畢竟在氣勢上占了上風。正方敏銳地發現了對方論據的片面性,果斷地從"孫悟空"這一面著手,以"悟"就是"知"反詰對方,使對方提出關於"孫大聖"的引證成為抱薪救火、惹火燒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論辯理論中屬於強攻,它要求辯手勇於接招,勇於反擊,因而它也是一種難度較大、對抗性很高。說服力極強的論辯技巧。誠然,實際臨場上雄辯滔滔,風雲變幻,不是隨時都有"孫行者""孫悟空"這樣現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說,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辯手對對方當時的觀點和我方立場進行精當的歸納或演繹。

比如,在關於"治貧比治愚更重要"的論辯中,正方有這樣一段陳詞:"…對方辯友以迫切性來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訴您,我現在肚子餓得很,十萬火急地需要食物來充飢,但我還是要辯下去,因為我意識到論辯比充飢更重要。"話音一落,掌聲四起。這時反方從容辯道:"對方辯友,我認為’有飯不吃’和’無飯可吃’是兩碼事……"反方的答辯激起了更熱烈的掌聲。正方以"有飯不吃"來論證貧困不足以畏懼和治愚的相對重要性,反方立即從己方觀點中歸納出"無飯可吃"的旨要,鮮明地比較出了兩者本質上的天差地別,有效地扼制了對方偷換概念的傾向。

(三)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定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例如,在"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應該搬家"的論辯中:

反方:……我們要請教對方辨友,愚公搬家解決了困難,保護了資源,節省了人力、財力,這究竟有什麼不應該?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見,搬家姑且可以考慮,也得在移完山之後再搬呀!

神話故事都是誇大其事以顯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絕對不能讓反方迂鏇於就事論事之上,否則,反方符合現代價值取向的"方法論"必占上手。從上面的辯詞來看,反方的就事論事,理據充分,根基紮實,正方先順勢肯定"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既而均人"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這一條件,自然而然地導出"家又怎么搬"的詰問,最後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後搬家"的結論。如此一系列理論環環相扣。節節貫穿,以勢不可當的攻擊力把對方的就事論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謂精彩絕倫!

(四)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人我方"勢力範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的論辯中,有這樣一節辯詞:

正方:張勇,全國桌球錦標賽的冠軍,就是從江蘇跳槽到陝西,對方辯友還說他沒有為陝西人民作出貢獻,真叫人心寒啊!(掌聲)

反方:請問到體工隊可能是跳槽去的嗎?這恰恰是我們這裡提倡的合理流動啊!(掌聲)對方辨友戴著跳槽眼鏡看問題,當然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流動都是跳槽了。(掌聲)

正方舉張勇為例,他從江蘇到陝西後,獲得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空間,這是事實。反方馬上指出對方具體例證引用失誤:張勇到體工隊,不可能是通過"跳槽"這種不規範的人才流動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下"合理流動"去的,可信度高、說服力強、震撼力大,收到了較為明顯的反客為主的效果。

(五)釜底抽薪

刁鑽的選擇性提問,是許多辯手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於"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於己不利。對付這種提問的一個具體技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應該適應(超越)市場經濟"的論辯中,有如下一輪交鋒:

反方:…我問雷鋒精神到底是無私奉獻精神還是等價交換精神?

正方:…對方辨友這裡錯誤地理解了等價交換,等價交換就是說,所有的交換都要等價,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換,雷鋒還沒有想到交換,當然雷鋒精神談不上等價了。(全場掌聲)

反方:那我還要請問對方辯友,我們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為人民服務難道不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嗎?(掌聲)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請君人瓮"之意,有備而來。顯然,如果以定勢思維被動答問,就難以處理反方預設的"二難":選擇前者,則剛好證明了反方"思想道德應該超越市場經濟"的觀點;選擇後者,則有背事實,更是謬之千里。但是,正方辯手卻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設定,反過來單刀直人,從兩個預設選項抽出"等價交換",以倒樹尋根之勢徹徹底底地推翻了它作為預設選項的正確性,語氣從容,語鋒犀利,其應變之靈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辯場上的實際情況十分複雜,要想在論辯中變被動為主動,掌握一些反客為主的技巧還僅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為主還需要仰仗於非常到位的即興發揮,而這一點卻是無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後,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 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如“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這一辯題的要害是 :在不溫飽的狀況下,是否能談道德?在辯論中只有始終抓住這個要害問題,才能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在辯論中,人們常常有“避實就虛”的說法,偶爾使用這種技巧是必要的。比如,當對方提出一個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時,假如強不知以為知,勉強去回答,不但會失分 ,甚至可能鬧笑話。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機智地避開對方的問題,另外找對方的弱點攻過去 。然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避虛就實”,“避輕就重”,即善於在基本的、 關鍵的問題上打硬仗。如果對方一提問題,我方立即迴避,勢必會給評審和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以為我方不敢正視對方的問題。此外,如果我方對對方提出的基本立論和概念打擊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於敏銳地抓住對方要害,猛攻下去,務求必勝,乃是辯論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於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於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 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比如,在與劍橋隊辯論時 ,劍橋隊的三辯認為法律不是道德,二辯則認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這兩種見解顯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機擴大對方兩位辯手之間的觀點裂痕,迫使對方陷入窘境。又如對方一辯起先把“溫飽”看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狀態,後來在我方的凌厲攻勢下,又大談“饑寒”狀態 ,這就是與先前的見解發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對方於急切之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

(八)“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膠著狀態:當對方死死守住其立論,不管我方如何進攻,對方只用幾句話來應付時,如果仍採用正面進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要儘快調整進攻手段,採取迂迴的方法,從看來並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離開陣地,從而打擊對方,在評審和聽眾的心目中造成轟動效應。 在我方和悉尼隊辯論“愛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時,對方死守著“愛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醫學問題”的見解,不為所動。於是,我方採取了“引蛇出洞” 的戰術,我方二辯突然發問:“請問對方,今年世界愛滋病日的口號是什麼?”對方四位辯手面面相覷,為不致於在場上失分太多,對方一辯站起來亂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糾正,指出今年的口號是“時不我待,行動起來”,這就等於在對方的陣地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從而瓦解了對方的堅固的陣線。

(九)“李代桃僵”

當我們碰到一些在邏輯上或理論上都比較難辯的辯題時,不得不採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來化解困難。比如,“愛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這一辯題就是很難辯的,因為愛滋病既是醫學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從常識上看,是很難把這兩個問題然分開的。因此,按照我方預先的構想,如果讓我方來辯正方的話,我們就會引入“社會影 響”這一新概念,從而肯定愛滋病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但不是“社會問題”,並嚴格地確定“社會影響”的含義,這樣,對方就很難攻進來。後來,我們在抽籤中得到了辯題的反方,即“愛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完全否認愛滋病是醫學問題,也會於理太悖,因此,我們在辯論中引入了“醫學途徑”這一概念,強調要用” 社會系統工程”的方法去解決愛滋病,而在這一工程中,“醫學途徑”則是必要的部分之一 。這樣一來,我方的周鏇餘地就大了,對方得花很大力氣糾纏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擊力就大大地弱化了。 “李代桃僵”這一戰術之意義就在於引入一個新概念與對方周鏇,從而確保我方立論中 的某些關鍵概念隱在後面,不直接受到對方的攻擊。

辯論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技巧。 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使知識積累和辯論技巧珠聯璧合,才可能在辯論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十)緩兵之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如下情況:當消防隊接到求救電話時,常會用慢條斯理的口氣來回答,這種和緩的語氣,是為了穩定說話者的情緒,以便對方能正確地說明情況。又如,兩口子爭吵,一方氣急敗壞,一方不焦不躁,結果後者反而占了上風。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採用“冷處理”的方法,緩慢地處理棘手的問題。這些情況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慢”也是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好辦法。論辯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論辯局勢下,快攻速戰是不利的,緩進慢動反而能制勝。

例如,1940年,邱吉爾在張伯倫內閣中擔任海軍大臣,由於他力主對德國宣戰而受到人們的尊重。當時,輿論歡迎邱吉爾取代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邱吉爾也認為自己是最恰當的人選。但邱吉爾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採取了“以慢制勝”的策略。他多次公開表示在戰爭爆發的非常時期,他將準備在任何人領導下為自己的祖國服務。

當時,張伯倫和保守黨其他領袖決定推舉擁護綏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勳爵作為首相候選人。然而主戰的英國民眾公認在政壇上只有邱吉爾才具備領導這場戰爭的才能。在討論首相人選的會議上,張伯倫問:“邱吉爾先生是否同意參加哈利法克斯領導的政府?”能言善辯的邱吉爾卻一言不發,足足沉默了兩分鐘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著反對。一旦邱吉爾拒絕入閣,新政府就會被憤怒的民眾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說自己不宜組織政府。邱吉爾的等待終於換來了英國國王授權他組織新政府。

再舉一例,在某商店裡,一位顧客氣勢洶洶找上門來,喋喋不休地說:“這雙鞋鞋跟太高了,樣式也不好……”商店營業員一聲不吭,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一直沒打斷他。等這位顧客不再說了,營業員才冷靜地說:“您的意見很直爽,我很欣賞您的個性。這樣吧,我到裡面去,再另行挑選一雙,好讓您稱心。”“如果您不滿意的話,我願再為您服務。”這位顧客的不滿情緒發泄完了,也覺得自己有些太過分了,又見營業員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問題,也很不好意思。結果他來了個180°的大轉彎,稱讚營業員給他新換的實際上並無太大差別的鞋,說:“嘿,這雙鞋好,就像是為我訂做的一樣。”營業員以慢對快,以冷對熱,讓顧客把怒氣宣洩出來,達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這一場糾紛。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概括出在論辯中要正確使用“以慢制勝”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以慢待機 後發制人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時機不成熟時倉促行事,往往達不到目的。論辯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必須的。“以慢制勝”法實際上是論辯中的緩兵之計,緩兵之計是延緩對方進兵的謀略。當論辯局勢不宜速戰速決,或時機尚不成熟時,應避免針尖對麥芒式的直接交鋒,而應拖延時間等待戰機的到來。一旦時機成熟,就可後發制人,戰勝論敵。如第一例中,邱吉爾在時機不成熟時,不急於成功,以慢待機。在討論首相人選的關鍵時刻,以沉默表示反對,最終贏得了勝利。

其二,以慢施謀 以弱克強

“以慢制勝”法適用於以劣勢對優勢、以弱小對強大的論辯局勢。它是弱小的一方為了戰勝貌似強大的一方而採取的一種謀略手段。“慢”中有計謀,緩動要巧妙。這裡的“慢”並非反應遲鈍,不擅言辭的同義語,而是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的雄辯家定計施謀的法寶之一。如第一例中,邱吉爾面對張伯倫的追問,裝聾作啞,拖延時間,實際上是假痴不癲的緩兵之計。在這一種韌性的相持中,張伯倫一方終於沉不住氣了,邱吉爾以慢施謀終於取得了勝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對熱

“慢”在論辯中還是一種很好的“制怒”之術。論辯中唇槍舌劍,自控力較差的人很容易激動。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過分激動的人,宜用慢動作、慢語調來應付。以慢制怒,以冷對熱,才能使其“降溫減壓”。只有對方心平氣和了,你講的道理他才能順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營業員,就是以冷靜的態度、和緩的語氣,平息了對方的怒氣,化解了矛盾。

總之,論辯中的“快”與“慢”也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兵貴神速,“快”當然好。可是,有時“慢”也有“慢”的妙處。“慢”可待機,“慢”可施謀,“慢” 可制怒。“慢”是一種韌性的戰術,“慢”是一場持久戰,“慢”是舌戰中的緩兵之計。緩動慢進花的時間雖長,繞的彎子雖大,然而在許多時候,它卻往往是取得勝利的捷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